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科学

法律科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Science of Law(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杂志简介:《法律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1-1470/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论、法律文化与法律价值、反垄断法治、科技新时代法学专论、部门法理与司法实践

主管单位:陕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国际刊号:1674-5205
国内刊号:61-1470/D
全年订价:¥ 250.00
创刊时间:1983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陕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5.167
复合影响因子:3.76
总被引量:6880
H指数:42
  • 杨建军教授简介

    作者:杨建军 刊期:2015年第01期

  • 约一渴

    刊期:2015年第01期

    《法律科学》是西北政法大学主办的学术性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热诚欢迎法学研究人员、法学院系师生、司法工作者及法学爱好者惠寄优秀稿件。一、本刊欢迎问题意识突出、选题新颖、见解独到的法学理论文章和法学各分支学科的专题研究成果,以及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现实性研究成果。“法律文化与法律价值"是本刊建设的名牌栏目,对有关专题...

  • 区域法治文化:意义阐释、运行机理与发展路径

    作者:夏锦文 陈小洁 刊期:2015年第01期

    全球化的发展、国家法治的统一性,都不可能消灭法治文化的区域特质。在一个统一的甚至是大一统的国家,尤其是大国和多民族国家,完全可以形成不同的区域法治文化。区域法治文化与国家法治文化之间、不同区域的法治文化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区域法治文化的发展前提是不同法治文化的共存,发展动力是法治文化之间存在的冲突和...

  • “仁"的变迁:孔子法律思想的历史逻辑

    作者:武树臣 刊期:2015年第01期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古代社会最重要的哲学观念。“仁”字最早见于甲骨文。“仁”源于东夷民族母哺其子、抵足而眠等风俗习惯。“仁”的基本精神是“相人耦”(人相偶)即人与人相互友爱、尊敬和合作。“相人耦”精神在殷周政治法律实践活动中有所体现。孔子把朴素的“相人耦”习俗加工成为“人己和”思想,完成了“仁”的哲理...

  • 论“同案同判"的证立及其限度

    作者:张超 刊期:2015年第01期

    “同案同判”是来自社会公众的强烈诉求,它产生于法律适用过程中法律具体化所造成的判决差异之语境,成为法官在裁判实践中需要面对的一项可能要求。“同案同判”的吸引力主要在于内在于法律实践的平等价值和安定性价值;但是其与裁判正确性的要求未必相一致,因而作为一项司法要求它是初始性的,法官可基于更具优势的理由而摒弃既有判例。对“...

  • “法院独立”与“法官独立”之辩——一个中式命题的终结

    作者:蒋惠岭 刊期:2015年第01期

    “法院独立”与“法官独立”之争看似语词差别,实则价值之异。我国审判组织的制度形式与运作实践似乎都在支持“法院独立”的观点。但是,此观点始终没有说服所有人,特别是实务部门的法律职业人。因此,法律界必须对这些理论的误解加以澄清。无论从法院组织理论,还是从法律职业理论,都可以得出法官独立的观点。而且,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每一...

  • 真理与修辞:基于苏格拉底审判的反思

    作者:彭中礼 刊期:2015年第01期

    修辞妨碍真理实现,这是自苏格拉底审判以后流传的成见。柏拉图通过反思苏格拉底审判,得出了修辞是“通过语言蛊惑听众”的诡辩术这一结论。就苏格拉底审判而言,从技术层面看,苏格拉底为了追求真理,在辩护中期待以“去修辞”的方式说服民众,实现自己的抱负。实际上,苏格拉底的“去修辞法”是一种修辞;苏格拉底拒绝背法而逃,追求以死服法...

  • 地方立法客体的选择条件及基本范畴研究

    作者:张淑芳 刊期:2015年第01期

    地方立法客体牵涉到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划分,也牵涉到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权限的区分。我国《立法法》关于地方立法的所能够规定的事项体现在第64条和第73条,以“执行性”和“地方性”两个特点作了粗略概括。然而,在立法实践中,该二者仍然是一个令人困惑和难以把握的问题。为了对地方立法进行有效的法律治理,使之成为整个国家立法体系的有机构...

