首页 优秀范文 非公经济党建工作总结

非公经济党建工作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2-03-27 04:54:32

非公经济党建工作总结

非公经济党建工作总结第1篇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体制;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1.06.007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个体、民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实力逐步强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研究和探索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党的建设工作,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有效地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始终保持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对实现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既是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客观需要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必然结果。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认真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转折。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伟大号召,确立了到本世纪末我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奋斗目标。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根据国情,作出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1]。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明确指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3]法律上的“平等”保护和经济上的“平等”竞争这“两个平等”是十七大在非公有制理论上的最大亮点。

由于中国共产党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理论、方针和政策措施,建立并健全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其从业人员的经济、政治地位,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拓宽了思路,优化了环境,开辟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以个体、民营企业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据测算,“十一五”期间,我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数量已经超过840万户,成为我国最大的企业群体,占全国实有企业总数的74%。私营企业注册资金总额超过19万亿元。个体工商户超过3 400万户,注册资金超过1.3万亿元[4]。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就业的人数越来越多,非公有制经济及其从业人员在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正产生着巨大影响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也是工人群众比较集中的领域。据有关部门的数据统计,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的知识分子组成的新社会阶层大约有5 000万人,加上在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总人数已超过1.5亿人,他们掌握或管理着10万亿元左右的资本,使用着全国半数以上的技术专利,直接或间接地贡献着全国1/3的税收,每年吸纳着半数以上新增就业人员[5]。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大量新的社会阶层人员,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践者和受益者,他们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为促进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一样,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团结和凝聚的重要力量。

很显然,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研究,探讨如何进一步扩大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各阶层人士特别是新社会阶层人士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党员的工作,既是理论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也是各级党组织面临的一个重大实践问题。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不仅是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在新的形势下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客观需要,它对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认识的演变及其主要实践经验

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是伴随着党对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和作用认识的逐步深化而展开的,经历了一个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实践的艰辛探索历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之前,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的建设工作从无到有,处于起步阶段。由前所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但由于认识不统一等原因,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份额较小,发展缓慢,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还没有引起各级党组织的重视。但一些地方如外商投资较早的广东、浙江等地,开始了在外资企业建立党组织的探索,个体经济起步较早的深圳、温州、台州等地也开始探索在股份制合作企业建立党组织,这些党的基层组织是最早进入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但由于传统的思维模式和观念仍在以其强大的历史惯性影响着改革的进程,不少人以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作为衡量现实政策的标准,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心存疑虑,对私营、外资经济的发展是否会导致“私有化”提出种种质疑,这不仅制约了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也成了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开展党的建设的思想障碍。1992年年初,邓小平南巡发表重要讲话,冲破了姓“资”与姓“社”的思想观念桎梏。党的十四大提出在各种经济组织中建立健全党组织和党的工作的要求,为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思想障碍。随着非公有制企业的迅速崛起,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引起了各级党组织的重视,并在部分企业开始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先组建,后规范”的原则,加大了组建和探索的力度。但由于非公有制经济在理论上、政策上和法律上的定位不够明确,各级党组织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还只是停留于一般的号召,理论上的研究和实践中的探索比较肤浅,直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之前,总体上处于由点到面的探索阶段。

1997年党的十五大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之前,非公有经济制领域党的建设工作实践处于有序探索和迅速发展阶段。党的十五大明确规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政治、经济地位,大大刺激了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全国大量的乡镇企业也逐步转制为非公有制企业,各级党委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党建工作覆盖面迅速扩大。同时,中共中央高度重视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对其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作出了及时和正确的判断,形成了重要的指导方针,如,中央适时出台了《关于在社会团体中建立党组织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在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等政策文件,明确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目标、地位与作用。2001年在“七一”讲话中,既肯定了包括私营企业主在内的新的社会阶层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又公开明确地表示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而要把能否自觉地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是否符合党员条件,作为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6]。总书记关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员入党问题的精辟论述,规范和促进了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但由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理论的滞后性和实践发展中的不平衡性,并且缺乏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实际操作经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

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其党建的理论与实践进入规范与制度化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大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历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经验,系统地提出了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方针政策,第一次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职责任务写入了。党的十六大指出:“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企业党组织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和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7]这就为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开展活动,发挥作用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中共中央、中组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双覆盖”。一些地方也从各自实际出发积极拓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路,从而提高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效能,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员人数和党组织也因此得到了快速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截止2009年底,全国19万户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的有18.1万户,占95%;2009年底,全国234.6万户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的有25.7万户,占10.9%; 2009年,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的党员数量比上年净增25.9万名[8]。2010年,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党员数量持续增长。全年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发展党员13.1万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4.3%,比上年增加0.4万名;在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8.3万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2.7%,比上年增加1.1万名;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1.6万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0.5%,比上年增加530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9]。这充分说明,整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进入了全面推进整体提高的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已逐步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

近年来,中共中央、中组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双覆盖”,全国各地从各自实际出发积极拓宽思路,创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比如,上海市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全市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等单位的党建工作;浙江等省通过党委组织部门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山东、湖南、海南、深圳等省市依靠工商联(商会)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甘肃、山西等省依托工商行政管理局成立党组织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还有些地方以联席会议制度形式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同时,各地根据不同类型非公经济组织的特点,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等多种形式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并对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内容、途径和方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创造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新鲜经验和创新实践做法,例如:

上海市在市社会工作党委统一领导下,各辖区、街道先后都建立了综合党委,形成了市、区(县)、街道(镇)三级非公党建工作机构,形成上下对应、责任明确、工作互动的党建工作组织体系。同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上海市相继探索出楼宇党建、园区党建、商业街(城)党建、社区党建等不同的党建活动模式,实现了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工作的全覆盖[10]。

江苏各地党组织按照“以骨干企业为主体建立企业类党支部,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建立产业类党支部,以协会为依托建立协会类党支部”的思路,采用“一建二联三挂四派”的方式,引导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建”就是在规模较大、党员较多的企业单独建立党组织;“联”是对党员不足3人的企业,按行业、地域联合建立党组织;“挂”是把暂时没有条件建立联合党支部的企业,挂靠到村党组织;“派”就是向没有党员的企业派出党建工作指导员,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发展一个,巩固一个”。他们还结合本地实际,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广泛开展党员“冬训”和“春训”工作,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和组织观念[11]。

浙江省建立了与非公有制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相适应的属地管理模式,积极推行村厂联建和统建的党组织设置方式。村厂联建即根据行政隶属关系在村的企业的党员人数和分布情况,将原村党支部升格为总支或党委,下属企业建立支部或联合支部,或建立党小组,逐步过渡。统建即在工业小区、开发区中建立党组织。初步形成了以街道、镇、乡党委为主,以行政村党组织和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为辅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新格局,进一步理顺了企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12]。

湖北省在进一步巩固以“五个基本”(即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保障)、“七个体系”(即组织领导体系、服务群众体系、宣传教育体系、民主管理体系、和谐稳定体系、激励保障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建设为载体的党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顺应非公有制经济集群化、区域化发展趋势,积极探索以各级各类开发区(工业区)为依托,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区域化的办法和途径,初步形成了以“组织联设,队伍联管,活动联办,制度联建,保障联筹和党建工作区域化”为特征的“五联一化”工作模式,为破解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难题,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水平走出了一条新路,形成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湖北特色,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和中组部的充分肯定[13]。

广州是中国外向型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为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广州开发区企业党委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按产业、协会、区域等划分的党组织组建模式和“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党工共建”党工团一体化工作机制。他们在已经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中,实行专职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加强了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分类指导,加强了与企业管理层的沟通和联系,提高了党建工作质量;在未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中,则实行党建联络员制度,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有力抓手,在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从而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构建了一个充分发挥先锋作用的基层党组织体系[14]。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起步较早。2009年,深圳市将中共深圳市民营经济工作委员会改为中共深圳市新经济和新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作为全市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归口管理单位,各个区成立了民营经济工作委员会,街道成立了两新组织党工委,形成市、区、街道、基层单位(企业)四级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同时,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等途径,规范、有序地建立和健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深圳市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最主要的是公推直选。把原来只在基层党组织换届中实行的公推直选引进到深圳市第五次党代会代表的公推选拔当中。由于党员的广泛参与,公推直选效果显著,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15]。

大连市委在部级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构建了非公企业党建“一网六有”工作格局。“一网”就是建立了由高新区党工委抓总、非公企业党工委负责、各党群组织、工商税务等18个与企业有关联的机关部门分头落实,覆盖所有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领导网络。“六有”就是确保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有组织,有制度,有队伍,有阵地,有活动,有经费[16]。

重庆市成立了市委“两新”工作委员会,各个区县和开发区也相继建立了“两新”组织党建机构, 明确了工作职责, 配备了工作人员, 落实了工作经费。同时,建立了相应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如,实行经费保障制度,市、区、县都把党建工作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目标考核机制:部分区县把抓非公党建工作情况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建立激励机制,部分区县把非公有制企业参评“明星企业”和“文明单位”,企业主拟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职务纳入党建情况考察,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等等[17]。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为党的建设开辟了新领域,党的建设又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各地党组织这些探索和实践的经验,发挥了“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实效。为进一步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提供了鲜活的素材。但从总体上看,由于一些地方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组织关系等还没有完全理顺;工作体制、运行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需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还没有形成全国统一而稳定的制度,党组织在企业中的作用和影响力还不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还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要实现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还需要社会各界进一步共同努力。

