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知识

古典文学知识杂志 部级期刊

The Knowledge of Classical Literature

杂志简介:《古典文学知识》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101/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名家治学、名作赏析、文学史话、唐诗札记、唐诗偶得、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宋元诗僧录、丝路与唐诗、雅雨丛谈、解之赋话、写本漫谈、读书...

主管单位: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凤凰出版社
国际刊号:1006-9917
国内刊号:32-1101/I
全年订价:¥ 136.00
创刊时间:1986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09
总发文量:1584
总被引量:1466
H指数:9
立即指数:0.0102
期刊他引率:1
  • 我的从师问学过程

    作者:宁宗一 刊期:2005年第01期

    1950年我从北京来天津入南开大学中文系学习。当时的系主任是由西南联大转来的、并以研究《洛阳伽蓝记》闻名的彭仲铎先生。担任古典文学讲授的还有华粹深、孟志孙和朱一玄三位先生,语言学和文字学的老师是邢公畹、张清常和杨佩铭三位先生,助教只有张怀瑾先生一人。由于当时课程较多,几位老师负担极重,所以采用了“就地取材”的办法,聘请了...

  • 有节制有节奏的感情喷发——刘琨《扶风歌》赏析

    作者:顾农 刊期:2005年第01期

    这首《扶风歌》是刘琨的代表作之一,曾被选人萧统《文选》(卷二十八),历代传诵不衰。刘琨(271~318)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定县南)人。《晋书》本传说,他从青年时代起就“以雄豪著名”,太康末年,他与祖逖同为司州主簿,中夜闻鸡起舞,后来祖逖得到重用,刘琨写信给亲友说:“吾枕戈待旦,

  • 在文学复古之外——李颀、李攀龙两首七律的比较

    作者:张广绍 刊期:2005年第01期

    T.S.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如是说:“然而如果我们不带有这种成见来研究某一诗人的话,我们往往会发现他的诗作中不但最好的部分,而且最富有个性的部分也是他的前辈诗人最有力地表现他们作品的不朽的地方。我指的不是易受影响的青少年时期,而是完全成年的时期。”

  • 逍遥之乐背后的隐微心曲——苏轼《前赤壁赋》主旨新探

    作者:李金松 刊期:2005年第01期

    苏轼的《前赤壁赋》是中国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名篇,历来对其主旨所作的解说,大致相去不远,不外乎是苏轼在此赋中表现自己对人生所持的旷达的看法。然而,对苏轼在这篇作品中所显现出来的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学界却缺乏深刻的揭示。其实,在《前赤壁赋》中,苏轼决不只是借山水而谈哲理,从而表现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与不计得失的旷达胸怀,而是在...

  • 悲莫悲兮生别离——马致远《汉宫秋》二、三折赏析

    作者:厉晖 刊期:2005年第01期

    马致远乃元曲四大家之一,相比较关汉卿而言,马氏的散曲较剧曲有名。一曲《天净沙·秋思》,“纯为天籁”(《宋元戏曲史》),其清俊之风,在难以胜数的悲秋之作中可谓千古绝唱。尽管马致远以散曲名世,但其剧曲不亚关、郑、白三家,自成一格。《汉宫秋》是马致远剧曲之代表作,臧懋循视其为“元剧之冠”,“论其风格,卓尔大家”,堪与关汉卿、...

  • 含蓄蕴藉 言近旨远——张可久[中吕·朝天子]《探梅》赏析

    作者:张梅珍 刊期:2005年第01期

    张可久,号小山,是元代中后期著名散曲作家。他一生致力散曲创作,其散曲风格与当时崇尚直露艳俗之风大相径庭,以饱含清丽雅正、含蓄蕴藉的气韵取胜,是元散曲“雅化”最突出的代表之一。[朝天子]《探梅》一曲含蓄蕴藉、言近旨远,是他散曲的代表作之一。

  • 乐极哀来 因情生变——《长生殿·惊变》赏析

    作者:俞为民 刊期:2005年第01期

    《长生殿》是古代戏曲史上与《桃花扇》并称的杰作。作者洪舁,字叻思,号稗畦、稗村、南屏樵者。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清顺治二年(1645),卒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出身世宦之家,高祖洪椿曾任明都察院右都御史,父亲洪起鲛也曾在清初做过官,母亲黄氏是大学士黄机之女。家里藏书甚富。

  • 识之些微残篇断简 遂使才子万古留名——读袁宏道《徐文长传》

    作者:文瑛 刊期:2005年第01期

    《徐文长传》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人物传记。徐文长,名渭,是明中叶一位成就卓著的文学家、书画家,在诗文、戏曲、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他愤世嫉俗,狂放不羁,因而屡遭迫害,并一度致狂。晚年,他只能依靠出卖自己的书、画为生,最终贫病而死。即使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如此终生不遇、死后湮没,也足以使认识...

  • 谈谈1900年前后的三部“中国文学史”著作

    作者:黄霖 刊期:2005年第01期

    据目前所知,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文学史”著作是俄国人瓦西里耶夫于1880年写的《中国文学史纲要》。接着,1882年日本的末松谦澄出版了一本先秦的断代文学史《支略古文学略史》。之后稍沉寂了一段时间,到1900年前后,则形成了一个编纂“中国文学史”的热潮。假如从1891年到1904年作一统计的话,

  • 杨万里的诗味说及其时事诗

    作者:刘天利 刊期:2005年第01期

    “诗味说”是诗歌的艺术表现方法问题,即如何表现才能使诗歌产生更好的审美效应和社会效应的问题。

  • 《三国演义》五题

    作者:王志武 刊期:2005年第01期

    罗贯中把赤壁之战写得有声有色,几乎每个场面都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其中曹操回到南郡后恸哭郭嘉一事,虽然仅有一百个字,但却余味无穷,含义至深。遗憾的是,从《三国演义》问以至今,没有一人揭示出曹操此举的深刻内涵。包括毛宗岗在内的许多评论家, 是

  • 一头失控的江湖怪兽——李逵形象新说

    作者:淮茗 刊期:2005年第01期

    在《水浒传》中,李逵是作者着墨较多、性格较为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之一。对这位梁山革命队伍的要将,历来的评价较高,或认为他最具反抗意识,或认为他天真可爱。但笔者阅读《水浒》数遍,对这位好汉实在喜欢不起来,一头失控的江湖怪兽,这是笔者对他的整体印象。

  • 陶渊明和王绩的隐逸之别

    作者:郑朝琳 刊期:2005年第01期

    在浩瀚的文士长河中,有两位文人有着众多相通之处。他们不仅生活经历有着相同的地方,而且诗风相似。他们就是东晋的陶渊明和隋末唐初的王绩。

  • 但得夕阳无限好 何须惆怅近黄昏——朱自清的学术人格及古今诗学研究

    作者:白振奎 刊期:2005年第01期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祖籍浙江绍兴,因为跟扬州的关系密切,够得上古人所说的“生于斯,死于斯,歌哭于斯”了,自称“我是扬州人”。朱自清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后进本校哲学系本科读书。1919年加入北大学生发起的“新潮”社,并开始新诗创作,次年11月“文学研究会”在北京成立,朱自清成为该会早期成员。1920年毕业后到杭州第一...

  • 细数落花——王安石与南京(上)

    作者:程章灿 刊期:2005年第01期

    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夏季的一天,不满17岁的江西临川人王安石,跟着升为建康府通判的父亲王益,第一次来到了金陵城。此前,他虽未来过这个城市,对这个城市古代与近代的历史,却早已了然于心。三百年六朝王气,钟毓于这座城市,略读经史的人,都不会陌生。六十多年前,这里还曾经是南唐的国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