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舞蹈学校年度工作计划

舞蹈学校年度工作计划赏析八篇

时间:2022-01-27 16:43:30

舞蹈学校年度工作计划

舞蹈学校年度工作计划第1篇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舞蹈教学;改革;发展

伴随着我国高校不断开设办理舞蹈专业,学生毕业之后就业形式较为严峻的背景下,创新高校舞蹈专业教学方式,必须要综合采取各种方面的教学措施,以此来提升高校舞蹈教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出综合能力强、基础知识稳固、实践功底好的舞蹈专业学生。不仅如此,还应当重点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满足当前市场竞争需要的发展趋势。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全国各高校在舞蹈教育方面发展较为迅猛,虽然取得了规模性成就,但是在舞蹈教学工作中忽略了办学工作的实质和内涵,过于注重外在教学方式,忽视了舞蹈文化的传播。

一、当前高校舞蹈教学的基本现状

目前许多高校舞蹈教师误认为,高校开设舞蹈专业仅仅是为了培养高超舞蹈技能的学生,因此在教学工作中过于注重舞蹈技术,虽能够在某些方面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以及舞蹈技能,但是在舞蹈艺术教育方面,缺少了舞蹈文化内涵教育,仅仅是停留着技能教学方面。舞蹈虽然是一种视觉上的艺术表现形式,但是它集形体表现和情感表达于一身。[1]若是想完美的诠释舞蹈的精髓,单凭高超的舞蹈技术是不能实现的,还需要舞蹈者本身具有较高的文化内涵以及对舞蹈的理解,这就需要加强艺术教育工作强度。

二、目前高校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舞蹈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手段过于陈旧

当前高校在舞蹈教学课程设计方面,主要是在入学之前就已经制定了培养计划,规定好学生每年的上课课程。在许多高校里边,因为教学设备、师资力量以及研究开发力度的不同,使得某些课程无法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进度也有所推迟。一旦同教务处协商无果,教师只能够通过减少某些教学课程来完成规定的教学进度。不仅如此,许多高校将舞蹈视为选修课,在教学上流于形式,无法达到教学的既定质量。在教学手段方面,过于陈旧和单一,动作的教学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对舞蹈艺术的领悟教学比重少,即使是教学动作,也只是单一的模仿,机械化太强,缺少了对舞蹈教学艺术的理解,所以教学水平难以提升。

2、舞蹈专业性人才少、师资教学力量匮乏

师资力量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在高校舞蹈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的整体素质决定了教学质量,师资力量是否雄厚也影响了舞蹈教学质量。因为许多高校在舞蹈专业教学方面时间短,教师的职称和学历相对较低,落后于其他学校的整体水平。这就导致许多教师在开展基本的教学工作的时候,还要承担其他类型的行政工作以及学校举行的宣传活动等等,增加了教师的负担,使其精力较为分散,业务技能提高慢。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各种社会知识体系的创新,教师原来的知识结构体系以及储备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不能很好的同新形势的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融合。

3、教学模式比较古板、教学内容创新意识差

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因为各种教学因素的存在,使得其教学模式更新慢,甚至沿用其他学校的教学模式。如很多高校的舞蹈教学在大学期间开设的课程,芭蕾基训、素质技巧、民族民间舞等课程的安排,授课均以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的考试视频为授课教程。[2]同时许多舞蹈专业学生非艺术特长生,舞蹈学习起步比较晚,而且时间比较短,底子薄。教学模式没有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刻板单一,教学质量较低,学生学习积极性差。

三、新形势下高校舞蹈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1、合理规划课程设置、改善教学方法

人才培养计划犹如航海行驶的指南针,引领着教师、学生的方向,并起主导作用。[3]因此在高校教学工作中,需要改善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设置,重视人才培养,摆脱传统的、空洞的以及形式化的教学规划。密切联系实际情况。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来设置、选择教学方式。因此,高校在开设舞蹈教学专业的时候,需要制定符合高校发展情况,为舞蹈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避免出现仅仅招生而不顾就业现象的发生。同时还需要紧密联系国内外时事动态,不断更新和创新教学规划,不单单注重升学概率,还需要注重学生毕业的就业率。

2、稳固师资力量,不断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

组建一支勤于耕耘、乐于奉献、苦于专研的舞蹈教育师资队伍,明确各教师职责范围,在个高校的舞蹈教育中拭目以待。[4]在教学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教学工作人员,不单单是需要加强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还需要加强综合素养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提升教学质量。高校的教务管理部门以及工委会等应当积极协调,配合设置合理的教学课程,不断改善教职工的待遇水平和师资力量的投入。为舞蹈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和教学平台,为自身学习和教学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3、更新和改进教学模式,创新知识体系由于各高校舞蹈教育专业主要以培养从事大、中、小学舞蹈师资为主要目标,因而,舞蹈教学应以审美教育为舞蹈教学的根本出发点,专业性、综合性兼顾。[5]在舞蹈教学工作之中,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模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将审美、欣赏以及技巧学习贯穿始终,不断更新知识体系。

四、结论

作为艺术种类之一的舞蹈,是“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出语言文字或者其它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现的人们的内在深沉的精神世界。”[6]由此可以得知,舞蹈是一门集动作、情感和时空于一体的艺术。所以在教学工作中,必须要标新立异,不断创新和研究新的教学方法。

作者:何欣 单位: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红河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赛.浅谈在中职院校舞蹈教学过程中民间舞蹈的作用[J].戏剧之家.2016(17):23-25

[2]郭茜.探源寻流移俗入教——对朝鲜族舞蹈教学的反思[J].戏剧之家.2016(17):89-90

[3]谢莹.浅谈舞蹈教学的情感体验与想象空间[J].戏剧之家.2016(17):120-122

[4]赵静.高校舞蹈教学问题及改进对策研究[J].戏剧之家.2016(17):210-213

舞蹈学校年度工作计划第2篇

舞蹈特长生是指除了教育系统规定文化课程以外,同时具备一定舞蹈专业相关技术技能、学习天赋及表演经验的学生。每年的中、高考考试,都有很大一部分大学会以较低的分数特招一批有舞蹈特长的艺术特长生。在激烈或者说是惨烈的升学竞争中,可能往往一分之差就能决定一个人终生的命运。在这些高低分数之间,舞蹈特长生却可以跨越数十分的差距在同学中胜出,无怪乎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从小就开始为之而付出努力。