三、以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不断推进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

非公经济组织党的建设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是值得研究的新课题。如何开展好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和固定的模式,需要在实践中摸索,更需要理论工作者加强理论探索与理论创新。我们认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必须以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体制创新为突破口,进行党建工作领导体制、运行机制、管理服务机制、动力保障机制等系统的改革与创新。体制是基础,是前提;机制是关键,是保障。

在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体制方面,根据非公有制企业党建领导体制的现有实践,经过总结、归纳、提炼、升华,按照党的建设内在规律和“党要管党”的原则,我们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主两辅”的领导体制模式,即由各级地方党委、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委,到非公有制企业基层党组织一线贯穿,以自上而下的垂直领导为主,工商、税务等业务部门和企业所属行业管理部门或行业协会协助为辅的体制[18]。“一主两辅”的领导体制是不同于国有经济组织,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符合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加强党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导的一个体制,它充分体现了党委总揽全局的价值,保证了党委的核心作用,又体现了党协调各方,调动各方面积极参与党建的作用,同时,也进一步理顺了党委管党,党委专门机构管理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关系,有力地保障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的顺利开展,具有设置科学,层次清楚,职责明确,精干高效的特点,能够有效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的建设工作。

在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运行机制方面,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特点,我们提出要从党的组织设置、有效运转、作用发挥、保障条件等党建工作运行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建立一套更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整合资源,发挥整体合力效应,使党建工作成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内在需要,增强企业党建工作的源动力,让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变“要企业抓”为“企业要抓”,切实解决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的问题。具体来说,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的创新,需要进一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党组织设置科学化

建立党组织是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前提与基础。要积极探索科学设置党组织的规范与模式,按照的规定,以“精简高效”为原则,设立综合性的党工部(办),专职于党建工作,扎实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两个全覆盖;科学定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职责,找准党组织工作的切入点,搭建党组织作用发挥的平台;理顺党组织与企业业主及相关业务职能部门的关系,充分发挥党在企业把握方向,凝聚人心,服务群众,促进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作用。

(二)党建工作制度化

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规范性。要构建科学的工作机制,就必须建立和完善适合非公有制企业特点的工作制度体系,工作依制度规范运行,人、事靠制度管理,绩效按制度考核。这样使党组织的工作形成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运行机制,使党组织的建立、运转与工作保障制度化,党组织与党员作用发挥制度化。

(三)党政干部交叉任职普遍化

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中,大多数是实行党政干部交叉任职。从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工作运行实际出发,要探索党政管理干部相互兼职,交叉任职,普遍推行市场化配置党务工作者的措施,这有利于党政资源整合,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形成合力,有利于党的工作与企业实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工作做实。当然,要强化对企业党务干部的教育培训,激活党务工作干部的主体意识,提升党建人才队伍整体水平。要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人才队伍的认证,实现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市场流动。

(四)党性教育常态化

党性教育常态化,强调的是党的教育的制度化,经常性,持续性。要围绕经济发展中心抓党性教育,丰富教育内容,实行专题教育与日常教育,党性教育与业务(理论、知识、技能)教育,党性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拓宽教育管道,实行内部教育与社会教育,组织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创新教育方法,实行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网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网上教育主要是指利用网络虚拟平台,组织党员开展生动活泼的多样化教育,线下教育要结合党员思想、工作、生活实际,开展下基层,访谈,个别交流等活动。

(五)党务管理信息化

要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一是要开展网络党建工作,拓展和创新党的活动阵地。二是要创建手机党建平台,多渠道增进组织与党员交流互动。三是要构建党建信息化平台,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建立党员电子身份证,实行党员身份信息化管理,建立电子信息数据库,实现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的方便、快捷、高效。四是实施党务信息公开,阳光治企,推动企业信息公开。

(六)党群工作一体化

要加强党组织对群团组织的领导与指导,实现党建、工建、团建工作“三位一体”,相互结合,相互带动,相互促进,形成工作合力。党组织要支持工会、共青团依照各自的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各项活动,党建工作与群众工作紧密结合,实现党群资源共建共享,党群工作协调配合,构建党群共建,共促发展,共创和谐的大党建工作格局。

(七)党务工作服务规范化

要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明确服务对象,构建为企业、员工、党员、社会提供服务的四维互动体系,促进企业、员工、党员、社会的和谐发展;创新服务内容,坚持为生产经营服务,为企业发展服务,为科技创新服务,为党员、职工服务,为和谐社会服务,使服务为企业所需要,员工所支持,党员所拥护,社会所认可;拓宽服务载体和方式,立足员工职责岗位,开展劳动竞赛,技能、岗位比武等,与企业生产经营相结合。

(八)党建绩效考核目标化

要引入目标管理和考核评估机制,完善党建工作调控与绩效考核体系;健全党建激励机制,构建党建工作的内在支持系统,采用多种激励方式,激发企业党务工作干部和普通党员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新性。

(九)党建经费筹集多元化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经费筹措要多元化。一是上级党组织提高党费返还比例支持一点,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基层党费的返还力度;二是企业党建经费专项提成配套一点,即企业按一定形式与比例进行专项经费提成,作为企业党建工作配套经费,企业党建工作经费列入企业管理成本;三是地方政府财政拨款资助一点,凡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地方政府每年可以适当资助一定党建活动经费;四是企业党员劳动创收奉献一点,如设立党员奉献工作日,鼓励企业党员捐资党组织,作为党建活动经费。

(十)党务活动时间、场所灵活多样化

确保党务活动必要的时间、场所是党组织正常运转的重要前提条件。要从非公有制企业的实际出发,探索和建立适合非公有制企业实际的党务活动时间、场所保障机制。党务教育、培训、学习等活动时间、场所与设施依据小型、分散、多样、灵活的原则,力求灵活多样化安排,尽量不占用企业有效生产时间与生产经营资源。根据活动主题可以采取集中与分散,党务与生产经营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机动灵活,多种形式地开展党员活动,注重质量,提高效率。

总之,要全面分析和厘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所涉及的内容,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体制机制的功能进行理论分析,要创新性地构建适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需要,作用最大,效能发挥最佳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探索出一套体制创新,机制灵活,制度健全,管理科学,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体系。

[参考文献]

[1] 文选: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0.

[2] 文选: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48.

[3] .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EB/OL].(2007-10-24)[2011-05-25]..

[18] 邱观建,黄 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领导体制模式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64-367.

The System and Mechanism Innovation of the Party Construction

Work in the Non-public Economic Organization

QIU Guan-jian,WEN Dao-gui

(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WUT,Wuhan 430063,Hubei,China)

非公经济党建工作总结第2篇

关键词:企业,党政建设

 

1.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党的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在指导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大提高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在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抓住机遇的同时,迎接新的挑战,积极探索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思路,为非公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内部机制和社会环境。

1.1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随着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国有经济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企业实施民营化、公司制改造进程逐步加快,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必将进一步快速发展和扩张,这意味着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员和党员转移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就业。如果不及时跟上这一变化的趋势,在这些企业中建立党的组织,加强党的建设,势必在全局上削弱党对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领导力、控制力。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要敢于突破传统党建工作格局的影响,着力于党建理念与工作思路的创新,大胆地闯,大胆地试,这不仅有利于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政治领导和经济监管,也有利于加强党同群众的联系,有利于团结带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员工努力工作,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1.2准确把握内涵,科学界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应当是党在该经济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职工群众的政治核心,对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具有支持、促进和监督、协调作用。主要职责可以明确为: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依法经营,使企业健康发展;抓好党组织的自身建设,积极开展党的活动,加强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协助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组织的精神文明建设;协调企业内部的劳资关系,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领导企业中的工青妇组织,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

1.3改革设置模式,打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组织基础

一是合理设置组织。依据党章规定,坚持从企业规模、党员人数、构成差别的实际出发,既重视组织形式的建立,更注重组织建立的效果,在要求、模式、进程和方法上不搞“一刀切”,做到“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健全一个、巩固一个”。一般有正式党员3 名以上的,应建立党支部;党员人数接近或超过50名的,可建立党总支;党员人数接近或超过100名的,可建立党委;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可就近与其他单位的党员建立联合党支部;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应先建立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由国有或集体企业整体转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设置可在原有基础上作相应调整和完善,以利于党建工作的连续性;经济组织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的,可对该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进行调整或重新组建;暂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可采取联合建支、委派党建指导员等形式开展党建工作,并积极按条件发展吸纳新党员,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二是理顺隶属关系。遵循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属地管理、归口管理和挂靠管理相结合,以属地管理为主。由国有集体企业转制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其党组织的隶属关系不变;新建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其党组织原则上实行属地管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党员相对集中的地区,党组织实行属地管理或部门(行业)挂靠管理。三是配强领导机构和领导班子。不足7名党员的支部,一般不设支委会,设支部书记1名;党员在7名以上的支部,设支委会,委员为3-5名;党总支和党委,一般设委员5-7名。党委建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应设立党务政工部门,配备相应的专兼职人员。党组织负责人的选配,可以从企业管理层中熟悉政工业务,思想作风正派,组织能力较强,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党员中选拔,并按党章规定和必要的程序予以产生;如本单位暂无合适人选,可采取组织推荐、双向选择的办法,从外单位选配;个体工商户比较集中的地区和单位,其党组织负责人可由属地的工商所、个协、工商联分会或负责第三产业发展机构的党员负责人兼任。

