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赏析八篇

时间:2023-11-03 10:21:37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第1篇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011-03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加速推进,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任务,就是要着力解决高等教育中存在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问题,进而转变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式、促进高等教育升级转型,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高等教育的本质与时代精神

(一)高等教育的本质内涵。虽然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历经了几十年改革,但至今还有待完善,当前的改革已经不能拘泥于某些环节,而是要对高等教育的整体结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进行重新定位,深刻把握高等教育的本质。

伴随人类文明进步的跨越,高等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演进,外延和内涵不断扩展和丰富,高等教育的本质内涵也得到新的概括和界定。一是高等教育的层次多样化。除大学本科教育外,各种形式的专科教育蓬勃发展,研究生教育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二是高等教育的形式复杂化。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范式,具有独特模式,包括全日制本专科教育、职业教育、业余函授教育、自学成人教育和远程网络教育等教育样式,这些高等教育已不能用中世纪“大学教育”的概念来指称了,高等教育形式的变化使得服务对象也发生变化,由“英才教育”、“尖子教育”演变为“大众化”、“普及化”高等教育。三是高等教育的性质定格化,高等教育是根据专业分工并进行系统专业训练培养专门高级人才的活动,而高等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包括技术型、应用型、研究型、学术型。由此,综合各种类型的高等教育可归纳为职业性专业教育和学术性专业教育两大类,其内涵范畴可概括为在中等教育之上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二)高等教育的时代精神。高等教育作为社会子系统始终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同向同行,它基于传统的文化背景,又扎根于现实的社会土壤,培养千百万社会需求的人才,从而为推动经济发展和民族振兴服务。半个多世纪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使知识、技术、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当今世界著名的高新科技园区,诸如北京的中关村、台湾的新竹和日本的筑波、美国的硅谷等无一不是依托从事高等教育的大学建立和发展起来,这些高科技园区以高新技术的优势为各经济体提供经济发展动力源的同时,其成长所依赖的大学也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能力上借此得到迅速提升,拓展了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并成为声名远播的国际性大学。从事高等教育的大学与高科技园区相互促进的关系,凸显了大学在未来全球产业竞争中的战略性作用,由此世界各国更加重视依托大学来提升本国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力。

在新常态下,我国高等教育应从国家发展的战略定位出发来思考自身的位置和角色,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主战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迫切需要依靠教育的创新驱动来培养高层次人才,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十三五”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规划。因此,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之日,就是一批高水平大学涌现之时,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这两个“加快”,一定是互为支撑和相互促进的,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必然要以中国高等教育的升级版为基石。

二、我国高等教育升级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等教育理念相对滞后。各国高等教育是由各具民族特色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制度范式,教育理念不仅对本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并且对他国高等教育发展也产生深刻影响。比如,坚守传统是英国高等教育理念、追求自由和崇尚多样化思想分别是德国与美国高等教育理念,这些理念在不同方面和程度都影响着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理念需要传承,更在于创新,德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创新,才创造柏林大学模式;美国创建当代世界最强大的高等教育系统,就是在继承德国高等教育理念、模式并与本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国情紧密结合才达成的。反观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困惑,不能不说是教育理念相对模糊造成的。我国高等教育历经一个多世纪的曲折发展,在教育理念上,曾经学习欧美,后又一度全盘接受前苏联的理念,几种不同类型的教育理念相互交织,呈现一派繁荣的“乱象”,而本国自身民族特色的教育理念却相对弱化。为此,在加快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今天,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进一步解放教育思想,勇于突破旧有观念的束缚,探索既能够促进高等教育自身健康发展方向,又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对人才需求的新的高等教育理念,其中既有世界经典高等教育理念的中国化解读,又有体现高等教育时代性发展特征的内容,不断凝练与创新我国民族文化特色的高等教育理念。

(二)高等教育中高校同质化严重。近年来,我国高校出现严重的同质化倾向。一是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同质化。许多高职学院发展路径的设计是:“专升本”―升本之后招硕士―招了硕士后招博士―最终办成研究型高校,由此形成了一条道上“千校一面”的特殊景观。二是本科高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被同质化。许多高校规模求大、专业求全,地矿院校不专攻地矿、农林大学不重视研究农林,某些高校还冠以“政法”、“理工”,在专业设置上,大都办有英语专业、计算机专业、财经与会计专业和各种艺术类专业,原有优势学科、特色专业反倒被“冲淡”了,向着学科齐全的同质化方向迈进。三是不同高校教材的同质化。目前一些大学的教材雷同,都使用国内研究型名校的教材,教材很高深,但对于多数面向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不适用,不同类型的高校应具有不同类型的教材,切实遵循因材施教。

产生高校同质化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现行高校考评模式和评价标准。在评估体系标准的设定上,长期以来是按照精英教育、研究型大学的标准设定,近年虽有所改善,但仍权重于学术评价;在评价体系衡量参数中,最重要的仍是学校规模、层次和学位点数量,高校之间实际上是比“高”而“大”,基本上不比“教”与“学”,从而引导高校盲目求大求全。

(三)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是高等教育的使命,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和模式上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人才培养模式单一。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上过于单一,必修课过多,选修课偏少,教学过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限制学生个性发展和尖子人才的脱颖而出,扼杀了创新型人才的发展渠道。二是教学方法死板。不少高校教师习惯性地沿用刻板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照本宣科、注重知识灌输,学生缺乏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不强、激励机制不健全、资源分配不公,难以提升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抹杀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造能力。三是考试制度的弊端。考试制度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采取标准化、规范化考试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这种考试方式单一化、考试内容教材化、考试目的功利化、考试题型标准化、评分标准精量化,造成学生死记硬背,高分低能,这种评价学生的考试制度严重歪曲了素质教育的真谛。四是传统教育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依然循规蹈矩,难以改变学习惯性,缺乏创新精神。

(四)高等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高等教育重在人才培养和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系统工程,建立完备的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对于协调内外部关系、优化结构和功能、规范其行为,具有决定性意义。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体制机制的构建上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高等教育制度体系不健全。我国高等教育制度体系存在“有政策而无制度”的缺失,“空白领域”较多。如教育集团化建设目标和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办学经费只停留在政策导向上,作为关键的运行保障机制等制度体系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二是体制机制操作性不强。我国高等教育受体制的局限,其制度建设远远滞后实际发展,在内容上缺乏创新性、前瞻性,文字表述含糊不清,导致很多机制操作性不强。如《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关于民办高校合理回报的规定不能真正落实等。三是体制机制的总体效能低。我国目前除国民教育体制外,还存在军队系列、政党系列、教会系列等多头办学主体,条块分割,重复建设分散资源,影响办学效益提高。此外,具有强制性效力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偏少,也是高等教育制度化、机制化建设滞后的突出表现,并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

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开放引进社会各界参与高等教育制度的制定,转变“自上而下”的制定方式,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制度的民主化建设;对已建立的高等教育制度,应保持一定的制度弹性,依据高等教育发展趋势适时调整,提高高等教育制度科学化建设进程。

三、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升级的路径

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目标,是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因此,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必须从外延式规模扩张为主转向内涵式质量提升为主的创新发展轨道。

