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学

电影文学杂志 北大期刊

Movie Literature

杂志简介:《电影文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2-1090/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学术论坛、新锐视点、电影史料、热片劲评 电影《第十一回》专题、风格与特色、电影剧本

主管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际刊号:0495-5692
国内刊号:22-1090/I
全年订价:¥ 580.00
创刊时间:1958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6
复合影响因子:0.18
总发文量:18058
总被引量:19872
H指数:21
引用半衰期:5.1398
立即指数:0.0095
期刊他引率:0.4774
平均引文率:4.3342
  • 《电影文学》 《电影世界》五十年刊庆启事

    刊期:2008年第16期

    <正>1958—2008。50年,《电影文学》、《电影世界》与您一路走来……五十载书香盈怀,每一行文字都记录了中国电影风起云涌的变革历程;半世纪真诚相约,每一本刊物都见证了世界电影精彩纷呈的经典永恒……为庆祝《电影文学》、《电影世界》五十华诞,

  • 中外影视的思想文化内涵比较

    作者:周引莉 刊期:2008年第16期

    以财富为中心的西方中产阶级价值观,和以自然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迥然不同的。中国电影比较突出的情感表现特点有:崇尚道德伦理、中庸有度,欣赏柔静的艺术美感,留下充分的叙事和表演空白,给观众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具有内敛、写意和含蓄之美等等。而西方的情感表现特点是大胆、率真、直露、张扬,喜欢不遗余力、淋漓尽致的表达,好像中国画...

  • 谈影视作品中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

    作者:匡荣婷 刊期:2008年第16期

    目前,方言影视剧的数量还远远不能与普通话影视剧相抗衡,但它们却深受广大观众的青睐。影视作品大量使用方言来塑造人物特性、表达作者的创作契机与创作意图。方言在影视剧中的魅力是不可忽视的。从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语言看,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是对立与统一的,这要从普及普通话的社会背景、喜剧效果的表达,以及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三个方面来分析...

  • 影视语言对上海石库门建筑的启示——从《马路天使》、《乡愁》来试析

    作者:宋扬 刊期:2008年第16期

    从《马路天使》、《乡愁》的电影语言与上海石库门建筑的艺术共鸣,探究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语言,不仅能为建筑艺术提供灵感和借鉴,更为深刻的是能对我们生活的时空进行创造性实践,营造出观念化的、比真实本身更能深刻反映我们的处境的空间,而不只是简单的再现图像,从而在建筑实践中为我们提供全新的启示。

  • 从HP“手”系列影视广告谈起——浅析计算机三维技术在影视广告中的应用

    作者:崔晋 刊期:2008年第16期

    HP笔记本手系列广告充分展现了计算机三维技术在影视广告创意方面所展现的无穷魅力,通过计算机三维技术模拟出的各种特效画面,让受众形象地认识到HP笔记本在人们的生活中所带来的种种便利。HP公司再接再厉紧跟其后推出"魔术桌面系列"笔记本广告,这些惊人的特效同样是计算机三维技术的结晶,计算机三维技术使得这样的创意变为现实。因此计算机三维...

  • 信息论在影视翻译中的应用

    作者:张帅 范志慧 刊期:2008年第16期

    信息论是传播学的一个主要理论,它的一些基本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翻译领域,对于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起到了积极作用。如果信息负载符合接受者的信道容量,信息便可顺利通过,达到交际的目的。在电影翻译上,信息传输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会受到各种噪音的干扰。所以,原语的信息负载应符合译语读者的信道容量,否则信息难于通过,增加冗余是克服噪音的...

