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与投资

当代艺术与投资杂志 省级期刊

Contemporary Art Investment

杂志简介:《当代艺术与投资》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5-1078/Z,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艺术家、策划人、批评家、艺术机构、艺术行业

主管单位:内蒙古日报社
主办单位:内蒙古日报社
国际刊号:1003-9341
国内刊号:15-1078/Z
创刊时间:2007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586
总被引量:196
H指数:5
  • 金石个展在09西班牙摄影节上获“节外最佳展览奖”

    刊期:2009年第08期

    第一届西班牙摄影节(PhotoEspana)举办于1998年,至今已经发展成世界上最大的摄影展会之一。今年,这一视觉艺术盛会6月3日至7月26日举行,共包含74场展览,其中31场在官方区域进行,而"节外展览"则广泛分布于博物馆、画廊、艺术中心及其他各种展厅。本次摄影节的主题为"每日"(The Everyday)。

  • 作为“政治性”的艺术生产

    作者:本刊编辑部; Asca; Dai 刊期:2009年第08期

    本期的"注目"专题,更像是试图搭建一次圆桌对话。受邀参与此专题的文章,尽管表面看起来观点不尽相同,但核心问题却是惊人的相似,即当代艺术的创作实践、展览实践或评论都是一种"政治性的实践"。这种"冲动"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始在西方活跃的"机构批评",如马塞尔·布罗德瑟尔、丹尼尔·布伦及汉斯·哈克等代表人物已经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

  • 装置的政治

    作者:鲍里斯·格洛伊斯; 戴章伦 刊期:2009年第08期

    今天,我们时常把艺术等同于艺术市场,把艺术作品首先定义为一种日用品。艺术在艺术市场的语境中起作用,每一件艺术品都是一种日用品,我们对此已经毫无疑义。然而,艺术仍旧还是呈现给那些没有意愿成为艺术品藏家的人们,事实上这些人仍然是艺术人群中的大多数。具有代表性的展览的观众很少把展出的艺术品视为日用品。与此同时,大量大规模的群展如...

  • 无规则的竞赛无输赢

    作者:姚嘉善; 梁舒涵; 陈劭雄 刊期:2009年第08期

    毫无疑问,中国当代艺术是随着其文化、政治、知识阶层、经济与社会条件而发展的,但是,在何种程度上我们将艺术仅仅看作是其特定文化条件的反映、解释或代表,而不是责令它去超越差异,并以批判的方式改变、重新适应、重新设计,或面对这些彼此对立的结构,几乎一直以来这都是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正是这种矛盾——介于艺术解释某些社会决定因素的潜...

  • 美术馆策展人的现状

    作者:蔡涛 刊期:2009年第08期

    在中国大陆,美术馆与博物馆的分工似乎很明确,美术馆专心于近一百年来的现代艺术,或者近三十年来的当代艺术,百年前发生的事情一般都交由博物馆处理。"美术馆"、"博物馆"都是近代西方文化东渐的成果,但考究这两个词汇,却是一百年前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发明的汉字译词,中国当时羡慕日本的改革气象,直接引进,并沿用至今。应该说,"美术馆"也是东亚近代...

  • 艺术思维的莫比乌斯带

    作者:吴宇棠 刊期:2009年第08期

    所知障乍看中文的"膜中魔"以及英文Membrane onto magic这样的展览标题,直觉以为是一个关于"间性"(in-betweenness,interness)的展览,我以为策展人将要以原形质膜(plasma membrane)为喻,为我们揭示某些艺术家们正致力于透过艺术活动,揭示各人文系统之间的相互渗析交换的流形本质(manifold essence)。所谓"原形质"(plasma),是指一种构成生物组织...

  • “人类技术”:丹尼埃尔·G·安杜哈

    作者:瓦伦丁·洛马; 吴娴敏 刊期:2009年第08期

    "人类技术"(Technologies To The People,下称TTTP)于1996年问世,当时它作为展览"反调——现实的毁灭"的一部分,在汉堡艺术协会和汉堡美术馆展出。起初,"人类技术"呈现给众人的是一个致力于将先进的科技带给下层社会的虚拟企业形象,以及一系列模糊的企业形象,展览效果极具威慑力。展览中的这些身份认知的动摇、视觉原型都与信息时代中的商业公司...

