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社会科学

广东社会科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

杂志简介:《广东社会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067/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经济学、哲学、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专题研究、历史、文学、社会学、法学

主管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国际刊号:1000-114X
国内刊号:44-1067/C
全年订价:¥ 190.00
创刊时间:1984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39
复合影响因子:1.25
总发文量:2125
总被引量:13375
H指数:39
引用半衰期:4.9394
立即指数:0.0268
期刊他引率:0.9797
平均引文率:9.5357
  • 孙中山与中国商民运动

    作者:乔兆红 刊期:2007年第03期

    商民运动是随着国民党在改组之后开始重视民众运动而逐步开展的,作为国共合作的结晶,孙中山功不可没。随着1920年代民族主义的兴盛,“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全国的目标切合民间大众的民族主义情绪,因此得到广大民众的热情支助。后,在国共两党的推动下,反帝爱国的民族运动兴起,以中小商人为主体的商民积极参加这场革命,为配合北伐战争,完...

  • 孙中山创办广东全省商会联合会的活动及其影响

    作者:黄增章 刊期:2007年第03期

    广东全省商会联合会是特殊条件下产生的商业团体。此前关于广东商人和商业团体的著述中,谈及该组织时仅仅是一语带过而已,有些著作甚至称其成立于1924年,也有称是由广州市商会与总商会共同创办。本文论述孙中山为了改变广东商界不关心政治的心理,发动商人积极参与民主革命事业,从而设立这一新的商业团体。探讨这个新组织产生的背景、筹办的...

  • 孙中山西部开发思想初探

    作者:虞天识 刊期:2007年第03期

    中国西部开发,乃孙中山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开发思想的形成根源,民生主义是理论基础,十九世纪后半叶的社会现实是社会根源,民族平等观也是重要的思想基础。西部开发思想的主要内容,发展交通、发展实业、加强教育等。本文认为孙中山西部开发思想对当今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明代前期潮州的海防建置与地方控制

    作者:黄挺 刊期:2007年第03期

    从国家视角看,潮州是一个开发时间比较晚的地方。一直要到宋代,国家才开始真正有效地控制潮州。明初新政权加强潮州的海防建置,虽然有关御倭和对付方、张余党的国策,但更加直接的目的.显然是为了控制地方社会势力。对明初海防、海禁的研究,必须兼顾到国家政策、地方传统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方可以有更接近于事实的结论。

  • 老鼠与猫:1780年广东盗案研究

    作者:刘正刚 刊期:2007年第03期

    明清时期,广东的富裕与其独特的滨海位置密不可分。由于民间海上贸易兴盛,朝野皆视广东为多盗之地。1780年广东巡抚李湖揭开的番禺老鼠山盗案,至少暴露了乾隆时期社会的两大弊病,一方面是沿海贫民竭力冲破政府禁令出海谋生求富,沦为盗匪;另一方面则是地方官吏(兵)借机敲诈勒索中饱私囊。乾隆盛世潜伏着的各种社会危机已在悄悄涌动。

  • 庚子、辛丑之际的“惩凶”问题探析

    作者:郭晓勇 刊期:2007年第03期

    在庚子、辛丑年间的《辛丑条约》谈判过程中,对所谓的“祸首”进行惩处,原本是先前处理教案思维的延续,但一度成为双方正式谈判的先决条件,阻碍了议和的顺利进行。“惩凶”的结果。一方面使清政府威信扫地,列强则达到进一步控制中国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打击了清政府中最顽固保守的势力,为“新政”扫清了道路。

  • 西安事变研究的新思考

    作者:林家有 刊期:2007年第03期

    1936年12月12日发生的西安事变对近代中国历史发生什么影响?对西安事变的发动者张学良等人应该如何评价?学术界,尤其是海峡两岸学者的看法不一。现在有关人员都已经作古,事变的前因后果也大致清晰,对此我认为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淡化党派意识,从国家民族的利益出发给予正确的评析。目的在于为西安事变和经历者的是与非,求得一个合理...

  • 中国传记的文化考察

    作者:杨正润 刊期:2007年第03期

    中国文化是一种自传文化,从文化和比较文化的角度可以解释中国传记史上的三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古代传记的高峰出现于西汉,其后就不再出现;《史记》的传记方法已相当成熟,为什么后代不能继承和发扬;具有重大文类意义的自传,为什么在中国特别落后、很少佳作。

  • 张之洞编《中国大地形势歌》

    作者:李振武 刊期:2007年第03期

    张之洞(1837—1909)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早年简放湖北、四川学政,创建武昌经心书院、成都尊经书院,着意培养科举文士。后在湖广总督任上,极力倡办新式学堂,派遣大批学生赴日本留学。其《劝学篇》所倡导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更成为清廷学习西方的宗旨。1903年,他与学部尚书张百熙共同主持编定了中国近代第一部新式学制...

  • 放逐自我:文学的一种可能方式

    作者:张荣翼 刊期:2007年第03期

    本文对于文论史上作家“自我”概念地位的变化提出了自己的认识。现代以来文学变革总的趋势是倡导人的自由和解放,同时,作家在创作中也加强了对于自我的张扬,作家自我意识的确立与文学的进步具有了同一性。但是,这种创作自我扩大的趋势不是直线式的、代表文学进化的唯一可能方式,由于读者意识的觉醒、由于文学生产的体制化和合作要求、以及...

  • “历史诗学”的两套理路与文论研究中的历史意识问题

    作者:邱运华 刊期:2007年第03期

    本文以廓清“历史诗学”在俄苏与英美文论语境下的意义差异为背景,反思在“历史主义”这个问题下文艺学研究的不同价值取向。我把历史诗学归纳为两套理路,即俄罗斯学派的历史主义与新历史主义的反历史主义。正是因为“历史诗学”在俄国和英美文艺理论领域的彼此矛盾的使用方式,才更强烈地凸现出它所包含着的意识形态色彩。

  • 新时期“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状态之比较

    作者:席扬 刊期:2007年第03期

    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充任为阐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价值的“历史资源”和证人角色。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格局中逐步走向主导,具有了“元话语”身份,影响了人们对中国当代文学作为“学科”的“学科性”和“科学性”的认同与首肯。90年代中期至今,“中国现代文学”...

  • 文化断裂与制度边缘性效应——关于崖口村制度变迁的一种解释

    作者:王兆萍 刊期:2007年第03期

    本文从文化角度分析“崖口现象”,认为文化在社会结构中具有独立性和重要性,文化断裂可能引发人们制度失意、制度创新和制度排斥,而崖口的公社体制实质上就是文化断裂背案下制度边缘性效应之制度失意的产物。

  • “地铁经济与旅游消费”论坛在穗举行

    作者:晓文 刊期:2007年第03期

    2007年1月25日下午,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旅游经济研究所和番禺区旅游局联合主办的“地铁经济与旅游消费”广州(番禺)论坛在广州番禺举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省及广州市旅游局、广州市地铁总公司、番禺区等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和广州地区的专家学者,以及有关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士近100人出席了此次论坛,共同为地铁经济与旅游消费把脉论道。

  • 户族、庙会与老人——以陕西武功县新庄村为个案

    作者:王习明 刊期:2007年第03期

    农村老年人的福利水平不仅与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变迁有关,而且与村庄的社会构成、老年精英的流向和信仰有关。改善和提高农村老人的福利水平对于改善整个中国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的治理环境有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