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古典园林景观设计案例

古典园林景观设计案例赏析八篇

时间:2024-03-07 15:42:42

古典园林景观设计案例

古典园林景观设计案例第1篇

关键词:法式;新古典主义园林;软质景观;硬质景观;结合

园林景观是借用各种工程措施,以硬质景观(如铺地、墙体、栏杆、景观构筑等)结合软质景观(如树木、水体等)形成的人文景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欣赏景观的眼界也逐步提高,对园林景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体现在居住区的环境设计中,园林景观已成为新建小区的打造重点,如何更好地通过硬质景观、软质景观地合理布置达到人工美和自然美的高度统一,提升居民的家园归属感就成为居住区景观设计拭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着从新古典法式园林小区软景硬景结合方面探讨如何做好居住小区景观设计。

1 项目概况

新江湾城C2-2地块项目二期景观绿化工程位于上海市杨浦区新江湾城江湾城路国帆路,占地总面积35000m2,小区建筑采用新古典主义法式风格,景观定位为法式园林社区,在景观布局上, 以中央主轴线控制整体,以几条次轴线, 外加几条横向轴线以及大小园路组成了严谨的几何格网, 主次分明。在轴线与路径的交叉点, 多安排景庭、喷泉、涌泉、园林小品作为装饰, 既能够突出布局的几何性, 又可以产生丰富的节奏感, 从而营造出多变的景观效果。

2 景观组成类型

2.1 软质景观

2.1.1 植物。在新江湾城C2-2地块项目中,景观区域约为50%,作为主要软景的花草树木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法式新古典主义园林,追求人工秩序美,多样性(品种、颜色、形状)的植物主要以行列式、对称式的乔木、绿篱形成点、线,配合图案式的模纹、色块、宿根花卉形成面,做到“井然有序,均衡匀称”。

植物之间的结合主要体现在对称式种植和群落式种植中。对称式种植以高大的乔木、整形的绿篱、色块形成绿线对空间进行组织和划分,加强法式园林的规则秩序感、几何图案感,形成变化中的统一;群落式种植以高大的乔木为景观主要构架,配以色叶、常绿等中层乔灌木,以及大面积的低矮花灌木、花境植物形成大块面空间共同组成色彩纷呈的群落植物景观,将法式古典园林的规则感与现代园林的自然生态美有序的结合起来,丰富空间结构。

2.1.2 水体。“园无水而不活” 水是园林景观的灵魂,在该项目中,作为软景的水体以规则形水渠、大量喷泉穿插在小区主入口、中央十字轴区域,以整齐的驳岸、较大的体量、数量众多的喷泉形成静中有动、视眼开阔的优美景观。该水景设计中,其造型为规则式,以静水为主,结合叠水、喷泉等动水景观,形成“形、声、色”俱全的水景艺术。配以周围的绿化种植,规则式花钵、广场等观水、亲水停留的空间,营造出诗情画意的法式园林景观。

2.2 硬质景观

根据王春沐对居住区硬质景观的定义,居住区硬质景观即小区内以游憩、使用、观赏为主要功能的场所内,以道路环境、活动场所、景观设施等为主的景观均为硬质景观。在该项目中,以直线、折线或几何曲线的道路将十字轴景庭广场、晨曦泉水景广场、普罗旺斯大草坪等活动场所构成方格形或环状放射形,中轴对称或不对称的几何布局。中央东西方向主轴线,中央主轴线控制整体,轴线与大小园路组成了严谨的几何格网, 主次分明。轴线内广场及与轴线的交叉点安排景庭、花坛、花钵、廊架等景观设施作为装饰, 既突出布局的几何性, 又产生了丰富的节奏感, 从而营造出多变的景观效果。

3 法式新古典主义园林景观结合方式探讨

法式新古典主义园林的造园手法源自勒·诺特尔式“景观与建筑一体化”的规划式造园理念;以对称的中轴线以及依次展开的丰富景观内容形成完整而统一的构图,诠释出法式园林的秩序感和尊贵品质。景观设计侧重于用软质材料(规则式植物、水体)和硬质材料(铺地、墙体、小品)等元素交相融合,强化建筑风格,以期在园林景观与建筑之间建立文脉相承,产生修辞效果,强化建筑品质。

3.1 虚实结合

法式新古典主义园林小品色彩鲜明,讲究个性,善于结合各种细小的环境,表现法式新古典主义园林主题,引发人们欣赏与思考。一个平扁的白色石雕,摆放在翠柳疏林下,碧绿的草坪中间,明亮的色彩,格外突出。它体格较小,但处于视线的焦点上;近距离欣赏,平扁的雕石给人们想象出是一群小伙子运动后留下的痕迹,增加空间感和享受,体现了法式新古典主义园林区人们休闲娱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铜色的陶瓷花缸做工精致,形状奇异,具有很强的欣赏性,重塑了生活的历史遗迹,提升了法式新古典主义园林的文化内涵。同时将它配置在树下,马路边上,房屋角上,与房子的外墙色彩呈类似色相协调,满足人们视觉和心理上的需求。原本白色的灯柱竖立在草坪上显得既孤立又不和谐,在灯柱边摆放一个铜色的陶瓷缸,或在灯柱下铺设一块有特点的小石头,便又成了新的景观,使之与整个植物环境相融合。法式新古典主义园林中水体的审美境,水令人远,法式新古典主义园林水石最不可少。水的本身平淡无奇,但与周围景物结合,便会体现出宁静至远,或热情昂扬,或天真质朴的意境。植物、小品、构筑物、天空等在水中的倒影清澈鲜明,如真似幻。当微风吹过,树枝摇摆,低垂的树枝漾起粼粼的微波,打破了幽深、清静明洁的水面,立即产生出运动与静止、美丽平面与垂直立面既对立又统一的美,这两者鲜明的对比,和谐的统一,就是法式新古典主义园林意境真实的写照。

3.2 情景的结合

情景结合离不开植物、水体、硬质广场、铺装、雕塑、小品等有形的东西,也少不了声、光等无形的东西。法式新古典主义园林中,通过有形结合无形塑造一幕幕情景,达到情景相融的境界。如采用精致的亭、廊、雕塑、陶罐等小品点缀,强调简约精致,体现唯美,营造高雅、浪漫的居住环境;中心景观轴采用喷泉、叠水等元素,配合欧式立柱、小品,营造一个整齐大气的中轴景观带,两侧在配以规则式植物,强化中轴景观,体现了法式新古典的尊贵的气质。总之,蕴含文化精髓的硬质小品、中轴广场等结合软质的水、植物,创造了法式新古典主义的新内涵、新灵魂。