1.4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的政治优势

一是灵活开展党建工作。免费论文。坚持“为企业所需要、为业主所理解、为职工所拥护、为党员所欢迎”的原则,围绕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开展工作。免费论文。在形式上,坚持相对集中与分散活动相结合,做到灵活多样;在时间上,坚持脱产与业余相结合,既严格组织制度,又根据生产经营实际开展活动;在内容上,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相结合,充分发挥党员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二是加强党员教育,改进党员管理。凡正式应聘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工作时间在6 个月以上的党员,都应及时接转组织关系,按时交纳党费,积极参加组织生活;应聘时间在6 个月以内的党员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参加组织生活,接受所在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可以参照《工会组织法》的有关条文对党组织活动经费作出具体的规定,一般说来,党组织活动经费应按年度工资总额的5‰—10‰比例提取。三是培育新生力量,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员发展工作。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做好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工作,及时把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员工吸收到党内来。

1.5改进领导方法,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建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一是建立统一协调的工作机制。县(市)委可以建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分管党群工作的副书记和常委组织部长担任召集人,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具体负责本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建设的筹划、组织、协调、督查和考评等工作,实行定期研究、定期通报、定期会办、定期督查,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列入创建党建工作先进县(市)的整体规划。免费论文。二是根据不同类型,注重分类指导。按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形式的不同,分别明确各类企业党组织职责、权利及管理办法。对党建工作基础较为薄弱的,采取主要领导分工挂钩的办法,进行整顿或帮扶;对党建工作基础较好的,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机制,推进党建工作规范化。三是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社会效能。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宣传阵地,努力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总结和宣传搞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促进企业发展的事例,消除顾虑,形成共识。注意发现、培植和树立一批党建工作的先进典型,确立一批党建工作示范点,指导和推进面上工作。

非公经济党建工作总结第3篇

一、*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党的*大以后,*市非公有制经济进入了较快的发展时期。到20*年底,*市私营企业共有415家,从业人员6041人,注册资金3.3亿元,分别比*大召开前的*年增长72%、228%和73%。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市的私营企业中,党员数100多人,这些党员的来源主要有几个方面:退休的、离职的、下岗的、病退的、停薪留职的、退伍的和借调的等。

在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中共*市委加强了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研究和探索,1995年6月在自然人登记注册的非公有制企业*市*公司建立了党支部。*年8月在*市工商局私营企业协会成立了党支部,加强对私营企业零散党员的有效管理。在中组部出台《关于在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加强党的工作的意见(试行)》前,*年8月,中共*市委出台了《关于加强私营企业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试行)》。

按非公有制企业注册方式的不同,*市的非公有制企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公有制企业改制为的非公有制企业,另一类是自然人登记注册的非公有制企业,两类企业都有比较好的做法值得总结。

由公有制企业转制而成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的组织及活动都比较正常,基本保留沿袭了转制前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并且针对企业转制后出现的新情况和问题,对党的工作及活动进行了创新和发展。比较突出的是*厂,这个厂*年9月由国有企业转制为私营企业后,针对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及时开展了认识上到位、关系上理顺、活动方式上改进等党的建设工作,使转制后企业的党建工作仍然活动不停、管理不松、组织不散,且有新进展。粮油食品工业公司、*化工厂、*冶炼厂、*冶炼厂、*化工厂等由国有企业改制成的私营企业,党组织活动都比较正常,党员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中起到了带头作用,使企业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由自然人登记注册的非公有制企业,目前已有*市*公司和*市*冶炼厂两家成立了党支部。1995年6月就成立党支部的*公司,始终如一地正常开展党的建设工作,不断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党组织工作及活动开展得比较积极和正常,组织工作有进展,已有6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发展了1名预备党员,先后有5名党员受到上级党委表彰奖励,4次被锡城镇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

但是,与迅速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相比,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与之远远不相适应,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滞后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规模和速度,特别是自然人登记注册的非公有制企业比较突出。全市6*家非公有制企业只有13家建立了党的组织,其中有11家是原国有企业转制成的私营企业,以自然人登记注册的非公有制企业仅有2家成立党支部。

二、党的力量比较薄弱。在非公经济组织中党员数量偏少,不少党组织基本上没有做党员的发展工作,加强党的新生力量的培养、补充新鲜血液,解决后继乏人的问题十分迫切。

三、党组织关系不顺。主要反映在转制企业中,有的公有制企业转制后,出现党组织无处挂、党员无人管,在归谁管的问题上争议较多,这样就导致出现了组织活动没有正常开展,党员党费没有人收缴的情况。

四、党内组织生活和党内活动开展的不正常。由于制度建设的滞后、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得不到业主的重视以及党组织的角色定位难以把握,党内组织生活和党的活动在时间、阵地、经费等方面得不到充分保证,党组织在实际工作中无所适从,党内的组织生活和党内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少数成立了党组织的个体私营企业党组织,根本没有开展党建工作,随意性很大,完全流于形式。

五、党员职工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决定了对党员的教育管理非常难。非公经济组织中的下岗党员、流动党员和退休党员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很突出,有的下岗失业,有的长期在外打工,有的经商务工、小商小贩,有的生活都难以维计,一些同志认为要不要党员资格,转不转党组织关系,通知开会学习去不去都无所谓了,极个别党员失去了联系,原单位党组织开展活动、组织学习、收取党费根本通知不到人。

六、业主有顾虑。部分自然人登记注册的非公有制企业还是有建立党组织的想法,因为他们看到,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党员总是在体现着先锋模范作用,往往是生产中的骨干,业务上的尖子,员工们的核心。但是这些非公有制企业主又有担心,比如,成立了党组织后,是否企业主的生产决策就要受到党组织的领导;党组织成立后,管理体制怎样理顺;企业怎样处理与党组织的关系等等。

*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思想基础脆弱。从不同层次的思维主体来分析,主要有以下五种思想倾向:一是有些上级行业和主管部门党组织报着无所作为——有“消极观望”思想倾向。有些同志认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经济成份和性质变了,它自己发展是自己的事,成为真正的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没有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工作普遍无指导、无要求、放任自流。二是党员的复杂、懈怠心态——“打工雇佣”思想倾向。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里,业主和党员职工是双向选择关系,很多党员认为自己是临时的,流动性比较大,饭碗掌握在“老板”手里,随时有“炒鱿鱼”的可能,因而干一天是一天,难以把自己的个人目标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整体目标、企业发展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难以行使党员的权利和承担党员的义务,失去了党员应有的作用。三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理不直、气不壮——“配角从属”思想倾向。部分党员认为,建立党组织和开展党建活动,受制于业主的制约和约束。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里的党组织,普遍缺少执政党的意识,对开展党建工作往往看业主的脸色行事,发挥党组织自身作用感到信心不足。虽然绝大多数的党组织得以从原来的国有和集体企业里“移植”了下来,但在开展党建工作时普遍感到与过去有了反差,党的活动时间、经费也不再像过去那样有保证,开展活动越来越理不直、气不壮,久而久之,党组织成了企业里的“配角”甚至“点缀”。四是非公制经济组织的业主对党组织——“淡漠排斥”思想倾向。部分业主认为,设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会增加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在一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业主看来,担心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以后,开展党的活动会占用生产经营的时间,增加管理人员,加大营运成本,因而不欢迎党的组织进入自己的经济组织。五是价值利益的多元化,使得年青人不愿靠拢党组织——“急功近利”思想倾向。

2、非公经济组织党的建设缺少坚实的物质保证和后盾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产权私有,除了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实行依法管理外,对其生产经营、组织机构设置、人事用工制度等缺少调控权。这就导致了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设置党组织,或者开展党的活动,对业主依赖性很大。从我市实际情况来看,这几年加大了改制力度,为了便于在转民改制企业中设立党组织,有利于开展党的活动,业主是党员的,一般将业主安排为党组织的负责人。这就是在某种意义上使相当一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业主的直接控制下,党组织及党建工作的物质基础由老板提供并作决定,党组织的活动有可能凭业主的喜好兴趣和觉悟来开展。

三、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党的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在指导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大提高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大精神,在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抓住机遇的同时,迎接新的挑战,积极探索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思路,为非公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内部机制和社会环境。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随着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国有经济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企业实施民营化、公司制改造进程逐步加快,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必将进一步快速发展和扩张,这意味着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员和党员转移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就业。如果不及时跟上这一变化的趋势,在这些企业中建立党的组织,加强党的建设,势必在全局上削弱党对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领导力、控制力。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要敢于突破传统党建工作格局的影响,着力于党建理念与工作思路的创新,大胆地闯,大胆地试,这不仅有利于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政治领导和经济监管,也有利于加强党同群众的联系,有利于团结带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员工努力工作,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二)准确把握内涵,科学界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应当是党在该经济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职工群众的政治核心,对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具有支持、促进和监督、协调作用。主要职责可以明确为: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依法经营,使企业健康发展;抓好党组织的自身建设,积极开展党的活动,加强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协助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组织的精神文明建设;协调企业内部的劳资关系,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领导企业中的工青妇组织,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