作为我校2017级新入学的舞蹈特长生,这批孩子是非常优秀的。不论从自身的专业素质,还是平时的生活、行为习惯,都是得到了班主任及专业指导教师的好评。面对这么优秀的舞蹈特长生,为了给她们今后的人生铺一条宽阔平坦的道路,我决定从初一年级开始,为2017级的每一位舞蹈特长生量身制定属于她们自己的升学计划。

1.制定升学目标之前,要完善的准备工作

首先,分析每一位舞蹈特长生的基本情况。2017级一共7名舞蹈特长生,6名在平行班,1名在小班。在去年的舞蹈特长生招录考试现场,我作为评委老师之一,所以,对这7名舞蹈特长生的专业素质还是比较了解的。7名舞蹈特长生的其中3名是本地学生,2名主城学生、1名永川学生、1名大足学生。每个地方来的学生基础都不同,这也源于当地的舞蹈培训中心的训练模式的不同。通过在巴川中学担任4年的舞蹈指导教师经验来看,总体来说,永川和铜梁本地的舞蹈特长生的基础普遍好一些。主城方向的学生相对来说基础要稍稍略逊一点。但是,今年新入学的7名舞蹈特长生中主城和大足的3名学生基础都非常不错,铜梁有1名学生的基础要差一些。

其次,需要对每一位舞蹈特长生进行专业水平评估。

2.专业水平的测试

2.1 形体。形体作为舞蹈特长生的要求,在中考、高考的特长生录取条件占很重要的分值。选择好的苗子可以在最终的艺术高考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2 基本功。基本功是一个舞者身体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舞者的舞蹈基础。本次测试,要求对每一位舞蹈特长生基本功的优、缺点进行记载。这样便于在今后的提高训练中有针对性的切入。

2.3 成品舞蹈。一支完整的舞蹈作品。从舞蹈中展现学生自身技能技巧水平的同时,还要用肢体语言和表情传递舞者对音乐的理解。成品舞蹈是舞蹈学习中的重点,更是难点。一段好看的舞蹈除了用优美的舞姿展现出来以外,还要用从内心散发出来的感情来诠释对音乐和对作品的表现。作为刚刚从小学升入到初中的学生,基本上的孩子都不能做到这一点。首先是因为年龄问题,再来很多学生都是家里娇生惯养的,不能理解生活的艰辛,不能体会情感的喜怒哀乐。所以在成品舞蹈的测试中,能够在舞蹈的表现力上有突出表现的,就能归划为非常优秀的学生了。当然,在今后的提升训练中,表现力也会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训练步骤来抓。

2.4 模仿表演。模仿是对舞蹈特长生身体协调能力、记忆能力、感官能力的测试。其实模仿就跟平时指导教师在教授舞蹈动作的步骤是一样的,只是时间上大大缩短了。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训练中培养自己的快速记忆动作的方法,及舞蹈动作的积累。模仿表演一般在四个八拍到八个八拍中进行,教师通常示范三遍动作。

2.5 即兴表演。即兴表演是近几年对舞蹈特长生录取考试的一个附加考试条件,现在也纳入了正规考试的行程中了。是针对舞者对音乐的理解,并用正确的肢体语言展现出来。一个优秀的舞者会根据音乐的元素用正确的舞姿展现音乐的魅力。

3.制定初步提升计划

做完了对新入学的舞蹈特长生的基本情况记录后,对每一位舞蹈特长生进行全方面的分析,根据每一位学生的专业水平测试结果制定初步的专业训练计划。大致每一学年度制定一次目标计划,并要求自己和学生都要按照计划完成目标。通过三年有目的的专业教学与计划,使这一批舞蹈特长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艺术素质等方面得到明显的进步和提高,从而达到中考专业考试过关的目的。

4.专业技术提升方面初步分为

4.1 初一年级:是新入学的舞蹈特长生,以姿态培养、基础动作、肌肉力量、柔韧软开训练为主,毯子功、中国古典舞身韵、芭蕾基训为辅。同时还要兼顾纠正个别特长生的不良姿态,帮助她们养成良好的训练习惯,为今后的舞蹈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4.2 初二年级:舞蹈特长生在初一年级一年的基础训练上,以腰功训练、毯子功、中国古典舞基训为主,中国民族民间舞以及大纲规定的跳转翻技能技巧动作训练为辅。同时兼顾表演能力的培养。

4.3 初三年级:在初一、初二的基础上以现代舞、舞蹈组合训练、成品舞蹈剧目编排等训练为主,专业视频学习为辅,加紧备考。

5.把握特长生思想脉搏

通过对特长生的思想交流,特长生进入舞蹈培训中心的动机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源于自身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并对某些科目感兴趣,这类学生往往满足于个性的张扬和发展,具体表现是只注意自己的兴趣,但纪律观念相对较差;二是以此作为升入高校的阶梯,这类学生往往文化成绩较差,考大学上线的几率很小,迫不得已只有通过特长生考试进入高校,希望能圆自己的梦想。

然而,大多数特长生又往往存在信心不足或过分自信的不良心态,具体表现为拼命训练而不注重或放松文化方面的学习。特长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管理的重要内容,针对以上动机及其特点,结合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征,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对特长生要特别注意加强思想品德和理想教育工作。用道理去疏通疑惑,用制度去规范行为。

面对2017级新入学的舞蹈特长生。作为指导教师,首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及行为习惯。再针对她们的特点进行思想上得正确引导。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价值观为目的,对学生进行思想辅导。

6.注重文化学习的管理工作

6.1 加强管理,激发舞蹈特长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她们学习的自觉性。指导教师既要重视舞蹈特长生的训练,还要重视她们的学习。班主任、任课教师和专业指导教师要对舞蹈特长生要齐抓共管,综合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2、科学安排训练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舞蹈学校年度工作计划第3篇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全国各省(市)的体育学院、综合性大学和师范性大学的体育院系体育舞蹈课的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今后体育舞蹈运动的发展和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体育舞蹈;高等院校:体育学院;体育系;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2―0244―03

近年来,我国高校体育院系相继开设了体育舞蹈课。为使体育舞蹈课在我国高校体育院系健康发展,本文对全国的体育院校、综合性大学和师范性大学的体育院系进行了抽样调查,旨在了解体育舞蹈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影响因素。为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在全国抽取的60余所体育院校和高等院校体育院系为研究对象(表1)。