4 结语

法式新古典主义园林以追求神似的说法,以现代的材料(各种石材、金属、陶器等)结合动静的水、色彩形态时刻变幻的植物将怀古的浪漫情怀与现代人的生活追求进行了很好的结合,创造了多元化的生活家园。

参考文献

1 杨鑫,张琦,吴正旺.“轴线”的嬗变——法国现代园林景观对古典主义园林的传承与发展[J].风景园林,2012(9)

2 董轶群.收藏满满的法式新古典主义,一部兼具自然与华贵的“大片”上映[J].楼市,2012(2)

古典园林景观设计案例第2篇

关键词:居住空间;景观设计;古典园林

1 古典园林的造园要素

1.1 追求神韵

我国古典园林艺术讲究山水植被为基本要素,其中,以自然的山水为根本,植物为点缀。但并不是简单按比例仿制这些景观要素的自然形态,而是人为的加工、调整、剪裁、结合,以追求“一峰山太华千岳,一勺水江湖万里”的神韵境界。

1.2 诗情画意

中国古代造园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诗情画意,而古典园林艺术的精髓在于其所创造的美妙意境,这也是古典园林艺术的基本特征。

1.3 建筑与美学的结合

园林艺术起源于先秦,那时的人们已经开始注重将物质生活条件同对自然环境的精神审美结合起来。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开始大量修建行宫别苑和亭台水榭,经过长时间的尝试和积累,人工修建的亭台楼阁把自然界的山山水水修饰的更具民族色彩和民族精神,具有锦上添花的效果。

2 古典造园艺术对当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2.1 灵感源泉

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是当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灵感源泉,其设计思想更是当代园林艺术的理论基础。中国古典园林作为风景式园林设计的典范,是设计师和工匠在特定的空间内,经过精心设计,运用高超造园手段,将建筑和山、水、植被等加以配置组合,形成源于自然环境,又高于自然环境的有机整体,将自然美和人工美合理地结合在一起。

2.2 文化传承

园林景观设计师必须对国内优秀的风景园林景观案例加以深入研究,挖掘出富有本土文化特征的景观元素加以运用,才能设计出具有“中国味道”的风景园林景观作品。园林景观艺术是直观体验性艺术,观赏者无需接受专门的培训,就可以感受到园林景观的形式美。同时,这种直观艺术受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的影响,可以使观赏者耳濡目染的感受到当时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

3 当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常见问题

3.1 不尊重自然环境

许多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和营造过程中对景观的功能性考虑不足,注重表现外表的美观。某些开发商为了追求表面的气势和美观效果,达到增加成交量的目的,不惜重金做面子活,为此增加了成本,加重了购房者的资金支出,也使得后期的物业管理面临巨大考验。

3.2 缺乏神韵

现代居民小区已经成为居民,尤其是老人和孩子日常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设置的休闲活动空间充足,有健身区、儿童游乐场地、休闲步道等,这些空间普遍尺度较大,且多以铺装为主,相对缺乏可供好友休闲小憩的私密空间。

3.3 施工时间短

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传统建造技术已经被机器化大生产式的快速施工技术所淘汰,当代施工者往往依靠现代技术手段,使得传统建造技术开始失传,其精髓更难以再现。现代居住小区中经常可以看到其它建筑材料仿制木材建成的亭台水榭,虽然形似,却没有了木材的生动,传统工艺的风采不复存在。

4 传统造园艺术对现代居住区的影响

4.1 理解古典园林的内涵

要设计具有中国元素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必须从观念上彻底改变,不能完全依赖新技术、新材料,更不能对现代西方园林的成功典范照搬照抄,要学习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艺术的造园理念和设计手法。

4.2 尊重自然原则

大自然是园林景观设计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因此,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遵从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人与自然之间寻求和谐。尊重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文化的核心精髓,采用尊重生态自然的客观规律来造园,以自然景致为主,强调设计师对大自然的深刻理解和艺术化的表现。

4.3 现代主义与古典主义相结合

中国古典园林讲究依山林而建,通过借景、比喻等方法将园内景观和周围自然生态结合起来,同时,也可以起到延展空间的作用,使各个区域之间相互连接、渗透,彼此呼应,形成一个整体。现代景观设计也要求设计师将视域作为设计范围,以地平线为空间参照,突出与本地区景观的融合。这与古典造园手法中追求无限想象的外延空间理念是一致的。

5 结语

在新的社会生产环境下,在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支撑下,要实现新的功能要求,应当着力学习,继承古典园林的精妙,而不是简单的对形式进行模仿,更不是用简单的工艺手段,制作简化的经典元素。这样不仅是对创造力的约束,也是对古典园林形式的人为视觉混淆,对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损害。

古典园林景观设计案例第3篇

1.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以及植物、建筑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中国园林是中国建筑中综合性最强、艺术性最高的一种类型,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珍品。

中国古典园林具有非常突出的审美特征,是一种蕴含着非常丰富和谐而又具有自然韵致的景观体系。中国古典园林还被赋予了深致的精神内涵,中国文化中的人格精神、哲学思想、宇宙观念等都可以通过园林这个艺术方式予以表现。

追求诗画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理念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自从文人参与园林设计以来,追求诗的涵义和画的构图就成为中国园林的主要特征。谢灵运、王维、白居易等著名诗人都曾自己经营园林。历代诗词歌赋中咏唱园林景物的佳句多不胜数。画家造园者更多,特别是明清时期,名园几乎全由画家布局;清朝许多皇家园林都由画师设计。园林的品题多采自著名的诗作,因而增加了它们的内涵力量;依画本设计布局使得园林的空间构图既富有自然趣味,又符合形式美的法度。

注重审美经验,通过多种手段调动审美主体的能动性是造园艺术家的不懈追求。园林毕竟是人造的景物,不可能将自然美完全逼真地再现出来,其中的诗情画意,多半是人的审美经验的发挥,即所谓借景生情,情景交融。观赏者的文化素养越高,对园林美的领会越深。

创造无穷的空间效果是园林艺术设计特别注意要达到的目标。在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中,私家园林面积都不大,而皇家宫苑又是私家园林的集锦。要表现出诗情画意的美学内涵需要某种连续委婉的曲线流动。为达此目的,必须运用曲折、断续、对比、烘托、遮挡、透漏、疏密、虚实等手法,取得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无穷效果。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综合性的空间艺术,为了达到突破视觉局限,与天地融通的要求,在造园的过程中还非常强调借景。借景包含借入与屏出两个相反相成的部分。中国园林运用借景手法创造了许多著名的美的画面,如江苏无锡寄畅园借景锡山宝塔,北京颐和园画中游、鱼藻轩借景玉泉山和西山,河北承德避暑山庄锤峰落照借景磬锤峰,等等,都是这方面最成功的例子。

