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杂志 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杂志简介:《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2-1131/O6,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化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化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综合评述、研究论文_无机化学、研究论文_分析化学、研究论文_有机化学、研究论文_物理化学、研究论文_高分子化学、研究论文_材料化学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国际刊号:0251-0790
国内刊号:22-1131/O6
全年订价:¥ 1416.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化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92
复合影响因子:0.85
总发文量:4794
总被引量:41927
H指数:51
引用半衰期:4.013
立即指数:0.0792
期刊他引率:0.8449
平均引文率:14.7624
  • 二维手性层结构的无机-有机杂化磷酸镓(1,10-phen)Ga2(HPO4)2F2(H2O)的水热合成与表征

    作者:杨玉林; 牟忠诚; 王伟; 叶玲; 陈超; 伊卓; 庞文琴 刊期:2004年第05期

    在水热体系中, 制备了二维手性层结构的(1,10-phen)Ga2(HPO4)2F2(H2O)无机-有机杂化磷酸镓化合物(简称JGP-7).用X射线粉末衍射、元素分析、诱导耦合等离子体、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单晶结构分析表明, 该化合物属单斜晶系, P21/c空间群, 晶胞参数a=0.760 4(1) nm, b=2.169 1(4) nm, c=0.995 2(2) nm, β=99.93(3)°, V...

  • 水热条件对立方状Co3O4形貌的影响

    作者:张卫民; 宋新宇; 李大枝; 俞海云; 孙思修 刊期:2004年第05期

    研究了原料浓度、溶液酸度、水热反应温度和时间以及陈化方式等条件对立方状Co3O4形貌和粒度的影响, 采用XRD, TEM和IR等手段跟踪反应过程, 并表征产物, 对水热过程中的相转变和尖晶石相Co3O4的水热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 单分子膜诱导下尿大分子对草酸钙晶体物相和晶面的调控作用

    作者:欧阳健明; 邓穗平; 钟玖平 刊期:2004年第05期

    采用SEM, XRD和FTIR手段比较研究了DPPC单分子膜诱导下尿大分子硫酸软骨素A(C4S)、硫酸软骨素C(C6S)和血清蛋白(SA)对尿石盐草酸钙晶体生长的影响.DPPC单分子膜不但优先选择一水草酸钙(COM)物相成核生长, 而且优先选择COM的(101)晶面.没有添加剂时, 得到的COM为三维的六棱柱和三维的菱形晶体; 加入尿大分子抑制剂后, COM的(101)晶面进一步加强, ...

  • 新铌酸盐Ba5LnZnNb9O30(Ln=Y,La)的合成、结构与介电性能

    作者:方亮; 杨俊峰; 黄涛华; 张辉; 刘韩星; 袁润章 刊期:2004年第05期

    在BaO-Ln2O3-ZnO-Nb2O5(Ln=Y, La)体系中通过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填满型钨青铜结构的新铌酸盐Ba5YZnNb9O30与Ba5LaZnNb9O30.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进行了结构分析, 并进行了介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Ba5YZnNb9O30为弛豫性铁电体, 10 kHz时的居里温度为25 ℃; 室温时为四方钨青铜结构铁电相, 晶胞参数a=1.252 55(4) nm, c=0.395 30(2) nm; 1 MH...

  • 溶胶-凝胶法制备LiCoO2薄膜的研究

    作者:黄祖飞; 魏英进; 刘伟; 徐晓光; 王春忠; 孟醒; 陈岗 刊期:2004年第05期

    以LiNO3和Co(NO3)2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旋涂法在(111)单晶硅片上制备了LiCoO2薄膜.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 涂液中Li+离子和Co2+离子的总浓度与配比可影响薄膜的成分.薄膜的最佳烧结温度与最佳烧结时间分别为600~700 ℃和30~60 min.涂液中柠檬酸、聚乙烯乙二醇、去离子水的含量与热处理时的升温速率对薄膜的形貌有很大影响.

  • 新颖五核Mo/Cu/S簇合物[MoOS3Cu4(α-MePy)6Br2]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作者:张文华; 李红喜; 陈金香; 徐庆锋; 郎建平 刊期:2004年第05期

    杂核金属含硫簇合物具有丰富的结构, 在生物化学、催化和非线性光学等方面显示了诱人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 我们主要从事用[MS4]2-和[CpMS3]-(M=Mo, W)和Cu(Ⅰ), Ag(Ⅰ)反应合成Mo(W)/Cu(Ag)/S簇合物并·研究其非线性光学性质[1,2]. 鉴于用硫代金属酸盐作前驱体合成M-Cu-Ag-S杂三核金属簇合物的工作鲜有报道[3], 我们尝试用(NH4)2MoOS3和CuBr, AgB...

  • 以二茂铁二羧酸为配体的锌配位聚合物[Zn(Py)2L]n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作者:冷思伟; 吴刚; 辛明红; 唐璐璐; 朱广山; 范勇; 史苏华 刊期:2004年第05期

    具有金属有机框架的配位聚合物与以往的以硅酸盐、硅铝酸盐和磷铝酸盐作为骨架的沸石和分子筛微孔晶体材料不同, 是利用具有多齿配位能力的有机多酸或多碱和金属离子作为结构单元构筑的无机有机杂化微孔晶体材料[1~5]. 这类新结构在选择性催化、分子识别、可逆性主客体分子(离子)交换、超高纯度分离、光电材料和磁性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的开发...

