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杂志 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杂志简介:《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2-1131/O6,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化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化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综合评述、研究论文_无机化学、研究论文_分析化学、研究论文_有机化学、研究论文_物理化学、研究论文_高分子化学、研究论文_材料化学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国际刊号:0251-0790
国内刊号:22-1131/O6
全年订价:¥ 1416.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化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92
复合影响因子:0.85
总发文量:4794
总被引量:41927
H指数:51
引用半衰期:4.013
立即指数:0.0792
期刊他引率:0.8449
平均引文率:14.7624
  • 银溶胶诱导多壁碳纳米管非共价表面修饰

    作者:夏晓东 沈国励 俞汝勤 刊期:2009年第08期

    利用银溶胶活化诱导淀粉螺旋结构实现了多壁碳纳米管非共价表面修饰.实验结果表明,淀粉非共价表面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在水中容易分散,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经银溶胶处理的多壁碳纳米管被单根分散在银溶胶溶液中.酶解试验、IR和EDS分析表明,碳纳米管表面修饰了一层淀粉.

  • Cu^2+离子掺杂钙锰矿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质研究

    作者:邱国红 杨丹 冯雄汉 张旭亮 陈秀华 刘名茗 刘凡 刊期:2009年第08期

    采用不同方法制备出单一或掺杂Cu^2+离子的钙锰矿,分析了其隧道或者骨架结构中掺杂Cu^2+离子的合成条件,并应用粉末微电极考察了其电化学活性和稳定性.单一或骨架中掺杂Cu^2+离子的钙锰矿可在常压回流条件下制备;隧道中掺杂Cu^2+离子的钙锰矿须经高温高压热液反应合成,且反应温度是影响产物纯度的主导因素.钙锰矿在高pH值溶液中电化学...

  • Ce^3+激活的LiSrBO3材料发光特性及晶体学格位研究

    作者:李盼来 王志军 王颖 杨志平 郭庆林 刊期:2009年第08期

    采用固相法制备了蓝白色LiSrBO3∶Ce^3+材料. 测得LiSrBO3∶Ce^3+材料的发射光谱为一个主峰位于436 nm的非对称单峰宽谱; 监测436 nm发射峰时所得材料的激发光谱为一个主峰位于369 nm的宽谱. 利用Van Uitert公式计算了Ce^3+取代LiSrBO3中Sr时所占晶体学格位, 得出433 nm发射带归属于九配位的Ce^3+发射, 469 nm发射带起源于八配位的Ce^3+发...

  • 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0.86V0.8O2的水热合成及性质

    作者:胡方 杜菲 陈岩 魏英进 明星 陈岗 王春忠 刊期:2009年第08期

    采用两步反应制备了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0.86V0.8O2. 该材料具有六方层状结构, 空间群为R3m. 研究了在水热条件下溶液的碱度对于钒酸锂盐形成的影响, 在低碱度的条件下, 前驱体V2O3和LiOH·H2O并未发生反应, 只有在碱度达到2.5 mol/L时, 才能形成单相的Li0.86V0.8O2材料.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发现, V2p的结合能位于516.4 和523.1 eV, 分别对...

  • 脉冲激光制备发光碳纳米颗粒

    作者:胡胜亮 白培康 曹士锐 孙景 刊期:2009年第08期

    利用毫秒脉冲激光辐照石墨悬浮液制备了超细碳纳米颗粒, 经过有机聚合物PEG 2000N的表面修饰, 碳纳米颗粒发出了较强的可见光, 并具有双光子激发的特征. 利用硫酸奎宁作参比, 测得碳纳米颗粒的荧光量子产率为6.3%. 石墨颗粒通过吸收激光能量快速升温并升华, 形成了大量的碳蒸气; 在周围液体介质的冷却下, 通过凝聚形成了碳纳米颗粒. 由于尺寸量...

  • 新型吡啶基修饰的尾式卟啉的合成及性质

    作者:刘美 闫伟伟 臧娜 阮文娟 朱志昂 刊期:2009年第08期

    报道了一种新型尾式锌卟啉(o-PyOC6H12OTPPZn)的合成及表征,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滴定法对该化合物与5种吡啶类小分子间的轴向配位反应的热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 轴配体系的热力学数据显示, 5种吡啶类配体的平衡常数按K(4-MePy)〉K(Py)〉K(3-MePy)〉K(2,4,6-triMePy)〉K(2-MePy)依次减小, 吡啶类小分子对主体的配位能力按4-MePy〉Py〉3...

  • 骨螺紫及其铜配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学研究

    作者:马萍 迟燕华 庄稼 王晗 陈亮 柳旭 董发勤 刊期:2009年第08期

    采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光谱法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研究了模拟生理条件下人血清白蛋白(HSA)与骨螺紫(Mx)及其铜配合物(Mx-Cu2+)的相互作用. 根据荧光猝灭数据, 二元体系与三元体系中的作用机制均为静态猝灭, 在Cu2+存在下, HSA与Mx之间的结合常数与结合位点数明显加大, 结合两个体系的紫外吸收光谱可知, 在三元体系中, Cu2+与Mx形...

