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考古

大众考古杂志 省级期刊

Popular Archaeology

杂志简介:《大众考古》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839/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考古资讯、考古快照、重大发现、考古人传奇、考古物语、古物与人、考古笔记、遗产万象、考古科技、品读

主管单位: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江苏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2095-5685
国内刊号:32-1839/K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2013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5
总发文量:1693
总被引量:474
H指数:6
立即指数:0.0093
期刊他引率:1
  • 宗教考古的社会意义积极而广泛

    刊期:2018年第07期

    教是历史上的人类所创造的一种文化系统、一种信仰体系、一种以形而上为特征的知识和实践体系。它是先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幻化和对未知世界的一种想象性建构,解决的是人的恐惧、无力,与外部世界的和解、协调以及身心的平衡,当然也有对人性、对未知和未来世界的哲学性、文学性、艺术性、伦理性、最终性的美好精神追求和心灵寄托。

  • 资讯·国际

    刊期:2018年第07期

    埃及:托勒密王朝木乃伊埃及考古学家在亚历山大港附近新发现了巨型黑色石棺,石棺内有三具木乃伊。石棺长2.7米,宽1.5米,高1.8米,估重达30吨。石棺被发现时上面有一层厚厚的泥浆,表明未被盗掘过,其主人猜测为托勒密王朝的某个贵族或掌权者。

  • 资讯·国内

    刊期:2018年第07期

    西藏曲水:吐蕃中晚期墓葬曲水县加乌塘墓地是吐蕃中晚期墓葬群,西藏文物保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发掘,共发现百余座墓葬。墓葬构筑方式分石框墓、大石墓、封堆墓三类。目前清理的两座墓葬均可能为二次捡骨葬,其中一座墓大石墓框正中又见石板墓室,此类套式墓葬结构在雅鲁藏布江、拉萨河谷流域较为少见。

  • 江苏如东掘港国清寺遗址

    作者:贺云翱; 王碧顺 刊期:2018年第07期

    国清寺遗址位于江苏如东掘港镇,2017年10月至今,经国家文物局和江苏省文物局批准,南通和如东文化行政部门委托南京大学组织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多处重要的古代建筑遗迹和大量文物标本。国清寺遗址占地约1.5万平方米,核心区4000平方米。此次考古发掘共发现遗迹17处。包括唐宋时期国清寺3座建筑殿址、4处附属建筑遗迹、1处灶房...

  • 安徽淮北烈山窑遗址

    作者:陈超 刊期:2018年第07期

    2017年9月,因为基建施工,在淮北烈山镇烈山村东侧发现一处宋金时期瓷器烧造窑址。经过前期的考古调查和勘探,2018年3月起,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本次考古发掘分为北部和南部两个区域。北区发现了两处北宋窑址,均是典型的马蹄形馒头窑。

  • 河南开封明代周藩永宁王府遗址

    作者:王庚 刊期:2018年第07期

    2017年7月。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城市建设的文物勘探过程中,发现了一处重要的明代建筑遗址,经发掘确认为明代周藩永宁王府遗址。遗址整体布局是沿中轴线对称分布的四进院落建筑群。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已揭露区域南北通长约200米,宽约42米。主体建筑由南向北分别为大门、照壁、仪门、正殿、后殿,后殿以北为假山花园。建筑群布局明晰...

  • “考古”百议

    刊期:2018年第07期

    我们要做公众考古,但要好好摸索,要让公众认识到考古学在我们国民精神构建当中起什么作用,有什么意义和价值,而不是去无原则迎合公众的需求。——霍巍对公众开放的考古遗址的实际和可持续管理来说,关注社区参与是必不可少的。成功的社区参与必须认识到,社区不是单一的。该考古遗址越吸引人,就越有可能出现大量对该遗址感兴趣的社区。

  • 北朝时期邺城造像服饰与僧衣

    作者:陆一 刊期:2018年第07期

    邺下佛教兴起于十六国,天竺高僧佛图澄在石勒时期宣扬佛教,于是中州胡晋略皆奉佛,石虎时期迁都至邺城。佛图澄在邺弘法期间,弟子众多,天竺、康居、汉地名僧皆有。至后赵祸起萧墙且冉魏、前燕先后占领邺城,道安率同门子弟迁移并分张徒众。5世纪中叶以后,平城、洛阳先后成为佛教文化、艺术中心,北魏佛学大盛。邺城也成为中原地区佛教活动...

  • 十六国时期的金铜佛造像

    作者:马兆中 刊期:2018年第07期

    十六国时期自公元304年刘渊及李雄分别建立前赵及成汉政权起,至公元439年拓跋焘灭北凉为止,一百多年间入主中原的凶奴、羯、鲜卑、羌及氐等相瞒继建立过很多国家,相互混战,掠夺与屠杀不断。

  • 东晋南朝男性的日常冠饰

    作者:张珊 刊期:2018年第07期

    束发并遮住发髻,是古华夏民族成年男子重要的礼仪习俗,也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重要标志。在满清入主中原之前,成年男子披头散发或者把发髻裸露在外都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因此举行冠礼、束发遮髻,是华夏男子成年后的第一件大事,如《礼记》所云“冠者,礼之始也”(这里的“冠”是广义的,是指一切成年男子头上的冠饰)。

  • 炉烟袅袅,魂兮梦兮东晋南朝博山炉

    作者:崔贻彤 刊期:2018年第07期

    东晋南朝时期的博山炉主要发现于江苏、为陶瓷制品,既有继承汉代传统的“豆”湖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多形,也有在“博山”形炉盖上融入新元素的变体,这一时期的博山炉除了作丧葬明器外,还逐渐转变成佛教礼佛的供养物。

  • 从《木兰辞》看北朝”府兵制”

    作者:杨涛 刊期:2018年第07期

    北朝时期战事频繁,自西魏宇文泰“初置六军”,其建立的“府兵制“成为隋一统南北的重要工具。在长篇叙事诗《木兰辞》中,我们可以从“点兵”“市鞍马”“策勋十二转”“火伴”等方面窥探北朝“府兵制”的相关内容。

  • 边境之金——金平龙脖河矿冶遗址

    作者:万杨 刊期:2018年第07期

    “金”在先秦时期通常指铜,出土的先秦铜器中常有“利金”“吉金”的称谓,如利簋铭文“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铜是建构青铜文明的重要物质基础,可以制作成兵器、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以及礼器等各类器具。

  • 德阳考古“三字经”

    作者:刘章泽 刊期:2018年第07期

    德阳位于成都平原东北边缘,西北部为龙门山脉中段,中部为平原,东南部为丘陵,境内地形多样,河流纵横。古蜀先民从川西北山区进入成都平原.最早到达今德阳地区,进而创造出三星堆文明。德阳是古蜀文明发祥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着5000年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在长期的工作中,我尝试着用“三字经”这样的形式来普及、推广德阳的考古和...

  • 新发现明代中五省文人印章

    作者:朱琪 刊期:2018年第07期

    明代是文人篆刻艺术兴起和繁盛的重要时期。1949年以后出土或征集的明代文人使用的印章实物,是研究明代篆刻艺术最直接的第一手资料.这些资料对明代文人印章的鉴定、断代以及印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标本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