1.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发放教师问卷110份,回收62所高校88份问卷,回收率为80%,有效问卷86份,有效率为97.73%;发放学生问卷560份,回收546份;回收率为97.5%,有效问卷546份,有效率为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寓校体育院系体育舞蹈课开展现状的分析

2.1.1 教师队伍的现状分析

2.1.1.1 教师的基本情况分析 表2数据显示,我国高校体育院系体育舞蹈教师群体比较年轻;体育舞蹈教学年限在10年以上的教师所占比例仅为13.95%,有5年以下教学经验的教师却占到了68.61%;体育舞蹈教师的职称结构与其年龄阶段是基本相符;但从学历结构来看,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位的教师仅占27%,目前我国还没有体育舞蹈方向的硕土研究生授权点。

表3显示,部级体育舞蹈教师占12.79%;一级19.77%;无级别的教师有65.12%。国际级裁判仅占被调查总数的3.49%;部级裁判占总数的10.47%;无裁判级别的占65.12%。

2.1.1.2 体育舞蹈教师培训状况分析 图1显示,在校或进修时专修或选修过体育舞蹈的教师仅占29%;参加过短期培训的教师占47%。图2显示,不定期或没有机会参加培训的教师占60.46%。

2.1.2 体育舞蹈教学现状

2.1.2.1 我国高校体育院系体育舞蹈课开设现状 图3显示在被调查的60所高校体育院系中开设体育舞蹈课的学校占被调查总数的82%;其中,在开设体育舞蹈课的49所院校中,有42所院校开设体育舞蹈普修课,有7所院校仅开设专项选修课,有s所院校既开设普修课又开设专项选修课。

教学计划规定,体育舞蹈昔修课为36学时,为2个学分。经调查,在开设体育舞蹈普修课的42所院校中,有39所院校按教学计划的安排上课;有3个院校安排为两个学期,每周2学时,共72学时。图4显示,在一、三、五学期开设体育舞蹈普修课的院校较多,合计占69%。

2.1.2.2 体育舞蹈课教学内容分析 表4显示,目前在我国高校体育院系体育舞蹈普通选修课教学中,大多以现代交谊舞为主要教学内容,占82.19%;其次是国际标准舞、集体舞以及健美操等。专项选修课中有93.55%的教师将国际标准舞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有67.74%的教师在教国际标准舞的同时,又把现代交谊舞列为教学的又一主要内容;但作为体育舞蹈训练中必不可少的邑蕾形体训练并没有受到体育舞蹈教师的普遍重视。不容忽视的是仍有27.40%的教师将非体育舞蹈项目――健美操作为教学内容,甚至是教学的主要内容,这就失去了体育舞蹈课的教学目的。调查还得知,在开设体育舞蹈课的院校中,有39.73%的院校有体育舞蹈教材;60.27%的院校没有体育舞蹈教材。

2.1.3 我国高校体育院系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现状

2.1.3.1 学生对体育舞蹈的兴趣 表5显示,有53.85%的人选择了“非常喜欢”或“比较喜欢”;有39.93%的人选择了“一般”;选择“不喜欢”或“很不喜欢”的仅占调查总数的6.53%。可见,有50%以上的学生对体育舞蹈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2.1.3.2 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动机 表6的统计结果表明,我国高校体育院系学生选修体育舞蹈课的动机为: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娱悦身心、培养良好的气质风度、增强人际交往、陶冶情操、审美追求、强身健体、有利于今后工作的需要、缓解生活和学习的压力、消遣无聊时光、防病治病以及寻求刺激等。

2.1.3.3 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效果分析 表7显示,体育舞蹈教学不仅使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健美了体型,改善了身体姿态,而且对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晶位,改善气质风度,学会锻炼的方法,满际需要和调节心理平衡等有特殊的作用;并对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对提高国民素质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2.1.3.4 学生对体育舞蹈教学的反馈 表8显示,学生对体育舞蹈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教学组织能力大都比较满意;学生对体育舞蹈教学内容的安排和选用教材的满意程度分别排在第3位和第5位,但学生选择“满意”的百分比却分别为

2.1.4 教学场地和仪器设备的现状分析

图5和图6显示,60所高校体育院系仅有24所高校有标准的形体房;有10所高校有篮球场见方的标准舞场;有31所高校体育院系在非标准舞场上课;另有25所学校因受场地设施的限制,而没有固定的教学场所。此外,60所高校中,有40所学校有影碟机;有17所学校有电教室;有13所学校可以进行多媒体教学;仅有8所学校有摄像机可用。

2.2 影响我国高校体育院系体育舞蹈课的主要因素 对全国60所高校体育院系86位教师和专家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影响我国高校体育院系体育舞蹈课发展最主要的因素为:体育舞蹈教师的教学能力及技术水平,大学生对体育舞蹈的观念和意识,领导对体育舞蹈的重视程度,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当地体育舞蹈运动水平及开展状况,场馆设施状况,传媒的宣传效应等(表9)。

2.3 我国高校体育院系体育舞蹈课开展的对策 1)提升体育舞蹈课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地位;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师培训体系;3)建立体育舞蹈俱乐部,以促进竞技体育舞蹈水平的快速发展;4)成立全国高校体育舞蹈协会,叛徒划制订高校体育舞蹈比赛制度;5)加大投资,完善教学场地设施和仪器设备。

参考文献:

[1]李小芬,肖光来,张清澍.北京、武汉、长沙地区少儿体育舞蹈开展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1):22―25.

[2]汪军,李小燕.宜昌市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现状调查与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1):46―48.

[3]奇光辉,徐泉水.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教学功效的凋查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0,22(1):73―75.

[4]贾凤蓉,孙安娜.试论体育舞蹈的作用与实施对策[J].湖北体育科技,1996(4):74.

[5]张清澍,陈瑞章,等,体育舞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2.

