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电影

当代电影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Contemporary Cinema

杂志简介:《当代电影》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447/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广告·美术作品、本期特稿、新作评议、创作谈、当代导演、当代导演、电影产业、文化研究、纪录片研究、多元视角、学术视野

主管单位:国家电影局
主办单位: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
国际刊号:1002-4646
国内刊号:11-1447/G2
全年订价:¥ 340.00
创刊时间:1984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87
复合影响因子:0.62
总发文量:6168
总被引量:22636
H指数:39
引用半衰期:5.7209
立即指数:0.0635
期刊他引率:0.8486
平均引文率:6.9965
  • 纪录电影“热”:现象,还是趋势?——媒介·市场·生态——对当下中国纪录电影发展问题的一次讨论

    刊期:2017年第11期

    《喜马拉雅天梯》《旋风九日》《我们诞生在中国》《地球神奇的一天》《冈仁波齐》《二十二》……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纪录电影(注:《冈仁波齐》通常被业内人士认为是具有纪录风格的故事片)走进影院,找到了自己的观众。这其中,表现"慰安妇"题材的《二十二》,以超级黑马姿态逆袭暑期档,将纪录电影的票房带到了1.71亿元(截至发稿时的2017年1...

  • 于时间的缝隙低语——《二十二》导演郭柯访谈

    刊期:2017年第11期

    始于《三十二》 孙红云(以下简称孙):咱们还是先从《二十二》的创作过程开始谈吧。我大概是在读硕士的时候看过"慰安妇"的相关纪录片,对韩国导演卞英珠的《低语》比较有印象,后来辗转找到那本带子,内容记得不太清楚了,但我深深地记住了那个片名。你第一次知道"慰安妇"是在什么时候?

  • 道具寓言、明星生产与重思式再出发——评影片《空天猎》

    作者:丁亚平 刊期:2017年第11期

    在2017年国庆档的十余部电影中,《空天猎》因其特殊的题材和明星出演受到人们的关注。当代中国空军空战题材中,有过《冲天飞豹》《歼十出击》等影片。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反映主旋律的电影作品耳熟能详。但是,如何拍好一部电影?主题表达、形象塑造、叙事路径如何呈现?本土明星如何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使之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驱动力?本文...

  • 《羞羞的铁拳》:商业的胜利与艺术的失落

    作者:饶曙光; 贾学妮 刊期:2017年第11期

    喜剧电影是"以产生笑的效果为特征的故事片",其轻松的氛围与阖家欢气氛得到广大观众的追捧;又因其鲜明的本土特色,往往能与现实形成"互本文",引起观众的情感互动与共鸣。喜剧电影有着天然的小成本优势,对电影工业的依赖程度较低,往往能以小博大,出现票房黑马,是投入产出最为经济有效的电影类型。近几年来,中国电影市场频繁出现的票房黑马,如...

  • 重心不在真相,而在人看到真相后的选择——电影《绣春刀2·修罗战场》导演路阳访谈

    刊期:2017年第11期

    创意缘起 贾磊磊(以下简称贾):这部影片最初的构思是怎么形成的? 路阳(以下简称路):最开始构思好的,是沈炼和画师北斋在山上的相遇。其实沈炼是北斋的粉丝,但是,在山上见了画师之后并不知道这个人就是自己的偶像。一个喜欢画的、每天去杀人办案的锦衣卫,与一个美女画家的不期而遇,故事就是从这个意念开始的。

  • 刻意追求的不如源自内心的感受有力量——导演肖央访谈

    刊期:2017年第11期

    导演炼成记 索亚斌(以下简称索):肖央导演,你好!这些年你身兼导演、编剧、演员、歌手等多重身份,从入行到成名的经历,能与大家分享的东西应该非常丰富。这次的"创作谈"我想主要围绕你的导演身份,从源头开始好好聊一聊,希望能够了解你的创作过程中,从题材选择、角色塑造,到风格掌控、价值表达上的一些观念、想法,以及到目前为止,你对自己职...

  • 电影史上的“人形怪物”

    作者:李洋 刊期:2017年第11期

    本文对电影史上"人形怪物"这个特殊形象进行了谱系学的梳理和框架性的研究。首先,在电影产生之前,这种特殊的怪物形象在西方视觉文化中经历了三个阶段:古代神话和传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和近代科学发展时期,在这三个阶段,人形怪物的形象和文化含义经过了三次转变。其次,本文考察了"人形怪物"在电影中的表现,根据主题把诸多人形怪物分为四个...