2.西方古典园林的审美特征

西方园林艺术与中国园林艺术迥然不同。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完全排斥自然,力求体现出严谨的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是西方造园艺术的基本信条,追求一种纯净的、人工雕琢的盛装美。

西方园林的艺术特色突出体现在园林的布局构造上。体积巨大的建筑物是园林的统率,总是矗立于园林中十分突出的中轴线起点之上。园林以此建筑物为基准,构成整座园林的主轴。建筑物控制着轴线,轴线控制着园林,因此建筑也就统率着花园,花园从属于建筑。在园林的主轴线上,伸出几条副轴,布置宽阔的林荫道、花坛、河渠、水池、喷泉、雕塑等。在园林中开辟笔直的道路,在道路的纵横交叉点上形成小广场,呈点状分布水池、喷泉、雕塑或小建筑物。整个布局,体现严格的几何图案。园林花木严格剪裁成锥体、球体、圆柱体形状,草坪花圃则勾划成菱形、矩形和圆形,等等。总之,一丝不苟地按几何图形剪裁,绝不允许自然生长形状。水面被限制在整整齐齐的石砌池子里,其池子也往往砌成圆形、方形、长方形或椭圆形,池中总是布置人物雕塑和喷泉,追求整体对称性和一览无余。

在园林布局上,黑格尔曾说:“最彻底地运用建筑原则于园林艺术的是法国的园子,它们照例接近高大的宫殿,树木是栽成有规律的行列,形成林荫大道,修剪得很整齐,围墙也是用修剪整齐的篱笆造成的。这样就把大自然改造成为一座露天的广厦。”西方古典园林无论在情趣上还是构图上和古典建筑所遵循的都是同一个原则。园林设计把建筑设计的手法、原则从室内搬到室外,两者除组合要素不同外,并没有很大的差别。

综上所述,西方园林艺术提出“完整、和谐、鲜明”三要素,追求严谨的理性。欧洲人自古以来的思维习惯就倾向于探究事物的内在规律性,喜欢用明确的方式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清晰的认识。这种思维习惯表现在审美上就是对称、均衡和秩序,而对称、均衡和秩序是可以用简单的数和几何关系来确定的。“决定美和典雅的是比例,必须用数学的方法把它制定成永恒的、稳定的规则”,是西方造园艺术的最高审美标准。

3.中西方古典园林审美特征差异的根源

中西方园林在起源上有着根本不同的用途,又因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引起了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审美特征的不同发展趋向。

古典园林景观设计案例第4篇

关键词:古典园林建筑设计 特点 现代建筑设计 影响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的古典园林建筑在人类建筑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不仅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思维与智慧,还反映出人们精湛的建造工艺与技术。经历了几个世纪的风吹雨打,虽然一些园林建筑的原貌难以再现,但是现代人仍旧可以从保留下来的园林实物中,充分感受到古典园林建筑设计的独特魅力,尤其是通过园林建筑空间的特殊组合方式,以及园林外部环境的处理技巧,可以领悟到古典园林建筑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现代建筑设计的风格也需要不断地创新,完全可以借鉴古典园林建筑设计手法,因地制宜地创新建筑风格,同时也将古典园林建筑设计的精华部分发扬光大。

一、匠心独运的古典园林建筑设计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设计理念内涵丰富,其中不仅体现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同时也体现着深刻的文化意蕴,因而古典园林建筑不仅是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延伸。古典园林建筑设计的匠心独运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点是在建筑的选景方面,充分体现了观赏与被观赏的双重互动性。在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设计中,设计者不仅要考虑如何充分满足人们的活动需求,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建筑的使用功能,同时也要仔细考虑园林景观的总体布局规划,提高园林建筑的和谐性与统一性,这样才能让人们从视觉上感受到园林建筑设计的魅力,当置身园林的时候也会感觉到身心舒畅。在某种程度上说,园林建筑也是一种具有独特光芒的艺术品,在结构、线条、色彩等方面都蕴含着很多的艺术张力,讲求动静的结合,通常使用移步换景的方式来达到和谐多变的艺术效果。

第二点是在园林景观的设计方面,非常重视与自然的完美结合,通常借助人工的力量与智慧,创造出和自然景色相符合的景观,这样虽然是人为的造景,但是和天然的没有太大的区别。在古代园林建造上不仅要设计合适的建筑物,通常还要开凿水池,建造假山等,用人工来再现自然美景,很多景观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第三点是古典园林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视空间的应用,通常以小空间展现大艺术。古典园林建筑的设计师们通常会对自然中的景观加以特征化地提炼和剪裁,尤其是将自然界中的峰峦沟壑进行重新地整合,应用到园林中来,利用小空间彰显出被浓缩化的自然美景,于有限的空间内展现无限的风貌。

第四点是对园林空间的巧妙运用和处理,不仅给园林的总体风貌平添了很多的魅力,而且还强化了园林与自然的融合之美。在处理园林的空间上,设计师经常使用的方法有科学处理空间比例关系、调整具体细节的尺度、景致设计呈现出高低起伏的变化。在设计中,利用明暗关系的变化和虚实相生的效果,促进园林中各个景致的有效衔接。以动景衬托静景,以静景突出动境也是比较常用的空间处理方式。

二、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古典园林建筑设计手法的途径

古典园林建筑以其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精湛的技术手段、富于哲理的审美思想展现在世人面前,其丰富的外在表现形式着实影响着园林整体美观。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可以充分借鉴古代园林建筑设计的手法和建造理念,并运用现代的材料与科技,创造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理念、同时又可以体现古典风韵的建筑来。古典园林建筑设计手法对现代建筑设计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体现在形式的影响上。古典园林建筑总体来说具有功能型自发式的形式特征,其中也蕴含了很多的艺术元素。现代的建筑设计将这种形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抽象理念的结构方式,在注重审美性的同时也体现了功能特征的变化,变古典建筑的被动式语言为主动式的建筑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与古典的建筑设计形成一种有距离的继承与创造,同时也在纵深层次体现了建筑设计以自然和人文为本的核心理念。古典园林建筑中的结构形式包括很多种类型,例如概括、变体、解构、重构等,现代建筑中在形式上完全将这些古典的形式进行了概念化,取其神而不取其形,并在现实中获得了很好的设计效果。苏州新博物馆屋顶饿设计方案就比较新颖,在其核心灵感则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现代建筑通过材料和技术方式的创新将古老的建筑形式进行了时代化的革新。

