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学

电影文学杂志 北大期刊

Movie Literature

杂志简介:《电影文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2-1090/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学术论坛、新锐视点、电影史料、热片劲评 电影《第十一回》专题、风格与特色、电影剧本

主管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际刊号:0495-5692
国内刊号:22-1090/I
全年订价:¥ 580.00
创刊时间:1958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6
复合影响因子:0.18
总发文量:18058
总被引量:19872
H指数:21
引用半衰期:5.1398
立即指数:0.0095
期刊他引率:0.4774
平均引文率:4.3342
  • 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像书写—21世纪以来长影主旋律影片研究

    作者:杨阳 刊期:2009年第11期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主旋律”意识不断升温,“五个一工程”对影视创作的引导性作用日益扩大,意识形态标准在电影“金鸡奖”、政府“华表奖”评选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热和各种英雄模范、好人好事题材热方兴未艾……相对整一化的主流政治意识形态倾向的强化是这一时期中国影视文化的明显特征。21世纪到来以后,对于...

  • 规训与反叛:影像奇观下的身体现代性

    作者:徐向阳 刊期:2009年第11期

    艺术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对身体自身的揭示,后现代语境下,视觉本体与快感中心的身体文化对传统诗教进行扬弃,身体所负载的美学意义与政治学内涵在当代媒介生产中愈加凸显。对身体现代性作为一种文化症候来进行解读,通过古典与现代的对话进而调和艺术感性与传媒工具理性问的张力,对超越以形式主义与视觉感官为中心的审美现象,及当下视觉拟象...

  • 连环画对中国动漫本土化的影响研究

    作者:魏华 刊期:2009年第11期

    本文从动漫与连环画的发展历程入手,通过分析两者的异同,探究中国连环画可能为动漫发展提供的新契机,研究了连环画对未来动漫本土化发展的影响因素。目前中国动漫创作表现手法多局限于欧美、日本风格的影响,丧失了民族特色。动漫如果能继承连环画的表现手法,对传统的技法进行发扬和创新,那么将推动动漫本土化进程。

  • 早期中美电影检查制度刍议

    作者:刘振宇 刊期:2009年第11期

    电影检查制度的科学与否制约着一个国家电影业的兴衰与影片质量的好坏。本文立足于对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政府颁布的《电影检查法》和同期美国的《海斯法典》的考察,分别从社会背景、具体内容、制度性质以及实施效果等几方面进行比较,试图探求早期中美电影检查制度的差异以及对各自国家电影发展的深远影响。

  • 新形势下我国影视新闻娱乐化现象探究

    作者:金瑜 金轶盈 刊期:2009年第11期

    本文首先提出了所讨论的影视新闻娱乐化的概念.从内容和形式上阐述影视新闻娱乐化有哪些表现方式,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评价影视新闻娱乐化的两面性,分别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地评价;最后结合我国新形势下影视新闻娱乐化现象,提出了影视新闻应怎样娱乐化,才能引导其更好地健康发展。

  • 三国题材影视改编的文化魅力—从电影《赤壁》说起

    作者:米文佐 刊期:2009年第11期

    《三国演义》因其故事精彩纷呈,出场人物多,历史跨度大,动人心魄的著名战役多如牛毛,充满魅力的英雄豪杰层出不穷,因而从古以来就被大量改编成花样繁多的戏剧等艺术形式。到当代,尤其是近年来,三国题材更受影视导演的青睐和观众的欢迎,越来越多的三国题材被搬上影视屏幕。电影《赤壁》更是将这一改编热潮推向高峰。这主要是和三国题材自...