(一)高等教育要遵循“分类指导、特色发展”思路引领结构优化。调整结构是高等教育的一场深刻变革,要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整体战略需求出发,实行分类指导,推动特色发展,引领教育结构的优化。

1.要鼓励扩大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在高等教育总规模的占比应达60%以上,主要以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为重点,通过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以建立职业教育集团的模式,充分发挥企业或社会力量的办学主体作用。深度校企结合、产教融合,与行业组织联动开发行业标准和职业标准,突出实战和应用的举措,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缓解中国制造2025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的矛盾。

2.要稳定普通本科教育的规模。普通本科教育规模在高等教育总规模的占比应达30%以上,主要培养多样化规格的复合型、学术型人才为重点,突出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专业与人文并重发展,构建面向行业或地方急需的厚基础、宽领域、岗位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3.要适度从紧研究生教育规模。研究生教育规模在高等教育总规模的占比应达10%以下,主要以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培养方式以规模型向质量型转变;培养类型以学术学位型向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相结合转变,推进校所合作、跨学科联合培养;培养模式以重知识向知识与创新能力培养并重转变。

(二)高等教育要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培养方式转变。高等教育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最终目标,高校要紧紧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的中心,理顺各方面关系,优化资源配置,健全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机制。

1.把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作为办学前提。传统教育的人才观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即“传道授业解惑”,现代教育以知识为基础,培养目标是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具有国际思维视野面向现代化、经济全球化和把握未来发展趋势的人才。高校要摒弃旧有的单纯追求学生数量、学校规模的做法,真正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遵循系统培养、终身学习、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的新人才观;摒弃唯考试评价、唯分数论的观念,真正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创新、创造为评价标准,以适应社会需要为检验标准的新人才观。

2.把深化教学改革作为主要抓手。高校在教学内容改革创新上,各学科专业要将国内国际最新研究进展、反映实践最新经验作为授课内容;在教学方法改革创新上,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讨论式、交互式、“现代互联网+教学”等模式,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以提高学习效果;在教学管理机制改革上,建立高校间互聘教师、互选课程、互认学分、选学自主、弹性学制的长效机制;在科研与教学关系上,改进教师科研评价对人才培养的权重,确保教师以教学为中心,建构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

3.把建构育人机制作为重要突破口。高校要推行开放式办学,充分将社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创立与政府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要推行“卓越计划”,在相关重点学科专业领域,大力开展与国际名校间的育人协同机制;要提升教学、科研、人才“三位一体”的创新机制,将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要素深度融合,锻炼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批优秀创新团队,产出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

4.把评价人才质量体系作为重要保障。首先,建构多元化评价主体,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同类同级高校、行业或企业等多元主体;其次,建构教学质量多元化评估方式,有院校自评、地方教育部门审核评估、社会组织办学水平综合认可评估等多元评估方式。评估制度体系注重考察高校人才培养对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考察高校人、财、物等资源配置对人才培养的保障度,考察高校对科技、人文创新的贡献度,考察高校学生、家长、社会对培养人才质量的满意度,根据“四个比度”真正建立优胜劣汰、关停并转的激励机制。

(三)高等院校要按照“现代大学制度”模式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中国高等教育新教改的“突破口”,重点应放在高等院校“去行政化”,最终走向“法人化”。

1.从事高等教育的大学由教育家或职业经理人管理。高校中管理者的身份都应从“干部”转型为职业管理者,改变高校以行政管理为主的模式为企业性质的教育集团,把竞争机制引入高校,确立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并强化教师学术管理权力的地位,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办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政府在高等教育中的角色与职能转变。政府在高等教育活动中扮演监管者、出资者、调控者三种角色。作为监管者其职能是依据教育法律对违规高校予以督查、惩罚;作为出资者其责任是推进教育公平,通过设立各种奖学金、助学金,资助天文、数学、考古、地质、语言、历史和国学等回报率不高但社会必需的专业;作为调控者要从战略上布局协调,促进公立高校在不同区域的均衡发展。

3.高校实行法人治理结构。任何高校都要制定章程并依据章程建立独立的教育法人实体,实行以“校董会”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校董会由出资人、教师代表组成,负责制度建设、战略规划和管理层的任命,管理层以校长为核心负责学校日常运营。高校应将出资人、管理人、教授都纳入法人治理结构之中,建立政府监督、出资人或管理人办学、教授治学的健康良性互动轨道。

(四)高等教育发展要推动公共财政与市场互补关系优化资源配置。近年来,教育体制改革过程引发了公共政策中政府职责的大讨论。公众对教育体制改革的总体评价尽管提出多样的尖锐意见,但政府对教育事业总体投入相对不足却是共识。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第2篇

一、师范生应成为理想主义教育观的传承者

高等师范教育的目的是为基础教育提供合格的师资力量,它所培养的人才绝大部分毕业之后将走向教师岗位,师范生不仅是知识和文化的传承者,更是教育精神、理念的传承者和实践者。因此,传授先进的教育思想、培养正确的教育观,是高等师范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之一。

历史上任何一种正确、进步的教育观,都不可能把理想主义排除在外。理想主义是教育的题中之义,是教育应该固守、薪火相传的精神。所谓理想主义,指的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生活寄予美好希望并努力追求之所持的价值观念体系”。[1]其具体内容,就是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所说的,“我总觉得我们的学生不缺少聪明,不缺少机敏,不缺少解决问题的技巧,我们缺少的是什么?是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生活态度,缺少的是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缺少的是对价值的理性判断与选择,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为功利的、坚定的、执著的追求精神”。[2]因此,理想主义就是向往、规划美好未来并为之而努力的信念,换言之,理想主义就是着眼未来,超越现实。它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基础,又是实现人生观、价值观的动力保证。理想主义教育就是创造理想主义的教学环境,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理想主义人格的人。

理想主义是教育的本质之一,这是由教育的根本目标所决定的。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所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明确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并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教育最终要实现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它本身就具有一种理想的性质,是一种灌注和体现着人的理想的活动,必然带有超越现实的目标。因此,教育不能消极地顺应时代,屈从于眼前的利益和现实的需要,相反,它被期待作为一盏明灯,引领人们超越时代和社会的局限,前瞻性地规划未来。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观点,其中“面向未来”强调的就是教育的超越性。只有贯彻理想主义精神的教育,才能引起人们对价值、对自身和人类的未来加以关注;只有具备长远的目光和超前的意识,教育事业才具有长足的发展后劲。

强调教育的理想性,并不是要抹杀教育的现实性。其实,从长远看,教育的现实性与理想性是统一的,都是致力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如果过分强调教育的功利性,只看到眼前和个人的利益,最终将损害全体人民的长远利益。强调教育的理想主义,有助于纠正和杜绝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教育的种种短视行为,因此,在当今取利倾向严重的环境下,我们更应守护教育的理想主义。