舞蹈学校年度工作计划第4篇

论文关键词:体育社会化;多样化;体育发展;表演本科专业(体育舞蹈方向)

论文摘要: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体育社会化和多样化的发展需要,按照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1999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里规定》的有关要求,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和市场对体育发展的需要,从我院“十五规划”和现有办学条件出发,经过科学的调查与分析,我院有必要、也有能力增设表演本科专业(体育舞蹈方向),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体育舞蹈方向的专业人才,同时提升我院的整体办学实力。

1、我院增设表演本科专业(体育舞蹈方向)的必要性

1.1增设表演本科专业(体育舞蹈方向)是现代社会发展、提离中华民族素质和人们生活质量的需要

    江泽民总书记在北京大学100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当前,以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为代表的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的神经系统带来高强度负荷,对机体提出了更高要求。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劳动工作时间不断缩短,余暇时间不断增多,一种健康、愉悦、高雅的生活方式就会形成。人民群众对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的要求将更为迫切。从体育舞蹈的起源、发展来看,其新颖的形式、对个人心灵感受和人生体验的强烈表现力等特点,特别符合人们现代生活的需要。因此,增设此专业无疑对人民群众开展积极、健康、高雅的活动,贯彻江泽民同志对体育必须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要求,抵制邪教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体育舞蹈发展十分迅速,其活泼的活动形式,丰富的文化内涵,广泛的社会交往等,倍受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青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各种舞蹈学校近千所。正如国家体育总局袁伟民局长在第2届全国体育大会组委会上所说:“许多非奥运会项目如中国象棋、围棋、健美操、体育舞蹈等,由于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投人小、参与程度高、更贴近群众的生活,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在增强体质、开发智力、丰富和满足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991年5月,“中国体育舞蹈运动协会”正式登记注册,这个项目现已纳人全国体育竞赛之列,并作为社会体育的重要内容在各地广泛开展。

1.2增设表演本科专业(体育舞蹈方向)是适应中国加入wto的需要

    根据日内瓦wto统计和信息系统局按服务的部门(行业)划分,把全世界的服务贸易分为12大类。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就是其中的一个大类。wto主张各成员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及竞争力,实行逐步自由化,它也允许一国在加人服务贸易总协定时,根据自身情况提出开发市场的承诺。一旦大幅度开放教育市场,一方面可能加剧西方国家价值观念对发展中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对其民族文化传统的冲击,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及早准备,采取措施,保持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体育内涵。如体育舞蹈专业方向能够确定,我们就可能与世界体育舞蹈组织相联系,促进这个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项目的开展。同时又能够更快地学会掌握运用好国际游戏规则。

    尽管目前我国也有选手参加世界关于体育舞蹈的4大公开赛,但在专业、学术的交流,特别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还缺乏广泛和应有的联系,由此更增强了我们开办此专业的紧迫感。

1.3增设表演本科专业(体育舞蹈方向)是对北京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支持的需要

    2001年7月,我国成功获得了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权,举办奥运会期间,肯定有大量的外国友人来中国观摩比赛或观光、旅游,作为体育院校也将为国际友人所关注。体育舞蹈作为宣传、交流的手段必将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纵观历届奥运会开幕式,大型文体活动的表演、设计、编排都是重头戏,体育舞蹈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得到了专家广泛的肯定和观众的好评。因此,现代每届奥运会举行时,一般都要相应地举办规模盛大的艺术展览和表演,努力使体育与艺术相结合。许多国家的奥委会还为此设置了专门的艺术委员会,运用行政手段来加强这项工作,使体育与艺术两者紧密联系、相得益彰。奥运会的兴衰史告诉我们,离开了艺术的体育是不完善的。我们可以十分有把握地预测,2008年我国主办奥运会,肯定将组织一大批既懂得体育、又熟悉艺术的专门人才参加工作,特别是开幕式和闭幕式的大型活动。如果我院能够从2003年开设表演专业(体育舞蹈方向),这个专业所培养的人才正好能在2008年的前3年派上用场,从而对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作出直接或间接的贡献。

1.4增设表演本科专业(体育舞蹈方向)是我国文化、教育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学校,担负着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以及培养具有较高技能、最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资源等重任。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从现代舞蹈的发展史也可看出,现代舞是20世纪初期在欧洲兴起的现代主义艺术的一部分,它追求自由表现和形式的独特,因而,体育舞蹈作为艺术教育和体育的组成部分,它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作用越来越明显地显示了出来。

    站在文化的高度来分析体育的内涵,体育舞蹈既是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体育的一个重要项目。它集服装美、音乐美、形体美和舞蹈美等于一身,以高雅、健康、文明的活动形式宣传先进文化,推广体育活动,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特别是深受青少年的喜爱。证明体育舞蹈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和体育内涵,目前已被列为奥运会表演项目。因此,开设表演专业(体育舞蹈方向)是体育院校办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体育院校专业调整设置,拓宽专业口径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1.5增设表演本科专业(体育舞蹈方向)是湖北省教育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2001年10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要求各高校以发展高新技术类专业和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为重点,全面进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这为我院专业结构调整,主动为地方服务创造了契机。我院党委、行政及时抓住时机,2002年初决定率先在全国体育院校中成立“体育艺术系”,将以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固定组合多元动作结构并以评分为标准的一类项群(除武术已列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外),归属于体育艺术系。为推进艺术教育的开展,不断扩展专业方向创造了组织条件。

    去年,我院的管理体制发生了变化,从国家体育总局直属体育院校划归地方管理为主,这又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湖北是教育大省,具有区域、环境、人才方面的优势,如果能批准我院开办艺术类表演专业(体育舞蹈方向),必将有效地扩大我院办学规模和效益,为湖北培养体育舞蹈专业方向的人才开辟新的途径,对体育和艺术学科的相互交融进行新的探索,为湖北建成教育强省做出贡献。在为地方服务的同时,也可用我院在全国特别是中南地区的影响,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体育与艺术相结合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2001年9月,湖北省政府王少阶副省长在“湖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建武汉体育学院协议签字仪式”上,要求湖北省体育局、湖北省教育厅等有关部门在武汉体育学院实行“共建”和“共管”后,主动支持武汉体育学院的发展,要把武汉体育学院的发展纳人湖北省教育和体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以统筹考虑,实现体育资源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力争经过5--10年的努力,把武汉体育学院办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多科性体育大学。湖北省政府对武汉体育学院如此的高度重视,有力增强了我们争办一流体育大学,不断增设新专业的信心与责任感。

2、我院设置表演本科专业(体育舞蹈方向)的可行性及发展前景

    我院在《“十五”事业发展计划》的修改意见中明确提出宏伟的发展目标,即:“经过‘十五’期间或更长一段时间的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以体育学科为主、竞技特色突出、相关学科优势明显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多学科性体育大学。”这就要求学校无论是在专业的总数,还是在专业门类方面都要不断扩展,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

