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学

电影文学杂志 北大期刊

Movie Literature

杂志简介:《电影文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2-1090/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学术论坛、新锐视点、电影史料、热片劲评 电影《第十一回》专题、风格与特色、电影剧本

主管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际刊号:0495-5692
国内刊号:22-1090/I
全年订价:¥ 580.00
创刊时间:1958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6
复合影响因子:0.18
总发文量:18058
总被引量:19872
H指数:21
引用半衰期:5.1398
立即指数:0.0095
期刊他引率:0.4774
平均引文率:4.3342
  • 论中国电影管理体制的伪理性与分级制的必要性

    作者:潘先伟 刊期:2011年第15期

    中国现行电影管理体制表层形式属于理性的范畴,但在实施操作中则表现出严重的伪理性倾向,其主要体现在现行电影管理体制过于复杂;电影法规是当局单方制定;电影法规内容条例模糊含混而缺乏科学依据;现行电影管理决策保守固执。为此,必须实现当代中国电影的分级制管理,因为分级制是科学的、客观的、公正的与理性的。

  • 帝王剧的起源、叙事及其背后

    作者:鞠斐 刊期:2011年第15期

    帝王剧是当今中国电视屏幕上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帝王电视剧的数量之多、社会影响之大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本文试从两方面谈及:一是中国内地生产的第一部帝王剧及最早的古装剧;二是帝王剧叙事的原则——人物驾驭史实的叙事模式。旨在表明帝王剧的起源与文化背景是今天研究电视剧文化与叙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关键。

  • 日本大地震后对灾难片的重新审视

    作者:罗晓欢 刊期:2011年第15期

    近日发生在日本的大地震,除了地震本身的灾难外,还伴随着海啸和核电站的爆炸。让人不由得回想起那些动人心魄的灾难片情节。本文以对灾难片的重新审视为起点,把灾难片看做一种亚里士多德式的悲剧艺术,灾难片通过一种U形的叙事结构表现出人类最终战胜灾难的希望和精神力量。在这一过程中也使人的怜悯和恐惧这两种情感得到"净化",人性得以提升。...

  • 不同类型影片的审美取向与原则研究

    作者:崔酣 郑晓芳 刊期:2011年第15期

    高校电影教育选修课作为非专业性的电影普及教育,教师指导学生先观摩影片再进行理论梳理是其主要的教学形式,选择观摩影片应遵循选择符合教学目的、体现人文关怀内容的各种类型片,重视电影经典片段的示范意义和电影地域文化的差异性等原则,使学生在了解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的情况下对电影的审美由自发变为自觉,将审美活动常态化,进而构建稳定的审...

  • 电影叙事结构探析:线与非线

    作者:刘凡 刊期:2011年第15期

    电影是叙事的艺术,电影的叙事结构是电影中视听、时空等各元素的排列组合。本文从时间的角度将电影的叙事结构分为线性和非线性两种,旨在探讨电影叙事结构的规律和特点,从而归纳出较为固定的电影叙事结构模式,对电影创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无论线性结构还是非线性结构,在叙事结构中对各元素的重组,不仅改变了电影的外部形态,同时也形成了电影...

  • 追寻20世纪80年代的父亲——“第四代”美术家与“第五代”电影人的乡土情结

    作者:陈希 刊期:2011年第15期

    20世纪80年代关于性别的表达,使乡土现实中"父亲"形象成为中国艺术的独特印象,历史机遇让罗中立、陈丹青等"第四代"美术家成为中国画坛的核心人物,也让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等成为"第五代"电影的中坚力量。"第五代"电影对"父亲"的描绘与"第四代"美术家对"父亲"的摹写遥相呼应,这种因历史在场的巧合是一种不约而同的选择。无论在...

  • 当代影视与文学的辩证关系解读

    作者:李喜仁 刊期:2011年第15期

    影视和文学艺术从某种角度来说都是叙事的艺术。当代影视和文学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以人为表现对象,反映和折射现实社会,都是一种流动的艺术,虽然它们表述的方式不同,传播的媒介不同,表现对象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是它们互相汲取营养,不断发展。可以说,无论电影电视剧有多么深刻的内涵、精美的画面、优美的音乐或者别的可以吸引观众的各种魅...