其次体现在意境的影响上。我国古代的园林建筑非常讲求意境上的和谐,追求与诗画艺术相通的审美境界,现代建筑也深受这种艺术思维的影响,很多建筑在设计的时候也力求营造出一种生动的艺术氛围,一次体现建筑的内在神韵,使人们居住其中体会到建筑的灵魂美。在上海的浦东新区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相邻的喜马拉雅中心在设计的时候就充分应用了古代园林建筑的设计理念,将山水情结融入到建筑的总体设计风格中,理念的抽象化也彰显了现代人独特的设计思维,并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园林建筑范畴,体现了现代建筑返璞归真的绿色理念,让都市人在钢筋水泥中时时感受到自然的气息。该中心独具匠心的林结构是大自然的象征,同时在建筑结构的上部还有一个花园,这也是立体山水园林理念最生动的体现,不仅展示了现代人的智慧,也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祈愿。

第三点体现在建筑造景方式的影响上。我国的古典园林中的造景方式主要包括主景、配景、对景、夹景、分景、隔景、框景、漏景、添景、借景等,这些方式丰富了园林建筑的表达效果,也适用于现代建筑的造景设计上,不仅可以给现代建筑增添一种艺术的美感,同时可以为人们带来更多的身心放松的机会,不仅愉悦眼睛,还愉悦心灵。例如著名建筑师贝聿铭曾经在北京设计了两幢建筑,一个是北京香山饭店,一个是中国银行总部大厦。前者充分把中国的江南园林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设计方案结合到一起,形成了非常和谐的建筑风格。后者在造景的设计上也充分融入了江南园林的建筑意境,在建筑内部中央设置了水池,金鱼游动,石头奇特,富有动静结合的美感。在大堂的两侧有高大的翠竹为庭院增添了自然的风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古典园林建筑设计方式非常多样,且每一种设计理念都蕴含着一定的审美观与价值观,很多的古典园林建筑还体现了很多的哲学思想,同时建筑的建造工艺和技法也非常的精湛,将这些优点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来,可以提升现代建筑的设计魅力,同时提高建筑与环境的融合程度。在实际的应用中,很多建筑设计师还是将古典园林建筑设计理念与现代建筑设计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获得了非常完美的建筑设计效果,同时也为人类的建筑史增添了亮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1]李洪恺.古典园林建筑设计手法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J].江西建材,2012(3)

[2]窦以德.建筑设计方针一席谈[J].建筑学报,2005(1)

[3]郑正球.建筑空间形态之占领与围合[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2)

古典园林景观设计案例第5篇

【关键词】古典园林;景观要素;现代应用

我国的古典园林设计艺术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真实的反映出了某一时期的精神与物质文明。而现代的园林设计在继承了古典园林设计艺术的精华后,又应时代的要求与发展进一步的将更多元素融合到园林设计中。在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的今天,现代园林虽展现出了其自身独特的发展风格,但是我们仍能从中找到古典园林元素的影子。

(一) 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传统园林作为我国璀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深深的影响了亚洲文化圈内的朝鲜、日本等国家,并且其影响范围在发展历程中不断扩展,远播欧洲。最初园林仅仅是供帝王游憩打猎用的苑囿,但随着社会经济以及历史的变革,园林不再拘泥于一定的形式而广为流传,而是通过改造地形来堆山、置石、理水,配以花草树木、建造亭台楼阁等构筑以及布置曲径通幽的园路小径等方式,用艺术手段来构建的“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游憩场所就是我们所说的古典园林。

(二)古典园林景观要素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2.1 古典园林中的自然观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园林的精髓在于以再现自然山水为设计的基本原则,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在充分运用自然要素造景的布局中形成静态与动态空间布局:小桥流水、叠石飞瀑、三面荷花、四面垂柳等,营造出有形或无形的空间性格:花影,花香,虫鸣等。这些都是在广博的自然画卷中经过高度的概括与升华,形成的“高山流水,鸟语花香”的佳境。这些对自然景观的浓缩与创造,恰恰是“人化的自然”,它融会了创作的个人情趣, 形成了中国古典园林“文人山水园”的精华。我们会感受到中国古代园林所追求的天人合一思想,所谓“虽由人作,宛白天开”。

2.2 古典园林中创新思维方式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自然始终是园林创作的素材。“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古典造园以自然山水为创作摹本,造园者通过对自然的感受,取自然美之精华于园林中,成就了无数美景名园。因此,深入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应是园林创作设计的基本源泉。师法 自然的过程就是设计者将自己对自然美的亲身经验加以浓缩概括,提纯典型后再用自然元素表达出来分享给大家的过程。

2.3. 古典园林中的设计技巧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在古典园林的设计中通常会追求意境,用现代景观设计的思想来讲,我们在分析古典园林是一定要注意其内涵,要将园林的意境和所设计的具体实物形成“情景交融”的效果,要力争让人在有限的园林实景中感受到无限的艺术内涵。具体对于景色、情景和意境主要做以下解释:

其一,景色。众所周知,没做园林都是有无数的景色堆积而成的,不过不同的景点代表的情景和含义是各不相同的。也就是说我们在进行景观设计时,结合古典园林中对景色的要求实现“情”、“境”结合非常关键。要做到这点,设计人员在设计景观时必须将建设,山石,环境同想要表达的意境现结合进行考虑,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其二,情境。这方面主要体现人们对于景色的直观感受。古典园林的情境通常是通过有限的山水让人感受无限的想象空间的感觉。要体现园林的情境,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其所处的实际情况,如水面聚而不分,仅在东南和西北伸出水湾小涧,黄石池岸叠石处理成穴状,却能造成源头深远,使你感到水面与外界宽广的河流山涧相连,无形中扩大水面界线,给人余意不尽的印象。

其三,意境。一旦人们对于情境有所感触,自己的思绪将会随之变化,它是反映大家内心深处深层次的东西,是对我们内心意念的一种升华。通常人的思绪都是随着身边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化。古人通过题额、置石等手法来表达园林中的景观精髓。作为景观设计工作者,带动人们的思绪,让大家产生一种积极,舒畅的思绪和重要。要做到这点,不仅要通过树木、山石、水景、建筑、雕塑等因素的组织,注重景物的外形、尺寸、空间比例、色彩等具体细节,让人感受其中的美感;再通过层次性的光影、质感、气味和声音的结合让人对其产生联想;让人感受环境的优美,享受自然深处的舒适,使人的心灵获得释放。