2.1专业人才市场预测

    据国家人事部的2002年第一季度全国人才市场供求信息,在求职人员中,文艺体育是我国人才市场求职的热点之一。但在供需比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这说明文艺体育岗位的设置、专业的结构亟待调整。为此,北京舞蹈学院率先增设了表演专业(国际标准舞方向)。2001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批准的新专业名单中,广州体育学院又设立了舞蹈学专业,以适应人才市场求职的需求。另据我们了解,天津体育学院与北京舞蹈学院也联合开办了体育舞蹈专业方向。

   据调查,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部目前比较普遍地缺乏体育舞蹈专修教师,各地舞蹈学校也缺乏专门经过体育舞蹈训练的教学人员。此外,各地文化(艺术)馆从事体育舞蹈的专业人员也十分匾乏,特别是从事社区体育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更加缺乏体育舞蹈指导人员。另悉,为了推动体育舞蹈的发展,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包括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要求,许多行业部门都在积极筹备行业性的体育舞蹈比赛。国家教育部也在筹办首届全国大学生体育舞蹈比赛。这些信息、动向,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体育舞蹈专门人才的需求程度。

    从今年我院第1届体育舞蹈专修班毕业生择业一次性到位率达100%的就业情况可以预测,培养表演专业(体育舞蹈方向)的复合型人才能够有效地拓宽就业门路,适应大学生就业的需求。

2.2我院已经具备开办表演本科专业(体育舞蹈方向)的学科基本条件

    开办表演本科专业(体育舞蹈方向)既需要有良好的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基本条件,又需要有坚实的表演专业基础。2001年12月,我院已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目前,我院表演类项目共有教师30名(含返聘教师5人),其中体育舞蹈教师5人,音乐教师4人,形体教师3人。29名教师中正教授3人,副教授12人,讲师12人;博士2人,硕士6人。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师12人(含外聘教师3人)。近几年来,教师编写并正式出版《艺术体操》、《大型团体操的创编与表演》等有关专业教材4部,撰写《体育舞蹈动作要素》等体育舞蹈论文13篇以及教学研究论文100余篇,并获国家体育总局科技进步二、三等奖3项,国家体育总局教学成果奖3项。在2000年、2001年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全国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比赛中夺得金牌4枚,多个单项取得前3名。在省、市级体育舞蹈比赛中,多次、多项获得金牌,体现出我院在体育舞蹈方向具有较高的教学、训练竞赛和科研水平。

    我院现有体育舞蹈场地900 m2。“十五”期间还将完成或动工建设40 000 m2 的教学场地和场馆,其中包括体育舞蹈、艺术体操场馆。此外,我们还可利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进行教学,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目前有87,名学生从事体育舞蹈专选班的学习,数千人次参加了体育舞蹈课程的学习。

2.3我院已经具有开办表演本科专业(体育舞蹈方向)的人才基本条件

    近几年来,我院一直重视艺术教育.并把体育舞蹈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1998年以来,开设了体育舞蹈专修班,招收体育舞蹈特长生8名。特别是与体育舞蹈专业方向相关的一些重要理论与实践课程,如体育美学、体育哲学、运动心理学、体育摄影、体育绘图、形体训练等课程都已开设,并已逐步形成体系。本专业开设之后,除个别专业基础课程需要专门引进教师或采取一些特殊措施外,本院教师能承担本专业90%的课程。

    体育舞蹈教学、训练水平不断提高,在同类体育院校中占有一定的优势。除参加全国、省、市比赛外,还参加了地方性的大型文体活动的表演以及全国体育院校大学生风采比赛,了解和掌握了全国体育舞蹈的竞技水平以及专业方向发展的动态,不仅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一级)运动员和裁判员,为申报表演专业(体育舞蹈方向)提供了支撑。

    从我院专业开设情况看,表演专业(体育舞蹈方向)与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以及社会体育专业都紧密相联。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专业的特点与优势,培养较高质量的表演专业(体育舞蹈方向)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我们还可以借用武汉音乐学院、华中师范大学音乐系已开办的中国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表演专业方向和开设的舞蹈与形体等方面课程的优势与经验,为开设本专业提供更有利的师资人才与环境条件。

    与此同时,我们将根据《武汉体育学院本科表演专业(体育舞蹈方向)教学计划(草案)》,有计划地从艺术类院校引进专业基础课、视唱练耳、音乐欣赏等课程的专门人才,不断加强与艺术类院校的合作,使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师资队伍建设得到落实。

    诚然,表演本科专业(体育舞蹈方向)是我院的一个新办专业,尽管在组织、学科、课程、师资队伍等方面已经具备了一些基本条件,但还缺乏建设该专业的经验,特别是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课程结构体系还需要作进一步专门而深人的研究与探索。我们准备继续深人到社会和兄弟院校,虚心学习,加强合作,真正办出本专业的高质量,使之成为我院的一个特色专业。

舞蹈学校年度工作计划第5篇

一、舞蹈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舞蹈教学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以精炼的肢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方法,突出表达了语言或其他艺术形式难以展现的人们内心的精神状态和情感,因此,舞蹈教学有其独特的教学方法体系和手段。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暴露出各式各样的问题,进而阻碍了舞蹈教学的发展。主要的问题表现为以下几点:(一)舞蹈教学课程设置不完善。大部分高校舞蹈教学课程设置,都是在学生入学前制订人才培养计划,之后在每学年安排相应的课程进行学习。但是高校舞蹈教学师资力量薄弱,学习研究的实践能力以及舞蹈教学资源不充足,以至于无法按照事前设定的培养计划完成教学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任课舞蹈教师就会缩减课时,单纯地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赶课。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院校的把舞蹈教学设置为选修课,一周仅安排几个课时,这样根本无法使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舞蹈教学课程,舞蹈教学成为一种形式,以至于课程设置也达不到预期的成效。(二)舞蹈教学者专业能力欠缺,师资力量较弱。舞蹈教学中,教师的专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舞蹈教学质量的优劣,院校舞蹈教学师资力量的强弱反映了院校对舞蹈教学的重视程度以及舞蹈教学品质的高低。在众多艺术形式中,舞蹈教学起步较晚,这就导致其师资相对较弱。在很多高校中,舞蹈教学无论在受教育水平还是职称上都远不及其他艺术形式。另外,由于很多高校对舞蹈教学课程设置上的不完善以及对舞蹈教学的不重视,导致大多数舞蹈教师缺乏提高自身艺术知识能力和艺术修养的意识。更有甚者,在一些舞蹈教学师资缺乏的高校,舞蹈教师还担当学校文艺会演等各种艺术宣传项目,使舞蹈教学者没有足够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舞蹈教学的钻研以及自身专业能力提高上,进而导致舞蹈教学者难以适应社会的迅速发展。

