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学

电影文学杂志 北大期刊

Movie Literature

杂志简介:《电影文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2-1090/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学术论坛、新锐视点、电影史料、热片劲评 电影《第十一回》专题、风格与特色、电影剧本

主管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际刊号:0495-5692
国内刊号:22-1090/I
全年订价:¥ 580.00
创刊时间:1958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6
复合影响因子:0.18
总发文量:18058
总被引量:19872
H指数:21
引用半衰期:5.1398
立即指数:0.0095
期刊他引率:0.4774
平均引文率:4.3342
  • 4+P模式:后影院时代国内影院的转型发展之路

    作者:胡思雨; 樊传果 刊期:2016年第19期

    后影院时代背景下网络观影模式的兴起,严重侵占了电影院的生存发展空间。针对当前电影院在经营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本文从影院组织架构、互动传播、服务提升、多元营销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方案,并以电影院市场定位策略的四维评价模型为基础,完成了"P"策略的开发,最终在四项改进计划和一大策略模型的基础上,构建起了后影院时代国内...

  • 主旋律电影在国民教育中对民族精神的传扬

    作者:李影 刊期:2016年第19期

    主旋律电影作为传播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载体,为民族精神的传扬提供了生动具体的活教材。民族精神在主旋律电影中不断再现,"自强不息""爱国主义""勤劳勇敢""勇于创新",等等,这些民族精神在主旋律电影中不断被表达、被折射、被解读。所以,挖掘主旋律电影的潜在作用,必须做到对民族精神渲染要时代化,防止刻板的宣教;不断塑造良好的国家...

  • 新媒体环境下微电影的产生及发展策略

    作者:杜桂丹 刊期:2016年第19期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证调研法,对微电影产生的背景、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微电影的发展经历了电影短片、草根时代的视频、商业微电影三个阶段。文中进一步阐述了微电影的开放性、互动性、时效性等基本特征,最后提出了微电影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策略:微电影的营销前景广阔,但应注意"度",不能过分营销;微电影的传播要凸显其灵魂价值...

  • “非遗”影片的文化接纳与精髓消化

    作者:丛炜莉 刊期:2016年第19期

    电影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承担着继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责任,"非遗"电影便由此诞生了,且主要以描述民间文化为主。这类作品多将电影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在一起,使其成为整部影片的叙事主线。"非遗"电影中的上层意识形态语境较大众语境更为高深,两者之间迸发的矛盾阻碍了其发展的速度,鉴于此,本文将针对"非遗"电影目前的...

  • 当代东北电影:原生态民俗文化的传承者

    作者:金凤杰 刊期:2016年第19期

    面对现代社会和都市文明对人与自然相依关系的破坏,对未被异化的自然性和原始状态价值的认可,成为探寻解决自我危机的有效途径。加之随着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提出,以东北电影为媒介,依托具有原始性的民俗文化,成为东北区域经济重要的增长极。在电影创作中探寻原生态民俗文化的传承,就是要挖掘东北民俗文化的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以期发展电...

  • 中国电影跨国传播的想象景观与新体验

    作者:肖澎 刊期:2016年第19期

    好莱坞电影对全球的电影市场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伴随着影像传播和跨国消费模式的产生,本土的电影市场也在发生着变化。本文从"唐人街"出发,探讨全球化传播的想象景观,分析本土电影的新体验,总结了跨国景观生产的双重作用,一个是本土电影针对消费模式和跨国传播做出有力的回击;另一个是对海外华侨的身份和影像进行构建和补充。电影可以通过跨国...

  • 20世纪中后期英国电影中的男性群像

    作者:孙占晓 刊期:2016年第19期

    在英国电影发展的百余年历史中,虽然出现了许多驰名世界的导演和名垂青史的影片,但英国电影整体的发展状况却几经沉浮,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电影逐渐掀起了第二次发展的高潮。本文将在充分关注这一时期的英国电影创作的基础上,以《一脱到底》《奏出新希望》《远方的声音,仍在回响》《厨师、窃贼、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等影片为重点,从社会生...