2.4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其一,因地制宜的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艺术里的因地制宜是两方面的,第一就是景观在创造时要保证与基址没有大的出入,第二就是在布置上要分清景点的主配关系,满足整体的需要。很多人在进行设计时都会比较重视结合场地的特点来造景,但是对于按项目的特性因地制宜来布置景点却经常性的忽略。如在中华世纪坛的设计上,原始的设计版本中有许多复杂的景观,不过在最终定案时却都删掉了,世纪坛的建筑形体是由简单的曲线以及圆形线组成的,然后用大量的植物来拱卫中华世纪坛。此外还有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其设计方案在最初同样有不少景观元素,但考虑到公园的特点,在最终定案时该公园从园路的线形到植物的配置,皆以明城墙为主来展开的,让城墙周围有一个自然的环境。而简单的设计也顺利的让公园与城市融合在一起。设计者在进行创作时,要想借鉴古典园林的设计,就要真正的理解何为“因地制宜”,因为只有通过借鉴这种理念而设计出来的作品,才是对古典园林设计理念最好的继承与发展。

其二,移步异景的造园手法

古典园林中最有代表性的移步异景就是苏州的退思园了。苏州退思园中的每一处植物和建筑都能单独成为一景,当组合来看时有能同其他的景观相互呼应,如其中六上六下的坐春望月楼“内纳凉,有四面荷风习习”,可自成一景,着眼于整个内园,其又与“眠云亭”、“岁寒居”、“揽胜阁”以及“桂花厅”等景致遥相呼应,可谓是江南古典园林中移步异景的经典。而现代的天津人民公园,其在整体景观上就具备了江南古典园林的特质,可谓是园中有园、移步异景,其中的亮点当属园内的环形河,该河将园景自然分为五个区域,各个区域单独成景却又相互关联,情趣各异、错落有致。

其三,园林要素在现代运用中的变革

所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造园思想。其在狭小的空间中表现恢弘的自然山水之势。山石、茂林、碧泉等基本素材,同样是现代景观设计中的首选。充分利用古典园林要素,结合现代园林设计表现手法,通过景观格局重组、辅之以现代科技景观材料,巧妙配合光影、气流、温度、湿度等影响人体舒适度的气候因子与地域本土文化,完美地表现当今人与自然的和谐,让现代景观设计更具人性化、区域特色化。换而言之,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绝不能粗枝大叶的套用古典园林的造园要素,须“借”而有“鉴”,充分地考究其要素的特质特性,大胆地寻求“变革”,追求突破与创新。

3 总结 :

因此,古典园林元素在现代应用研究的研究范围里,不同地区应采用不同的视角,侧重于不同的研究重点,既要抓住现代社会的前沿和热点,更要注意面对地域的需求,不断传承与创新突破,拓宽应用领域及形式,结合实践加强对传统要素应用、景观人文体现、新型材料的研究,使其更具有生命力和可实施性,让古典园林景观要素在现代景观设计与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与价值。

【参考文献】

古典园林景观设计案例第6篇

关键词:中西古典园林;艺术;简述

0引言

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而所谓园林艺术,是指在园林中运用典型形象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作者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门类。不同的园林艺术特征需要通过不同的园林形态来予以表现。在世界园林艺术的发展史上,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和西方古典园林艺术以其分别具有的鲜明艺术特征而著称于世。

中西方园林艺术由于中西文化的结构、形态,或是文化形成的哲学基础、思想观念的不同而形成了两大不同的类型。人们习惯于将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式园林称为东方古典园林,将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称为西方古典园林。中国园林建筑与西方园林建筑相比,由于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文化氛围、审美追求等方面的差异,造园中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布局形式,表达各自不同的观念情调和审美意识,产生了东西方园林艺术的差异。wwW.133229.coM

1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以及植物、建筑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中国园林是中国建筑中综合性最强、艺术性最高的一种类型,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珍品。

中国古典园林具有非常突出的审美特征,是一种蕴含着非常丰富和谐而又具有自然韵致的景观体系。中国古典园林还被赋予了深致的精神内涵,中国文化中的人格精神、哲学思想、宇宙观念等等都可以通过园林这个艺术方式而予以表现。

追求诗画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理念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自从文人参与园林设计以来,追求诗的涵义和画的构图就成为中国园林的主要特征。谢灵运、王维、白居易等著名诗人都曾自己经营园林。历代诗词歌赋中咏唱园林景物的佳句多不胜数。画家造园者更多,特别是明清时期,名园几乎全由画家布局;清朝许多皇家园林都由画师设计。园林的品题多采自著名的诗作,因而增加了它们的内涵力量;依画本设计布局使得园林的空间构图既富有自然趣味,也符合形式美的法度。

注重审美经验,通过多种手段调动审美主体的能动性是造园艺术家的不懈追求。园林毕竟是人造的景物,不可能将自然美完全逼真地再现出来,其中的诗情画意,多半是人的审美经验的发挥,即所谓借景生情,情景交融。观赏者的文化素养越高,对园林美的领会越深。东晋简文帝入华林园说:“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见《世说新语》);明计成《园冶》论假山说:“有真为假,做假成真”,都是强调在园林审美活动中主客观的密切关系。为达到调动审美主体能动性的目的,造园艺术家往往特别注重利用两种手法:一是叠山理水。因为假山曲水比较容易模仿自然,形成绘画效果;二是景物命名。通过匾、联、碑、碣、摩崖石刻,直接点明主题。两者都能较有力地引起联想,构成内在形象。

创造无穷的空间效果是园林艺术设计特别注意要达到的目标。在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中,私家园林面积都不大,而皇家宫苑又是私家园林的集锦。要表现出诗情画意的美学内涵需要某种连续委婉的曲线流动。为达此目的,必须运用曲折、断续、对比、烘托、遮挡、透漏、疏密、虚实等手法,取得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无穷效果。像清朝学者沈复在《浮生六记》中所说的那样,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就是要达到“套室回廊,叠石成山,栽花取势,又在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的境界,造成无穷空间的意象。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综合性的空间艺术,为了达到突破视觉局限,与天地融通的要求,造园的过程中还非常强调借景。借景包含借入与屏出两个相反相成的部分。《园冶》指出:“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俗则屏之,嘉则收之”;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等种种手法。中国园林运用借景手法创造了许多著名的美的画面,如江苏无锡寄畅园借景锡山宝塔;北京颐和园画中游、鱼藻轩借景玉泉山和西山;河北承德避暑山庄锤峰落照借景磬锤峰等,都是这方面最成功的例子。

2西方古典园林的审美特征

西方园林艺术与中国园林艺术迥然不同。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完全排斥自然,力求体现出严谨的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是西方造园艺术的基本信条,追求一种纯净的、人工雕琢的盛装美。