二、舞蹈教学管理改进措施

(一)完善舞蹈教学课程。当今社会,人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舞蹈教学也不例外。因此,高校舞蹈教学中应当注重舞蹈人才的培养,并非仅仅是制订的书面培养计划,而应该根据院校自身的特点,考虑不同学习阶段以及学习状况的学生情况,不断完善舞蹈人才的培养计划,丰富舞蹈教学课程的设置。除此之外,院校的管理部门可以采取学期考察、举办文化周等方式,督促学生将学习成果与实践相结合,进而不断提高舞蹈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内在的舞蹈潜能。(二)增强舞蹈教学师资力量。组织一批优秀的舞蹈教学团队,对高校舞蹈教学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舞蹈教师处在教学的主导地位,除了要有强硬的专业知识背景,还需要有较高的舞蹈艺术修养,同时还要具备不断提高自己专业能力的动力。一方面高校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对舞蹈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提供良好的舞蹈教师待遇,从而激发舞蹈教师的教学热情;另一方面,高校还要定期对舞蹈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以及专业考核,增强舞蹈教师的危机意识,督促其不断学习。

总之,舞蹈教学是一项可以提高教学者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活动,它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21世纪,应该使舞蹈教学充分发挥其在整个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影响力,进而促进整个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推动社会的改革和进步。但是在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一味追求规模,要充分认识自身的不足,敢于创新,不断借鉴其他高校的优秀经验,同时还要保持自身的特色。

作者:董海丽 单位:河南经济贸易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王慧娟.幼儿园舞蹈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

舞蹈学校年度工作计划第6篇

一、我国高职院校舞蹈教育的现状

第一,差异性较大。由于生源参差不齐,导致舞蹈教育对象素质有较大差异。这其中,一些学生可能已进行过舞蹈的系统训练,无论是软开度及各个部位的肌肉能力,还是技能技巧及身体的感觉韵律都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也有一些学生曾有过一定的形体方面的训练,掌握了一些基本体态、动态及少量技巧。另外就是一些没有舞蹈基础的学生,入校前多未受过舞蹈基本功专业训练,仅凭自身具备的基本条件得以升学。这就造成学习舞蹈素质上的差异。因此高职院校在实施舞蹈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这种差别,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措施来解决。

第二,教育、教学方式老化。在以往的舞蹈教学中,教学内容过于老套呆板,教师往往习惯于沿用口传身授法,强调模仿教学。而且受专业舞蹈学习的影响,较重视舞蹈素材教学,实用性的舞蹈教学太少。注重知识的记忆,联系实际不够。舞蹈教学课时少,内容多,使得高职院校舞蹈教育落实困难,效果不明显,对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作用有限。上课形式一般以大课为主,学生人数多,个别辅导的机会几乎为零。

第三,学习积极性差。就学生本身而言,一部分学生由于入校前没有受过舞蹈训练,加上舞蹈课又比较劳苦,所以课堂参与意识较差,很难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如低年级基本功素质课比较枯燥单一,学生的身体条件各不相同,基础较差的学生极易产生紧张、厌倦、烦躁等不良反应,从而给教学活动带来严重的消极因素。部分学生曾接受过专业训练,入学后专业技能较为突出,于是自我感觉良好,表现为课上练习时怠慢、慵懒。

第四,专业学习挤占艺术教育空间。众所周知,工科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倾向于技术学习,以便在毕业后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这种技术化的诉求,导致在推广艺术教育时,遇到很多困难,比如教学空间。一方面,高职学生面临繁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一方面还要进行实际操作,使得很多学生,包括一些教师将舞蹈教学当作是一种休闲课,与舞蹈教学的本意相违背。比如在舞蹈的教学中,各种舞蹈的学习时间较长才能取得效果,而且有些训练还很辛苦,这些主观和客观因素,给工科高职院校的舞蹈教学提出了很多挑战。

舞蹈学校年度工作计划第7篇

关键词:高师舞蹈 舞蹈专业 课程改革

目前在高师舞蹈专业的教材体系中,没有形成较为全面科学的教材体系,大部分课程都是沿用专业院校的课程,虽然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但针对性较差。高师舞蹈专业课程应紧密结合现代教育特点,根据生源素质的特点,明确培养目标,强调实用性,建立具有师范性特点的课程。

一、 提高生源素质和质量

高师舞蹈专业一直面临着生源基础差、舞蹈素质低的问题。大部分学生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舞蹈训练,而是在高中时期通过舞蹈强化班短短几个月的学习,考入高师舞蹈专业。由于艺校舞蹈生的文化素质和水平较低,因此在招生过程中,一些舞蹈基础、水平较好的艺校学生因为文化课分数线的限制,只有较少部分艺校学生能够考入高师舞蹈专业。进入高师舞蹈专业后,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学生在接受专业系统的舞蹈课训练时显得非常吃力,而艺校学生的专业提高则非常快,这给老师的施教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学生舞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舞蹈人才的培养。如何改革旧的教育体制,对于改革舞蹈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的舞蹈人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和基础。舞蹈对生理、形体等自然条件有较高的要求,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发育生长的最佳时期,无论在身体的柔韧性还是在动作协调性的培养上,都是舞蹈教育的最佳时期。在中小学的课程设置上,加入舞蹈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全民的素质教育,同时也能提高舞蹈生源的文化素质和专业质量。因为这种舞蹈的学习是与文化课同步进行的,而不是与整体的教育断裂开的,同时这种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一种复合型的人才,能够适应当今教育发展的形势和社会的需求。

二、大纲设定要具有师范特点

科学系统的教学必须有科学系统的教材作为前提条件。拓展与舞蹈文化相关的专业与学科,增加舞蹈教学法、舞蹈史论、舞蹈欣赏及创作技能的比重,加强舞蹈教育教学中的文化素养成分,使舞蹈教育的教材更加丰富和系统,突出高师舞蹈教育的师范性。