高等师范教育不仅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更是连结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桥梁,在传承教育思想、实践教育理念、推进教育改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受教育者将在守护教育的理想主义精神的道路上发挥最直接的作用,因此,高等师范院校更应强化理想主义教育,为师范生的培养创造理想主义的氛围。毕竟,一个缺乏理想主义精神的师范生不可能拥有科学而正确的教育观并使之发扬光大,也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从教者,培养出具有远大理想的下一代。

二、理想主义是师范生成长为优秀教师的保证

高等师范院校必须推行理想主义教育,这与其定位和培养目标密切相关。高等师范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广大中小学输送优秀的教师人才,只有理想主义才能把一个师范生培养成一名优秀的教师,理想主义精神是师范生必备的职业素质之一。

1.理想主义是教师人格魅力的源泉

一般地说,优秀的人才既要有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人文素养,又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丰厚的专业知识。但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并不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因为教师的工作是教育和培养下一代,不仅自己要具有各种优良品质,还要能感染和影响学生,其最重要的品质是人格魅力,因为“教师具有令人心悦诚服的感染力正是源自其为人的品质……不是他们正在传授的东西,而是他们的人格魅力令你为之倾倒。你对他们的尊重,与他们的契合,早已超越了他们的教学内容,你以他们为自己待人处世的楷模,从他们身上汲取振奋精神的力量”。[3]

理想主义是教师人格魅力的源泉。具有理想主义精神的教师,将自信满满,对未来持有真诚的期望,能够为学生描绘一幅美好的图景,启发学生对未来加以向往和规划,为之努力并坚持不懈。只有这种教师,才能对学生产生长久而良好的影响,并获得学生的尊敬和感激。

2.理想主义是教师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师范生要对自己未来的职责和使命有正确的认识。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传播文化,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打开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树立他们勇于探索新世界的信心,发掘他们的潜能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正如加拿大教育家沃特・沃纳所说,“如果我是一个科学教师,我并不在意我的学生能不能成为科学家,也不关心他们能不能赚到很多钱,只要他们通过学习感到触动并试图对这个世界了解更多,试图去发现,我们就打开了可能性。这是最纯朴的道德目标,让我们变得可能,教育需要为此服务”。[4]这就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理性主义人格的人。青少年学生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只有他们拥有远大的理想以及为之奋斗的信心和毅力,社会才能不断地发展和进步。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5]沃特・沃纳也说,“教育是一个人能够投身其中的最大、最困难的问题,教育寄托了我们关于一个理想社会的愿景”。[6]因此,师范生任重道远,针对师范生的理想主义教育意义重大。

3.理想主义是教师推动教改的动力

只有进行理想主义教育,才能培养和强化师范生的发展和改革意识,使他们在校期间和毕业工作之后都自觉地关注、推动教育改革工作,成为教育改革的一支生力军。只有对教育事业怀抱美好理想和坚定信念的人,才会自觉地去关注教育的现状,从日常实践中发现各种错误和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努力发掘教育的潜在力量,投身到教育改革的浪潮之中,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4.理想主义是教师矢志从教的保证

从师范生的个人生活和成长角度来看,理想主义教育也意义重大。近年来,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有了显著提高。即便如此,教师行业仍有其特殊性,它不能产生短期效应,也不符合市场交换的逻辑,教与学必须植根于人的层面,教师的劳动付出要取得最好的成效,必须依赖于他们对学生无私的关心和帮助,因此,教师这一职业依然是一种“良心”的职业。许多师范生毕业之后走上工作岗位,都会遇到收入比其他同学低、学校运行机制不合理、工作环境不理想、负担过重、学生不尊敬自己、家长不信任和不合作等种种令人沮丧的问题。可见,这不仅不是一份能够给人带来功名的工作,而且还要克服很多困难、顶住各种压力。除了对教师行业的热爱和对教育的理想主义情怀,还有什么能保证师范生克服职业倦怠,不灰心丧气、临阵退缩,敬业爱岗,无私奉献,为心中的美好理想坚持不懈,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并对自己的人生价值加以肯定呢?

理想主义是教育的题中之义和不能放弃的价值追求,是高等师范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理想主义就无法为教育工作这场无止境的接力赛培养出合格的选手,也就不能造就有理想的下一代,就会妨害国家的未来和社会的进步。我们应当矢志守护教育的理想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眭依凡.大学的理想主义与人才培养[A].大学的使命与责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8.

[2]刘长铭.教育需要理想主义[J].知识窗(教师版),2010(1).

[3]杰弗里・科特勒等.怎样成为一名优秀教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3.

[4][6]屠莉娅.一个理想主义教育家对教育改革的现实解读――沃特・沃纳(Walter Werner)教授访谈录[J].全球教育展望,2008(9).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第3篇

关键词:高等院校;艺术教育;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前言

新形势下,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提高,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高等院校作为向社会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的主要场所,高等院校教育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加大对高等院校教育的重视程度,积极促进高等院校学习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前进的动力。要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探索新的教育方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高等院校的术教育水平,促进艺术教育更好的在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中发挥的作用,促进我国教育的发展。

1 我国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

1.1 艺术教育对培养高素质创兴型人才发挥的作用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艺术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逐渐得到重视,能够有效的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加强高等院校的艺术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对美、艺术的鉴赏能力和理解程度,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对专业知识能够更深入、更积极掌握,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加强高等院校的艺术教育能够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在相互的交流和沟通中成长,为将来在社会上发挥更大的价值奠定基础。要认识到艺术教育对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发挥的作用,并且要采取有效的行动提高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重视学生艺术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程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2 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

高等院校重视对学生的艺术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自身和社会的认识程度,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提高看待事情的角度和理解程度,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促进学生提高自身能力,为踏上社会培养各种技能,有助于学生在社会上尽快的适应调节自己,并且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在学校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利用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会和动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等院校的学生艺术基础薄弱,在初高中阶段没有得到培养,起点较低,对学生艺术教育的成效会较理想程度低。高等院校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将教育的重点始终放在专业课程的教育上,艺术教育没有设在专业课程的范围内,在实际的教学中,没有对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进行全面的研究,使得艺术教育成效不高,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发挥的作用甚少,学生整体素质得不到上升,不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

1.3 艺术教育重视形式,没有实际发挥作用

高等院校的艺术教育对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高校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实际的艺术教学中,依照着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对学生艺术知识的教育,采取老师在讲桌上讲学生通过记笔记、死记硬背等方式进行学习,对学生艺术鉴赏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的培养没有发挥作用,导致学生对艺术的了解程度只停留在课本知识上。学校对学生的艺术教育只注重形式,学生只是单纯的为了修学分才选择艺术课的学习,会降低学生学习艺术的积极性,从而对学生的艺术教育起到的成效会进一步降低。高等院校的艺术教育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课程设置不够全面完善,课程内容设置不够科学,对学生创新能力、欣赏水平等的提高没有太大帮助,应该加大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艺术教育对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发挥的作用。

