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学

电影文学杂志 北大期刊

Movie Literature

杂志简介:《电影文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2-1090/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学术论坛、新锐视点、电影史料、热片劲评 电影《第十一回》专题、风格与特色、电影剧本

主管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际刊号:0495-5692
国内刊号:22-1090/I
全年订价:¥ 580.00
创刊时间:1958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6
复合影响因子:0.18
总发文量:18058
总被引量:19872
H指数:21
引用半衰期:5.1398
立即指数:0.0095
期刊他引率:0.4774
平均引文率:4.3342
  • 沉浸式叙事与沉浸者定位

    作者:图拉 刊期:2018年第20期

    随着沉浸式媒介的出现,叙事学二分法与新媒介之冲突日趋显著:由于故事与话语以及叙事者与聆听者两对二元关系的人为割裂,经典电影叙事学已然难以对沉浸式媒介的全新叙事结构进行解读。这一方法论的失效直接导致构建于叙事学框架之下的电影语言体系濒临垮塌。本文从叙事本体以及叙事语境两个层面的时空局限性入手,深入探究传统叙事媒介与沉浸式媒...

  • 转型期的东北工业题材影片研究

    作者:陈韵杼 刊期:2018年第20期

    东北工业题材影片是中国当代电影史上一种重要的电影题材类型,从诞生开始就烙上了深刻的时代印记。作为一种与时代伴生的题材类型,工业题材影片能够集中反映出新中国现代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历程。而东北工业题材影片作为其中的重要代表,它反映出了地域文化心理的嬗变、时代观念的更迭与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全球化的美学经验的中国化运用。该篇文章...

  • 声默共生期联华影业声像平衡的市场策略

    作者:窦兴斌 刊期:2018年第20期

    联华影业公司从诞生、崛起、兴盛到衰落,正好经历了中国电影的声默共生之关键期,而当时中国民族影业在国外电影入侵与国内电影的恶性竞争中艰难前进,迫使中国影业公司经历着一次由外而内的技术变革。声音处理作为电影崭新的维度,进入中国电影技术操作层面,成为影业公司市场竞争的有力砝码。联华影业公司当时占据有利的默片市场,在扩大默片竞争优...

  • 1930年代以前马来亚的电影审查

    作者:庞艳芳 刊期:2018年第20期

    1920年代到1930年代是马来亚电影非常繁荣也是电影审查相当严格的时期。马来亚的电影审查制度的确立,经历了从海峡殖民地到马来联邦直至马来属邦的逐渐统和过程,其中夹杂着民间以及官方双重的讨论。在殖民地以及多民族人口这种复杂的环境下,马来亚的电影审查变得异常严格。马来亚的电影审查不仅反映了殖民者的统治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东方与西方互...

  • 战后日本忍者电影生成机制考察

    作者:任和 刊期:2018年第20期

    日本忍者主题电影是日本时代剧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以类型叙事和大众文化理论为视角,从生产者和消费者两个维度,对忍者电影中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文本分析,叙述了忍者电影在主题、时代剧特征、思想倾向、人物塑造和情节设置等方面的特点;探究了忍者电影在互联网时代偶像经济运营思维下的营销模式,认为其是日本向国际传播日本文化的重要途径,日本...

  • 媒体在印度现实题材影片中的叙事功能

    作者:温立红 刊期:2018年第20期

    在印度现实题材影片中,“媒体”或以叙事线索,或以叙事角色的形式出现,与其他元素一起建构影片的意义,成为影片的重要叙事驱动力。作为符号的“媒体”,有着强化影片的现实性,建构社会空间及表意的作用。同时电影中的“媒体”是表述意识形态的重要角色,其在影片中的双重身份使其生产、传播与扩散都带有隐喻性特征,所以分析“媒体”在影片中的角色...

  • 弥散的景观:类型弱化的武侠电影及其叙事内核的延展

    作者:张梅; 李建伟 刊期:2018年第20期

    中国的武侠电影是一种民族记忆的文化结构,也是一种现代神话原型,尽管这种类型片还没有像美国西部片一样,具有如此牢固的内在结构和外在形态,在新世纪的商业创作中其侠义精神一再被消解。但武侠电影及武侠电影的创作思维和叙事逻辑,在其他类型片的开发中,总是以某种现实需要和诗性品格坚挺地存在着,形成一种鲜明的弥散的景观,而这种景观,不仅存...