  • 舔犊情深,电影中父子情的不同演绎——从《当幸福来敲门》到《长江七号》看中美教育观念的差异

    作者:李兰 刊期:2008年第16期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导;而美国的主导文化是"欧洲文化"与移民文化。中美两国的不同文化背景导致了两国人民在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美国影片《当幸福来敲门》和国产影片《长江七号》同样涉足父子情,不同的思维方式,互异的价值观念决定了他们用不同形式来阐述同样的主题,更折射出了中美教育方式上的差异,从而体现文化的差异。

  • 论当代版画创造意识的拓展与动漫电影的制作

    作者:范澎 谭海平 刊期:2008年第16期

    从对版的关注到对印的强调,是版画创造意识的变化,传统的观念加上中国现代艺术家自身的特殊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已经难以承受现代社会对艺术的审美需求,打破版与画种的界限,就是版画家对艺术精神与风格化的肯定,也是打破版画困境的有效方式。而高质量动漫电影的制作离不开优质的版面。版面的质量高低与否,直接决定着动漫的质量高低。

  • 拟像·合成·互动——新媒体艺术的美学思考

    作者:周海峰 刊期:2008年第16期

    一般将用数字化媒介创作和传播的艺术作品,统称"新媒体艺术"。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媒体艺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新媒体展现的感官摄取情景,提供了艺术实践的新类型和艺术生产与消费的新形式,包括虚拟实景的体验,多元语义的异类合成,以及互动性交流的共谋。在艺术实践中,新媒体所营造的社会图景和特性,为艺术和审美提供更为开放的可能性,但也...

  • 数字技术背景下视觉艺术中的图形符号解读

    作者:张玉萍 刊期:2008年第16期

    图形在视觉艺术中起到了主导作用,是引起观者注意和记忆的最佳手段之一,不会受地域和民族的限制,具有国际性。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目睹了它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了社会与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传统视觉艺术相比,数字技术背景下的视觉艺术有了新的特征。在数字技术背景下,视觉艺术中的图形符号应传达"信息"、寄托"情感"、充满"想象力"、体现与人的"互...

  • 电影的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作者:彭砚淼 刊期:2008年第16期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和意识形态研究,有助于电影学批评的博德里理论的分析与质疑。影像的接收过程与传播手段中意识形态,具有能指与导向作用,从而剖析电影意识形态中国民性的反映与话语表达的强势力两个问题。

  • 浅析越南影像的文化表达策略——以陈英雄的作品为例

    作者:陈明华 刊期:2008年第16期

    法国特有的文化浸润使得陈英雄的影像风格蕴蓄了无穷的诗意和浪漫,他者的视角与本土的关怀辉映,淡淡的柔情与赤裸的写实交叉,在流动的光影世界之中表征着陈英雄内敛含蓄背后深沉和唯美的文化情怀。正是鲜明的文化质感和抒情意味十足的影像表达方式在跨国的文化消费过程中散发出迷人的光芒。

  • 历史感、人道精神与中国做派——也评《金婚》

    作者:林华瑜 刊期:2008年第16期

    《金婚》在平实的主题下却有更加抓人的故事和表演,同时它还会让人深深地体会到一种厚重感,而这种厚重感恰恰是在琐碎的生活中才能提炼出来的。《金婚》在历史感、人道精神以及中国做派方面达到了崭新的艺术高度,值得评论界予以总结。但是,《金婚》作为热播剧,其过度贴近生活原生态、缺乏审美超越的中国做派又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精神高度,这...

  • 《金婚》的传统婚姻观诠释

    作者:仲红 刊期:2008年第16期

    《金婚》勾勒了主人公佟志与文丽在50年的共同生活中,历经风风雨雨,"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吵也吵了,分也分了",来来回回,反反复复,互相扶持走向人生的终点的婚姻轨迹。这一轨迹似乎在向世人告白,岁月在记忆的角落里慢慢地流逝,爱情却在时间的考验中慢慢地加固。50年后的金婚之期,回眸往事,虽然它给人带来的只是淡淡一笑,却诠释了人的半生真谛。

  • 认同维度视阈中《金婚》的文化价值

    作者:温旭琼 刊期:2008年第16期

    《金婚》以编年体的形式讲述了两个平凡的人物佟志和文丽50年的婚姻历程,形成了一个以小见大的文化读本,一时成为大众传媒的焦点。从文化认同结构的角度来看,《金婚》以流水账式的编年体形式,叙述了佟志和文丽金婚历程中的三个认同关系,体现出当代人生活状态的一个基本困境——认同危机。《金婚》具有个体认同、家庭认同和生命终极关怀的认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