2 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艺术教育发挥的作用

2.1 完善课程设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要提高艺术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要完善艺术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在艺术教学课程中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积极的学习和探索艺术,对各种艺术形式的性质和内涵进行充分的把握,促进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能够学习到艺术技能,并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索,引导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与实际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对艺术技能进行创新,丰富我国的文化多样性,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培养学生将理论应用到实际的能力,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提供发挥的空间。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要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方式,完善教学课程,为学生提供全面丰富的艺术专业知识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进行艺术的陶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 加强艺术教育与实际的联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要加强艺术教育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中发挥的作用,就要加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促进学生能够将艺术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学校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艺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与社会的发展相联系,学校应该注意创新艺术教育的方法,为学生的艺术学习提供更多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加强学生的实践环节,能够促进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的更加全面、充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自身的薄弱环节,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提高和发展,有利于学生为踏上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2.3 培养专业的教师队伍,开创学校的教育特色

老师的专业素质高低决定着能否科学合理的对学生的艺术学习进行合理的引导,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艺术教育在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中发挥的作用。因此,提高艺术教育专业老师的教学水平,加快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具有重要的意义,要优化学校的师资力量,针对学校的发展特色创建独立的艺术院校,促进艺术教育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束语

艺术教育在高等院校的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加大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艺术教育水平,从而能够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庞景平.艺术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之一[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第4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模式改革 创新型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经费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7-0328-02

一、目前中国普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1.目前中国普通高校的办学理念。大多数普通高等学校已经把的办学层次定位办学的主要目标。只从表面上解读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涵,导致各高校大肆扩招、普遍升级,中专及专科学校都升级成为了本科高校,其办学能力可想而知。而原有本科高校追求大和全。无论师资力量及设备等办学条件是否满足新专业的要求,都热衷于追求专业的齐全,理工院校开人文专业,师范院校办非师范专业等现象层出不穷,既不利于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又冲击了精英教育,导致教育教学质量不同程度地下降。使得高等教育大众化仅表现为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

2.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目前绝大多数非重点院校本科教学都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来培养学生,同时各专业设置若干专业方向,目的在于使培养对象有个性发展的空间,避免模式化培养的不良结果。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执行都有一定的问题。第一,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过于分散,这里所说的分散是指课程多且杂,与本专业关系不是很密切的课程很多;第二,实践教学环节少,目前各高校普遍实行学分制管理,以学分计算:文科全程教学一般在175学分上下,其中实践环节在24学分左右,理工科全程教学一般在180学分上下,其中实践环节在35学分左右,包含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一般在15学分左右,文科实践环节比重约为13.7%,理工科约为19.4%;第三,很多专业方向形同虚设,很多专业由于师资、专业教学设备等因素都放弃了专业人才的方向培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基本都回到统一模式,同时有课程滞后于社会需要的现象。

3.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与就业形式的分析。本科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工程师系列人才,由于高等教育没有完全以精英化的人才质量标准来经营大众化教育,使得这一目标很难达到,毕业生普遍存在着眼高手低的现象。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通常是理论水平高于实践水平,存在着普通本科生在程序设计方面不如高职专科生和中专生。加之市场准入制度造成大学毕业生必须接受职业标准的考验、雇主的鉴定和评价,造成了大学毕业生不能充分就业,于是形成了“考研热”、“考公务员热”等现象,迫使毕业生背离自己的专业,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改善办学环境、完善教育体制、调整人才结构

1.完善教育体制改革、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精英教育作用。由于高等教育的扩招与并轨,造成了原本应该从事精英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普通高等学校应接不暇,师资、设备不堪重负,培养对象数量的急剧增加,使得各高校在精英教育方面已经有心无力,教育质量下降。而高职高专院校似乎日渐萧条,造成社会人才需求比例严重失调,西方国家工程师与技术员的比例是1∶3以上,而中国恰恰相反。应恢复高职高专学校职业教育的职能,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从而减轻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压力,重新恢复高等学校精英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优化投向人才市场人员的比例和人才结构,达到科学合理的分配使用人力资源。

2.国家和地方加大投资力度、努力改善教学条件。小平同志曾经提出过教育投资实现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这一目标,温总理在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温总理2011年8月31日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教育发展要面向未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千秋大业,关系国家民族长远发展、关系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整体考虑、精心设计;教育发展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教育发展要顺应人民群众对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新期盼;教育发展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等,可见国家从来都没有轻视过教育问题。而省属部属院校目前都面临着一个严重问题,那就是资金短缺。造成资金短缺有如下原因,第一,高等教育的扩招后,随着招生数量的日益增加,教育成本也随之增加,很多高校为了解决这些学生的吃住行以及教学场地等问题,大部分都另选校址重新建设,这么大一笔投入多数都是用学校贷款的方式解决,造成了各高校负债经营的现象;第二,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持不够,虽说政府的投入也在增长,但增长的速度与学生增长的速度明显不成正比。各高校资金不足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如,实验设备不足并陈旧,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实践能力强的人才,造成学生走不出校园,对将来所从事的工作一无所知,教师没有进修和考察的经费等现象。没有沃土培养不出参天大树,所以,政府和地方应成立教学经费评价机构,根据情况加大、加速投入力度,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坚实后盾。

3.调整课程结构、开放实验室、实践社会需要。目前学生面对来自就业方面的压力非常大,社会所需的人力资源要么需要工作经验,要么需要实践能力,而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很难得到以上能力,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疲于职业技能培训和考试,如各高校火爆的“物流师”、“网络工程师”、“市场营销师”、“营养师”等培训与考试。学生同时面对广而杂的课程设置,使得学生疲于应付,结果两个方面都不能去的好的效果。因此,作为人才培养主体的高等院校,应对人才培养过程科学合理规划、精心设计,在课程设置上进行精心安排,不要广而杂,首先应先立足本专业的实际需要,加大实践课比例,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能随时随地的实践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同时可采取与相关用人单位联合培养的方式,掌握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情况,将企事业单位工程师请进来授课,即降低教学成本,又使学生学到了专业前沿知识,让学生走出去,到企事业单位实践自己的知识,适应工作环境,了解工作岗位,使学生在走出校门前就做好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必要准备,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高等教育应结合实际社会需要调整培养模式,国家和社会应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加大职业教育力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做到因材施教,鼓励个性发展,促进人人成才,形成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婷.区域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耦合的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辛枫冬.论知识创新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协同学习能力提高,知识交流、共享与合作意识的增强,创发展[J].宁夏社

会科学,2009,(3):47-50.

[3]邹波,张庆普,田金信.企业知识团队的生成及知识创新的知识创新与人才成长系统之间的相互适应、相互协作、模型与机制[J].

科研管理,2008,(2):81-89.

