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电影

当代电影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Contemporary Cinema

杂志简介:《当代电影》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447/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广告·美术作品、本期特稿、新作评议、创作谈、当代导演、当代导演、电影产业、文化研究、纪录片研究、多元视角、学术视野

主管单位:国家电影局
主办单位: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
国际刊号:1002-4646
国内刊号:11-1447/G2
全年订价:¥ 340.00
创刊时间:1984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87
复合影响因子:0.62
总发文量:6168
总被引量:22636
H指数:39
引用半衰期:5.7209
立即指数:0.0635
期刊他引率:0.8486
平均引文率:6.9965
  • 关注中小成本电影——综合与创新——简析中小成本电影发展策略

    作者:胡克 刊期:2011年第11期

    相较于“大片”,在国产电影的年产量中占有绝对多数的中小成本电影无疑构成了中国电影的“塔基”,但是,其市场占有率与产量占有率的巨大反差,也使同中小成本影片相关的诸种问题目益突显。近年来,虽不乏中小成本电影以小搏大的成功案例,但毕竟为数不多,总体状况仍不尽如人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如何提高中小成本电影质量并扩大其市...

  • 上天入地难抓人——近年中小成本影片的三种美学取向及困窘

    作者:王一川 刊期:2011年第11期

    本文对近年中小成本影片的三种美学取向及困窘作了论述。这三种美学取向分别是艺术探索取向、伦理关怀取向和温情及诗意叙述取向。它们各自具备自身的美学特质和功能,但也存在共同的困窘——缺少观众。它们能上天入地却难以抓人,即能分别上升到美学的极限处和钻入伦理的最深处,却难以在院线票房竞争中赢得观众。要解决这一问题,急需关注观众...

  • 国家支持与文化构建——谈欧盟国家资助中小成本艺术电影的理念、政策与实践

    作者:李迅 刊期:2011年第11期

    中国电影三分形态,有以政治为导向的主旋律电影,有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电影,有以文化表达和艺术探索为宗旨的文化艺术电影(俗称“文艺片”)。

  • 搭建中国电影的优质塔基——“中小成本电影:创作策略与市场推广”研讨会综述

    作者:王霞 刊期:2011年第11期

    产业化改革为中国电影迎来了黄金机遇期。作为中国电影的塔基,占国产影片绝大比例的中小成本电影如何加入到产业化大军中,为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发挥其巨大艺术潜力和市场潜力,已经是当前摆在中国电影人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 《辛亥革命》影片分析——影像叙述历史的新探索——影片《辛亥革命》创作得失及其他

    作者:左衡 刊期:2011年第11期

    对于看惯了主旋律电影的当代中国观众来说,观看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纪念一段历史的影片本来应该是别有意趣的经验。与之相应地,这些影片的创作对于内地电影人乃至今天的香港电影人也无疑是一次全新的尝试。21世纪第一个十年,

  • 尹力电影:叙事维度、影音策略及文化立场

    作者:李镇 刊期:2011年第11期

    尹力电影常采取散点叙事,注重描绘人物生活的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他的作品感情充沛、技术纯熟,擅长通过富有质感的影音细节吸引观众,并藉此引导观众参与叙事构建,实现观念的认同。尹力通过电影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秩序的留恋。

  • 满堂的黄花梨或者一根扁担——尹力访谈录

    刊期:2011年第11期

    皇甫宜川(以下简称皇甫):我们就从你的处女作《我的九月》开始吧。1990年我还在读研究生,我记得当时电影学院的老师看完这部影片后都非常兴奋,认为它是儿童电影创作的一个收获。你认为你这部处女作里什么东西最重要?

  • 尹力简历及影视作品创作年表

    刊期:2011年第11期

    1957年12月生于北京,曾在工艺雕刻厂当工人。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1982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现为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导演、中国电视剧导演工作委员会会员。

  • 徐园“又一村”——中国电影起源新探究

    作者:赵惠康 刊期:2011年第11期

    本文从徐园“又一村”园林的历史变迁、徐园两代主人的生平家世、徐家订购电影机及徐园家族后代回忆访谈、徐园遗址实地考察并参考卢米埃尔初期活动电影机放映及全球订购等情况进行查询考证,确定徐园“又一村”是上海最早放映电影的场所之一,同时对徐园“又一村”在上海第一次放映“西洋影戏”提出了新的考证观点。

  • “重点片”在新中国农村的放映——以重庆江津为例

    作者:刘广宇 刊期:2011年第11期

    “重点片”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影片称谓。本文从对江津农村电影放映的考察入手,较为详尽地描述与阐释了在新中国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内,中国农村为配合当时的社会及政治运动而展开的“重点片”放映。它从一个侧面丰富了我们对电影与乡村文化传播的认识。文章最后指出,“重点片”并非是一个过时的概念,它在当代农村的文化建设中,仍将是主流...

  • 中国电影人 口述历史系列尹升山访谈录

    刊期:2011年第11期

    受访者简历:尹升山(1925—2011),男,中国电影音乐指挥。1925年1月9日生于山东掖县(今山东莱州),幼年随家逃荒到哈尔滨。1959年底考入“伪满”宫内府乐队,开始学习音乐。1942年成为宫内府乐队队员。

  • 金复载访谈录

    刊期:2011年第11期

    受访者简介:金复载,作曲家,1942年生于上海。15岁开始学习小提琴演奏,1957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作曲理论专业,师从顾淡如、陆青青。1961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保送至本院,即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

  • 电影表演的魅力及其评价探讨

    作者:张仲年 刊期:2011年第11期

    电影表演的美学价值来自两个方面:1.来自演员本身;2.来自他创造的银幕形象。本文认为银幕表演的美以及表演的魅力主要体现在“形、性、情、精、气、神”六个方面。表演的美以及表演的魅力是可以有具体评价方法的。本文提出可以从“难度、深度和复合度”来测定。在艺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上,一般演员都会经历“自在、自强、自如和自由”四个阶段...

  • 明星、表演与文化:兼论当下中国电影的模式更新与理想重建

    作者:万传法 刊期:2011年第11期

    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以“明星”和“文化”为主的产业生产过程正逐步取代以“表演”为中心的艺术创造过程。因此,对“明星”和“文化”的解读,恰是我们重新理解“电影表演”的一个关键。本文认为,“明星”的结构形态是一个“蹦床”式的结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同类质表演,即类型化表演受到推紫,而“明星+类型表演+多元文化”的新模...

  • 以革命影像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早期纪录电影与国民革命影像档案观摩研讨会”综述

    作者:黄德泉 刊期:2011年第11期

    2011年10月12—13日,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早期纪录电影与国民革命影像档案观摩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观摩研讨会由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与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及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联合举办,来自内地和香港的六十余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观摩与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