(三)改革设置模式,打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组织基础。

一是合理设置组织。依据规定,坚持从企业规模、党员人数、构成差别的实际出发,既重视组织形式的建立,更注重组织建立的效果,在要求、模式、进程和方法上不搞“一刀切”,做到“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健全一个、巩固一个”。一般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的,应建立党支部;党员人数接近或超过50名的,可建立党总支;党员人数接近或超过100名的,可建立党委;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可就近与其他单位的党员建立联合党支部;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应先建立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由国有或集体企业整体转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设置可在原有基础上作相应调整和完善,以利于党建工作的连续性;经济组织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的,可对该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进行调整或重新组建;暂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可采取联合建支、委派党建指导员等形式开展党建工作,并积极按条件发展吸纳新党员,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二是理顺隶属关系。遵循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属地管理、归口管理和挂靠管理相结合,以属地管理为主。由国有集体企业转制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其党组织的隶属关系不变;新建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其党组织原则上实行属地管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党员相对集中的地区,党组织实行属地管理或部门(行业)挂靠管理。三是配强领导机构和领导班子。不足7名党员的支部,一般不设支委会,设支部书记1名;党员在7名以上的支部,设支委会,委员为3-5名;党总支和党委,一般设委员5-7名。党委建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应设立党务政工部门,配备相应的专兼职人员。党组织负责人的选配,可以从企业管理层中熟悉政工业务,思想作风正派,组织能力较强,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党员中选拔,并按规定和必要的程序予以产生;如本单位暂无合适人选,可采取组织推荐、双向选择的办法,从外单位选配;个体工商户比较集中的地区和单位,其党组织负责人可由属地的工商所、个协、工商联分会或负责第三产业发展机构的党员负责人兼任。

(四)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的政治优势。

一是灵活开展党建工作。坚持“为企业所需要、为业主所理解、为职工所拥护、为党员所欢迎”的原则,围绕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开展工作。在形式上,坚持相对集中与分散活动相结合,做到灵活多样;在时间上,坚持脱产与业余相结合,既严格组织制度,又根据生产经营实际开展活动;在内容上,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相结合,充分发挥党员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二是加强党员教育,改进党员管理。凡正式应聘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工作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党员,都应及时接转组织关系,按时交纳党费,积极参加组织生活;应聘时间在6个月以内的党员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参加组织生活,接受所在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可以参照《工会组织法》的有关条文对党组织活动经费作出具体的规定,一般说来,党组织活动经费应按年度工资总额的5‰—10‰比例提取。三是培育新生力量,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员发展工作。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做好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工作,及时把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员工吸收到党内来。

非公经济党建工作总结第4篇

----湖南省吉首市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协会党总支实施“党建工程”的调查

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调查组

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重大课题。近年来,湖南省吉首市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协会(以下简称“个私协”)党总支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当地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状况,实施了以健全党组织工作体系为起点、以创新党组织活动机制为重点、以强化党组织整体功能为目标的“党建工程”,有效地增强了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

适应自身特点,健全党组织工作体系

吉首市“个私协”没有公职人员,没有政府拨付的工商管理费用,完全靠自办经济实体―――光彩公司解决办公经费和党组织活动经费。针对协会管理的自主性、公司财产的私有性和会员分布的广泛性,“个私协”党总支在2001年6月成立之初,就明确提出把健全党组织工作体系作为实施“党建工程”的基础工作来抓。

通过“相互进入、交叉任职”,建立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党总支书记兼任光彩公司副总经理,副书记兼任光彩公司副总经理及“个私协”常务副会长,其他总支委员都在光彩公司各部门和“个私协”兼任重要职务。党总支与协会和光彩公司在协会管理和公司生产经营中相互配合,共同贯彻“立服务之本,走兴业之路”的协会管理思想。同时,党总支不包揽协会的具体行政事务,不干预公司的具体经营活动,但主动参与决策、提出建议、配合实施。

按照“行业相通,地域相邻”原则,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将分散在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中的156名党员,按行业性质相近、市场布局集中或地理位置相邻等情况设立23个党小组和6个党支部。针对流动党员日益增多的趋势,党总支建立了流动党员服务中心,负责为流动党员接转组织关系、确认党员身份,并安排他们到各支部设立的流动党员党小组参加活动,较好地实现了“在分散中求集中,在集中中求管理”的党员管理目标。

通过制度创新,规范组织行为。党总支先后建立了以“”为主的党组织生活制度、定期分析党员思想动态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目标管理制度、领导班子成员勤政廉政制度、联系业主制度、生活作风考核制度等,形成了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体系。

按照“公开、严格、公平”原则,发展新党员。党总支充分考虑业主身份的特殊性和职工思想的多样性,严格把握入党标准和发展程序,每年都组织共青团、妇联和工会在从业人员中进行“双推”工作,使各类先进分子进入党组织的视野,并把推选出的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发展对象送到市委党校培训,再通过对发展对象进行“票决”和“公示”等公开程序发展新党员,有效地保证了新党员的质量。

吉首市“个私协”把“党建工程”作为扩大党的基层组织工作覆盖面的系统工程来抓,使党组织工作深入个体私营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不仅加强了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导,也促进了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这启示我们: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扩大党组织的工作覆盖面,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必须在工作理念上树立“阵地”意识。个体私营经济组织的从业人员来自各行各业,如果在个体私营经济领域中党的组织不能深入发展,其他社会力量就会介入;党组织不去做工作,其他组织就会去进行活动。那种认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建工作可以“无为而治”或“可为可不为”的思想,是有害的。

围绕生产经营,创新党组织活动机制

吉首市“个私协”党总支按照“有利于党内生活,有利于党员教育,有利于生产经营”的要求,围绕会员生产经营实际,开辟新的活动领域,创建新的活动载体,初步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良好的党组织活动机制。

注重活动内容与载体的有机结合。开展“五好党员”创评活动,鼓励党员成为遵纪守法好、经营服务好、安全生产好、计划生育好、家庭关系好的“五好党员”;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店”挂牌经营活动,促使党员业主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诚实守信、文明经商;开展“结对帮困”活动,发动党员和经营大户实行“一帮一”(一户帮一户)或“三带一”(选准一个经营项目,落实一个经营摊位,解决一点启动资金,带动一个个体工商户),努力为下岗再就业职工排忧解难;开展扶贫赈灾活动,发动党员业主自愿为协会的慰问基金和抚恤基金捐款,定期扶助社会上的贫困户、受灾户、病残人、孤寡老人和失学儿童。

注重活动形式的灵活多样。在活动规模上,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员分散、流动性大等特点,将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相结合。对党组织的重要政治工作和党组织生活,实行集中活动;文件传达、理论政策学习活动则分散进行,党总支及各支部主要提供个别辅导、编发资料、传递信息。在活动方式上,将提高认识、培养情感与指导行为相结合,定期开展严肃认真的党课教育活动,提高党员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认识;经常组织生动活泼的革命传统教育和改革开放成就教育,增强党员对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感情;及时提供榜样示范,教育党员见贤思齐,加强党性修养。在活动时间上,既严格要求遵守组织制度,又考虑生产经营情况来安排。组织开会和开展集体活动尽量少占用经营时间,避开经营高峰期,保证党组织活动与生产经营两不误。

注重发挥党组织的中坚作用和群团组织的纽带作用。党总支在发挥党组织中坚作用的同时,还把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计生协会等群团组织的纽带作用,作为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方法,形成了“抓党建带群团,抓群团促党建”的工作格局。在党总支领导下,工会以团结服务广大职工包括农民工为己任,开展了一系列学习活动和服务活动;共青团以“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和“青年志愿者行动”为平台,引导青年发挥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鼓励青年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妇委会通过协调家庭矛盾、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帮助妇女增强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计生协会常年为育龄妇女开展优质服务活动,消除了流动人口超计划生育现象。

吉首市“个私协”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实际出发,把党组织机构、党组织活动和党组织功能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治理结构、管理机制和经营目标相结合,促使党建工作成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实现了党建目标与经营目标的统一。这启示我们:要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卓有成效地开展党建工作,必须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在工作思路上,应确立“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观念,紧密联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开展工作;在工作方法上,应发挥党组织的思想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弥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刚性管理有余、柔性管理不足的缺陷,形成合力;在人力资源开发上,应发挥较高素质的党员同时也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管理人员或技术骨干的人才优势,促使党务工作与生产经营共同进步。

维护会员利益,强化党组织整体功能

为了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吉首市“个私协”党总支注重维护和实现会员的切身利益,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全面强化党组织功能。

发挥引导监督功能,保障经济健康发展。党总支从兼顾国家、业主、职工三者利益出发,引导从业人员在生产经营中践行“三个结合”,即努力把自身发展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与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把遵循市场法则与发扬社会主义道德结合起来。为了促使“三个结合”落到实处,党总支先后建立了业余党校和职工素质培育中心,分期分批对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党员业主和其他从业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法律法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与此同时,经常开展“五查五看”活动,督促从业人员查思想认识,看是否有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和欺行霸市的思想动机;查商品渠道,看商品来源是否合法正当;查商品库存,看有无变质商品待售;查销售情况,看是否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和出现欺诈行为;查业主态度,看是否能同不良市场行为作斗争。

发挥利益协调功能,维护会员合法权益。针对个体私营业主受到的违法行政侵害、不正当竞争侵害、误签合约侵害和不法分子的骚扰等“四大侵害”,党总支与“个私协”一道,专门设置了权益服务部、法律事务所和投诉接待站等权益服务机构,在全市城乡设置30多个权益服务联系点,向社会公开热线电话,向业主承诺24小时有求必应、有难必帮,并积极争取公安、司法等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使权益服务机构真正成了业主充分信赖的“110”。