1、大纲的设定要体现师范特点

大纲的设定要体现因材施教、师范性。根据高师舞蹈专业学生舞蹈知识技能有欠缺,但理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特点,将舞蹈基本理论常识、作品鉴赏内容充实到教学中去,通过对一些经典作品的分析,培养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审美情趣、舞蹈修养和鉴别能力。根据大部分高师舞蹈学生舞蹈素质偏低的特点,在技能训练过程中要适度淡化或删减专业性较高的难度动作,使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完成规定的基本动作。从二、三年级开始,应逐步加入《舞蹈教学法》和《编舞技法》课。通过学习《舞蹈教学法》课程,使学生能够完整备课、书写教案、了解各年级的教学任务、系统科学的编排课程。《编舞技法》是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舞蹈专业课。通过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理论教学环节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文字撰写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编创能力。另外,将视唱练耳与音乐欣赏纳入正常的专业教学计划,提高他们的专业综合能力。

2.大纲内容的编排要有明确的计划性和目标性

如何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需认真思考。例如第一学年开设的舞蹈基础必修课需要根据多数学生入校年龄、性别、基础条件来确定课程内容和教学进度,这样才能使教学获得实效。力求培养全体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基本能力,通过进一步的古典舞、现代舞基训,解放自己的身体从而加强表演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优化与完善是培养高师复合型舞蹈人才的前提。我们只有采用合理的教育模式并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对症下药,才能培养出当今社会所需的舞蹈人才。

三、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1.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文化基础课的课程设置中可以增设一门文学经典作品或优秀文学作品欣赏课,通过文化教师对名著的剖析、讲解、促进舞蹈专业学生更深层次的认识生活和感之不同的生活形式,并在促进舞蹈学生吸取文化精髓的同时,使学生能够潜移默化的获得艺术品位的提高和心理智慧的发展。文化教师与舞蹈教师能通过各种方法与途径,为学习舞蹈的学生们培养出更好的创造力、想象力。

2.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一个舞蹈表演、基本功好的毕业生,却不能正确地运用舞蹈语汇,对舞蹈教学的基本内容、形式、特点与教法,特别是舞蹈教材及创编的基本原则不十分了解和掌握,只是机械地模仿、传授,没有扎实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在教学上很难取得优异成绩。只有在学习中将形体与健美、美术、音乐、卫生、文学等学科知识掌握牢固,在应用中紧密联系起来,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通过艺术实践,提高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与综合能力。舞蹈汇报演出等一系列的艺术实践活动,以此来促进学生舞蹈技能的提升。艺术实践注重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锻炼中获得感性到理性认识体验,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编排能力和创新意识,并根据作品的需要,独立设计服装、道具、灯光等舞台形象。通过独立设计的环节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掌握艺术实践活动的规律。这样做还能增加学生的舞台经验,锻炼心理素质,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从而提高班级凝聚力,真正体现学有所成、学为我用的价值。

面对新时期社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表演人才的需要,对高校舞蹈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已成为当前艺术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具体而重要的内容.因此在明确高师舞蹈专业学生基本现状的基础上,加大对课程设置改革的力度,培养出业务硬、素质强的复合型舞蹈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永明.芭蕾舞及教学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8-10.

(2)拉乌尔・格拉伯特著,朱立人译.舞蹈解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1.

舞蹈学校年度工作计划第8篇

论文关键词:音乐教育专业 舞蹈 教学改革

论文内容摘要:舞蹈课作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仅仅是为辅助专业课程教学而设置的基本形体课。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舞蹈教育快速普及,走向社会,开始成为全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就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现状做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高校音乐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中小学校音乐教育师资、音乐表演人才、文化事业单位工作者及音乐专门人才的使命。面对当今中小学舞蹈教育改革的图景,该如何来加强和完善舞蹈课程的建设,这已成为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尽管现在大多数普通中小学没有专门开设舞蹈课程,但是在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载歌载舞的节日庆典以及各种文艺竞赛中,舞蹈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舞蹈将成为音乐课程、艺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尤其是发达地区中小学招聘音乐教师,往往将舞蹈表演乃至舞蹈创编能力作为重要的考评项目。这又给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提高了一个门槛,值得我们重视。

一、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正不断向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而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从生源质量看,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生源质量呈下滑趋势

首先,招生考试对舞蹈的要求降低了,一些学校的招生简章中没有舞蹈方面的相关考试要求。如江汉大学2011年音乐学专业招生简章音乐学(音乐教育)专业:满分100分,其中声乐、钢琴(器乐)两科中高分占45%、低分占30%,视唱练耳占15%,乐理占10%。音乐教育专业招生简章中没有舞蹈测试这一项,甚至连以前在专业面试中还能见到的律动测试也被取消。

其次,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主要生源来自普通高中毕业生,少部分来自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入校前几乎未受过任何规范的舞蹈基础训练,短时间的集训效果在假期过后已经恢复如初,加之年龄较大,身体的软开度与柔韧性未曾开发,不少学生的身体条件又较差,仅凭自身具备的身高、五官等基本条件得以升学,这无疑会给舞蹈教学带来诸多困难。

(二)从课程设置看,舞蹈课课时比例小

就目前各大院校课程设置来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所占比例极小,大概每周的课时数只有一次,也就两堂课。如何发挥舞蹈的教育功效?如何使舞蹈教育与现代教育发展相适应?如何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舞蹈的魅力?如果仅仅只靠一周的两课时而没有其他形式和途径给予延伸和补充,舞蹈的教育功效无从谈起,更不要谈舞蹈的普及。

(三)从课程结构看,艺术实践的比重远远不够

在传统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艺术实践只是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分布在每个学期,最大程度上也就是为学校的重大演出排练节目,并没有把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看作是面向全体学生,导致一部分学生除了课堂的学习外,技能得不到磨练和展示,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二、解决办法探讨

基础教育改革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坚持实践的观点,强调在教学中以学生作为主体,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使学生实现对象与自我双向建构,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必须通过课程改革这一重要手段作为改革先锋,要统一指导思想,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相一致,要将教育部颁发的《纲要》和《标准》的课程理念渗透到舞蹈课程改革中。

(一)从生源质量抓起

近年来,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育理念都为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随着师范院校舞蹈学、舞蹈表演等舞蹈专业的扩招,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教育越来越不受重视。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类别、多层次、多结构的,就业竞争的巨大挑战已非常现实地摆在每位毕业生的面前。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高考前都经过一些培训,但多数是以声乐、器乐、乐理等在艺术高考中比例较大的课程为主,而对舞蹈课程很少涉及。很多学生进入高校后,舞蹈基础相当薄弱,加之舞蹈训练本身就比较辛苦,学生由此会产生紧张、烦躁等不良反应,这给教学活动带来严重的消极因素。面对社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应该从艺术高考做起,提高舞蹈课程在艺术高考中的比例,让考生在高考前引起足够的重视。除此之外,还要严把艺术高考关,选优质的生源进入高校学习。

