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电影

当代电影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Contemporary Cinema

杂志简介:《当代电影》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447/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广告·美术作品、本期特稿、新作评议、创作谈、当代导演、当代导演、电影产业、文化研究、纪录片研究、多元视角、学术视野

主管单位:国家电影局
主办单位: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
国际刊号:1002-4646
国内刊号:11-1447/G2
全年订价:¥ 340.00
创刊时间:1984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87
复合影响因子:0.62
总发文量:6168
总被引量:22636
H指数:39
引用半衰期:5.7209
立即指数:0.0635
期刊他引率:0.8486
平均引文率:6.9965
  • 地域电影、民族题材电影与“共同体美学”

    作者:饶曙光; 李道新; 赵卫防; 胡谱忠; 陈昊(整理); 刘婉瑶(整理) 刊期:2019年第12期

    一、旧制与转型:区域题材电影的现状及其困境饶曙光(以下简称饶):话语体系建设是目前学术界的一个热点,本质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需要,有效推动中国话语体系需要体现中国立场、中国价值、中国精神。就电影理论研究、电影批评来说,话语体系尤其是话语标准建设对于中国电影健康可持续繁荣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 新疆电影:民族身份还是地域文化?

    作者:李彬 刊期:2019年第12期

    本文分析了"民族电影""少数民族电影""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等几个概念在界定和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指出新疆与其他任何一个地区的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创作相比都有较大差异性,也更具复杂性,因而不适用以上概念来进行阐释。新疆地域广阔,自古形成的"多元一体"的文化特质将新疆定义为一个整体。新疆电影是新疆地域文化的产物,而并非民族身份的体现...

  • 《少年的你》的社会学意义

    作者:陈刚 刊期:2019年第12期

    正如陈念在影片中所言:"从来没有一节课教会我们,如何变成大人。"但在现实中,我们却不得不因为各种原因,过早地独自面对社会,甚至一上来就要直面社会最边缘的灰色地带。曾国祥导演把社会和校园中最残酷的现实极端地凝缩在《少年的你》中,透过主人公陈念无助、孤独和焦虑的个人情绪以及成长体验,让我们深刻反思故事情节背后的价值观缺陷和社会意...

  • 《受益人》:类型中的道德困境与现实张力

    作者:高有祥 刊期:2019年第12期

    作为"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的第三弹,《受益人》的关注度与生俱来。"宁浩出品,必属精品"的监制光环,以及文牧野《我不是药神》的珠玉在前,使得青年导演申奥的第一部长片同时背负着期待与挑剔的目光。影片最终票房超过两亿元,只能说是差强人意,但作为一个文本,却折射出历经十余年产业化变革后,于新的电影环境中成长和成熟起来的青年电影人,在题材...

  • 尝试不同的电影可能性:对谈陈凯歌

    作者:陈凯歌; 尹鸿; 洪宜(整理) 刊期:2019年第12期

    陈凯歌,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之一,也是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导演之一。他导演的《霸王别姬》不仅获得过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梱奖,而且几乎可以进入国内外各种最重要的世界电影榜单。从1984年的《黄土地》到2018年的《妖猫传》,陈凯歌的导演生涯前后跨度已有34年,大多数电影依然是电影界关注的热点。其在当代中国电影的代表性地位,很少有人能够比...

  • 阿方索·卡隆:身体修辞、身份话语与长镜头

    作者:王田 刊期:2019年第12期

    阿方索·卡隆的跨国创作提供了一个全球化时代的杰出范本。其中,身体修辞与身份话语是其"作者性"的重要体现。同时,在长镜头的场面调度中,卡隆电影实现了主观与客观、前景与背景的完美融合,又并置了宏大与私密、神话与现实。

  • “墨西哥三部曲”与阿方索·卡隆的作者性

    作者:齐伟 刊期:2019年第12期

    阿方索·卡隆是近年来世界影坛备受瞩目的电影导演之一。从1991年独立执导第一部故事长片《爱在歇斯底里时》至今,他从影28年,共完成八部故事长片。尽管在被视为凸显工业化、扼杀个人化的好莱坞体系下长期从事电影创作,但是阿方索·卡隆依然在其有限的作品中显现出了可以辨认的风格。本文在对其作品谱系中的"墨西哥三部曲"的文本细读基础上,尝试探...

