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杂志 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杂志简介:《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2-1131/O6,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化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化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综合评述、研究论文_无机化学、研究论文_分析化学、研究论文_有机化学、研究论文_物理化学、研究论文_高分子化学、研究论文_材料化学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国际刊号:0251-0790
国内刊号:22-1131/O6
全年订价:¥ 1416.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化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92
复合影响因子:0.85
总发文量:4794
总被引量:41927
H指数:51
引用半衰期:4.013
立即指数:0.0792
期刊他引率:0.8449
平均引文率:14.7624
  • 单晶Pb纳米线及纳米粒子的溶液法制备

    作者:徐建; 李亚栋 刊期:2004年第04期

    采用溶液法制备了较高长径比(~100)的铅的均匀纳米线及纳米粒子, 并对产物进行了XRD, SEM和TEM表征. 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及还原剂种类对产物成相及形貌的影响, 初步讨论了铅钠米线的形成机制.

  • 低对称性硫代烃基四氮杂卟啉的合成、表征及电化学性质研究

    作者:刘涌洲; 汪海川; 彭正合; 詹晖; 周运鸿 刊期:2004年第04期

    合成了硫代烃基四氮杂卟啉2,3,7,8,12,13-六(甲硫基)-17,18-一(二噻英)四氮杂卟啉[H2Pz(dtn)(mt)6]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MPz(dtn)(mt)6, 由元素分析、质谱、 1H NMR、 UV-Vis和IR光谱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通过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讨论了H2Pz(dtn)(mt)6的电化学性质, 证明H2Pz(dtn)(mt)6的还原过程为单电子连续传输过程, 属于CE机理. 研究了H2Pz...

  • 新型纳米层状硅酸盐Magadiite主体材料的制备、表征、结构和生成机理研究

    作者:彭淑鸽; 高秋明 刊期:2004年第04期

    利用简单的插层反应方法成功地制备了四丁基氢氧化铵(TBAOH)插层的层状硅酸盐Magadiite纳米复合材料, 在室温下该材料溶胶放置30 d可以保持稳定, 粉体长期保存结构稳定, 而且反应时间短, 只需30 min. 利用XRD, FTIR, SEM和HRTEM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 结果表明, TBA+离子在层间以双分子层排列, 并与层状硅酸盐结合在一起, TBAOH插层后的纳...

  • 更正

    刊期:2004年第04期

  • 热解法制备纳米SnO2及其气敏性能研究

    作者:石娟; 吴世华; 张守民; 黄唯平; 王淑荣 刊期:2004年第04期

    作为一种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SnO2由于具有寿命长、灵敏度高和成本低等特点而一直是电阻式气敏传感器研究的热点[1~3]. 由于SnO2材料的气敏效应是晶粒表面控制型的, 因此, SnO2的传感性能对其粒径和比表面积的大小有很强的依赖性[4,5]. 改进SnO2制备方法, 提高其气敏效应一直是气敏传感器研究的热点. 目前, 文献报道的方法大多是以SnCl4为原...

  • 基于液芯波导原理的微流控芯片长光程光度检测系统

    作者:杜文斌; 方群; 方肇伦 刊期:2004年第04期

    提出了一种基于液芯波导(Liquid core waveguide, LCW)原理的微流控芯片吸收光度检测系统. 通过芯片与外界接口技术实现液芯波导管与芯片的耦合, 建立了芯片上长光程(毫米至厘米级)吸收光度检测池.采用邻菲啰啉-铁(Ⅱ)显色体系验证系统分析性能, 以5.5 cm外覆Teflon AF液芯波导管作为检测池(检测池体积240 nL)时, 芯片系统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03...

  • 基于SiO2纳米粒子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生物传感器

    作者:张娟; 徐静娟; 陈洪渊 刊期:2004年第04期

    制备了尺寸均一的SiO2纳米粒子(60 nm), 并将其用于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 以儿茶酚为电子媒介体制得的H2O2传感器的检测范围为1.7×10-7~1.9×10-5 mol/L, 检出限为8.3×10-8 mol/L. 达到95%稳态电流所用时间少于10 s. 该传感器的米氏常数为7.8 μmol/L, 表明所固定的酶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 毛细管电泳-原子荧光在线联用新技术及其在形态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尹学博; 江焱; 严秀平; 何锡文 刊期:2004年第04期

    讨论了原子荧光光度计从传统的间歇式或流动注射式操作到与毛细管电泳联用技术的转化. 考察了不同接口对分离的影响, 优化了氢化物发生所用的气液分离器及原子荧光光度计的原子化器. 通过缩短连路和改变管路内径等方式消除了体系的反压. 将优化的仪器条件应用于As的形态分析, 结果令人满意.