  • 自我赋权的书写行动陈界仁(英文)

    作者:郑慧华 刊期:2009年第08期

    Recommendation Chen Chieh-jen keeps his long-term observation on exploring how to make the invisible reality in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visible.He is accomplished in revealing the invisible political power and power relationship,and even the potential repression in the society through video.One can say that is alway...

  • 陈界仁的创作:作为“他者”,到历史主体的“自我赋权”

    作者:郑慧华 刊期:2009年第08期

    陈界仁对于探讨如何"重新看见"当代社会中无法被"看见"的现实,始终保持着长期关注,他擅长通过影像,将社会状态中隐而不显的政治操控力量、权力关系,甚至是潜在的体制性压迫呈现出来,这几乎可说是他作品中一贯的核心与精神。长期以来呈现和分析陈界仁的创作的方式中,多数是通过针对他的单件作品进入其背后的时代特征和意识型态分析,它们仍就是一...

  • 在“禁区”与“博物馆”外,创造另一种书写空间 与陈界仁对谈《军法局》

    刊期:2009年第08期

    郑慧华:你拍摄《军法局》的动机和出发点为何?"军法局"反映的是怎么样的政治社会脉络?在解除戒严二十多年后,为什么还需要重谈这个历史空间?对台湾当代社会而言它的意义为何?陈界仁:《军法局》和我过去大部分的作品一样,常常被误认为是在讨论"历史重塑"的问题。但事实上在我的影片里,连结到历史的部分,通常只是作为讨论台湾当代社会问题时一个时...

  • 在无法有档案的事件中,生产行动和档案 与陈界仁谈《帝国边界Ⅰ》

    刊期:2009年第08期

    郑慧华:我们知道《帝国边界1》是来自你申请美国非移民签证的经验,你因为受邀参加纽澳良双年展而到美国在台协会(AIT)申办签证,由于表格填写有误,遭到面试官怀疑你想要偷渡。你如何从这样的个人经验发展成创作行动?陈界仁:由于台湾在政治经济上长期依附美国,以及"美国价值观"在台湾主流媒体的宣传下,几乎成了检验一切事务的标准。也因此"美国"一...

  • 平行的现在进行时——周啸虎访谈录

    作者:林黎 刊期:2009年第08期

    访谈时间:2009年5月25日林黎:很多艺术家将摄影视为艺术活动的记录载体,对于您而言,摄影的可能性是什么?周啸虎:我喜欢同时面对表达形式的多种选择。去年我在沪申画廊做这么一个作品:用气球和鼓风机做的装置,定制的气象气球的极限直径是12米。在展厅现场,我用鼓风机吹气象气球,使它足以撑满展厅空间,气球开始变形、挤压空间,视觉和心理上都会有...

  • 与西维纳斯·肯姆品纳斯的对话

    作者:杰拉德·马特; 苏伟 刊期:2009年第08期

    "……突然间,一个无聊透顶的房间变得充满魔力,并且令人惊奇地宽敞起来……"杰拉德·马特:你是立陶宛人,却在纽约生活和工作了很多年。是什么把你带到纽约的?西维纳斯·肯姆品纳斯:你问我这个问题是因为我跑到纽约来了。要是我现在在立陶宛和你聊,你一定不会问"西维纳斯,你为什么呆在立陶宛?"这样的问题。说真的,(搬来纽约)是那阵子我觉得自己准备...

  • 万隆SELASAR SUNARYO艺术空间

    作者:Agung; Hujatnikajennong; 杜可柯; 梁嘉歆 刊期:2009年第08期

    对我来说,写点儿关于Selasar Sunaryo艺术空间(SSAS)的东西并不容易。主要的障碍当然来自内部——过去七年,我一直亲身参与所有SSAS的活动,现在要写起来可能无法做到"客观"。我对SSAS的记忆与这个机构关系太深,想说的东西也太多。但我仍然想把它写出来。这篇文章最多只能算我在任职期间个人笔记的一些片断。我希望,我写的东西有一天能在SSAS策展...

  • 拍电影的外来者

    作者:冯艳 刊期:2009年第08期

    2008年6月24日,日本电影的一代宗师、纪录片导演土本典昭,在即将迎来80岁生日的时候,因肺癌在日本南房总,一个靠海小镇的临终关怀医院去世。骨灰根据土本生前遗愿,撒入其魂牵半生的水俣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