非公经济党建工作总结第5篇

这次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座谈会精神,认真总结、交流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新进展,研究、分析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安排、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趋活跃的包括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内的各种社会组织,已经向党组织的传统管理模式了新课题,迎接这种挑战是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六大总结概括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经验,第一次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的职责、责任写入了,了切实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明确了“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是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迫切要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建工作,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担负着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各个层面,落实到各项工作中的重要职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出现了经济成份多样化、分配形式多样化、生活方式多样化和就业渠道多样化的新情况,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面临着很多挑战和考验。在激烈市场竞争形势下,企业不断分化组合,党员流动频繁,很多企业出现了党员“朝增暮减”、“有组织、无党员”的情况,给党组织设置带来困难,也给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党员发展工作带来影响。这种状况,与“三个代表”的要求是不相符的。因此,我们要切实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努力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作用,使其真正成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广大职工群众中扎根,成为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

(二)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是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迫切要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是工人群众和新的社会阶层比较集中的领域。目前,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册人员已达万人,季节性用工万人,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是我们党重要的阶级基础。同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新的社会阶层人员,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践者和受益者,为促进我市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近年来,各级党委和市、旗区组织部门不断研究和探索与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党建新路子、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新途径、围绕生产经营开展活动的新方法,初步形成了各级党组织和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新格局,涌现出了东方路桥集团公司党委等一批非公有制党组织先进典型。××年,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将我市列为全区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两个试点单位之一,这既是对我们的信任与支持,也是对我们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肯定。但是,目前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共建立党组织个,占到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总数个的;有党员名,占从业人员的;仅有党务工作者人。可以看出,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仍然是薄弱环节,特别是党组织覆盖面较小,党员人数少,党的力量比较薄弱的问题较突出。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团结凝聚新社会阶层广大人员在推进我市跨越式发展中发挥作用,把党的工作更加有效的覆盖到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广泛领域,使我们党有更加坚实的阶级基础和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是完成“四个超一”、实现“二次跨越”的迫切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市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据统计,到××年底,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注册资金达到亿元,年创造增加值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上缴税金亿元,占全市税收总收入的;从业人员达到万人,占到全市总人口的,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实践证明,非公有制经济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是我市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点。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要大力发展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自治区党委七届五次全委会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进一步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改革任务,了要放手、放胆、放心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要求。市委确立的实施“四大”战略、完成“四个超一”、发展“大旅游、大文化、大运输”和今年“十二个一”的工作重点,都给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因此,我们要围绕保证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导和帮助作用。同时,只有搞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才能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推进“二次跨越”中的重要作用,才能把党的政治优势与非公有制经济的体制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为率先建成比较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进一步明确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

按照全国和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座谈的精神,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的要求,坚持一手抓企业党组织建设,一手抓企业党组织作用的发挥,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拓宽工作领域,努力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的工作影响力,团结凝聚职工群众,保证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贯彻执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工作目标是:力争到××年,完成“四五”工程建设任务。即:实现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从业人员在名以上的企业有党组织,从业人员在名以上的企业有党员,没有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派驻党建工作联络员;促进企业党组织达到“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要求,实现党的工作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全覆盖。

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必须从全市的实际出发,从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和规律出发,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与非公有制经济的体制优势结合起来,把加强和改进结合起来,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努力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水平。为此,要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进一步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网络

年,市委成立了市工商联民营企业党委;年,市委组织部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市非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年下发了《关于加强改制重组、停产关闭和困难企业党组织设置及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切实加强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目前,在全市家非公有制企业中,正式党员不足人的有家,没有党员的有家。要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这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今后要重点抓好从业人员名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市、旗区重点扶持的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尽快抓一批在当地有较大影响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典型,推动在具备条件的企业组建党组织的工作,并为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创造建立党组织的条件。要把加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社区组织点多面广的优势,以社区党建工作推动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要通过加强苏木乡镇、嘎查村和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做好个体工商户、规模较小企业党的工作,真正做到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地方就有党的工作,有党员的企业就有党的组织,有党组织的企业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和战斗力。

(二)准确定位,进一步发挥好党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作用。规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思想,必须以企业生产经营为中心作为党组织工作的切入点和着眼点。在企业内部,要建立党组织与业主平等协商的通报对话制度,交流感情,增进了解;建立党组织生活、学习制度、党员联系职工群众制度,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在企业外部,要建立党员领导干部挂牌联系企业制度、派驻党建联络员等制度。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要结合企业实际,积极主动开辟活动场所,争取必要的活动经费,争取企业主的大力支持,保证党组织活动正常开展。要紧密结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特点,坚持把企业发展的难点作为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重点,创造性地开展党的活动,使企业管理、精神文明建设与党的工作融为一体,逐步使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三)积极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务工作者队伍。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工作效果如何、工作水平如何,党务干部的作用更为重要。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是充实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党的工作力量的有效措施。要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转业军人、下岗职工等领域,选派那些党性强、作风正,有一定政治理论水平、党务工作经验和经营管理知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党员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既要成为帮助企业建立党组织、发展党员的指导员,又要成为企业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员,还要成为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协调员。要把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工作同建立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点、示范点结合起来,同依托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开展工作、及时建立党组织结合起来,同取得业主的理解、支持配合结合起来。要探索基层党建工作稳定的资金来源,建立适应经济发展的专职基层党务工作者的薪酬体系,设立必要的津贴补助,为基层党务工作者提供党的生活保障和物质支撑,使党务工作成为令人尊敬、令人向往、贴近生活、富有成效的工作。

(四)严格教育管理,切实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队伍建设。要以保持先进性为重点,切实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工作,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增强党性观念、党员意识,克服“雇用”思想,树立党荣誉感、责任感,严格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发挥好先进性作用。积极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活动,提高党员的岗位创新能力,努力成为平时工作看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出来的骨干力量和先锋模范。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通过建立流动党员管理中心、实行党员活动证制度、建立“党员流动联系卡”等措施,进一步畅通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渠道,解决好党员找不到党组织的问题。要认真做好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发展党员工作,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员流动快、分布散的实际,制定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管理的有效办法,及时把符合入党条件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重点把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作为培养对象优先发展。要把有组织有计划地培训党员业主和规模较大、影响较大的企业主,作为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开展党的工作的重要措施,着重抓好共同理想教育、责任意识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科技和管理教育,努力提高党员和业主的素质。积极研究和探索对党员企业主实行以企业党组织为主,上级党组织和工商联、行业协会党组织为辅的“双重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企业主党员定期汇报和评议制度。认真做好在新的社会阶层发展党员试点工作,全面总结试点工作经验,为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依托工会、共青团开展党建工作,增强党的影响力。工会、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做好非公有制企业中工会、共青工作,是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和增强影响力的重要渠道。已建立党组织的非公制企业,党组织要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组织按照章程开展活动,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要积极依托工会、共青团开展党的工作,按照有关法规和章程,抓好工会、共青团组织的组建工作,把工会、共青团组织覆盖面宽的优势发挥好,充分利用工会、共青团组织这块阵地,大力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时向广大职工群众传递党的声音,接受党的教育。通过党建工作指导员,依托工会、共青团组织,做好在工会会员、团员青年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的工作,为壮大党员队伍和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

三、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努力开创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能否搞好,加强领导是关键。我们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深入开展。

(一)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工作责任。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承担起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责任,要树立不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就是失职,抓不好就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地要形成由组织部门牵头,纪检和宣传、统战等部门各负其责,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和工商、税务等有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的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级党组织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切实把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摆上议事日程,放在重要位置,制定规划,建立台帐,做到有要求、有措施、有检查、有考核,层层落实责任。

(二)制定工作规范,加强分类指导。要根据党建工作的需要和企业的实际,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设置、隶属关系,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方法等问题,及时指导性意见。要区分层次,分类指导,抓大带小,逐步推进,切忌简单化,搞形式主义,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有章可循,规范运行。要把“培植典型,典型引路”作为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方法,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示范基地创评活动,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非公经济党建工作总结第6篇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提高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全县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发展目标和具体任务。刚才,大家观摩了砂业建材公司、神舟纺纱公司等四家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及生产经营情况,四位党组织负责人也从不同层面交流了开展党建工作的做法、经验和体会,企业工委副书记焦万海同志也做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大家讲的都很好,其中一些做法,很实在、也富有创新,很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希望各单位认真学习,并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下面,结合当前工作我讲四点意见。