  • 中国电影对外传播代码解读

    作者:王君 刊期:2018年第20期

    在经济全球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的今天,随着中国在经济实力与国际地位上的不断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中国电影也成为展示我国的文化面貌、文化成就的窗口。在长期实践中,电影人实现了对我国文化景观的发掘与改造,构建了在跨文化交流语境中具有一定优势的传播代码。中国电影人或是直接取用实体形态,或是将虚的文化理念具象...

  • 影视:技术新媒介对文学物化的最高形式

    作者:张丽青 刊期:2018年第20期

    文学被图像化、传媒化最为密集的表现就是影视。而作为技术新媒介艺术的影视,其形态特征是与它的技术性紧密相关的:一方面它不仅开创了声情并茂、图文交互地表达创作意图的新美学风格;另一方面技术理性的内在特质严重伤害了文学的诗性特质,使其成为文化工业的产品,具有技术理性的工具强制特性。具体表现为:图像世界对现实世界的重构与遮蔽、图像...

  • 商业化背景下主流电影价值观认同性实现

    作者:倪雪梅 刊期:2018年第20期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电影逐步走上商业化的发展道路,脱胎于“主旋律电影”的“主流电影”应运而生,推动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从单纯的革命精神向国家主流价值观发展;人物形象塑造从高大全的革命者向集体认同的国民英雄过渡,从而在“主流电影”的教化作用、审美价值和票房影响力间寻找平衡点。进一步实现“主流电影”价值观认同的首要任务就是在“...

  • 电影时间延伸研究

    作者:袁海涛; 刘婷婷 刊期:2018年第20期

    电影时间的研究一直被许多哲学家和实践创作者重视,当蒙太奇介入电影后,电影在时间上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着眼电影语言的结构研究,从文本中分析与总结电影的时间表达的不同方式。电影时间在影像呈现中常常可以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时间延伸”;二是“时间停滞”;三是“时间缩短”。本文通过分析电影语言的结构的方式,归纳了电影时间延伸的两种...

  • 军歌嘹亮——十七年时期女兵形象初探

    作者:袁玥 刊期:2018年第20期

    回望中国电影史,我们很难找到第二个时期比十七年更适合塑造一批纯粹的女兵形象。这一时期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为女兵形象的塑造提供了土壤,而电影成为女兵形象最好的传播介质。我们在十七年电影所看到的交织着当权者的政治诉求与群众精神诉求的女兵形象,她们并不仅仅是肩负着政治表现义务的棋子,在看到她们存在的历史合理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由...

  • 参与式发展理念下的扛鼎之作——电影《土地志》的发展传播学解读

    作者:王平 刊期:2018年第20期

    近年来随着国内传播学研究的逐步开展,有关大众传媒与农村社会发展的研究也开始受到重视,研究工作已有初步的进展,但从发展传播学视角探讨分析农村电影的创作及社会意义等问题的研究成果不多,尤其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有关电影媒介与农村改革发展、城镇化建设等作用关系的研究成果尚付阙如。本文运用发展传播学尤其是参与式传播的理论和方...

  • 革命历史故事的几种讲法——以《南昌起义》《八月一日》《建军大业》为例

    作者:孔小彬 刊期:2018年第20期

    革命历史影片作为主旋律电影之一,如何在响应意识形态的要求的同时讲好故事?本文以《南昌起义》《八月一日》《建军大业》这三部以南昌起义为题材的电影为例,讨论三种不同的革命历史讲述方式。分别是:以虚构的小叙事来结构大历史,以中心人物的塑造来安排情节,以商业类型片的方式来再现历史。本文分析了这三种故事讲述方式各自的优劣之处,认为意...

  • 论中国电影的救赎主题

    作者:白焱焱 刊期:2018年第20期

    近年来,《一九四二》《无人区》《集结号》《夏洛特烦恼》等现实主义影片取得了口碑、票房双丰收的佳绩,这些底层电影、战争电影和都市电影在不同的题材、风格下指向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即救赎。本文将以界定东方语境下的救赎为基础,以近年来多部国产优秀影片为例,探讨中国电影中的底层叙事与人性救赎、战争故事与生命救赎、都市题材与自我救赎,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