  • 冯小刚贺岁片的接受美学研究

    作者:何文茜 刊期:2009年第11期

    冯小刚的贺岁片是中国电影的一个奇迹。在10多年时间里,冯小刚充分把握了大众文化时代电影观众的审美取向,为广大电影观众奉献上一部部的贺岁电影佳作,并依此创造了一个个票房神话。本文试图利用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从影响电影接受的社会文化环境、观众心理和电影创作三个方面探寻冯小刚贺岁电影在国内热映的原因。

  • 冯小刚作品黑色幽默主题的呈现

    作者:马英群 刊期:2009年第11期

    冯小刚推出的一系列影片都保持了极高的票房,迅速确立了中国“商业电影”霸主的地位,他的崛起也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一个奇迹,从此掀起了内地拍摄贺岁片的热潮,为中国商业电影和产业化道路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本文对冯氏作品中的黑色幽默主题进行了探讨。

  • 李安电影的叙事母题

    作者:江朝辉 王正刚 刊期:2009年第11期

    母题的特点就是重复出现的因素,李安电影的叙事母题是个人情感自由与伦理压抑之间的矛盾。理解这一母题的关键在于了解李安一再重复它的文化意义—对于人性、人情与人的深层自由的关注。李安一再重复这个母题的人类文化意义是跨时代、跨民族、跨文化的。

  • 贾樟柯的“静物”与“好人”

    作者:李荣博 刊期:2009年第11期

    贾樟柯是在一种对比和互补中来诠释什么是好人的。在“被逼”的窘境中,好人隐忍、自持、坚守,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决断使其拥有一种应该被礼赞的尊严。在经历沧桑、咀嚼枯涩之后,好人的隐忍和坚守让他们有一种沉静和平淡,就像静物,无言地、坦然地呈现在那里,但自有其内敛的光辉,这种沉静往往会被人忽视。在此意义上.静物就是好人的象征。

  • 从《贫民富翁》看中外文化的撞击与融合

    作者:王禄芳 刊期:2009年第11期

    由导演丹尼·博伊尔(Danny Boyle)执导的印度影片《贫民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自在印度公映以来,引发了不少人激烈的争议,有人认为该片忽略了印度的中产阶层,也有人认为影片是以印度的贫穷来博取西方世界的同情,而真正生活在印度贫民窟的人,却认为该片名具有侮辱性,因为dog含有贬义。

  • 纪实、间离与反讽—论影片《贫民富翁》的叙事艺术

    作者:吕琼 刊期:2009年第11期

    近期,电影《贫民富翁》成为全球影坛议论的焦点。当导演丹尼·博伊尔用娴熟的叙事技巧向人们讲述一个贫民变成百万富翁的奇迹时,电影本身也创造了一个奇迹。据媒体介绍,迄今为止,《贫民富翁》已经陆续获得各类电影节和地方影评人协会颁出的80多个奖项。《贫民富翁》的成功实在有太多话题性了,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

  •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的美国梦

    作者:邢树娜 刊期:2009年第11期

    一、引言 在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人们迫切需要人性关怀的时候,第81届奥斯卡也顺应潮流,一部迎合当前时局的精彩的温情励志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在奥斯卡加冕为王,荣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8项大奖,这不仅仅是美国电影学院的选择,更是当前饱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人们对于梦想的选择,是美国人民对于美国梦的追求。

  •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魅力浅析

    作者:邹永杰 刊期:2009年第11期

    在第81届奥斯卡电影节上,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一举成名,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等八项大奖收入囊中,可谓是大放光彩。细细地品味这部电影,发现很难用一个词或者是一句话来概括这部电影,因为影片中包含了太多令人回味的东西:有对社会黑暗与残酷的批判,有对理想和爱情的执著追求,

  • 由印度观中国—读解《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作者:陈春燕 罗亮 刊期:2009年第11期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以下简称《贫》)在2008到2009年度共获得大小近百个奖项,最终获得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8项大奖,全球累计票房冲破2亿。该片的巨大成功对于中国的电影产业和文化产业颇具启示。一、欧美文化俯视下的民族性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加剧,“全球化时代,一切被渗透,没有一块安全地带,在这个全球化了的小行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