[4]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5]王东武.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协同互动模式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65-68.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第5篇

摘?要: 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最快的国家,从政府到高校都非常重视人才的国际化培养。宏观战略上,美国国家领导人对高等教育国际化非常重视,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上升为美国国家战略,并与经济振兴和社会稳定紧密相连;外部策略上,美国的“引进来”和“走出去”策略为国际交流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美国将长期致力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培养;从内部微观角度,以美国州立大学为研究对象,从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外语学习和师资管理方面探析美国高等教育本土国际化培养机制。关键词: 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应用型人才中图分类号: G64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8381(2012)06—0054—04

一、 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国家宏观战略???? (一) 国家领导人重视???? 为了维护国家利益,提高国际竞争力,美国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在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文化交融日益加强的国际化交流中的作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明确指出教育国际化对于美国的重要意义:“为了成功地在全球经济中进行竞争并维护我们作为世界领袖的作用,美国需要确保其公民能够广泛地认识世界,熟练地掌握其他的语言并了解其他文化。美国的领袖地位还依赖于同那些在未来将领导其国家的政治、文化和经济发展的人士建立联系。一贯而协调的国际教育战略将帮助我们满足如下的双重挑战,既使我们的公民为一种全球的环境做好准备,又继续吸引和教育来自国外的未来的领袖。”[1]奥巴马总统对高等教育非常重视,提出了“21世纪的教育问题,其实就是经济问题”的观点。他认为高等教育发展是美国繁荣昌盛的先决条件,要想保持国家在全球的竞争力,未来需培养数百万乃至上千万的大学毕业生[2]。这引起高等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奥巴马政府把经济问题同高等教育国际化紧密结合,把高等教育国际化提升到新的高度并注入新的内涵。2010年11月,奥巴马出访亚洲期间,美国一些大学领导人也陪同访问,他们同奥巴马一起参加了印度孟买举行的教育界、商界领袖会议。奥巴马此行目的不仅是为了开拓亚洲的经济市场,而且还是为了开拓高等教育市场。另外,奥巴马非常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他认为:地方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等教育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本质是维护其超级大国的地位和利益。其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培养本国学生成为未来领袖。本国公民成为世界公民,就必须让他们了解世界,了解各民族的文化,然后才能加深认识改变世界,维护美国在世界的“领导地位”。二是吸引全世界各领域的“未来的领导者”。让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汇聚一起,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不断得到提升。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国政府把作为国家战略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又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把高等教育紧密的同经济发展相联系,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关系到美国的长远利益,而且对当下利益也十分重要,规模空前的留学生涌入美国带来的经济利益对缓解金融危机的冲击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二) 国家政策扶持???? 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律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规划和实施了一系列国际教育交流项目。例如,国务院的“教育与文化教育交流项目”、“富布莱特项目”,联邦教育部的“高等教育法第6款(HEATitle)项目”、“富布莱特—海斯”项目以及教育文化事务署的“本杰明·吉尔曼国际奖学金项目”等。其中“富布莱特项目”是一个知名度高、覆盖面广、深受美国政府及国会重视的国际交流项目。该项目资助的专业领域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等领域[3]。????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为了重振经济和社会影响力,针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又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2008年颁布了《2008提高国际开放程度以提高美国国家竞争力法案》,明确加强国际教育交流对美国实现全球领导竞争力战略目标的重要作用,并制定了吸引留学生和学者的政策和待遇;同年,美国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NAFSA)向政府提出了一个名为“国际教育——公共外交领域中被忽略的方面:给下任总统的建议”的报告。报告呼吁美国政府应该正视“国际教育已成为解决美国面临诸多挑战的基础……如今的美国缺少能意识到国际教育潜能的政策……(美国)应该自觉地将国际教育作为与全世界人民追求共同目标的途径。正是通过国际教育,我们才能与世界其他地区建立持久的对话基础和伙伴关系,并为形成世界和平、安定、幸福的长久局面创造条件”[4]。

二、 高等教育国际化培养的外部策略???? (一) “引进来”策略???? 美国依托自身的经济优势和全球教育科研中心地位吸引世界各国的优秀学生和教师到美国留学和进行研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接受国,2010年美国各高校中的国际学生在2009年的690 923人基础上增加了3%,创下了历史纪录。2010年的增长以中国学生为主,占总增加人数的30%,以至于全美总入学人数高达128 000人左右[5]。大批留学生的涌入,除了为学校带来大笔数量可观的学费收入和创造了很多与外国合作的机会外,更重要的是它在学校建立的语言混杂、文化多样、价值观和世界观相互碰撞和互动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更有助于大批高质量、极具创新能力的一流人才在这里得到熏陶、培养、提高,最终脱颖而出。美国高校提供最优惠的政策吸引这些优秀人才留在本国,通过政府、学校和基金会等不同机构为本国和外国学者提供研究资金,通过颁布法律的形式,吸引尖端人才加入美国国籍。特别是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为了重振经济,刺激就业,调整了留学、移民政策,提高了留学生签证通过率。2011年5月,美国再次调整了签证政策,部分留学生签证有效期可延长至4年。???? (二) “走出去”策略???? 因为本身的多元性,美国人都要求更多的接触和更好地了解境外的人民和文化,所以美国政府高度重视学生的国际留学,他们直接把学生送到国外,学习外族的核心文化和语言,让他们尽可能地融入本土以外的文化之中。2009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了“十万强计划”,致力于快速提高美国学生赴中国进行短期学习和留学的数量。2010年5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访华,在北京正式提出“十万强计划”,强调要加大美国高校对中国高校输送短期访问学生的力度。美国政府还计划到2017年,向世界其他国家输送100万美国留学生。美国留学出现了新特征:一是学习时间灵活,长则一年,短则数周,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出国学习。二是留学国家呈多样化,越来越多的美国学生选择非英语和非发达国家留学。随着中国的世界地位和经济实力越来越受到世人瞩目,很多美国学生选择来中国学习。三是更多的美国高校承认国外学历并计入学分。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第6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4-0054-02

引言

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结合地域、行业特点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如何深化教学改革,突出人才培养特色,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是保证我国高等教育人才源源不断,提升人才素质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我国目前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有助于分析我国目前高等人才教育模式的弊端,明确目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漏洞,有助于坚定我国高等教育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有助于我国构建系统的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国内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人才的培养,无论是在哪一个国家,都是经济发展的坚实后盾。国际上高等人才的教育模式与国内模式有所不同,主要的典型代表有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四个国家。

美国主张通才教育模式,全面要求人才跨学科培养、跨专业学习、跨课程拓展。高等教育的改革是以市场调节和需求为主导的,政府也会适当干预人才培养的方向。美国高等教育提倡以“工学交替”的模式提升人才的社会实践能力。

日本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上注重校企联合,根据企业的需求定向培养所需人才。在人才的培养上开展交叉学科、跨学科的研究,强调对人才的身心健康、身体素质的培养。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多为综合性课程,并根据企业需求明确培养的目标、细则。

英国的高等人才教育从人文教育模式向现代复合型人才模式转变,以接近的学科组成综合学科群。但是多部分课程有“哲学课程教育”、“经济学课程教育”两类,这也是英国高等人才教育中培养人才知识结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

德国应用类型的高等人才教育体系成熟,应用型、实践性、职业性的高等教育在德国教育体系中属于普遍现象。高等教育模式下培养的人才主要应用于现代工业领域,强调专业理论和知识的系统化。高校人才培养还有艺术类型的辅助培养,注重人才的个性和艺术才能。

我国的高等人才教育模式经历了两次较大的改革。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高等教育细化专业,大力加强专业人才培养,适应了当时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当时是以西方主要是美国高等教育模式为蓝本来设计中国的高等教育。21世纪后,高等教育逐渐实行以学术为先、开放民主的特区式运行管理体系:国家部门和学校给予改革试点以充分的教育、研究、管理自,通过推荐中心主任和参与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宏观间接管理改革试点。