(二)明确培养目标

作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舞蹈教学是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价值功能。尤其对于高校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与专业艺术院校的舞蹈教学有很大区别,专业艺术院校的舞蹈教学注重高技能性和表演性。根据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要以舞蹈知识技能与艺术实践的高度统一为目标,同时有很强的师范性。学生既要掌握音乐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声乐、键盘等基本技能,还要有编排舞蹈、策划文艺活动等基本技能,也要熟练掌握表达和传授这些知识与技能的能力。所以,我们以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思想,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从而真正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合理设置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合理设置舞蹈课程尤其重要。合理主要体现在系统性和逻辑性。系统性主要是让学生对整个舞蹈体系有总体认识,课程设置应相对全面,让学生了解每个舞种的特点。逻辑性即课程的安排要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便于学生消化吸收。

1.明确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首先它是一种基本素质教育课程,其基本属性是教育。它的目标设定与专业舞蹈院校课程目标不同,舞蹈专业院校培养的是技艺技能精湛娴熟的专业艺术人才。而作为素质教育的高校音乐专业的舞蹈课程,应着眼于舞蹈知识技能和师范能力的整合发展,体现舞蹈课程与音乐学习、舞蹈课程与中小学音乐教育实际需要的互补,为学生全面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取向,舞蹈课程突破了传统的动作技能训练,向生理、心理、师范三维舞蹈观转变,具有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和师范能力综合发展的全面效用。

课程目标以舞蹈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按照舞蹈知识技能与师范能力整合发展的逻辑进行设计。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初步具有正确的舞蹈体态和基本的舞蹈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增强师范意识和献身中小学艺术教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面向市场,开设相应课程

当前,热门专业的课程设置越来越成为专业招生的噱头,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等也成为吸引生源、扩大办学规模的优先手段。各高校在招生工作中都亮出了自己的“招牌”扩大招生规模,敞开“入口”,而忽略了“出口”的质量,也不够了解市场的需求。

流行音乐、街舞、爵士舞、国际标准舞等方面的社会办学力量已经走在多数高校前面。各种各样的艺术培训中心在全国各大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很多艺人、机构投资办学,培养音乐舞蹈艺术人才。而高校音乐教育要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从根本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规范校本教材的制定、了解学生的需求、课时量的多少等,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高校音乐教育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需要考虑一些市场因素:目前,学生需要什么、最期待什么,教师自身的优势又是什么,学校条件和特色是什么,学生的基础怎样,制定的新课程标准又提出了哪些要求?我们应该多听听学生的意见,应该多听听基层教师的建议。充分了解这些问题之后,再因材施教地组织教学内容。一些私立学校在这些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效仿,如四川天一学院每年都派专人负责做社会调查,各系部每年都根据调查报告对教学计划加以修订,培养的人才能很快融入市场。而一些公办学校在这些方面较为滞后,有的教学计划多年不变,有的参照专业艺术院校的教学计划,忽略了培养目标。 转贴于

3.课堂教学丰富多彩

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学科性质、教授内容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鉴于高校音乐教育中舞蹈教学的相对特殊性——“课时少、任务多”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无法如专业院校那样将舞蹈学科的课程安排得更为系统化,因而一堂课往往不限于一个任务,而同一任务也不限于一种教学方法。比如,在授课内容的安排上,将基训与身韵、身韵与民族民间舞、少儿舞蹈的学习与创编、舞蹈剧目欣赏与舞蹈理论的理解、生活体验与舞蹈小品的创作等相糅合,避免课堂教学单一化,也使学生舞蹈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

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一些学生所喜爱的舞蹈形式融入到教学中。如用简单的现代舞动作组合或极富动感、酷劲十足的街舞做热身运动,以饶有兴趣的即兴舞蹈小品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这样不仅避免了单一舞蹈训练所造成的枯燥和乏味,而且开阔了学习的视野,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有些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设计一些较为有趣的课题。比如,在身韵课的“眼睛”训练中,要求学生将不同情绪的眼神(如含情脉脉、怒目圆睁、眉目传情等)以舞蹈即兴的方式,结合老师所给的音乐设计情境表演。这样的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即兴反应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

(四)增加艺术实践

舞蹈社团是高校舞蹈艺术实践最重要的阵地。参加舞蹈社团活动的学生一般都对舞蹈有较大兴趣,他们自发地组织在一起,学习、交流、创作,对学生本身来说是兴趣的提高、技能的磨练,也有了更多展示自我的空间和平台。对其他学生来说则是一种影响和吸引,给那些“徘徊在舞蹈边缘”的学生发出了一盏盏耀眼的信息灯。随着社团的发展和壮大以及实践机会的增多,学生们会越来越成熟,舞蹈的发展空间也随之广阔起来,进而对技能的要求也会更上一个新台阶。

学生在校期间有很多机会参加各级各类艺术比赛。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参加这样的艺术比赛,并给予相应的学分。例如,学生在校学习四年期间,须参加舞台演出不少于8次才能获得学分。

毕业实习为学生的艺术实践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除了参与校内外的各项文艺活动外,中小学、幼儿园、企事业单位、社区等也都成为学生舞蹈实践的课堂。在这些地方(尤其是小学和幼儿园),他们不仅是演员也是老师,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我,以各种方式证明自己。比如,组织幼儿、少儿编排节目,参加教师或单位的节目演出等。经过一次次实践的磨练,学生们无论是舞蹈的技术能力、创造力,还是组织能力都成长非常快。

综上所述,当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必须进行改革。研究当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式,高度重视音乐及舞蹈课程的设置,按照师范性与时代性、结合创造性与实用性的教学理念,构建符合当前音乐教育专业发展需要的课程结构体系。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的技术规范与艺术规格,可以通过制定课程标准来体现,即针对不同类型的舞蹈课程制定相应的内容标准与艺术评价标准,在具体标准的表述中体现一定的技术规范与艺术规格的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全面发展的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2]谭桂琴.走出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困境[J].艺术教育,2005 (4) .

[3]杜薇薇.舞蹈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探究[J].硅谷,2009(13).

[4]黄明珠.舞蹈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音乐教育,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