  • 视觉、空间与现实主义:阿方索·卡隆的电影美学观念

    作者:吴昆 刊期:2019年第12期

    全球化背景下的卡隆电影经验显得尤为珍贵:一方面,行走于墨西哥与好莱坞之间,卡隆以不同的美学策略处理不同类型/题材的电影,给了电影创作尤其是跨国制作的影片以极大的启示;另一方面,卡隆和他的创作团队不断地尝试新技术,提升电影的表现力,为"体验力电影"注入新的美学内涵。本文重点探讨了阿方索·卡隆的电影美学观念,即对其电影特性的理解。具...

  • 社会·技术·记忆:阿方索·卡隆创作谈

    作者:王田(译) 刊期:2019年第12期

    为了对阿方索·卡隆近三十年的电影创作进行一个整体性的梳理,译者选取了三篇具有时间跨度的专访,它们分别是关于2001年的《你妈妈也一样》、2013年的《地心引力》以及2018年的《罗马》。上述三部影片,折射出卡隆在不同阶段的创作思路,在其作品谱系中极富代表性——均由卡隆编剧/导演,最能体现其"作者性"。第一篇是2002年美国《影迷》杂志(CINEAS...

  • 阿方索·卡隆导演创作年表

    作者:齐伟(整理) 刊期:2019年第12期

    阿方索·卡隆(Alfonso Cuarón),1961年11月28日出生于墨西哥城,墨西哥导演、编剧、摄影师、制片人、演员。1983年,执导处女作剧情短片《时间终结四重奏》(Cuarteto para el fin deltiempo)以及剧情短片《到底他是谁》(Who’s He Anyway);同年,和好友拍摄了短片《复仇在我》(Vengeance Is Mine),全片采用英语对白,因触怒校方,两年后被学校开除。

  • 胶片危机——对抗战前后电影产业的一种考察

    作者:秦翼 刊期:2019年第12期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民族工业欠发达,中国电影胶片完全依赖进口,使得电影产业受制于人,胶片问题成为始终高悬于电影产业之上的危机。30年代起,由于卷入世界性金融风潮,中国经济整体萎缩,影业资金紧张,胶片价格上张,引发了电影资本的重组。"孤岛"时期,电影业顶住涨价和断货的压力,始终未使用日本胶片。上海沦陷后,由于胶片来源中断,危机最终爆...

  • 抗战时期的中国电影制片厂

    作者:李华 刊期:2019年第12期

    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对利用电影进行抗战宣传十分重视,中国电影制片厂应运而生,并在抗战期间迎来自己的黄金时代。八年抗战中,"中制"的电影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潜心研究电影理论,倾力制作抗战电影,并通过流动放映队、城市院线等多种发行渠道,使大批抗战影片得以与广大观众见面,对于鼓舞民心士气、让国外友人了解中国抗战真相,起到了一定作用。当胶...

  • 论“国防电影”的发展历程与独立品格

    作者:贾冀川; 王春晓 刊期:2019年第12期

    从1936年初开始到1937年7月7日抗战爆发,"国防电影运动"持续的时间只有一年多,其间创作的"国防电影"总共也只有十几部。与之前的"左翼电影"和之后的"抗战电影"相比,"国防电影"以独特的表现方式表现了抗日救亡的时代精神、塑造了一系列堪称经典的银幕形象、宣传了新启蒙意识、推动了新国民性的建立、深刻地反映了抗战前的社会现实。

  • 近年中国电影表演美学嬗变述评

    作者:厉震林 刊期:2019年第12期

    2016—2018年,是中国电影表演"大乱大治"的文化时期,可用"变""熟""味""全"四字表述。"变"者,未必是创新,也可能是归正或者复位,以电影表演而论,从原来与美学无关的"异位",转变成为表演科学的美学"正位",表演生态逐渐和谐;"熟"者,在"变法"过程中,"中生代"和"新生代"演员渐次成熟,已成为电影表演的新担当者,呈现了若干成熟之作;"味"者,表演味道愈...

  • 家庭伦理作为一种方法:历史、类型及其生产

    作者:万传法 刊期:2019年第12期

    在中国电影史中,"家庭伦理片"这一概念常在电影类型和题材间"摇摆"不定,产生众多歧义与偏差性误解。近年来,"新家庭伦理片"出现。在"亚洲作为方法"这一观念的启发下,本文倾向于将"家庭伦理"作为一种"方法"而不是类型,去分析、探讨这些以家庭伦理表述为中心的电影,并通过历史及类型的考察,看其生产的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