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知识

古典文学知识杂志 部级期刊

The Knowledge of Classical Literature

杂志简介:《古典文学知识》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101/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名家治学、名作赏析、文学史话、唐诗札记、唐诗偶得、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宋元诗僧录、丝路与唐诗、雅雨丛谈、解之赋话、写本漫谈、读书...

主管单位: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凤凰出版社
国际刊号:1006-9917
国内刊号:32-1101/I
全年订价:¥ 244.00
创刊时间:1986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09
总发文量:1584
总被引量:1466
H指数:9
立即指数:0.0102
期刊他引率:1
  • 气象雄浑 奔放飘逸——谈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作者:郁贤皓 刊期:2006年第05期

    李白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无与伦比的一代诗仙,他以独特的成就,把中国的诗歌艺术推上了顶峰。他的许多优秀诗篇,不但在中国脍炙人口,而且在世界各国人民中也具有广泛的影响。

  • 第三讲 怀古咏史词(上)

    作者:王兆鹏 刊期:2006年第05期

    今天开始讲另一个类型,怀古咏史词。先说一下“怀古”与“咏史”的异同。怀古和咏史,是诗词的两大主题、两大类型。唐诗里也有很多咏史怀古诗。

  • 来信照登

    作者:王兆鹏 刊期:2006年第05期

    《古典文学知识》编辑部: 承蒙贵刊不弃,从第三期起连载拙讲唐宋词。在“编者按”中称仆为“大师”,渺予小子,何敢当之!谨此申明,庶免讥议!

  • 九月九日异乡抒怀——读唐诗《九日登玄武山旅眺》三首同题和作

    作者:艾冬梅 刊期:2006年第05期

    客子思乡抒怀在诗歌中是一个常见的、永恒的主题。“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诗人王维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一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九月九日异乡抒怀之作。王维的诗是异乡独自抒怀,而在初唐有三位同客蜀地的友人王勃、卢照邻和邵大震,以其重阳登玄武山的同题和作《九日登玄武山...

  • 花香鸟语中的一声春雷——《西厢记·解围》赏析

    作者:高峰 刊期:2006年第05期

    《西厢记》第二本楔子名为“解围”。张生待得莺莺回房休息之后,吩咐法本长老向贼兵喊话,让孙飞虎披甲束兵,退一射之地.等到三日之后将小姐送出,孙飞虎应约照办:然后,张生方才搬出自己的后台靠山:义兄白马将军杜确.令法本诸人看到了解教的希望.个个欣喜不已。张生修书一封.得有人杀出重围,前去送信,法本信心十足,说道:“俺这里有...

  • 寄寓政治理念的特殊传记——略说清初散文《芋老人传》

    作者:张永芳 刊期:2006年第05期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过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

  • 伟哉旷达士 知命固不忧——漫说“旷达”

    作者:王许林; 盖德安 刊期:2006年第05期

    中国古人,尤其是舞文弄墨的士人,常常以“旷达”相称许,如:“(阮)籍旷达不羁,不拘礼俗。”(《三国志》注引《魏氏春秋》)晋代号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的张翰,“时人贵其旷达”(《晋书·张翰传》)。而“古今隐逸之祖”的陶渊明,更是多次被誉为“亦既超旷”(颜延之《陶征士诗并序》)、“旷而且真”(萧统《陶渊明集序...

  • 书里书外的苏小妹

    作者:汪燕岗 刊期:2006年第05期

    《醒世恒言》卷十一《苏小妹三难新郎》云,苏东坡有个小妹.貌不甚美,却绝顶聪慧,连东坡也赞叹道:“吾妹敏悟,吾所不及。”小妹不仅有才,而且眼光也好,她自主择婿,不选丞相王安石的独子王雱,而选了才子秦观,于是夫唱妇和,婚姻美满。冯梦龙的这个故事流传很广,深受人们的喜爱。但历史上是否有这样一个苏小妹,她是苏东坡的妹妹吗?是...

  • 一位清醒而痛苦的悲剧英雄——诸葛亮

    作者:淮茗 刊期:2006年第05期

    从轰轰烈烈的群雄争霸,相互征伐,到凄凄惨惨的三家归晋,天下一统,一场感天动地、气势恢弘的历史交响曲终于暂时性的划上了一个休止符。大幕徐徐拉上,一切都已结束,但兵戈铁马、刀光剑影带来的巨大震撼却不会随滔滔时光的东逝而彻底平息,英雄飘零、壮志未酬引发的无限哀怨也无法因历史音符的中止而自行消解。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循环论解...

  • 《长生殿》对临川戏剧的吸收与承继

    作者:邹自振 刊期:2006年第05期

    在明清两代的戏曲名著中,《牡丹亭》与《长生殿》是最为光彩夺目,最为引人注视的两部作品。而当我们深入两部作品的底蕴,认真地从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生活.艺术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从作品所表现的思想倾向来分析,便会发现.这两部戏曲实在是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 金代文学家——宇文虚中

    作者:周惠泉 刊期:2006年第05期

    在金代文学的发展中.字文虚中处于开风气之先的特殊地位。作为鲜卑族的后裔,入金以后他凭借翰林学士承旨、礼部尚书的身份主盟文坛,曾经引导了以经世致用、纯真自然为主要特点的有金一代的文风,为另一位鲜卑旅作家、集金代文学大成的元好问于金末的崛起做了准备,而在历史上.尤为令人瞩目的,是他在宋、金关系史中的突出作用。他在北宋政权...

  • 第五讲 取势

    作者:吴企明 刊期:2006年第05期

    恽寿平《仿古山水图册》(见封二),今藏南京博物院。 恽寿平(1633—1690),原名格,字寿平,以字行,遂更字正叔,号南田,别号云溪外史、东园客等,武进(今属江苏)人。擅画山水、花卉,拓展徐崇嗣没骨花卉法,创新风格,从者甚众,称“常州派”。与“四王”、吴历合称“清初六大家”。工诗,诗风超逸。有《瓯香馆集》。

  • 第八讲 诗的情景

    作者:徐有富 刊期:2006年第05期

    明人谢榛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四溟诗话》卷四)诗歌所要表达的主要是情,而情的载体主要是景。情与景相结合便产生了诗。本讲将专门探讨一下诗的情景问题。

  • 想象丰圆 联想独特

    作者:陶文鹏 刊期:2006年第05期

    薛若砺《宋词通论》评北宋词人周邦彦“想象丰圆”,说:“他的作风最善从虚幻处着笔。”我认为还应补充说周邦彦“联想独特”,也擅长藉此以营构新美贴切的喻象。钱鸿瑛先生进一步说:“清真确实想象丰富。但清真词表现的是‘常人的境界’,不仅和李贺诗的牛鬼蛇神、诡谲奇异相距甚远,也不如梦窗(吴文英)某些词想象那样奇特。周济以‘奇思’...

  • 韩愈集注本概述

    作者:杨国安 刊期:2006年第05期

    由于在宋初思想文化重建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也出于与宋代诗文发展内在趋势的深刻契合,韩愈的文集盛行于宋代。钱钟书先生曾在《谈艺录》中说:“韩退之之在宋代,可谓千秋万代,名不寂寞矣:”指出了庆历之后韩愈在宋代思想文化界的显赫地位。“千家注杜,五百家注韩”,更是中国古代文人中少有的际遇。宋代的韩集注释可以分为部分注释、通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