一、认真分析我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全县各级党组织按照县委的部署和要求,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全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得到了新的加强,取得了较好成效,许多工作发生了可喜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视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近年来,县委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作为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纳入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布局和议事日程,根据新时期非公党建工作呈现出的新情况和新变化,不断重视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上半年,研究下发了《中共金塔县委组织部关于加强全县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和《中共金塔县委关于在全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开展“五型”支部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前段时间,县委组织部会同县城市企业党工委,成立调研组深入各非公企业进行了调研,就非企业党建工作的成功经验、不足之处、党建活动经费和党建指导员选派等问题进行座谈,进一步了解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在此基础上研究下发了《中共金塔县委办公室、中共金塔县委组织部关于建立党员县级领导党建工作联系点的通知》和《中共金塔县委组织部关于选派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的通知》等文件,共有24名党员县级领导在非公企业建立了党建联系点,25名县直部门的党员领导干部担任了28家非公企业的兼职党建工作指导员,5名副科级后备干部担任了全职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为企业党建的长足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同时,公安、工商、税务、质监、环保等部门,通过常规检查督促规范企业发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帮助树立企业诚信经营意识,搭建起了职能部门与企业工作联系的平台;人事劳动、中小企业、商务、工会等部门积极创造条件,在用工企业和劳动力之间搭建桥梁,着力解决私营企业用工紧张的实际困难,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社会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二)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各级党组织根据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特点,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等方式,灵活设置党组织。坚持“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巩固一个,提高一个”的原则加强组建工作,在强调组织数量、扩大组建面的同时,保证组建质量,使广大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员组织关系都能有所归属并能够参加正常的组织生活。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县非公企业党组织的覆盖面明显扩大。至目前,全县共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35个,其中单独建立党组织的33家,总支1家,支部32家,建立联合党支部2个,3名以上党员的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到了100%。

(三)非公企业自身建设明显加强。一是强化基础,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各非公企业党组织能够坚持标准,严格程序,严把发展党员质量关,全面推行发展党员全程公示制和票决制,把发展党员的重点放在企业经营、科技骨干和重点、关键岗位的一线优秀工人中,2005年以来全县非公企业共发展党员40名。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上,坚持按照有利于生产经营的原则,以“业余、小型、务实”为主,采取开短会、个别谈心、知识竞赛、参观学习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使党的活动为企业主所理解、所接受,为党员所欢迎。各企业党组织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把党的活动与生产经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广泛设置活动载体,在党员中积极开展“双培双创”“双挂双争”等活动,引导党员立足岗位讲奉献,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冲锋在前,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建工作专项经费按企业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0.5-1%提取,由党组织掌握使用,保证了党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二是把握关键,党务干部素质不断提升。县委把抓好非公企业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做为做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关键,积极选派人员参加省、市组织部门和企业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同时,定期在全县举办民营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建工作指导员培训班,2007年7月的全县党务干部培训班上共有20名非公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班上向广大党务干部讲授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知识和现代远程教育等知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是凝聚人心,职工队伍更加稳固。近年来,全县广大非公企业在广大职工中大力弘扬企业文化,多方位、多渠道地开展职工政治思想教育,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职工文化活动,提高党员职工的思想觉悟,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通过橱窗、画廊、板报、广播等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法律法规和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宣传和教育。有条件的非公企业建立了电脑室、室、乒乓球室、图书阅览室和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并在“五四”、“七一”、“国庆”、“元旦”等节日举办职工联欢会、卡拉OK赛、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活动,营造了浓烈的企业文化氛围,促进了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四是教育引导,业主队伍建设更上新台阶。总体上说,我县决大多数企业主对党建工作认识是明确的,在工作上也是非常支持的。尤其是近年来,我们比较注重培育企业党建典型,这些企业的业主都非常关心支持企业党建工作,发挥了较好的影响带动作用。今年上半年,县委组织部与中小企业局联合举办了民营企业发展及项目建设外出考察培训班,36名非公企业负责人赴福建、浙江等地进行了考察培训,培训后还召开了座谈会,交流了心得体会,学习了省、市、县党代会精神,使企业主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同志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从总体上看,全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前进的步伐仍然滞后于非公经济的发展速度,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仍然与上级党组织和职工群众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领域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我们去探索和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进展不够平衡。有的单位在抓组建和发挥党组织、党员作用等方面存在差距;部分同志对在非公企业成立党组织的认识还不到位,存在“重经济、轻党建”,“重建厂、轻建党”现象,对如何抓好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研究不够、办法不多。二是非公企业中党员总体数量偏少,全县非公企业中从业人员达8900多人,但党员总数仅458人,发展党员工作也相对滞后,党员队伍无法壮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党建工作的质量和作用的发挥。三是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难度大。有的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成份复杂,来源不同,流动性强,流入的党员身份不明,党员总数少,不符合建立党组织的条件,使个别党员长期游离在党组织之外。四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机制不完善。一些公有制企业改制后,员工分流、下岗职工外出务工,一些党员外出后去向不明,长期不与党组织联系,党组织也无法找到党员,个别流动党员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宗旨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不参加组织活动,不按时缴纳党费,不及时转接党员组织关系,造成党员底数模糊,使企业对党员缺乏有效地管理手段。五是资源缺少,制度缺失。这里的资源缺少主要指人力、经费、场地、时间难保障。一些非公企业主和党组织负责人对党建工作热情比较高,但苦于没有专职的党务工作人员,特别是缺少文秘方面的党务干部,宣传教育工作开展不顺利,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不突出。有些企业缺乏党建工作活动经费,虽然有阵地但不健全,难以为党组织所用。对此,我们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

二、进一步增强做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在2007年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原中组部部长贺国强同志强调“要通过重点加强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带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全面发展,增强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这一精辟论述,明确了党建工作在非公有企业的重要地位,也为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指出“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县委将2007年定为非公经济党建年,也是全面落实中央精神而做出的重大决策,我们必须自觉站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系列决策部署和讲话精神的高度,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要深刻认识到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是保证和促进非公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全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需要。我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经济总量小,工业基础薄弱,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全县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荣市场、增加就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影响也越来越大。近年来,县委从加快经济发展、实现奋力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出发,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了非公经济的迅速发展。全县非公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涉足的领域越来越宽,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目前,全县共有非公有制企业217家,资产总额26857万元,年营业收入19342万元,年缴纳税收4312万元,规模以上企业16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今后一段时间,非公企业进入的领域还将进一步拓展,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职工人数将进一步增多,发展活力将进一步增强。因此,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促进非公企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县奋力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第二,要深刻认识到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是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始终是事关我们党兴衰成败的一个重大问题。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面,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进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非公企业是工人群众比较集中的领域,也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目前,我县有8900多人在在各类非公企业就业,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一样,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党的重要的阶级基础。因此,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做得如何,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发挥得如何,关系到党在非公经济领域的执政基础能否得到巩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能否得到加强。我们要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不断扩大非公企业党的工作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提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对企业发展的推动力,促进非公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要深刻认识到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是优化企业内外环境的需要。在非公有制企业组建党组织,我们主要是立足于“服务、促进、引导”,党组织在生产经营中是参与而不干预,协调而不包揽,监督而不强制,为企业发展发挥“保驾”和“护航”作用。特别是通过党组织的工作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企业倡导的经营理念、企业精神,在全体员工中得到更好的贯彻,提升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凝聚力,营造企业良好的发展环境。可以说,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建立对企业的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

三、以深化“五型”支部创建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我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主要发挥引导监督、团结凝聚、组织协调、维护权益、传导先进文化的作用,教育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今后,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具体要求,加强五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按照“五型”支部创建的目标要求,加强各项制度的建设:一要建立明晰的党组织职责分工制度。明确规定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承担的职责任务、工作权限、工作标准和要求,保证企业党组织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适宜的决策权。二要建立规范的党组织班子配备制度。在企业党组织班子配备上,企业主是党员且素质条件具备的,一般应担任党组织书记;企业主不适宜担任或企业主不是党员的,党组织书记一般由管理层人员或工会主席担任;推行党组织班子成员与企业决策层、管理层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使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相互介入、和谐互动,建立起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领导体制。三要建立合理的党务工作机构设置制度。做到只要建立了党组织,原则上就要设立党的工作机构,安排相应的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规模小、党员少、不宜设立党务工作机构的企业,要明确专人负责党建工作。四要建立完备的党组织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党组织生活会、党员教育管理、党员发展、党组织活动经费保障、党员权利保障、党政工作信息沟通、党建工作考核奖惩等制度。五要完善党员领导干部联系非公有制企业制度。除党员县级领导建立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联系点以外,各级党委领导干部都要普遍建立非公企业党建联系点,要紧紧抓住联系点的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企业发展等重点环节,帮助联系点进一步找出差距,理清思路,解决实际问题,把联系点真正建成经济工作和党建工作的示范点。六要落实好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县委向各非公企业派驻的党建工作指导员都是各级干部中素质较强的,是协助各企业做好党建工作的,大家要给予大力的支持和配合,尤其是到企业挂职的同志,企业党组织要明确其工作任务,做好指导工作,条件成熟的可安排合适的党内职务和行政职务,加快挂职干部的锻炼和成长。被选派的每位同志也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把握机会,围绕工作职责,认真调研,扎实工作、勇挑重担、勤学多问、乐于吃苦,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保证完成组织交办的工作任务。

2、加强素质能力建设,提高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水平。必须把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党务工作人员和党员队伍的素质能力建设摆上重要位置,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五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执行政策的能力,找准落实政策与企业发展的结合点,发挥政策效应,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二是服务发展的能力。采取办班培训、外出学习、实践锻炼等措施,提高党务工作人员尤其是党组织书记的综合素质;有针对性地对党员进行岗位技能和党的知识培训,改善知识结构,增强工作本领,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三是组织协调能力。在企业内部,党组织负责人积极协调企业主、经营管理者与职工的关系,努力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在企业外部,党组织负责人要发挥自身优势,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关系,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四是合作共事能力。党组织负责人要提高合作意识,善于采取主动谈心、经常沟通、遇事协商等方式,处理好与企业主的关系,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企业主的信任,使之提高对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主动支持、配合开展党建工作。五是党建创新能力。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负责人要认真把握党建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研究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规律、途径,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大力提高集成创新和再创新能力,使党建工作与时俱进、党组织作用有效发挥。