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教学

加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践的教学,既是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也是百年涉外、一流涉外的需要。实践教学是通过实践环节来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活动。这种活动由主体、客体、目的、手段和结果五个要素构成。实践教学尽管不完全在课堂外进行,但总体上说,实践教学不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即使是实验课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实践性、“做”和“干”是它的主要特征。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有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实践技能训练、社会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形式必将越来越丰富。

三、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定位有偏差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教学由中央和地方各级部门依各自管辖权限而设,学校缺乏独立自主性;同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相当多的学校不能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在教学目标上,也不能进行准确定位。重视学位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数等纯学术因素,而忽视了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因素。高等院校设立的实验课、模拟实习等实践教学课程,理论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如本科高等教育中每两年会要求学生完成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课程强调实地调研并以调查报告的方式呈现课程成果。大学生群体势单力薄、资金力量有限,大多数人无法完成践课程要求的“实地调研”,上交学校的调查报告多为编造或是参照前人的研究结果,造成实地调研与实际数据不符,学生无法掌握调研的流程和内容。

(二)实践教学计划滞后,市场匹配度低

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带动了高等教育的远程教育发展。但是实际中,远程教育资源与现行教材匹配程度并不高,能在课堂上直接使用的优秀资源很少,许多资源需要教师经过大量修改才能使用,这对于平时工作任务繁忙、信息技术水平不高的教师来说无疑增加了资源应用的难度[1]。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最终会应用到各地方经济和社会管理等领域,实践教学计划滞后、市场匹配度低引发的结果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性差,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就业困难,并造成了教育投资的严重浪费。

(三)高等教育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高等教育根据专业的定向培养目标,在学生学业结束前的3―6个月学校与企业合作举办大型招聘会推荐学生实习就业。在实际的合作中,高等院校统计本年度即将毕业的学生人数,按照专业分类,向地方性企业、知名企业等人才信息资源,企业有意向后到高校以举办招聘会的形式选择人才资源。但是在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中,表现为合作程度不够深,高等教育院校只是在学生毕业前的阶段提供岗位选择,只是作为中间的枢纽、平台为学生和企业的双向选择做出联系,企业面向高校的人才选择岗位有限,容易出现招聘岗位集中、招聘性别歧视、招聘低地域集中的现象。

四、完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践教学的策略

(一)确立以应用型为主的实践教学定位

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最终大多会应用到企业中去,确立应用型为主的实践教学定位和培养原则是保证培养后的人才适应企业需求的重要策略。具体的做法是:建立企业兼职教师聘任制度。制定企业兼职教师的聘任制度,聘请资深工程师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加强学生在工业界实战能力的培养[2]。高等院校为了增强管理体制客观上的行业背景,应当增强科研管理能力,增强应用型人才的科研能力,争取为地方政府、区域行业企业提供更多的科研成果。地方政府应该增强校企合作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国家制度与鼓励政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发挥在高校和行业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提升企业参与高等学校办学的积极性,使产、学、研合作教育广泛切实实施,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明确教学计划,重视实践教学创新

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教学计划,需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实践教学内容,结合高等教育中地方院校自身服务社会的能力,可以实行3―5年内长期开展的定向培养人才计划,这类的培养面向大型知名企业,如海尔集团、格力集团、阿里巴巴有限公司等人才需求量大的企业。以合作的方式签订人才输送条款,获得企业的信任和投入,也弥补了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的资金不足等弊端。

(三)确立专项培养方案,鼓励人才直接接触企业

高等院校的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是以高校为客体、学生人才为主体的教学培养。欧洲发达国家应用技术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培养的比例一般在8:2,这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结构是相吻合的,而应用技术大学是这类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应用技术大学是基于地区经济发展需求,以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一起与偏重理论和基础研究的传统大学学术型人才培养体系,构成了平行并逐渐贯通的普通高等教育体系和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完善了高等教育结构,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现代高等教育系统。确立专项培养方案,鼓励人才直接接触企业,是将高校人才真正放到企业内部去实践,可以直接、快速地明确企业对人才对的需求及高校培育人才中需要补齐的“短板”。

具体做法是,高等院校以院系各研究领域为划分基础,开设若干前沿领域专题研讨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参加其中一个或几个研讨班,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及特长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与此同时,加强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交流,为之后的科学研究构筑桥梁,并为申请和开展“政”、“望道”等大学生科研创新研究项目做准备。该平台是《培养方案》内外教学衔接的关键环节,也是《培养方案》外3个平台的基础。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学生人才对于就业、职业、市场需求等数据信息往往缺乏准确判断,高校、企业在进行实践联合教学时,可以鼓励高校人才在进修2―3年后直接进入企业进行为期6个月以上的“工学并进”实习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管理流程和职位需求。如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可在第三学年下半年到企业内部任职外贸进出口操作、外贸实习生等岗位,锻炼外贸操作中商务英语、商务邮件、进出口流程、LC信用证开具、银行交单等实际应用操作,以及其他的技能,如Excel表格的应用、通知类型应用文的撰写、业务洽谈流程、合同审阅、报关进口安排、与多个部门沟通等,通^实际的运用,明确商务英语专业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涉及的学科和能力培养方式。

结语

2009年10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3]建立实践教学人才培养体系,需要不断修订计划、方案,加强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以实现人才实践教学的定向培养。

参考文献:

[1] 丁玲,熊艳芳,李幸.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及实践――以江汉大学为例[J].前沿,2014,(2):27.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第7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科学定位

收稿日期:2007―10―15

作者简介:胡万义,男,汉族,副研究员,东北林业大学党委副书记。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本科院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发挥着重大作用,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有很多不同之处,首先高职教育强调的是操作技能的培养,而不是掌握知识的程度;其次,高职的素质教育强调的是职业素质教育;第三,高职教育是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的;第四,高职教育注重的是理论的应用性、实践性,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以操作技能培养为主线;第五,高职教育的教师主要是“双师型”的教师。

一、高职教育的科学定位

我校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和学校特点,进行了科学定位,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以转变思想为先导,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专业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提高人才培养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总体思路。

二、教学实践

近年来,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基本产生了如下共识:(1)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2)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根本,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3)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体系;(4)实践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5)“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6)产学研结合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本途径。

(一)确定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高职教育的专业教学改革是以国家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为基础,以两个部级试点专业为龙头,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深入开展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教学手段等的改革。如在我校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构建了产学结合“以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人文类、基础类、花卉应用类、树木应用类、经营应用类和任选课类6个模块,基本能力、专项能力、综合能力3个层次训练,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质3项基本培养”的“1633”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我校十分重视高职教育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部分设施从无到有,规模由小到大,实训用教学仪器设备从少到多,从落后到先进。新建了室内设计技术实训中心、生物资源利用实训中心和公共综合实验中心等。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使实验实训课时得到充分保证,学生实际操作机会增多,掌握先进仪器设备的能力得到加强。在产学研结合上,我校通过人才优势、技术优势、科研优势、设备优势,本着“双方需求、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与企业开展了多种合作形式,建立起了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师资队伍建设