  • 解读20世纪末美国影片中的暴力美学

    作者:余琳 刊期:2016年第19期

    "暴力"与"美学"这两个看似不能相融的个体不仅吸引了许多电影人和观影者的目光,也受到了各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在20世纪末,美国影片对暴力美学的运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暴力美学也不再单纯地承载着娱乐作用,同时还承载着电影人对于战争、犯罪的批判以及对人性的反思。本文将立足于20世纪末美国电影的发展,结合暴力美学的相关释义,以战争...

  • 国内校园青春电影中的冲动与压抑

    作者:周建永 刊期:2016年第19期

    国内校园青春电影讲述的多是爱情故事,电影中的主人公承受着高考、生活和就业的压力,生活在本能冲动和现实压力的夹缝中,他们的抗争在强大的现实面前显得软弱无力,最后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爱情。本该绽放的青春在现实中过早地枯萎,成为悲伤的记忆。只有与年轻人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教育问题得到解决,校园里的爱情与现实的冲突才能得到解决。国内校...

  • 语言策略演变下的俄罗斯电影

    作者:张丽娜 刊期:2016年第19期

    在苏联解体后的空间里,俄罗斯《语言法》和《宪法》都指出各共和国有权规定本共和国的国语。俄罗斯语言策略发生转变,俄罗斯电影业失去了苏联时期的辉煌,而且濒危消亡。世纪之交,普京对俄罗斯电影业的发展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如《电影法》的颁布和《俄罗斯文化发展纲要》的制定,国家支援、电影制片厂的改革以及电影基金的成立。目前,...

  • 青春喜剧:欧美电影市场的文化调味剂

    作者:侯吉歌 刊期:2016年第19期

    作为新世纪欧美电影市场中的一剂调味品,欧美青春喜剧影片对青春和性展开了一轮极具讽刺与戏谑色彩的调侃,且成为当前青少年粗俗喜剧与青春性喜剧的领跑者。本文选取了几部深受观众喜爱的欧美经典青春喜剧影片,分别从其观众构成、社会风潮以及类型变迁三个方面入手,挖掘其背后隐藏的公式化青春片的共同特征和文化底蕴,并以此来探析该类影片如何...

  • 略论多重人格电影的叙事策略

    作者:于丽金 刊期:2016年第19期

    多重人格电影实质上是对社会/人性之复杂状况的一种揭示,它反映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面对诸多矛盾时的焦虑与迷惘、挣扎与不安、反抗与妥协。此类电影将多重人格作为一种特殊的叙事元素,通过设置跌宕起伏的矛盾冲突、叙事结构的有机延展等手段的综合运用,与人物自身的多重人格特质相互照应,进一步呈现多重人格的内在成因和外在表现,借此让主人公的...

  •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研究

    作者:汪萌 刊期:2016年第19期

    第88届奥斯卡获奖影片出炉,备受关注的最佳原创剧本影片《聚焦》(2015)、布丽·拉尔森获得最佳女主角的影片《房间》(2016)均是由真实事件改编的创伤叙事作品,"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积极反映社会问题,充满底层人物关怀,在近几年不仅成为韩国电影赢得本土观众的利器,更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重大影响,对中国电影工业发展、开拓国内类型电影题材创...

  • 哥特电影中的死亡美学

    作者:王箐 刊期:2016年第19期

    随着哥特电影的不断发展,哥特电影中的死亡已不再是单纯的哲学命题,已然透过镜头呈现出了别样而极致的美感,成为与文艺深度结合的死亡美学,而死亡与生存二元对立的艺术呈现对人类集体生命意识的勃发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死亡美学的重要承载,即哥特电影的重要价值体现。本文将在阐释哥特电影与死亡命题的基础上,以颇具代表性的哥特电影为例,通过哥...

  •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风”

    作者:王巧宁 刊期:2016年第19期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日益密切,中国文化作为一面独特的旗帜,大放异彩,受到了美国好莱坞的关注。从大量的好莱坞影片中可以发现,新世纪以来中国元素频频出现在好莱坞影片中,形成了所谓的"中国风"。对待这一现象,我们不仅要有所认识,更要加以重视。文章将从好莱坞电影中"中国风"的表现、成因以及对我国电影发展的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