西方园林的艺术特色突出体现在园林的布局构造上。体积巨大的建筑物是园林的统率,总是矗立于园林中十分突出的中轴线起点之上。园林以此建筑物为基准,构成整座园林的主轴。建筑物控制着轴线,轴线控制着园林,因此建筑也就统率着花园,花园从属于建筑。在园林的主轴线上,伸出几条副轴,布置宽阔的林荫道、花坛、河渠、水池、喷泉、雕塑等。在园林中开辟笔直的道路,在道路的纵横交叉点上形成小广场,呈点状分布水池、喷泉、雕塑或小建筑物。整个布局,体现严格的几何图案。园林花木,严格剪裁成锥体、球体、圆柱体形状,草坪,花圃则勾划成菱形、矩形和圆形等。总之,一丝不苟地按几何图形剪裁,绝不允许自然生长形状。水面被限制在整整齐齐的石砌池子里,其池子也往往砌成圆形、方形、长方形或椭圆形,池中总是布置人物雕塑和喷泉,追求整体对称性和一览无余。

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亚里士多德说:“美要靠体积和安排”,他的这种美学时空观念在西方造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西方园林中的建筑、水池、草坪和花园,无一不讲究整一性,一览而尽,以几何性的组合而达到数的和谐。追求形似与写实。被恩格斯称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人的达·芬奇认为,艺术的真谛和全部价值,就在于将自然真实地表现出来,事物的美应“完全建立在个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因此西方园林艺术在每个细节上都追求形似,以写实的风格再现一切。

在园林布局上,黑格尔曾说:“最彻底地运用建筑原则于园林艺术的是法国的园子,它们照例接近高大的宫殿,树木是栽成有规律的行列,形成林荫大道,修剪得很整齐,围墙也是用修剪整齐的篱笆造成的。这样就把大自然改造成为一座露天的广厦”。西方古典园林无论在情趣上还是构图上和古典建筑所遵循的都是同一个原则。园林设计把建筑设计的手法、原则从室内搬到室外,两者除组合要素不同外,并没有很大的差别。

综上所述,西方园林艺术提出“完整、和谐、鲜明”三要素,追求严谨的理性。欧洲人自古以来的思维习惯就倾向于探究事物的内在规律性,喜欢用明确的方式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清晰的认识。这种思维习惯表现在审美上就是对称、均衡和秩序,而对称、均衡和秩序是可以用简单的数和几何关系来确定的。“决定美和典雅的是比例,必须用数学的方法把它制订成永恒的、稳定的规则”,是西方造园艺术的最高审美标准。

3中西方古典园林审美特征差异的根源

中西方园林在起源上有着根本不同的用途,又因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审美特征的不同发展趋向。

中国园林起源于公元11世纪的“苑囿”,所谓“苑囿”,就是“筑垣以设境界而于其中饲养禽兽”的场所,供人类进行狩猎、通神、求仙、生产等活动,后逐步转化为游憩、观赏为主。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人们更注重于对自然的山林川泽等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君子比德”、“人化自然”的哲理更直接地导致了人们对山水的尊重,因此要求园林以自然为审美对象,从而明确了园林的风景式发展方向,形成了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整体布局。它还常与诗、画等相结合,楹联碑刻、雕梁画栋,给人以情景交融、遐想无穷之趣。中国园林的特点是将山、水、植物、建筑用绘画的法则进行设计布局,给人以含蓄典雅的艺术感染力,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自然相处的关系。

西方园林起源于“菜圃”或“药圃”。为了农事的便利,将一块长方形平地划成若干方格,将蔬菜、药草等整整齐齐地种植于这些格子形的畦里,并在此基础上植上灌木或绿篱,这就是西方园林的雏形。受古希腊哲学思想的影响,人们本能地将人与自然区别开来,他们喜欢一些具体的事实,并将所见所闻的事物清清楚楚地表达出来。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思想是最大的优点,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这一思想逐步发展,形成了西方注重个性,提倡人的尊严,强调人的价值的观念,从而导致了西方人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必须要使人临驾于自然之上,体现在园林设计方面时就表现为以规则式为主体,用规则的几何形状表现人工的自然,中轴对称,整齐划一。花木、草坪、水池、道路、雕塑、喷泉等构景要素按建筑的法则来设计安排,显示出园林整体的人工图案美,从而表现出人对自然的奴役和改造的关系,其特点是气势磅礴、色彩绚丽、图案精美、空间开朗,给人以宏伟华丽的艺术感。

正是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特别是在思想方式上的差异,造成了中西古典园林艺术在审美特征上的不同,使中西的古典园林艺术交相辉映,称为世界园林艺术史上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明)计成原著.园冶注释.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

[2](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王毅.翳然林水——栖心中国园林之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葛雷,齐彦芬.西方文化概论.中国文化书院,1987年版.

古典园林景观设计案例第7篇

关键词:传统建筑;元素;园林建筑;设计

引言:

园林建筑设计在我国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古典的园林建筑是源于大自然,并利用大自然进行艺术性的加工使之具有自然风景之美的同时又有一种超越大自然之美的建筑美。

1、传统建筑元素的几个要点

1.1墙

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墙不仅是起防御功能的元素,而且是一种文化艺术,是一道别致的风景线。墙的建筑多采用花墙、漏墙、漏墙窗等形式;墙的组合形式长短各异、高低不同、虚实有别;墙的色调清新淡雅、灰色瓦顶、白色墙面。在现代园林建筑的设计中,传统建筑的高实外墙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因此,在园林设计中既要考虑“墙”的防御功能,又要充分考虑对于场景的意向作用,并且要避免风格压抑的弊端。例如,可以采用双层墙面设计,在外层添加小洞、玻璃砖、窄缝等元素;设计采用“高强低窗”、“高墙多窗”等手法;墙的压檐可以使用具有简洁现代风格的金属钢板来建造;造型上汲取马头墙等建筑符号并加以处理,营造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既古朴又时尚的建筑环境;借用古典园林中粉墙花影成景的手法,在小路旁、拐角处、墙侧等处种植竹林,缓解墙的单调,营造曲径通幽的意境,巧妙弥补现代园林设计中墙景与小环境设计的不足。