  • 江西红色电视形态研究

    作者:王刚 何静 刊期:2011年第15期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江西被称为红色的摇篮,生长在这块厚重文化土地上的电视具有鲜明的红色形态特征,其不仅从内容到形式都为电视形态的创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更重要的是蕴含于其中的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这不仅使其具有电视文化形态上的审美意义,而且从中国传统美学上来讲,同样散发着永恒的红色光芒。

  • 试论新世纪十年云南影视的探索与发展

    作者:郭鹏群 刘清华 刊期:2011年第15期

    新世纪的前十年,"云南影视"逐渐产业化并成为知名品牌,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云南民营影视企业的崛起、云南"天然摄影棚"地位的确立包括多个影视拍摄基地的建立、多部电影获奖以及多部电视剧登陆央视等,走出了一条由"艰苦探索"到"云南模式"的成功发展之路。但民族影视的精品战略及其面临的生存困境,在国外频频获奖却难以进入国内主...

  • 透过喜剧电影论文化和民族意识的培养

    作者:周毅 彭莹 刊期:2011年第15期

    外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递,更是中西文化的碰撞、交流和渗透。好莱坞电影中传统的白人当英雄、其他肤色的演员当反派的桥段并没有引起观众不满,大家已经习惯于这种"约定俗成"。本文对《尖锋时刻2》的台词进行分析,探讨喜剧电影中种族歧视的陈词滥调在意识形态里的深刻烙印,让观众更了解电影;而在外语教学中则要培养和加强学生的文化和民族...

  • 试论影视剧创作中的角色控制

    作者:宋超 卢友峰 刊期:2011年第15期

    电影永远是导演的艺术,导演永远应该是影片创作的大脑与控制中枢,演员对自己饰演角色的塑造力与控制力肯定是很重要的。但是,就演员个体而言,他对全剧其他角色的创作设计和控制则永远是被动的。当前制片人和电视台对影视明星的过度追逐,已经使许多影视剧的导演越来越远离影视剧的创作和角色控制中心。导演对角色创作的无作为,已经成为许多影视剧...

  • 西方理论影响下的中国电影批评:喧哗与独语

    作者:杨紫轩 刊期:2011年第15期

    电影对于中国来讲是一个舶来品,电影理论伴随着电影来到中国。一个世纪以来西方理论与中国实践分分合合,一方面,中国电影批评已经是一套完全建立在西方意识形态理论架构之上的评价体系;另一方面,用西方的理论不假思索地直接套用在中国电影影像中难免会产生误读。西方电影理论作为一种根基性存在其本身已经深刻影响到电影制作的各个层面,而这种塔...

  • 麦庄模式的商业片之道

    作者:傅文霞 刊期:2011年第15期

    麦兆辉、庄文强是华语影坛中为数不多的优秀导演组合,二人曾在香港电影低迷时联手刘伟强共同拍摄了一系列经典警匪片。面对影片《关云长》的转型挑战,麦兆辉、庄文强开创的麦庄模式成为影片质量的有力保障。本文通过回顾麦兆辉、庄文强创作《关云长》的方式方法,分析挑选出该片与众多商业片的不同之处,尝试着归纳出麦庄的商业片模式。

  • 失声的一群:历史正剧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孟丽花 刊期:2011年第15期

    性别意识形态关系到文本对性别的言说立场与想象方式。历史正剧中女性形象的呈现可分为帮手和牺牲品两大类,前者即"地母"式的女性形象,包括爱情中的仰望者与亲情中的长辈;后者囊括了充当敌手的潘多拉式的反面女性以及政治的牺牲品两种类型。不论是帮手还是牺牲品,这些女性都是单薄的陪衬性的,是一种非主体式的存在,叙事者将这些女性塑造成为心...

  • 浅析新时期影视武术的发展现状——从《叶问》解读武术电影中武术文化的渗透

    作者:彭鸣昊 刊期:2011年第15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武术文化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蕴含了独特而深厚的艺术魅力。以武术为电影主体的功夫片成为中国影视类型中的一朵奇葩。《叶问》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武术电影。影片向人们展现了咏春拳一代宗师叶问的坎坷人生经历及其高尚的武德、自强不息的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操,而这正是武术文化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