  • 新型4-羟基香豆素衍生物的微波合成及其光谱性质

    作者:董社英 李靖 黄廷林 刊期:2009年第08期

    以4-羟基香豆素(a)为原料微波辐射合成了具有独特的生理活性和荧光性能的3,3′,3″,3′″-亚乙四基-4-羟基香豆素(b)、3,3′-苯亚甲基-双-4-羟基香豆素(c)和4-羟基香豆素-1,4-萘醌(d)系列4-羟基香豆素衍生物, 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质谱表征了产物的结构, 并对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性质进行了研究, 探索了化合物...

  • 黄柏生物碱成分在二妙丸类方中保护尿酸盐致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作用及其配伍变化的研究

    作者:尹莲 邓海山 朱晓勤 李欣 段金廒 丁安伟 刊期:2009年第08期

    研究对二妙丸类方(二妙丸、三妙丸、四妙丸和加味四妙丸)起重要作用的基本方二妙丸的物质基础及其配伍变化. 正交组合二妙丸类方组方药有效部位, 四氮唑盐(MTT)法评价优选出对保护尿酸钠结晶(MSU)致人血管内皮细胞(HUVEC)损伤起重要作用的二妙丸黄柏生物碱部位, HPLC/DVD法建立黄柏生物碱部位指纹图谱, HPLC-ESI-MS/MS分析共有峰成分, ...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鼠脑透析液中CTN986及其脱糖产物的含量

    作者:郭继芬 张绍东 孟繁华 赵毅民 刊期:2009年第08期

    建立了测定CTN986及其脱糖产物芦丁和陆地棉苷在大鼠脑透析液中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 采用微透析技术结合HPLC-MS/MS, 以甲醇-异丙醇-水-甲酸(体积比20∶10∶70∶0.1)为流动相, 用Zorbax C8柱分离, 待测物通过电喷雾离子化四极杆串联质谱, 以多反应监测方式(MRM)进行检测. 采用外标法分析给予CTN986后大鼠脑透析液...

  • 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快速测定牙膏胶体中的二甘醇

    作者:丁健桦 杨水平 刘清 吴转璋 陈焕文 任玉林 郑健 刘清珺 刊期:2009年第08期

    将自行研制的电喷雾萃取电离源(EESI)和LTQ XL质谱仪耦合, 建立了选择性离子化快速测定牙膏胶状纳米级复杂基质样品中微量二甘醇的EESI-MS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 二甘醇与NH4+, Na+和K+离子在一级质谱中形成特征非共价配合物, 其它大量组分如纳米粒子及胶质等对测定无干扰. 该方法的样品消耗量约0.1 g, 灵敏度高, 单个样品的分析时间不到2 mi...

  • 分子信标用于核酸连续复制过程的体外实时监测

    作者:孟祥贤 羊小海 王柯敏 郭秋平 李军 唐志文 刊期:2009年第08期

    利用分子信标核酸探针实时监测了核酸连续复制过程. 分子信标不仅作为模板参与复制反应, 而且同步将复制过程的信息转换为荧光信号, 实现复制过程的体外实时监测. 该方法不仅为DNA复制检测提供了一种实时研究手段, 而且为核酸复制动力学及与复制相关疾病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法用于子宫内膜癌的诊断

    作者:徐可 相玉红 代荫梅 张卓勇 刊期:2009年第08期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研究了子宫内膜癌组织近红外光谱特征提取和早期诊断的可行性. 测定了154 例子宫内膜组织切片的近红外光谱, 选取适宜的波段和光谱预处理方法进行主成分分析, 很好地区分了癌变、增生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切片, 并且分辨出处于不同分化期的组织切片, 为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 该法快速、简便, ...

  • 纤维束包埋微流控混合芯片的原位聚合制备

    作者:王海 陈义 刊期:2009年第08期

    提出了一种以磁铁固定微铁丝为模板的利用原位控制聚合制作无缝高聚物微流控芯片的新方法, 并用其制备了复杂流道PMMA芯片和内埋玻璃纤维丛的PMMA混合芯片, 实现了在雷诺数为22时的理想混合. 所建立的方法无需超净环境, 操作简单, 成本低且易推广.

  • 纳米细菌纤维素膜的表征与生物相容性研究

    作者:王宗良 贾原媛 石毅 从登立 陈彦彦 贾士儒 周余来 刊期:2009年第08期

    利用木醋杆菌静态培养法制备的由纳米纤维组成的细菌纤维素膜具有超细的三维网络结构和适当的孔隙率. 利用光镜、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发现, 细菌纤维素膜具有极为精细的纳米网络结构, 冻干膜的孔径约为0.6-2.8 μm; 纤维素带宽度约为50~80 nm. 采用湿重与浮重结合法测定烘干膜和冻干膜的孔隙率分别约为70%和90%. 由于细菌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