  • 铼联吡啶系列光敏染料的合成

    作者:孙世国; 彭孝军; 高云玲; 吕荣文; 孙立成 刊期:2004年第05期

    铼联吡啶配合物[1]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及较好的光热稳定性, 吸收可见光后可形成强的MLCT过渡态(Metal-to-Ligand Charge Transfer Transition), 而且铼联吡啶配合物具有特殊的平面结构[2], 使得染料分子可以呈现更加规则的有序排列, 使其在纳米二氧化钛表面吸附的数量增加, 提高对太阳能的吸收利用率, 可用作Grtzel[3]太阳能电池的光敏剂. ...

  • 一种新的光催化氧化体系用于化学需氧量的测定研究

    作者:艾仕云; 李嘉庆; 杨娅; 柴怡浩; 孙郑冬; 金利通 刊期:2004年第05期

    基于KMnO4能获得光生电子从而提高半导体光催化氧化能力的原理, 建立了一种用纳米ZnO-KMnO4协同体系光催化测定化学需氧量(COD)的新方法, 探讨了催化氧化测定COD的机理, 考察了测定COD的最佳反应条件.COD值浓度在1.5~10 mg/L范围内与信号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测限为0.5 mg/L.用本方法测定实际水样, 结果和标准高锰酸盐指数法(CODMn法)相符.

  • 梯度加压毛细管电色谱同时分离大黄提取液中5种蒽醌类化合物

    作者:颜流水; 王宗花; 罗国安; 王义明 刊期:2004年第05期

    建立了同时分离药用大黄提取液中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5种蒽醌类活性成分的梯度加压毛细管电色谱的新方法.实验结果显示, 大黄提取液中的5种蒽醌化合物可在22 min内完全分离, 梯度洗脱微柱液相色谱的柱效为等度洗脱微柱液相色谱的6.63倍, 梯度毛细管电色谱的柱效为梯度微柱液相色谱的4.6倍.

  • 膜蛋白跨膜区段的预测分析

    作者:邱建丁; 梁汝萍; 谭学才; 邹小勇; 莫金垣 刊期:2004年第05期

    将连续小波变换技术的时频局部化特点和氨基酸的疏水特性相结合, 提出了一种用于预测膜蛋白跨膜区段数目和位置的新方法, 以代码为1YST的膜蛋白为例, 对小波尺度和疏水值的种类进行了选择, 同时描述了该法对跨膜螺旋区数目和位置的预测分析过程.从膜蛋白数据库中随机抽取36个蛋白质(含跨膜螺旋区232)作为测试集, 采用该方法对其跨膜螺旋区进行预...

  • 淫羊藿苷的电喷雾质谱研究

    作者:窦建鹏; 刘志强; 刘淑莹 刊期:2004年第05期

    研究了淫羊藿苷的电喷雾质谱行为.结果表明, 该化合物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均可得到较好的质谱信息, 在负离子模式下, 采用H/D交换方法, 证明淫羊藿苷易形成加合2个水分子的准分子离子.利用电喷雾碰撞诱导解离方法, 分别阐明了该化合物在正、负离子模式下的电喷雾质谱碎裂规律.

  • 阳极氧化铝膜修饰的杂多酸-聚吡咯纳米粒子玻碳电极的电化学性质研究

    作者:王胜天; 秦玉华; 翟剩勇; 周立恒; 许宏鼎; 李景虹 刊期:2004年第05期

    杂多酸因具有优异的结构使其能接受不同数目的电子, 从而产生混价化合物, 故其在电极修饰、 电催化、 功能材料及生物分析等领域的研究经久不衰[1~3].杂多酸主要通过共价、 键合、 吸附、 聚合及溶胶凝胶等手段修饰到电极表面上[4], 但这种化学修饰电极的稳定性及选择性较差, 检测的灵敏度较低, 难以实际应用. 纳米粒子具有高比表面和高活性,...

  • 带有可更换半自准工作电极的集成化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芯片

    作者:孟斐; 陈恒武; 窦跃华; 方肇伦 刊期:2004年第05期

    自Woolley等[1]首次报道集成于玻璃芯片上的微型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Chip-based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with amperometric detection, CE-AD)系统以来, CE-AD以其高效、 高速、 高灵敏度以及易微型化集成化等特点引起研究者的关注[1~8].在芯片上实现柱端安培检测可用直接制作在芯片上的喷(镀)膜工作电极[1,5],或采用外置的壁喷式电极[6~8...

  • 一体化微流控芯片的酶固定化技术

    作者:田玉平; 吴会灵; 陈淑桂; 杨芃原 刊期:2004年第05期

    20世纪90年代, Manz等[1]提出的微全分析系统越来越受到关注. 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 PDMS]材料具有透光性能好和绝缘等优点, 并可通过浇铸法制作一体化的芯片[2,3], 从而有效地解决芯片的封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