1.2门窗

传统建筑的门窗已成为独特的建筑形式及建筑风格,深刻影响着现代园林建筑的设计。将传统建筑的门窗文化艺术应用于现代园林建筑的设计中,可创造出既具古典韵味、又保留现代时尚性的建筑。为了与现代园林建筑简洁的特点相符,同时满足采光与通风的基本要求,一些繁复的门窗符号被丢弃,木质框架被保留并加以改造。例如,利用先进的方法及新型材料进行艺术处理,将传统建筑及门窗艺术传承、提炼、再创造,合理调整传统门窗雕饰艺术的使用功能及装饰的具置,重视传统装饰元素的应用,充分展现花窗、雕刻廊架等传统建筑的风格特色,并强调现代设计的简约之美。这些处理方法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引导现代居住消费、填补传统建筑古为今用的空白方面均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1.3色彩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主要的色彩形式为“黑、白、灰”,形成“素雅”这一典型特征。现代园林建筑设计师充分把握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继承传统建筑设计中的色彩文化,并根据现念及具体情境进行合理调整。例如“黛瓦白墙”的色彩组合,给人一种清纯、心静、不浮躁的感觉,让身临其境的人行动更有秩序;灰白色调为主、粉墙灰瓦、错落有致的仿古建筑,添加其他的色彩,并利用现代工艺对传统技艺进行模仿,创造出极具质感的新型建筑,既呈现地域历史文化底蕴,又体现建筑形式的发展,真实展现现代与传统的巧妙结合与经典对话。

1.4装饰

建筑的门窗、梁柱、天井,室内的家具、窗帘、坐垫、壁纸、地面拼花、屏风、隔断等,都离不开图案的装饰,由此可见传统图案是中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图案可利用的范围很广,大到自然万物,小到各种器具,因此,在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中,有大量可参照与借鉴的实例,我们应重视这些作品以及中国优秀的传统图案,并采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将代表传统文化特征的元素提炼出来,再进行巧妙合理的诠释与运用,使设计在满足功能与美观的同时,充分体现传统文化,并赋予传统装饰图案以新的活力与生机。

1.5庭院

庭院可以满足采光、通风的需求,还可补充室内空间的不足,人们可以在此进行例如散步、庆典、聊天等日常活动。现代园林建筑庭院空间充分表达传统庭院的意境与特征。例如香山饭店庭院,具有冠云落日、水流筋、海棠春坞等富有诗情画意的地点名称,以及令人赏心悦目的香山古木红叶;庭院式的建筑布局充分将传统与现代融合,入口前用广场的方式来处理,满足现代旅游功能;后花园三面被建筑包围,一面敞开,布置得体,将精致与开阔有机融合;前庭与后院利用“长春四合院”连接,水池、假山、青竹,使前庭后院有了连续性。

2、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中传统建筑元素运用

现代园林建筑具有其特殊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如何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运用到现代园林建筑的设计之中是需要进行深刻的思考和研究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园林在功能方面相结合

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几乎都有自己的特殊功能。例如,斗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结构的关键性部件,在横粱和立柱之间挑出以承重,将屋檐的荷载经斗传递到立柱;雀替在古代建筑中的作用是缩短梁枋的净跨度从而增强梁枋的荷载力、减少梁与柱相接处的向下剪力、防止横竖构材间的角度之倾斜。将这些具有特殊建筑功能的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合理巧妙地设计在现代园林的建筑之中,既可以体现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又可以起到很好的建筑功能。

2.2将传统建筑元素的装饰效果运用在现代园林建筑的设计中

彩绘这一传统中国建筑元素既可以展示文化底蕴,也可以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现代园林建筑的设计可以参考彩绘的运用方式,将彩绘置于现代园林的建筑之上。

2.3借鉴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将传统建筑元素付诸到现代园林设计之中

我国江苏南京的中山陵是孙中山的陵墓,它是中国近代建筑中的杰出作品。中山陵的主体建筑吸取了中国古典建筑的手法,运用现代技术将传统建筑元素融汇在该建筑之中,使得该建筑在色彩运用、材料表现等方面表达了肃穆宁静的气质和逝者永垂不朽的精神。我国现代园林的设计也可以根据这样的方法将各种传统建筑元素设计到园林之中,表达园林的宁静之美、动态之美、生机之美。

2.4重视传统建筑元素对于园林建筑的色彩效果

我国传统建筑十分重视色彩,不同的色彩更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并且在不同的地域关于色彩又具有一些差异。由于园林本身表达的是自然风观,其内部建筑也必须符合大自然的条件,才能使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建筑与自然的结合不仅要靠建筑的形状和风格的设计,更有色彩融合和渲染的要求。我国传统建筑中都具有十分特别的色彩来传递一些信息,因此可以利用这些色彩内涵,选择不同的色彩来展示园林建筑在园林之中的特殊地位。

2.5在融入中国传统建筑元素时遵守现代园林建筑设计的原则

如现代园林建筑的选址问题就必须准确地使之能够最好的融入自然环境,并且关于基础设施的选址也要注意与自然和建筑的融合。巧妙的运用中国传统建筑元素能够在选址时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3、结语:

总之,现代园林建筑设计的好与坏关系到环境资源、旅游资源、文化资源等在全世界的影响力,设计者们可以充分利用我国传统建筑元素在功能、色彩、装饰、选址等各个方面内容运用到我国现代园林建筑设计,这样既是对传统园林建筑设计的一个创新方式,也是对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一个传承的方式。

参考文献:

古典园林景观设计案例第8篇

关键字:古典园林;西方园林;人性化

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造园活动,由于各自文化传统的不同由各具不同艺术风格,其中风格最具典型的两种园林: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他们都有光辉灿烂的艺术成就,对从古到今的造园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两种园林的典型还适合现代园林吗?答案是否定的,它们都具有不同的局限性。

中国古典园林的局限性

在众多形式和风格殊异的园林设计中,中国的园林以本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结合,从而做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而独辟蹊径,先后对日本园林,欧洲园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堪称园林之母。但近些年来,在中国大地产生了效仿西方园林的众多实例,这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中国古典园林无论是北方的皇家园林还是南方的私家园林,都是由高高的围墙封闭,供少数人游玩居住的。都是私人园子的范畴,一般的人是不能随意进出的。这便决定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封闭性和私密性。而现代社会的园林的服务的主要人群便是普通的人民大众,这便要求现代的园林具有开敞性和大众性。古典园林与现实的大众需求产生了矛盾,而这一需求恰能被开放几何形划分的西方园林所满足,从而造成近现代营造西方园林的狂潮。中国古典园林的服务人群和内向性决定了它的历史局限性。