  • 中国的收入差距与刑事犯罪

    作者:李予联 朱江丽 刊期:2015年第01期

    中国的收入差距与刑事犯罪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且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从刑事案件规模来看,收入差距对刑事犯罪的影响具有“u”型曲线特征,即适度的收入差距将降低刑事犯罪率,而其进一步扩大则将带来后者的攀升;从刑事案件结构来看,收入差距显著地诱发了暴力型案件中的凶杀罪和伤害罪,以及财产型案件中的盗窃罪,且尤以盗...

  • 中国的收入差距与刑事犯罪

    作者:李子联 朱江丽 刊期:2015年第01期

    中国的收入差距与刑事犯罪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且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从刑事案件规模来看,收入差距对刑事犯罪的影响具有“U”型曲线特征,即适度的收入差距将降低刑事犯罪率,而其进一步扩大则将带来后者的攀升;从刑事案件结构来看,收入差距显著地诱发了暴力型案件中的凶杀罪和伤害罪,以及财产型案件中的盗窃罪,且尤以盗...

  • 论并存罪过

    作者:卢有学 刊期:2015年第01期

    传统罪过理论所坚持的“一个罪名、一种罪过”原则,不能合理地解释滥用职权罪等犯罪的罪过形式,“客观的超过要素”、“复合罪过”、“主要罪过”等学说也存在诸多理论缺陷和实践困惑。罪过形式包括简单罪过与复杂罪过,“并存罪过”是复杂罪过的一种表现形式,即一个犯罪的基本罪过或者加重罪过存在着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的情形。犯罪...

  • 论死亡赔偿所得的分配——兼谈我国死亡赔偿制度的完善

    作者:田韶华 刊期:2015年第01期

    死亡赔偿所得应当在明确各赔偿项目性质的基础上公平合理地在死者的近亲属之间予以分配。其中死亡赔偿金应当界定为对死者近亲属未来供养利益和身份利益丧失的赔偿,二者应分别根据受供养人的具体财产损失和近亲属与死者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予以分配。对可以纳入死者遗产的赔偿金的分配则应当注意与《婚姻法》的衔接。至于基于赔偿协议的一揽子死...

  • 侵害保护作品完整权的判断标准——兼评我国《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第13条第2款第3项

    作者:李扬 许清 刊期:2015年第01期

    当前我国司法实践中在判断是否侵害保护作品完整权时,存在主观和客观双重判断标准,因而造成司法不统一的现象,这亟需《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统一标准。然而,《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草案送审稿第13条第2款第3项除了将现行著作权法关于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的规定进行简单合并外,并无任何作为。虽然日本有关保护作品完整权的立法构造采取了...

  • WTO“一揽子承诺”法律问题阐微

    作者:徐泉 刊期:2015年第01期

    WTO规则体系中的“一揽子承诺”已成为一个既涉及WTO规则体系稳定,又关涉WTO“多哈发展回舍”谈判走向的重要问题。学界对“一揽子承诺”的认知尚存歧见。“一揽子承诺”具有三个层面上的解读,即作为一种程序性手段、作为一种谈判工具和作为一项法律原则。“一揽子承诺”是否还能适应“多哈发展回合”发展,WTO谈判方式是否需要改革等问题都成...

  • “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在中国适用问题探讨

    作者:杨宇冠 郭旭 刊期:2015年第01期

    我国《刑事诉讼法》引入了“排除合理怀疑”的概念,作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判断标准。我国“排除合理怀疑”的主体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这也使得该标准具有了一定的层次性,有利于减少片面追求证据完备的法定证据主义传统,充分发挥办案人员在刑事诉讼中的司法能动性。合议庭和审判委员是我国最主要的审判组织,其决议规则和对案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