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知识

古典文学知识杂志 部级期刊

The Knowledge of Classical Literature

杂志简介:《古典文学知识》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101/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名家治学、名作赏析、文学史话、唐诗札记、唐诗偶得、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宋元诗僧录、丝路与唐诗、雅雨丛谈、解之赋话、写本漫谈、读书...

主管单位: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凤凰出版社
国际刊号:1006-9917
国内刊号:32-1101/I
全年订价:¥ 136.00
创刊时间:1986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09
总发文量:1584
总被引量:1466
H指数:9
立即指数:0.0102
期刊他引率:1
  • 陈寅恪先生文学史研究方法概述

    作者:黄鸣 刊期:2004年第06期

    陈寅恪(1890~1969),祖籍江西义宁。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是晚清戊戌维新时惟一支持变法的地方主官,后被慈禧赐死。父亲陈三立,号散原,是近代著名诗人,宋诗派的巨擘,著有

  •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生——谈杜甫“草堂诗”中对自然生命的关爱

    作者:沈利华 刊期:2004年第06期

    杜甫流寓成都的几年是他一生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他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岁末抵达这里,代宗永泰元年(765年)五月离去,内中除有一年多(762年7月至764年3月)流寓梓州和阆州外,实际在成都草堂住了将近四年。这是他除长安之外住得最久的地方。正如诗人自己所说:“迢递来三蜀,蹉跎有六年。”(《春

  • 勺水兴波,层层追险的情节艺术——《聊斋志异·青娥》漫议

    作者:刘颖慧 刊期:2004年第06期

    在蒲松龄以写花妖狐媚的爱情故事而著称的《聊斋志异》中,《青娥》写的却是两个俗世男女一见钟情、历尽曲折而终成眷属的故事。

  • 范温与中国的韵论

    作者:傅新营 刊期:2004年第06期

    我们知道,韵论是印度诗学中比较大的一个方面,而作为诗学范畴(而非语言学范畴)的“韵”,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韵的理论,也是中国诗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部分,只是论述的文学家相对较少。

  • 从分别屈、宋到屈、宋并举——汉魏六朝时期关于楚辞的文体认识

    作者:蒋方 刊期:2004年第06期

    楚辞创自屈原,宋玉继之于后,其作品之“惊采绝艳”,是汉魏六朝时期文人的共同认识,但评价却颇有区别。汉人往往将屈原与宋玉区别开来,推重屈原而以宋玉为轻薄。魏晋以后,文人却往

  • 浅读《封神演义》

    作者:吴承学 刊期:2004年第06期

    《封神演义》是明代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主要内容是写纣王暴虐,武王率师伐纣而引起的商周之战,其间又神佛迭出,助周者为阐教,助纣者为截教。双方多次鏖战,各有死伤,随着截教的失败,纣王自焚,武王克商,姜子牙封神,最后以周武王分封列国告终。

  • 宋词中的市民形象

    作者:房日晰 刊期:2004年第06期

    作为一种抒情小诗的词体,或写香艳闺情,或写风花雪月,或写自然丽景,取材比较狭窄。从苏轼起,词人才多有自我抒情之作,于是在词中出现了众多的风貌各异的词人的自我形象。然因写词者,大多是读书人,因此士人以外或劳苦大众,则很少在词中出现。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市民开始崛起,一些市民遂成为词人创作的对象。于是,在词

  • 江湖宴钦与《水浒传》的关目设计

    作者:吴光正 刊期:2004年第06期

    如何使来自八方、身份各异、经历各异的好汉聚义梁山,惟宋江马首是瞻,这在《水浒传》的艺术构思上是要煞费苦心的。金圣叹批《水浒传》,就是想把作者“若干年布想、若干年储材、又复若干年

  • 王维“老年方爱粥”句解

    作者:薛天纬 刊期:2004年第06期

    我们常有这样的阅读体会:古人诗中,有时遇到一些看似平易的句子,但实际上如不深究,则对这些诗句的理解难免似是而非,甚至根本不理解。这样的诗句又往往被注家忽略,于是,就留下了解诗的空白。这空白处,实在有认真填补的必要。这里,试说王维诗中的一个例子。

  • 马来西亚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作者:黄先炳 刊期:2004年第06期

    马来西亚全国人口2000多万,华裔逾600万,约占三成。除了新加坡之外,是世界上华裔人口比例最多的国家。马来西亚华裔保持传统习俗文化,广泛使用汉语。按理,其传统学术研究也应

  • 《怀旧篇》中的徐枋

    作者:方良 刊期:2004年第06期

    清朝初年,在太湖东侧的光福邓尉山、木渎灵岩山周围散居着一群群隐逸民、隐逸僧。称他们为群,是因为他们隐居而又务时事;散居而又来往频仍,声气相应。他们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及个人

  • 姚鼐读书生活一瞥

    作者:张徐芳 刊期:2004年第06期

    《惜抱轩尺牍》是清代散文大家姚鼐的书信集。相对于文集《惜抱轩集》而言,他的这部卷帙颇丰的书札以家常化的笔触记录了作者更为本真的生活情态,这里既有作者探求文艺的心得体会,又不乏教授弟子的娓娓清言。通过阅读,我们很容易产生一种鲜明的印象:姚鼐对于读书并非一般所理解的强调。那么,读书对于

  • “知人论世”、“见从己出”和“法不前定”——《吴敬梓研究》出版20周年回顾

    作者:陈美林 刊期:2004年第06期

    孟子有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万章下》),后人对此有不同理解。笔者认同章实斋所言,他在《文史通义·文德》中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文辞也。知其世矣,

  • 《金瓶梅》人物形象研究述评

    作者:葛永海 刊期:2004年第06期

    《金瓶梅》是明代著名的长篇世情小说,为“四大奇书”之一,出场的人物近200个,主要人物除西门庆和其一妻五妾外,还有上自皇帝宰辅,下及无赖篾片、鸨婆娼妓等三教九流、形形色色的人物。其中如西门庆、潘金莲、应伯

  • 词中小剧 对话传神

    作者:陶文鹏 刊期:2004年第06期

    宋词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向诗、赋、散文学习借鉴,而且从音乐、绘画、园林乃至戏剧中吸取营养,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艺术表现力。宋代杰出的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都曾在词中描写了人与人或人与物的“对话”,设置饶有戏剧性的情景,把词作写成了一出出意趣横生的抒情小剧。在这些词剧中,人物对话口吻逼肖,声态活现,有“潜台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