  • 投影边缘在硝基苯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张庆友; 齐玉华; 王俊; 罗操操; 许禄 刊期:2004年第04期

    在三维投影的基础上, 对投影的边缘进行了描述, 并以其进行了定量结构活性相关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与Am指数、指示变量和量化参数相结合, 可使其数学模型得到明显提高. 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对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毒性进行预测, 结果令人满意.

  • 辅助电极对纳升电喷雾影响的研究

    作者:许雪姣; 翟建军; 水雯箐; 徐国宾; 杨芃原 刊期:2004年第04期

    电喷雾质谱作为一种有效的软电离技术易于和各种液相分离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以及毛细管电泳等技术实现在线联用, 已越来越广泛地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分析鉴定[1,2]. 但常规电喷雾技术要求分析试剂流速一般为1~10 μL/min[3], 耗样量大. 因而低样品消耗、高灵敏的纳升电喷雾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4]. 纳升电喷雾技术因其喷雾头口径较小, 产生的...

  • 2004亚洲化学计量学和生物信息学国际会议第一轮通知

    刊期:2004年第04期

  • OAP-H2O2-HRP酶促反应产物与DNA相互作用的光谱及电化学研究

    作者:张书圣; 牛淑妍; 马立波; 焦奎 刊期:2004年第04期

    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生物的基本遗传物质, 对其研究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极其重要的内容, 其中有关DNA靶向分子与DNA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一直是一个比较活跃的领域[1]. 继Bard等[2]用电化学方法对溶液中的电活性物质与DNA相互作用进行研究之后, 又有许多相关的研究成果相继报道[3,4]. 3-氨基酚嗪(AP, 即寻霉素A)与放线菌素D的生成有关. 放线菌...

  • 双安息香缩三乙四胺双核钴硫氰酸根的离子电极研究

    作者:王秀玲; 袁若; 徐岚; 柴雅琴; 孙志勇; 黄晓靖; 李群芳; 赵勤 刊期:2004年第04期

    季铵盐型阴离子选择性电极由于其电位选择性往往表现出Hofmeister顺序[1], 故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因此, 研究呈现反Hofmeister行为的阴离子选择性电极已成为离子电极研究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近年来, 人们研制出了以金属配合物为中性载体且呈现反Hofmeister行为的阴离子选择电极[2]. 本实验室也分别研究了以Schiff碱金属配合物[3,4]及二氮...

  • 细胞色素c在纳米氧化铝模板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

    作者:秦玉华; 周立恒; 王胜天; 许宏鼎; 李景虹 刊期:2004年第04期

    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 Cyt c)是生物体中最常见的氧化-还原蛋白质, 研究其在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 对于理解和认识生命体内的电子转移机制具有重要意义[1]. Cyt c与裸固体电极表面的直接接触通常会使其失去生物活性, 因此, Cyt c的电化学研究常借助于媒介体以实现其与电极之间的电子转移[2]. 纳米金属氧化物模板的表面积大且化学和光化学性质...

  •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生物体内维生素B6

    作者:张剑韵; 黄龙全; 早川享志; 柘植治人 刊期:2004年第04期

    维生素B6(VB6)是一类2-甲基-3-羟基吡啶类化合物的总称. 基本类型有吡哆醇(PN)、吡哆醛(PL)和吡哆胺(PM), 磷酸酯型有磷酸吡哆醇(PNP)、磷酸吡哆醛(PLP)和磷酸吡哆胺(PMP), 其中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为活性形式, 是多种酶的辅酶. 哺乳动物尿中VB6的代谢产物主要是不具有生理活性的吡哆酸(PIC), 在植物体内还发现有数种吡哆醇的糖衍生物和氨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