现代西方园林的局限性

与追求自然美的中国园林不同,西方古典园林以整齐一律,均衡对称,具有明确的轴线引导,讲究几何图案的组织,甚至连花草树木都修剪得方方正正,一切为人工创造为特点。现代西方园林虽不再有修剪整齐的树木,但还是保持了古典园林中的以大几何图案划分地域,重在人工创造的特点。现代的西方园林大的几何图形的广场形式确实可以满足普通人民的健身娱乐要求,但在中国很多地方以机械效仿,生搬硬套,这种没有经过消化吸收的“文化大搬移”必定会产生一些没有生命的景观垃圾。而且西方园林设计过于平面化, 人们往往惊叹于设计图纸平面图案的美妙绝伦,但事实上,亲身置身于施工完的景观现场,完全体会不到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在夏日的骄阳下,人们穿越广场匆匆行走,根本无暇顾及满目平整的花花草草。大尺度的平面布置,使景观设计成为纯粹的装饰品,和人产生了很大的距离。设计思想过于苍白,一味追求形式美,抛弃了实用功能和延承历史文脉的本质要素,只能是苍白而无生命的。

人性化现代园林的融合

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现代园林两个不同源的园林在现代园林的需求中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局限性,这就要求我们把这两种类型的园林 进行优化重组,最终达到人性化现代园林的融合。

西方园林的过于人工雕琢且营地铺装占有很大面积,而中国园林崇尚“自然”,从老庄崇尚自然到以表现自然美为主旨的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园林的出现、发展,都贯穿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哲学观念。这个观念深刻影响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创作,强调“法天贵真”、“天趣自然”,反对成法和违背自然的人工雕凿。这一点中国园林可以给与很好的修正和完善。可以把中国园林中师法自然,多以植物造景为主运用到现代的大广场式的西方园林中去,应该切实地把人性需求落到实处,真正的做到使人可停,可赏,可游,可憩的自然舒适环境。西方园林不仅要在设计中运用中国园林的自然手法,在实际工程的场地改造中也应注意因地制宜。

景观建设最理想的是利用自然界原有的地形,它是亿万年逐步形成的,具有自然界本身固有的协调,利用起来既省工力又有丰富的自然情趣。事实上由于人们无限制地开垦、开采、修建工程,现在的城市及郊区已经很少保存着原有的自然地形了。所以西方园林还应注意向自然风景学习。自然界创造的风景,在宏观方面要了解它的地质构造,了解地形和水系的依赖关系,了解它的形态表现。有一定的熟悉以后,再进一步纪录自然风景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过程。如果是准备利用开发的自然风景,还要进一步详细调查,要以土地的自然属性来决定它的用途。如果不加调查就武断的决定,它的利用就会遭到失败。在环太湖十八弯景的设计中,设计者对每一个山坡都进行了土质和地形的分析,拿出相应的设计方案就非常的成功。

对于西方园林的内涵苍白这一点,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却表现得淋漓尽致,更是值得学习的。 中国园林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园林体系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不以创造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具体园林形象为最终目的。它追求的是表现形外之意,象外之象,也就是所谓意境。意境,实质上是园主所向往的,从中寄托着情感、观念和哲理的一种理想审美境界。它通过园主对自然景物的典型概括和提炼,赋予景象以某种精神情感的寄托,然后加以引导和深化,使观赏者在游览观赏这些具体的景象时,触景生情,产生共鸣,激发联想,对眼前景象进行不断的补充与拓展,感悟到景象所蕴藏的情感、观念,甚至直觉体验到某种人生哲理,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一种超脱与自由,享受到审美的愉悦。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不可能象古人一般整日赏花饮酒,闲情雅致,也不会产生那么多丰富的情感。但作为社会整体的一员,必定时刻与周围的一切产生联系。好的景观设计师能洞察人的情感,体会文化与哲理的审美,其作品必将与社会单体产生更多的共鸣。这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中国古典园林中也有很大的时代局限性,由封闭内向性向开敞大众性转变,必然离不开对西方园林的学习借鉴。借鉴西方园林中的大型的开放性的理念,建造成为大众服务的公共园林 .

在现代景观设计发展的过程中,西方的园林风格盛行于现代中国大地,首先体现在房地产业中,开发商为了起到好的效果,他们往往启用国外的设计机构,结果设计出来的效果许多是纯粹的西方园林风格,到处是罗马柱和欧式雕塑,在植物的配植上讲究群植,花团锦绣,豪华气派,中国传统风格的园林艺术难觅其踪。在其出现的初期,人们感叹其气派和豪华,同时,对其手法也倍感新奇,认同其开敞奔放的风格,使这种风格和款式在九十年代末达到了高峰。同样,其他的园林绿化也受到很深的影响,如道路绿化,街头小品,大型广场等都有了很强的西方园林色彩,传统园林风格受到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受到一次很好的洗礼,不可避免地印上了时代的烙印。这充分让我们意识到,借鉴西方园林不是仅仅借鉴西方园林的外在形式,而是借鉴西方园林中的大众开放性的内在理念。如天津的中心花园于2000年仿西方的大广场园林建成一圆形的旱式喷泉广场,实用价值极低,其夏天日照强烈,无法使人停留,造成了资源和资金的大量浪费。

同样在中国大地上也未免有一些过份追求古典园林风格,一味生搬硬套,造成了景观的滥用和浪费。古典园林所表现的人生哲理和审美情趣与今天新的时代有着很大的距离,它的一些创作思想和手法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的,并有其适应的范围。时代不同了,就不应该不分条件,到处套用传统园林的做法。比如叠假山,这是传统园林的主要造园手段,是表现山水这一主旨所必须的。它在私家园林面积有限而又封闭的空间中是自然山峦的典型化,虽然实际的尺度和体量都不大,却仍然能体现其高峻与幽深的境界,宛若自然。可是,现在有一些城市,不分场合,堆叠假山成风,不论公园还是空旷的广场都堆,结果是假山的体量很大,仍显不出山峦的气势,像一堆乱石头,花了钱,费了人力,效果并不好。当然,也有处理的好的,那是对传统的假山技术进行改造,以现代化材料代替湖石和黄石等价格昂贵的天然石料,强调整体效果,恰当地处理好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如广州流花湖旁的山石景色,尚称自然,是对传统假山的继承与创新。另外,古典造园强调景色入画,往往曲桥无槛、径必羊肠,廊必九回。这些也不能到处搬用。南京金陵饭店的外庭院,以黄石叠成池岸、假山,采用平顶的游廊,与现代化的建筑取得协调,是谓借鉴的好。所以设计师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无论西方园林还是中国园林的应用都要建立在适合适度的基础上。

综上所述,现代的园林要开敞性与植物造景并重,永远把人民大众的需求放在首位,有机的结合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现代园林的优越性,创建更完善的人性化现代园林。

参考书目:

1. 彭一刚。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