高水平的教师,尤其“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保证。几年来,我校加强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选送教师进行学习和培训,从企业调进人才作为教师和从校外聘用教师。大大加强了教师队伍,扩大了“双师型”教师队伍,从而保证了教学质量。

(四)选用优秀教材,抓好教材建设

我校根据高职各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的整合,合理选用统一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对没有统一出版教材的学科,由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任课教师协商,确定该学科暂用教材或自编讲义。

(五)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我校首先出台了教学管理规定,其次,坚持课堂教学质量三级测评,建立了学院各级领导听课制度和教学督导工作制度;建立了新开课和开新课的教师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建立了学院领导与专家、学生评教的三级测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

(六)开展“多证书”制度

开展“多证书”制度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多证书制度是指学历文凭和其他如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等级证、驾驶证等的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对专业教学要涵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中所要求的应知应会的全部内容,由此来构建人才培养计划。多证并重形成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运行机制,为产学研结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操作平台。

三、管理模式

目前,本科院校举办高职教育校内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本科院校设立职业技术学院(或应用技术学院等,有的与成人或继续教育学院合属办公)的管理模式;二是本科院校与社会有关行业管理部门、大型集团企业等合作办学,以独立的职业技术学院运行的管理模式;三是本科院校与中专(或成人、民办)学校联合办学的管理模式。

我校采取的是第一种管理模式,我校高职教育由职业技术学院实行全面管理,包括一切教学活动、学生管理等工作。教学活动主要包括:专业设置、制定教学计划、培养方案的制定、教材的选用、教学的具体实施、教师培训和聘任、教学监控与督导等。学生管理主要包括:学生的日常管理、在校外实习期间的管理、综合素质教育、党团活动、课外活动和就业等。

四、创新模式

本科院校高职教育特色可以体现在不同层面上,可以是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为当地各行各业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专门人才的地域或地方特色;也可以是依托行业办学,与相关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同培养相关行业企业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的行业特色。创新模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实施“双证书”制度,形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的运行机制,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改革,是高职教育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

(二)构建模拟仿真型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硬件建设的模式,突破传统校内实践教学的模式。

(三)构建产学研结合教育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硬件建设的模式,突破传统校外实践教学的模式。

(四)构建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模式,从内涵、外延、形式上阐述 “双师型”教师的特征性内容;从理论上论述 “双师型”教师所具备的素质、队伍建设的途径,从而建立 “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机制。

(五)构建高职教育教材建设的模式,从理论上阐述高职教育教材的本质特征、内涵和途径,以及要求高职教育教材体现的是实践指导性、理论必需、够用为度,岗位的针对性、职业能力的培养、多元性和前瞻性,从而构建高职教育教材建设机制。

参考文献:

〔1〕 张智荣.关于本科院校办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刍议.西安教育学报,2004(12).

〔2〕 刘凤菊,王新平等.本科院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报告.中国成人教育,2001.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第8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现状问题分析;对策自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0年,中央制订并颁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着重指出要“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我国现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些做法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日益提高的社会经济需求、行业发展需求、企业用人需求和学校育人需求。探索出新型、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

一、现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范围内参与校企合作的32家大中型企业开展近5年毕业生满意度问卷调查(其中28家企业所接收的毕业生沿用传统浅层“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4家企业接收的毕业生则采用创新“校企高层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回收问卷32份,有效问卷32份,并对其中2家企业、1名行业专家、1名学校“校企合作”专责部门负责人进行深入访谈,总结出现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一)现行人才培养模式所传授专业知识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

由于传统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方面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缺乏先导性、前瞻性,导致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滞后于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无法达到企业的实际用人标准。在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转型期,专业设置不符合行、企业发展需求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学校没有充分了解行业发展规律,错判行业、企业发展速度,同时缺少行业、企业一线人员介入参与专业课程的设置、开发和评估,从而影响到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不同步。

此外,教师作为予学生最直接接触的专业知识传播者,由于受到进修条件、科研方向、个人素质、教材更新等诸方面因素制约,在教授专业知识,传授专业技能的时,不能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没有及时地传授先进实用专业知识,这也是引发上述问题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二)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学生掌握的操作技能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相应提高。理论强、上手快、后劲足的技能型人才已成为企业招募新员工的首选。然而,由于学校教学资源有限,实训条件落后,设备陈旧,具备企业工作背景的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导致学生在校掌握的操作技能落后。

一方面,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中,当学生“专业技能针对性强”这一优势突显的同时,“就业口径窄、岗位适应能力低”的缺点也随之显现出来。另一方面,因教学资源的匮乏而引起的实践教学课时数比例偏低,生均使用设备时间短,教学设备远落后于企业生产用设备等情况也逐渐严重。其次,有企业工作背景又胜任理论教学的“双师型”教师数量急待增大。

(三)现行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职业素养与企业预期差距较大。

受急功近利的短视教育行为影响,高职类学校在关注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同时,相对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的栽培。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大中型企业对员工的责任感、团队协作能力、职业精神、沟通能力等尤为看重。而这些备受企业看重的职业素质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期内灌输给学生。还有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意志品格、处事方式,等等,都需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逐步形成。

(四)学校与企业价值取向存在差异,双方难以形成合力,在某些方面甚至出现冲突。

虽然“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推广多年,但是学校单方一头热的现象普遍存在。多数企业对校企合作呈现不积极,不主动的消极态度。这和学校与企业不同的价值取向有很大关系。学校教育环境与企业生产环境之间、学校追求的社会效益与企业追求的经济效益之间不能很好地有机对接,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主体地位和利益诉求无法体现,学校文化价值取向与企业文化价值取向的差异等,都让矛盾变得更加尖锐。

此外,如果在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预期的目标不但无法满足,反而造成自身利益受损,那么这些冲突更会愈演愈烈,严重打击企业方合作的积极性。例如,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过程中,因自身业务能力的欠缺,而引发企业生产效率大幅度降低,更有甚者因操作失误而导致意外人身伤亡,企业除需要承担巨额的费用外,还须承担额外社会责任、道德责任甚至法律责任。所以,企业为了避免这些风险,往往不愿意接受实习生顶岗实习。而且,有的学校在洽谈校企合作项目过程中动机不纯,以“向企业要设备、要资金、要资源、推销毕业生”等利己行为作主要目的,并一厢情愿地认为这是企业理所当然应该承担的任务。在如此环境下开展校企合作,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根本不愿意把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融入自身的价值体系当中,更不会主动承担为行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艰巨工作。

(五)校企合作背景存在较大差异,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推广。

目前,我国共有高等职业类院校1200多所,各院校有不同的行业背景和专业背景,全国企业种类更是五花八门,不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各具特色,百花齐放。那些只就某个院校某个企业合作成功总结出来的经验,由于缺乏规律性、通适性而无法推广或借鉴。因此,基于不同行业、不同专业环境下,在已有校企合作成功案例中提炼出能供大部分高职院校借鉴的理论和规律,将成为了突破目前各自为战的游击队式人才培养模式瓶颈,发展高层次、深度、规范的校企合作的关键一环。