3、丰富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活动载体创新,打造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实践平台。在活动方式上,要坚持“小型、业余、分散、务实”的原则;在工作方法上,要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在时间安排上,坚持工作时间与业余时间相结合,以业余为主。今后一段时期,我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重点是要深入推进“创建五型支部、争当明星党员”党性实践活动,具体要求上:一是要围绕服务企业发展设计活动。定期组织职工代表与企业领导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广泛开展“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活动,为企业领导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服务。二是围绕企业的急、难、险、重任务组织“岗位练兵”“技术大比武”等活动。把企业的中心工作作为党组织工作的重心,把生产经营中的难点作为党组织工作的重点,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党员带头学习技术、带头研究创新、带头建功立业”。三是围绕建设和谐企业安排活动。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建立党组织和党员联系职工、定期走访制度,开展送温暖等活动,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协调处理好劳资关系,维护各方利益,积极开展建设“和谐企业”活动。四是围绕塑造企业形象筹划活动。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主线,把党建工作与打造企业团队精神融合起来,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增强企业凝聚力融合起来,每个非公有制企业都要总结树立起能够体现各自企业文化精神特色的“企业精神”,制作成标语展现在企业醒目位置,让每位员工都铭记于心,成为每位员工奋发进取、拼搏创业的精神动力。五是围绕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开展活动。加强对党员队伍的培养教育,在车间、班组广泛开展“明星党员”评比活动,通过深入扎实地评星、晋星、挂星、奖星,鼓励党员岗位立功、争创佳绩、奉献社会,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党组织发挥作用提供有力支撑。一要明确党组织活动经费开支渠道。严格落实县委规定的党建活动经费的比例和数额,并通过从企业管理费中划拨、党费返还、上级党费资助等途径,切实解决无钱办事的问题。二要重视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开辟必要的活动场所,配备相应的设备和学习资料。坚持从党建工作需要和企业实际条件出发,整合现有资源,将党员活动室、电教中心、职工之家、职工学校等融为一体,实现资源共享。

四、加强组织领导,把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紧抓不放

非公经济党建工作总结第7篇

实行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现场会制度,是经部长办公会研究决定的,目的是为了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启迪思路,促进新型经济社会组织更快更好地发展。刚才,大家实地参观了安居镇园区党总支和4个非公企业党支部,察看了镇党委的有关档案资料,听取了镇党委和中油石化公司党建工作的经验介绍。从掌握的情况看,安居镇的做法有这样三个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一是党委对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重视程度高。建立了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党的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制度,主要领导带头深入企业,出主意、提要求,指路子;二是党组织覆盖面高。目前,全镇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总支1个,支部14个,确保了党的工作不留空白点;三是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好,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就下一步如何做好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我讲六点意见:

一、要在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我们党对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六大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了国家对发展非公有经济的方针。这些都表明,党和国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思想,已经从政策支持转向制度保障,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法律环境越来越完善。近年来,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全区经济的一大亮点。目前,全区非公有制经济总数已达1.46万户,从业人员9.68万,2003年实现税收1.22亿元,同比增长32.6%,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47.9%。今年,区委、区政府又将放手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全区“五项重点”工作之一,非公有制经济也必将迎来一个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另外,全区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力量举办学校有11所,教职工370多人,在校生近3800人,各类社会团体达41个。新型经济社会组织的快速发展,给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及时加强和改进这一领域党的建设,加强党对这一领域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是对新时期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各党(工)委要正确认识加强党建工作与发展新型经济社会组织的关系,克服和纠正那种把发展新型经济社会组织与加强党建工作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把加强党建工作作为优化地方投资环境,推动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发展的一条重要措施,作为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一个重要保证,解决想抓、会抓、抓出成效的问题。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切实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

二、要在扩大党组织覆盖面上有新突破

在新型经济社会组织中建立健全党组织,是加强党建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面对我区新型经济社会组织迅猛发展的良好势头,必须进一步加大党组织的组建力度,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工作的同步推进,真正做到“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要强化目标管理。要加强党组织组建基础工作,通过调查研究,摸清底子,对新型经济社会组织的分布情况、经营规模、从业人员、党员数量及业主对组建党组织的态度等情况提供准确依据。各党委要立足实际,制定党组织组建工作三年规划目标,并科学分解为年度工作计划,定期分析通报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要突出工作重点。要把规模较大、影响较大的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和非公有制企业比较集中的区域,作为组建党组织工作的重点。在我区非公有制企业中,从业100人以上的虽然还不足企业总数的10%,但这些企业拥有员工占非公有制企业员工总数的一半以上。这些企业党建工作的成效,具有较强的辐射、引导和带动作用。抓好了这些企业党的建设,也就抓住了重点,带动了全局。各党(工)委要把较大规模的企业作为重点,具备党组织条件的要加快组建,对不具备组建条件的要尽快落实措施,选派好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加强具体指导,先行组建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

要选好配强党组织负责人。选好配强党组织负责人,是加强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关键环节。要选用党性观念强、思想政治素质好、懂经营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党务工作经验比较丰富的党员担任党组织负责人。对暂时没有党组织负责人合适人选的,可以通过组织推荐、双向选择、公开招聘等办法选好人选。要帮助党务工作者搭建平台,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党组织负责人因履行职责、坚持原则受到不公正对待时,上级党组织和有关部门要及时出面做好工作,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支持他们的工作,保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要进一步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及时把新型经济社会组织中符合条件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发展壮大党员队伍,是解决这一领域党的力量薄弱,增强党的影响力的重要举措。要把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纳入本党(工)委发展党员工作总体规划,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管理。前不久,区委组织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在新型经济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这次会议已发给大家。该《意见》针对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党组织的具体特点,在一些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希望各党(工)委认真领会,严格执行。关于在私营业主中发展党员问题,中组部将专门作出部署,在此之前,各党(工)委可做好教育培养工作,但不能擅自开“口子”。

三、要在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上有新作为

建立党组织的目的,在于发挥作用。要把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落脚点放在发挥党组织作用上,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和方法。十六大通过的新明确规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这一规定,不仅适用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对于其他的新型经济社会组织也同样适用。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要遵守的这些规定,真正有所作为。一是要旗帜鲜明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引导和监督新型经济社会组织依法经营、照章纳税、坚持正确的生产经营方向。党组织要引导业主把企业(学校、社团)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与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把遵循市场经济法则与发扬社会主义道德结合起来。二是促进新型经济社会组织确立科学的经营发展理念,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健康发展。要从新型经济社会组织的实际出发,鼓励和组织党员在本职岗位和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勇挑重担,成为生产经营、教学管理方面的骨干。三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团结凝聚职工,塑造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坚持以人为本,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激励人,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企业竞争的核心是品牌,而塑造品牌的核心和关键则是文化建设。国内外的实践表明,成功企业必须以先进的企业文化作支撑,否则,虽可获利于一时,却会行而不远。企业文化建设要重点抓好以下四点:一抓“诚信文化”,引导企业主正确处理国家、顾客、员工与企业的关系,诚信经营,照章纳税;二抓“人本文化”,树立人人都是人才、人人可以成才的理念,调动业主和员工的创业和工作积极性;三抓“质量文化”,树立正确的“生存观”;四抓“创业文化”,激发企业创新经营理念和生产技术。四是领导群团组织发挥作用。新型经济社会组织既是党建工作的新领域,也是工会、共青团建设的新领域。各党(工)委要把群团组织建设纳入党建工作的总体规划,加强领导和指导,以党建带工建、团建,以工建、团建促党建。

四、要在抓好教育培训工作上有新进展

党组织负责人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党建工作的成效;业主对党建工作的认同程度,是党建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从全区党建工作的成功经验看,党建工作开展好的经济社会组织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既有一名素质较高的党组织负责人,又有一名重视支持党建工作的业主。目前,多数业主已经认识到党组织对新型经济社会组织稳定和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有的主动要求建立党组织,有的在活动经费和办公场地等方面给与了大力支持。但也有一些业主对党建工作心存疑虑和困惑,有的甚至有偏见。这是当前制约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难点之一。各党(工)委要深入细致地做好业主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他们澄清模糊认识,消除思想顾虑,从而使他们积极支持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近年来,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发展较快,但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和经营管理者在思想观念、知识水平和素质能力等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适应的问题。大幅度提高他们的素质,是各党(工)委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区委组织部今年将在适当时机举办党组织负责人和经营管理者培训班,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对全区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和规模较大的业主培训一遍。各镇(街道)党(工)委要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搞好对党支部成员和党员的教育培训。