  • “未来属于幽灵”——在“后人类”的影像之中重拾叙事时间

    作者:姜宇辉 刊期:2017年第11期

    后人类理论与影像,看似晚近以来皆陷入了困顿的局面。通过返归叙事、时间及主体性这些基本问题,我们得以重新敞开思索的可能。大卫·波德维尔在批判经典叙事理论的同时仍然保留了主体性的幻象,德勒兹所启示出的"欲望-机器"及"神经-影像"的概念虽然更为彻底地推进了电影的后人类变革,却最终陷入主体性的难题之中难以自拔。由此,加里·沃尔夫对...

  • “自我”的忧虑:科幻电影中赛博格的主体性诉求

    作者:袁海燕 刊期:2017年第11期

    赛博格作为科幻"异种",早已具备了人类生命的典型表征,可以思考,具有意识,追求"自我",人类的中心地位因此遭遇了挑战。随着这场赛博格与人类争夺主体权的战争矛盾不断升级,科幻电影对此紧张状态的刻画与呈现,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文化"自我确证"的功能显现。本文正是从哲学、文化和电影层面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和反思。

  • 赛博格在影视中的生与死

    作者:里斯·欧文·托马斯; 刘宜冰 刊期:2017年第11期

    本文通过对赛博格(电子生化人)原型在流行电影与电视中的调查,从赛博格这一形象诞生开始,描绘了其发展的大致历史过程。本文通过将后现代主义的赛博格定位于批评理论的叙述之内,使读者注意到其后现代主义影响,同时也讨论了身份认同与主题创造等问题。通过举例与筛选反映出了人们对于技术化人类的共同忧虑。

  • 自然崇拜·极简叙事·重建依赖——论日本治愈系类型电影的形式与意义

    作者:刘琨 刊期:2017年第11期

    日本治愈系电影是在"治愈系"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类型片。从类型的角度来说,治愈系电影在充分吸收治愈系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类型法则:大海、森林、食物等自然景色构成了影片的主要视听元素;叙事上,治愈系电影追求"极简主义";故事内容上,现代社会原子化个体的主体性危机成为影片关注的重心;文化功能上,...

  • 寂静幽玄中的风雅与“想象界”——也谈日本当下电影中的美食与风景治愈效果

    作者:张冲 刊期:2017年第11期

    荻上直子、松冈锭司和森淳一三位导演的系列作品都能给人带来平静和舒适之感,他们的电影在谈美食与风景中见人性、见宇宙、见普世性。美食与风景既符合又超越了"食色性也"的境界,又都属于"物自体",是可见之物。其中折射了日本的"物哀"文化,只为消愁解闷、寻求慰藉而没有任何其他功用的或实利的目的,与"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一致,既保持了自...

  • 和解与复归——论日本治愈系家庭片的情与境

    作者:孙晓天 刊期:2017年第11期

    与日本电影史上颇具声望的传统家庭片不同,治愈系家庭片多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危机之后。现代社会的精神压力和泡沫经济给人们带来的失望感,给以家庭的"和解"与"复归"为经世理念的影片带来了人们的关注与认同。重置的家庭关系、琐碎的日常生活,以及自然的力量构建了治愈系家庭片的情与境。

  • 日本青春治愈系电影的类型特征及影像抒写

    作者:王玉辉 刊期:2017年第11期

    本文首先从史学的维度梳理日本青春治愈系电影的发展历程,然后从影片主题、生发语境、画面、色彩、声音等角度进行文本细读,总结出日本青春治愈系电影的类型特征,最后从影像表现上尝试挖掘日本青春治愈系电影之所以能够产生治愈效果的内在影像逻辑。

  • 赵德胤:我遵循着自己的情感去拍每一部影片

    刊期:2017年第11期

    黄钟军(以下简称黄):您个人家庭也有华裔的血统吗?您有没有看过朱延平导演的《异域》,是不是就是讲您曾祖父那一代人的故事? 赵德胤(以下简称赵):是的,我就是华人,我们家族是从南京到云南再到缅甸,整个路线就是这样的。我曾祖父是南京人,后来抗日去了云南一带,他们的坟墓都是在那边的,所以我们每年都要去云南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