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妇产科学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杂志简介:《国际妇产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2-1399/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产科生理及产科疾病_综述、产科生理及产科疾病_论著、产科生理及产科疾病_病例报告、普通妇科疾病及相关研究_综述、读者·作者·编者、普通...

主管单位: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国际刊号:1674-1870
国内刊号:12-1399/R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73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天津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82
复合影响因子:2.24
总发文量:1992
总被引量:16273
H指数:38
引用半衰期:3.6222
立即指数:0.0468
期刊他引率:0.9932
平均引文率:19.1287
  • 肿瘤标志物在卵巢癌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高永良 刊期:2010年第05期

    早期卵巢癌的生存率较高,而晚期者生存率甚低。高敏感度与高特异度的卵巢癌标志物有助于卵巢癌的早期发现,无疑也将提高卵巢癌的生存率。CA125和人类附睾蛋白4(HE4)是卵巢癌诊断与监测最重要的标志物,也是迄今仅有的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作为临床卵巢癌监测的2个肿瘤标志物。利用卵巢癌的肿瘤标志物可以提高卵巢癌筛查效率,鉴别盆腔...

  • 磁共振成像在宫颈癌分期中的应用

    作者:赵树旺 刊期:2010年第05期

    宫颈癌筛查工作的开展使其病死率下降。但近年宫颈癌发病率呈稳步上升和年轻化趋势,提高宫颈癌临床诊治水平仍需进一步探讨和解决。宫颈癌正确分期对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判断预后起重要作用。2009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重新修订子宫颈癌分期,细化其中一些概念,但单纯应用临床术前分期仍有难以明确的问题。影像学检查在宫颈癌诊断中广泛应用,特...

  •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稿件要求

    刊期:2010年第05期

    述评:对本领域的研究前沿及动向作高水平、战略性、前瞻性的评论。综述:本学科国际研究文献的系统报道。选题新颖、准确,科学性和实用性强。内容有分析、有综合、深入浅出地反映所选命题的国际水平和发展趋势。

  • 人乳头瘤病毒E2蛋白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

    作者:吴海静(综述) 查晓(审校) 张国楠(审校) 刊期:2010年第05期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原因。HPV E2蛋白在病毒的转录和复制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由氨基端转录活化结构域、羧基端DNA结合域以及可变的铰链区组成。HPV E2基因的突变或整合和致癌机制有关。HPV E2蛋白能抑制E6和E7蛋白表达,HPV整合常在E2基因处发生断裂缺失,而E2基因的缺失导致E6和E7蛋白的过表达。就有关HPV E2...

  •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稿件中统计学方法和符号的书写要求

    刊期:2010年第05期

    计量单位:按GB3100~3102-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2001年出版)。

  • 人乳头瘤病毒与子宫颈癌临床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张艾芃(综述) 李亚里(审校) 刊期:2010年第05期

    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女性人群中感染率较高,与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关系密切。目前公认HPV是引起上述病变的主要致病因素。子宫颈癌是一种常见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全世界每年约有四十七万新发病例,并导致23万人死亡。随着分子生物学与流行病学的发展,对HPV的检测和治疗成为预防子宫颈癌的重要手段。HPV疫苗研究及临床应用也进入崭新...

  • 宫颈癌筛查研究进展

    作者:费华丽(综述) 吕卫国(审校) 谢幸(审校) 刊期:2010年第05期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世界卫生组织唯一建议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筛查的恶性肿瘤,各个国家和地区宫颈癌筛查方案不尽相同,目前的筛查方案主要有:巴氏涂片法、液基细胞学检查、人乳头瘤病毒DNA(HPV-DNA)检测法及肉眼检查等。推行合理筛查方案对各个地区的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预防工作极为重要。目前宫颈癌筛查也存在一些问题,...

  • 早期宫颈癌前哨淋巴结及其微转移研究

    作者:王朝红(综述) 李立(审校) 刊期:2010年第05期

    淋巴结转移是宫颈癌肿瘤细胞转移的最早特征,宫颈癌患者局部淋巴结状况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并决定着辅助治疗方案的制定。然而对患者盆腔所有淋巴结进行评估是一件十分繁杂的事情,前哨淋巴结(SLN)能反映整个盆腔淋巴结的转移状况,其研究使大多数早期宫颈癌患者避免不必要的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目前常用的淋巴结识别方法有染料法、放射性核素示踪...

