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学

电影文学杂志 北大期刊

Movie Literature

杂志简介:《电影文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2-1090/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学术论坛、新锐视点、电影史料、热片劲评 电影《第十一回》专题、风格与特色、电影剧本

主管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际刊号:0495-5692
国内刊号:22-1090/I
全年订价:¥ 580.00
创刊时间:1958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6
复合影响因子:0.18
总发文量:18058
总被引量:19872
H指数:21
引用半衰期:5.1398
立即指数:0.0095
期刊他引率:0.4774
平均引文率:4.3342
  • 长影改革进行时

    作者:朱圆 刊期:2009年第10期

    开拓:新中国电影成长的缩影 在长春市西南部,红旗街与湖西路交汇处围起的一片区域,就是“新中国电影的摇篮”—长影。院内与红旗街平行方位,有一栋深褐色瓷砖镶面的二层楼(门厅主体为三层),即为长影的主楼,令人觉得坚固、厚重,一如它沉实的色调与造型。主楼前,矗立着一尊上世纪70年代树立的汉白玉的雕像。

  • 电影创作的艺术传播

    作者:杜立婷 刊期:2009年第10期

    电影是给入以美感的享受,画面美、人物美,综合了很多艺术样式的创作特点的艺术,创作出具有美感的艺术作品传达给观众。这种传播就是电影作品的艺术传播。从创作的角度看,电影的艺术传播主要因素有故事的传播、经典细节的传播、人物形象的传播及人物语言的传播。

  • 论文学在电影媒介中的转接与承续

    作者:王雅丽 刊期:2009年第10期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从诞生之曰起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它的出现和发展给文学带来梦魇似的冲击和刺激,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却也要仰仗着文学经年累月的传统为其提供发掘不完的潜藏资源。从电影诞生至今,众多不同的学者投入到对其的研究中。本文就是从电影与文学的关系为基点,对文学在电影媒介中的转接与承续进行分析和探讨。

  • 中低成本电影的外在策略

    作者:毕晓喻 刊期:2009年第10期

    以每年我国生产的电影的数量来说,中低成本电影是大多数,但是以上映以及票房来说,确是保持“沉默”的状态,这个现象严重影响到了我们的良性电影产业的构成。本文试图避开影视创作本身,从外部一些途径,为这些沉默的大多数找一些开口说话的机会。

  • 改革院线制加快中小城市电影市场的开拓

    作者:唐冰南 刊期:2009年第10期

    本文针对我国中小城市电影市场巨大的消费潜力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挖掘这一问题,从院线制改革的角度着手,来探索开拓中小城市电影市场的新出路。重点通过院线制目前在中小城市的发展现状,来分析总结出院线制亟待改革的方面,并针对中小城市电影市场的特点,如中小城市观众普遍反映的票价高问题,提出院线制可以实施改革的措施和建议。

  • 动画在电影中的应用浅析

    作者:冯天敏 张成文 刘晓春 刊期:2009年第10期

    动画在电影中的应用强化了电影所具有的时间+空间的思维时空效果,前所未有地拓展了影视作品的表现空间和表现能力,这使得动画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深入研究动画在影视中应用的原则与作用,对于更好地利用动画手段表现影视内容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主要是从计算机动画在一些大型的以实拍镜头为主的电影制作中的应用入...

  • 王家卫与当代先锋电影

    作者:王艳春 刊期:2009年第10期

    王家卫被冠以“后现代主义导演”的称号,其影片戏谑自嘲的先锋性,从影片的哲学意识、导演精心描画的“别处的人”、流动的时间等方面体现出来。孤寂、个体生命间的隔绝,以及沟通的艰难性、环境异化等等,被王家卫作为自己电影的内蕴,完成对现实社会深刻的灼照;而摆脱时间的线性关系束缚,抽取人类某种共同心理和感情因素,使王氏电影抓住永...

  • 冯小刚贺岁电影中的语言修辞策略

    作者:邢怒海 刊期:2009年第10期

    冯小刚贺岁电影中精彩的人物语言是其最吸引观众的地方,也是其显著特色之一。冯氏电影的人物语言幽默诙谐、婉约含蓄、新奇灵动,这与他对各种修辞方法的熟练运用是分不开的。

  • 论台湾本土电影《海角七号》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

    作者:陈迪 刊期:2009年第10期

    2008年,《海角七号》扭转了台湾影视行业多年的低迷,成为最走红的中国台湾本土产电影,其台湾票房超过4亿新台币,创下台湾华语影史最高票房纪录。并且,该片还获得多项荣誉,在拿下日本亚洲海洋影展首奖后,又荣获2008年第二十八届夏威夷影展竞赛单元最佳影片奖。在2008年的金马奖评选中,《海角七号》还一举取得了6个奖项,

  • 包容中的守望、追寻与迷失—评台湾电影《海角七号》

    作者:常丽平 刊期:2009年第10期

    台湾电影《海角七号》自放映以来,在台湾取得巨大的成功,票房收入超过4.6亿元新台币,并受到海内外的关注。《海角七号》是由被誉为“超过时代”的台湾导演魏德圣执导的一部乡村爱情影片,该影片的成功预示着“超过时代”的来临,甚至有的电影评论人把它视为台湾电影走出低谷的希望。

  • 小电影的精彩—《海角七号》赏析

    作者:冯亦锦 沈慧萍 刊期:2009年第10期

    《海角七号》的剧情讲述的是台湾小镇恒春为了迎接日本歌手中孝介来开办海滩演唱会,需要立刻组织一个乐团作为暖场嘉宾,因而引出加入乐团的小人物们的故事。整个故事中糅合了爱情、励志、音乐、本土等多种元素,但是贯穿整部戏始终的是两条爱情线索。主线是:在台北待不下去的乐队主唱阿嘉回到小镇恒春当起了邮递员,

  • 小成本励志电影的成功与启示—《海角七号》观影有感

    作者:孟文彬 刊期:2009年第10期

    2008年的台湾电影界因为有《海角七号》的出现而显得颇不寻常。《海角七号》是台湾新锐导演魏德圣投资5000万新台币拍摄的再现台湾风情、反映台湾现实的一部文艺片。该片上映以来,频获票房佳绩,迅速打破台湾本土票房纪录,一跃成为60年来台湾本土最卖座电影,创下台湾电影市场的票房奇迹。究其根源,

  • 《海角七号》的另一种解读电影

    作者:徐越 刊期:2009年第10期

    作为2008年夏季台湾乃至华语地区最热的电影—《海角七号》从内容到形式都可以说是一部台湾本土承上启下的作品:既延续了台湾电影惯有的对普通人现实生活状态冷静的观察与思考,同时又掺入许多流行元素(如中国台湾、日本两位当红流行歌手的加盟演出、整个影片音乐制作的雅俗共赏),

  • 电影《海角七号》的语言解读

    作者:宋颖桃 刊期:2009年第10期

    电影《海角七号》自在台湾上映以来,票房突破4亿新台币,创下台湾华语电影最高票房纪录,成为台湾2008年度票房黑马,同时该片获得了2008年金马奖中的6个奖项,多数观众认为影片温暖清新、真实自然、细节感人,关注了现实生活中很多鲜活的小人物。笔者认为该片之所以能够引起广大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 台湾身份认同的流变—从《1895乙未》和《海角七号》谈起

    作者:李玉涵 刊期:2009年第10期

    在为“民族”定义的时候,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提出了“想象的共同体”这个概念,所谓民族主义都是一种人为的文化产物,同时,认同体随着历史、政治与文化因素而阶段性地演变。根据安德森这一“共同体”概念,我们可以为解严之后的台湾电影梳理出一个基本的认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