二、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从近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来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理论型、设计型人才,又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单纯性的技能型人才,它具有技术应用型、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显著特点。具体来说,这类人才体现了层次的高级性,知识、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以及培养手段的多样性等特点。他们直接从事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的一线工作,要求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和出色的职业素养。可见,“高素质、高技能、宽适应”是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以深化校企高层次合作为突破口,与世界500强企业――迅达电梯有限公司、光宝集团、广日物流等国内外著名企业深度融合,实现了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共生发展“的多元合作办学模式,以及“双主体、六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加强教学改革力度,合理专业设置,提高培养质量。

首先,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应该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进一步说即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面向市场,合理、灵活地设置专业。同时邀请企业、行业从业人员参与到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当中来,以保证开设专业具有鲜明的前瞻性和相对稳定性。

其次,通过课程改革、整合等方式对传统专业学科进行升级改造,使原有专业适应行业、企业的新需求。

再次,鼓励学校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实践及深造,招聘富有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任教,双向互动加速建立一支适应教学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确保学校传授的理论知识紧贴生产,跟上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

此外,还需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职业资格证书考评制度,以标准的职业资格及技能鉴定制度规范人才培养,指导课程改革,以国家职业标准来衡量和检验教学质量,从而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

当面对新生行业领域,学校还与带头企业共同编写教材,尝试合作建立行业标准,树立行业标杆。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与国内外著名企业在开展全方位合作,引入企业设备、资金、技术、师资和管理等要素,使企业深入、持续地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促进“课堂教学与企业生产活动相融合、专业教学团队与企业生产团队相融合、学生评价与企业员工考核相融合”,形成“校企双主体、工学六合一”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毕业生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二)完善“订单”培养模式,整合资源,改善实训管理。

通过建立“厂中校、校中厂”的实训模式,整合现有资源,建立校企共享的公共培训中心、实训基地,更合理利用各类设备,杜绝资源浪费的现象。同时,积极引进企业严格的设备管理办法,提高生均使用设备时间,保证实训设备工作效率,延长实训设备使用寿命。

认真检讨“订单式”培养的利弊,以就业为导向,从行业、企业出发,优化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根据实际需求制定“长线”及“短线”两种培养计划。以“短线”模式缩短培养周期,强化专业技能熟练程度,提高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效率,以符合企业“快捷高效”的要求;以“长线”模式拓宽专业知识面,巩固专业理论知识,细化特殊专业技能,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贴近行业“宽面长效”的发展需求,改善原来“就业口径窄、岗位适应性差、可持续性发展能力低”的不足。

以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梯工程技术专业为例,2007年学院与世界500强企业迅达(中国)电梯公司合作,开展电梯工程技术人才“新型订单式”培养。从合作之初简单的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到建立全国首个校内电梯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再到共建国家专业目录外的电梯工程技术专业;从校企共同设置课程和编写教材,到全方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再到建立全国首个部级机械行业电梯鉴定站;从共同培训师资,到共建电梯技术学院,再到聘任该公司高管为院长,校企双方的融合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校企双主体、工学六合一”(产学合一、做学合一、车间与课室合一、老师和师傅合一、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合一、学院育人与企业发展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新型订单式”培养的毕业生100%高质量就业。

(三)加强素质教育,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提高职业素养。

在完善专业课程建设的同时,必须积极加强通识教育,适时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当中,以企业的标准指导学生行为规范,使学生的职业道德、责任感、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职业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让学生快速、自然地适应就业岗位,达到企业用人要求。

例如,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定期邀请行业、企业的技术能手、管理人员等到学校开展各类讲座和培训,介绍企业背景、创业历程、发展前景等,让学生对企业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及荣誉感;同时,将课室、实训场所等进行企业化装饰,让学生身临其境,产生现场感,激发学生的角色意识和职业意识;并将企业项目化管理、标准化管理模式引入课堂,让学生熟悉企业各类工作、管理模式,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责任意识、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和抗挫能力。

(四)重视企业主体地位及利益诉求,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明确企业在“校企合作”当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合理的利益诉求表达制度。通过分析大量的校企合作案例可见,在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利益矛盾甚至冲突。那么,校企双方建立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利益诉求平台就显得必要和重要。而引入第三方来充当矛盾调和者的角色,无疑是一种恰当、合理的选择。第三方可由行业或政府机构来担当。通过建立这种中介机构,对校企合作责任主体的行为进行引导、规范和监督,对校企合作的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对双方的冲突进行管理和协调,是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宝贵经验。例如德国的产业合作委员会,美国的教育合作委员会,英国专门成立的培训与企业委员会等。

同时,政府应当通过制定、完善“校企合作”相关的政策、制度以及法律法规来监督、引导高职教育的发展,明确校企双方在“校企合作”项目中的权力及职责,保障校企双方的利益;通过减免税收、放宽优惠政策、划拨专项经费等手段来调动企业积极性,强化政府职能,提高相关制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双主体”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新机制,着力构建校企合作共同体。首先在学院特色专业中引进技术先进、经济效益好、社会声誉良好的大中型企业,采用“厂中校”、“校中厂” 的合作模式,基于人才培养的共同愿景,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编写教材,共同实施教学实训项目,共同落实学生实习与就业,教学研一体,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四位一体。其次,在电梯技术学院等二级学院组建由行业、企业、学校参与的董事会,实行董事会下的院长负责制,建立有利于促进校企深度合作的决策议事制度。同时,建立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行业、企业专家通过担任委员会主任等方式直接参与课程设计、指导实践等,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通过赋予企业冠名权、设立产学合作奖励基金、企业生产任务承包、聘请企业技术和管理骨干担任兼职教师等方式,强化校企合作的利益驱动,吸引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再次,建立柔性管理机制,打破身份的藩篱,对引进的企业高层次人才保留其“高校+企业”的双重身份,(下转第100页)(上接第28页)实行工作时间弹性化。例如,学院聘请了迅达电梯公司校企合作总监、技术支持与培训部高级培训总经理为电梯技术学院院长。此外,建立有利于形成校企合作共同体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行业企业参与的高技能人才评价机制。

(五)整合高职教育理论研究资源,提炼成功案例经验。

通过整合重要理论资源和学术力量,对高职教育尤其是“校企合作”理论等重大问题展开专题研究,摒弃以往各个研究机构热衷“各自为政、闭门造车、孤芳自赏”的陋习,加强资源共享,信息沟通,逐步形成全面、系统、科学的校企合作理论成果,为全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逐步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

同时,还需要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人员的培养力度,尤其是对高层次职教研究人员的培养,提高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理论研究的整体水平与专业化发展水平。

(作者单位: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的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成军.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判断、困境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2(2):89-92.

[3]叶鉴铭.破解高职校企合作“五大瓶颈”的路径与策略[J]. 中国高教研究,2011,(12).

[4]陈锡宝,朱剑萍.探寻校企合作实现机制的有效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0,(5).

[5]倪勇.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的路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3).

[6]陈向平.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0,(10).

[7]王振洪.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双方冲突的有效管理[J]. 高等教育研究,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