  • 肿瘤抑制基因DNA甲基化与宫颈癌研究进展

    作者:刘洋(综述) 胡越(审校) 凌志强(审校) 刊期:2010年第05期

    子宫颈癌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二位,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和健康。实验发现,表观遗传学改变与人类多种肿瘤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肿瘤抑制基因DNA甲基化则是宫颈癌中常见的表观遗传学现象,与宫颈癌发生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肿瘤抑制基因DNA甲基化研究将为宫颈癌发生机制研究,宫颈癌筛查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 上皮性卵巢癌病因学研究进展

    作者:张旭垠(综述) 华克勤(审校) 刊期:2010年第05期

    上皮性卵巢癌因难以早期发现而导致病死率高。有效的早期筛查或治疗都应基于对疾病发病机制的详细了解。传统观点认为,卵巢癌的所有亚型都来源于卵巢表面上皮(OSE),但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对BRCA基因突变且罹患隐匿输卵管癌患者的一系列研究发现,上皮性卵巢癌可能起源于输卵管伞部。研究OSE和皮质包涵囊肿(CICs)模式、两条通路模式和卵...

  • 微小病毒B19与妊娠的关系

    作者:孙红霞(综述) 贺晶(审校) 刊期:2010年第05期

    人微小病毒B19(HPV-B19)是小线性单链DNA病毒,对红系祖细胞有毒性。50%的妊娠妇女因缺乏IgG抗体而成为该病毒易感者。妊娠妇女感染后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诊断HPV-B19感染主要依靠血清学抗体检测,而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HPV-B19 DNA是极为敏感的诊断方法,胎儿超声和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MCA-PSV)的测定为非侵入性诊断胎儿贫血和...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发病机制的多因素性

    作者:曾雅畅(综述) 唐卉(审校) 刊期:2010年第05期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发生于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发病原因迄今不明。临床表现复杂,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孕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高。既往研究表明,发病主要与胎儿线粒体脂肪酸代谢障碍(FAOD)有关。近年研究发现,除与长链3-羟基辅酶A脱氢酶(LCHAD)缺乏有关外,与中短链脂肪酸缺乏、母亲或胎儿各类基因片段的变异缺失、氧化应激反应导致毒物...

  • Toll样受体2和4表达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

    作者:翟洪波(综述) 徐键(审校) 刊期:2010年第05期

    母胎界面的免疫耐受对维持正常妊娠至关重要。Toll样受体2(TLR2)和TLR4是机体重要天然免疫受体分子之一,TLR2识别肽聚糖,TLR4识别内毒素脂多糖。通过信号转导机制引起核因子κB(NF-κB)等转录因子的活化并调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12(IL-12)等的产生。越来越多的证据认为,这些细胞因子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 DNA甲基化及其新进展

    作者:陶冶(综述) 王勇(审校) 刊期:2010年第05期

    表观遗传是一种没有DNA序列变化并且可以遗传的基因功能变化。甲基化是表遗传修饰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基因型和表型间的重要纽带。DNA甲基化受到DNA甲基化转移酶的调控,并在细胞增殖分化的过程中,将基因的甲基化状态遗传给后代。真核生物DNA甲基化的差异,在基因表达的调节过程中以多种形式起着重要作用。随着DNA甲基化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

  •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细胞黏附分子

    作者:张蓉艳(综述) 吴瑞瑾(审校) 林俊(审校) 刊期:2010年第05期

    细胞黏附分子(CAMs)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黏附作用的膜表面糖蛋白,参与细胞的生长分化、组织修复、肿瘤的侵袭与转移等。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育龄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其发病机制不清。已证实CAMs是与EMs发病密切相关的一类分子,其通过调节异位内膜细胞与腹膜的黏附,参与异位内膜的种植。深入研究CAMs在EMs发病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