五、要在培育典型、示范带动上有新举措

为全面提升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水平,省里确定,在全省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示范点创建活动,力争三年内建成50个不同类型的省级示范点。这是继开展“五促五带”活动之后的又一重要举措。今年1月,市里出台了《关于建设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的意见》,将在全市确定100个示范点。区里也将选择20个典型重点帮扶,通过规范制度,健全机制,探索规律,突出特色,为面上工作提供经验。示范点的具体标准和条件:一是领导班子好。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协作、勇于开拓、廉洁奉公;党支部(党委、党总支)成员作风好、能力强,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二是党员队伍好。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成效明显;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职工中有良好形象。三是工作机制好。党组织制度健全,机制完善,工作运行规范;党的组织生活严格,党内活动正常;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党群共建好。四是发挥作用好。深入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并促进在本单位的贯彻落实;认真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和支持法人代表依法经营、科学管理;领导和支持工会、共青团组织开展工作;党员在关键岗位发挥重要作用。五是员工反映好。密切联系群众,团结凝聚职工,维护员工利益,党组织得到群众维护;党员、业主和员工代表对党组织进行评议,“好”和“较好”等次票在85%以上。六是单位发展好。生产经营正常,整体运行质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注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发展先进的企业文化;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单位的社会责任感较强。根据这六个方面的总体要求,各党(工)委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细化创建标准,抓典型,创特色,带整体。

示范点的建设,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历史的检验,群众的检验。要通过示范点的实践,促使更多的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形成建立党组织的共识,由“要我建”到“我要建”;通过示范点的实践,带动更多的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党组织找到开展工作的“桥”与“船”,从而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增强工作的实际效果。要加强对示范点的动态管理,边探索、边总结、边提高,注重创建工作实效,坚持实事求是,切忌急于求成,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要注意总结示范点的经验和做法,帮助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加强对试点经验的深入研究。从对示范经验的总结分析中,提炼出带有普遍性的东西,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并把这些认识规范化、制度化,运用到经常性工作中去,指导新的实践和探索,为我们工作上水平、上台阶,开辟新的起点,搭建新的平台。

六、要在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上有新成效

抓好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关键在于求真务实。要求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发展客观实际之真,务以党建促发展之实;求基层党建工作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之真,务重点推进、全面提升之实。要始终坚持求真务实,不断创新,使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不断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事关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各党(工)委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树立不抓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就是失职,抓不好就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真正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党(工)委书记是抓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副书记、组织委员是直接责任人,要切实承担起领导责任。要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相互配合、各负其责、齐心协力抓党建的工作格局。要完善党委领导同志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经常深系点调查研究,指导工作。要坚持因地制宜,针对不同情况,区分不同层次,搞好分类指导,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非公经济党建工作总结第8篇

今天,我们在这里首次举行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回顾总结近年来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情况,研究部署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这次会议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市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用党建工作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实际步骤。市委对今天的会议很重视,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邱岭梅同志亲自到会并将给我们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就近年来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以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等几个方面,先向同志们作一个汇报。

一、近年来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新进展新经验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我市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据统计,目前我市已有规模以上(销售收入500万元)非公有制工业企业4147家,从业人员115万多人,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90.21%和91.56%;*年1—10月,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税收226.85亿元,占全市税收总数的84.6%。面对非公有制经济飞速发展的新形势,我市各级党组织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坚持把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作为保证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大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方面创造了不少好的做法,积累了新的经验,取得了新的成效。*年8月,中组部召开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我市在外商投资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做法在会上作了交流。总结主要成效和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突出重点,强化基础,坚持不懈地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组建,有效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

建好组织是开展党建工作的基础。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以提高组建率为重点,根据《》和中组部有关规定,坚持不懈地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组建工作。目前,全市3200家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已全部建立了党组织。一是坚持组建要求。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且有合适支部书记人选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单独建立党组织;对正式党员不足3人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按相近行业或相邻地域组建联合支部。在抓好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党组织建设的同时,面对市属国有(集体)企业大批改制的实际,根据企业规模、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坚持同步改建和组建党组织,同步加强改制企业党组织建设。二是坚持突出重点。把规模较大、影响也较大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作为组建党组织的重点,坚持做到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巩固一个,带动一批。*工业园区党工委把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的组建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通过攻坚克难和抓重点促带动的方法,找准外商投资企业党建工作的着力点,在具备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先后建立了57个党支部,使区内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应建已建率达到100%,有效地发挥了部级开发区在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建设工作中的示范效应。三是坚持稳步推进。对由于各种原因组建党组织有困难的非公有制企业,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通过制定工作目标,落实目标责任,加强与业主协商沟通和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等,积极创造条件,抓住各种有利时机,由易而难,稳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组建工作,努力消除党组织建设的盲点。去年以来,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应建已建党组织总数比前年底增加16.4%,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应建已建党组织数较前年底增加了28%,应建已建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

2.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挥党组织作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着力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

全市各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坚持以构建企业发展良好环境为前提,把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党的活动与贯彻上级党组织有关工作部署结合起来,与开展工会、共青团活动结合起来,与企业的特点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党的工作,发挥党组织的作用。一是在指导思想上,坚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注意运用宣传教育等有效手段,向广大职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提高广大职工素质;同时积极探索加强对业主教育引导的有效途径,去年市委组织部根据非公有制企业的特点设置课程,专门举办了党员业主培训班,取得了较好效果。二是在工作内容上,注意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特点,把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作为重点,妥善协调国家、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关心职工的生产、生活,帮助职工解决一些具体困难,及时反映职工的呼声和要求,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使广大职工感到党组织可亲、可信赖、可依靠。三是在活动方式上,普遍按照“小型、业余、分散、务实”的原则开展党的活动,逐步实现了党组织的活动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特点相适应。四是在工作载体上,注重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活动,如通过开展“提合理化建议”、“争当操作能手”评比等活动,要求党员立足岗位,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带头作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出色的工作成绩,为其他职工作出榜样,有效提高了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3.建章立制,健全网络,不断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力度

各县级市、区通过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等方式,加强了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沧浪、平江、金阊、*工业园区、*高新区均成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或外商投资企业党委,城区各街道都成立了相应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总支,进一步完善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管理体制。结合市属企业改制,市委组织部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市属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中做好党组织设置等工作的通知》,目前,市属改制企业已有77个单位党组织的隶属关系由主管局调整至区和街道,其中独立建制的党委6个,独立建制的总支3个,独立建制的支部68个,共转移在职党员组织关系1483人。与此同时,各地还切实加大了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的力度,自*年6月市委组织部下发《关于选派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的意见(试行)》以来,全市已向正式职工25人以上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名,覆盖非公有制企业家,25人以上的尚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的比例达100%,实现了全面覆盖。

二、当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相比,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新情况新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

1.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党组织组建相对滞后的问题。全市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27万多家,其中非公有制企业6.6万多家,非公有制企业数占到全省总数的26.20%。相对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的形势,全市党员数量显得偏少,党组织建设显得滞后。全市8329家有50名以上职工人数的非公有制企业中,有党员的企业4354家,占52.28%。2002年党内统计年报反映,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中共有党员7525名和23149名,与其职工数相比,党员数分别只占职工数的1.3%和1.7%。全市4728家有100名以上职工人数的非公有制企业中,有党组织的企业有2720家,占57.53%。由此可见,党组织的覆盖面还不广,许多非公有制企业中还没有党组织。

2.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与缺人才、少经费、无场所的问题。缺人才,一是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物色合适的党组织负责人比较难;二是按照属地管理的要求,面对面广量大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乡镇、街道党建工作力量无论是从人员素质还是从人员配备来看,都显得比较薄弱。少经费,虽然各级党组织每年都从党费中拨给一定的经费用于活动,但来源不足、数额偏少的问题并没得到有效解决。许多外资企业党组织开展活动常常套用工会活动经费。此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特别是外商独资企业中普遍存在着党组织开展活动没有场所的问题。

3.要求党组织发挥作用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实际地位之间存在差距的问题。十六大《》明确规定了党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作用。但如何从实际出发,切实保证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实践与探索。例如,如何解决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特别是外资企业对建立党组织不能理解的问题;在党组织负责人自身受雇于企业主的情况下,如何大胆开展工作的问题,等等。

4.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内在要求与现行组织领导体系不健全的问题。首先是在形成上下贯通、齐抓共管的工作网络、工作合力方面,我们目前还有许多工作可以做。其次是按照中组部提出的“市(地)、县(市、区)党委不仅要抓好面上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具体指导,而且要抓好规模较大、在当地有较大影响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管理,为基层开展工作提供示范”的要求,对照广东、浙江等地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组织领导体系的做法,市、县级市(区)两级组织部门目前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新目标新任务

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建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的要求,一手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组建,一手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作用的发挥,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的工作影响力,保证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贯彻执行,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是:

1.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全力拓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领域。一是继续加大组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工作力度。在3年的时间里,以抓党组织的组建为基础,通过抓大户、抓重点,抓典型、抓示范,确保绝大多数从业人员在50名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有党员、100名以上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有党组织,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全部建立党组织。二是发展壮大党员队伍。在认真贯彻执行“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方针的前提下,切实加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党员的工作力度,特别是注意把基本符合入党条件的企业工会主席、共青团负责人和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作为重点发展对象,优先发展。按照有关法规和章程,帮助所有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工会和共青团组织,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组织的作用和优势,不断扩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同时通过采取多种方式,保持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的连续性,努力做到无论他们流动到哪里,都能把其入党积极分子的身份和现实表现提供给新单位的党组织。三是把解决“隐性”党员问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注意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在同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连续工作6个月以上的党员,一般应将组织关系转移到该单位党组织或该单位所在地党组织。对确因特殊情况不能转移组织关系,但又不能及时回原单位过组织生活的党员,应出具党员证明信,或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参加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所在地党组织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