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学生

当代学生杂志 省级期刊

Modern Students

杂志简介:《当代学生》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677/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特别策划、探奇、前沿、探奇、互动、发现、互动、发现

主管单位: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主办单位: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国际刊号:1006-205X
国内刊号:31-1677/G4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94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被引量:64
H指数:3
  • 年轻的信念

    作者:朱水苗 刊期:2007年第08期

    <正> 十多年前,深圳盐田有人会唱五十多首哭嫁歌,现在已经没有几人能唱了;上世纪80年代初,国外某公司专门找来老船工,录下了黄浦江上原生态的老船歌,现在黄浦江船歌的版权已"非我所有"……著名作家、画家冯骥才大声疾呼:"紧急呼救——民间文化拨打120!"他建议加快通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对各民族杰出文化要尽快普查、摸底、认...

  • 青春写真大征集

    刊期:2007年第08期

    <正> 喜欢翻阅《当代学生》,喜欢站在镜头前摆 POSE,喜欢交很多很多朋友,喜欢……够了,有这三点就够了,赶快来参加《当代学生》"与全国中学生面对面"青春写真大征集活动吧!给自己一个舞台,给大家一片精彩,快乐生活、亮丽青春永驻《当代学生》!要求:将个人的彩色近照一张(5″×7″),个人简介一份(请写明学校、班级、家庭地址及联系电话),以...

  • 享受曲折中的收获

    作者:李想 刊期:2007年第08期

    2006年9月,上海中学的四名高中生——李想、文博、徐沁和刘从容,成立了校园里一个小小的社团:文欣社。社团虽小,理想很大,他们说:"现在是我们——广大学生群体共同努力,怀着热忱为如何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出谋划策的时候了:现在是用我们的智慧呵护中国文化,使其精髓得以被了解、认可的时候了……"理想不只停留在纸面上,他们开始了积极的行动:...

  • “文欣社”行动时间表

    刊期:2007年第08期

    <正> 2006年9月制定活动计划2006年9月至12月联系全国各地学校征集有关春节的想法、建设性创意等2007年1月向上海、北京、台湾三地发放了有关春节的调查问卷2007年2月7日联系20国驻上海领事馆,将寄给各国领导人

  • “这是愿望,也是我们正在做的事”——访上海中学文欣社

    作者:刘从容 刊期:2007年第08期

    <正> 当:文欣社从成立之初就希望担负起"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精髓"的任务。你们起这个名字有什么寓意?刘:"文"代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欣"寓意"欣欣向

  • 文化别走

    作者:Shadowluu 刊期:2007年第08期

    <正> 芳云阁说:嗯,我觉得他们做的真的很有意义。忘记什么时候了,看到有评论说随着生活的现代化,很多民俗文化正在渐渐消失,还有少数民族也在汉化,甚至一些少数民族的语言都已经快流传不下去了……如果生活都在向着单一化方向发展,那么不仅仅是没有

  • 春节与我们

    刊期:2007年第08期

    <正> "文欣社"的倡议书得到了各地中学的响应,很多同学给文欣社寄来了各自关于春节的感想文章甚或明确的"计划书";台湾地区的同……这并不代表着我们一切都向过去看齐,或者说全部恢复过去的风格。我们应该做的,是重拾春节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意义与内涵,增强我们的民族意识与自豪感。设想如果春节这么重要的传

  • 中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事记

    刊期:2007年第08期

    我们中学生的努力绝对不是孤立的。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各类民间组织,都对保护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积极的努力。下面的"大事记"勾勒出的是从去年5月至今已经取得的成果和未来的努力方向——

  •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拾零

    刊期:2007年第08期

    <正> 顾绣,是上海地区工艺品中的瑰丽奇葩。因源于明代松江府上海县露香园主人顾名世而得名。亦称"露香园顾绣"。它是以名画为蓝本的"画绣",以技法精湛、形式典雅、艺术性高著称于世。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和上海

  • 严颂华:用二十年时间圆了大学梦

    作者:郑伟平 刊期:2007年第08期

    <正> 少年时代,青春岁月,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日子。许多年之后,这段日子依然会是每个人记忆深处扣动心弦的往事。少年时代的所爱,也许就成了一生的追求;少年时代的故事,也许就在未来生活中延续。少年时代的点点滴滴,将演绎成人生最纯真的

  • 中国人的山水观

    作者:罗兰 刊期:2007年第08期

    <正> 中国人对山水的看法和西方人有所不同。中国人游山玩水,是持着纯欣赏的态度,而不是持着运动的态度。而西方人则是抱着健行和征服的"壮志"。现在我们也有了这风气。过去中国人谈游山,从未见有人说他"征服"了某个冰封雪冻的高山而引以为豪。中国人游山是欣赏它的深邃幽缈、高不

  • 黄山绝壁松

    作者:冯骥才 刊期:2007年第08期

    <正> 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然而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是黄山松。黄山之松布满黄山。由深深的山谷至大大小小的山顶,无处无松。可是我说的松只是山上的松。山上有名气的松树颇多。如迎客松、望客松、黑虎松、连理松,等等,都是游客们争相拍照的对象。但我

  • 丽江万古楼的鸟叫

    作者:赵敏 刊期:2007年第08期

    <正> 到丽江万古楼听鸟叫,必然要与丽江的老头搭话。一说话,才知道他们是丽江的活地图,古老的丽江在他们的心中是一本历史书,随着翻动,展示给你一幅[甲]的画面,他们口齿清晰,语言

  • 优雅的法语

    作者:徐波 刊期:2007年第08期

    <正> 法语基本成熟是在11世纪末。她作为文学语言享誉欧洲,人们公认法语最为优美和高雅。不少外国人也用法语写作。如我们熟知的马可·波罗的《中国游记》。这一时期的法语基本上都是韵文文学,是便于行吟诗人传诵的一种口头文学,但用法文表述的文学作品已屡见不鲜,主要

  • “老而不死,是为贼”

    作者:雨石 刊期:2007年第08期

    主持人龙吟:本期"闲话孔子"的文章,标题"耸人听闻"——这是孔夫子的话吗?他是在怎样的场合下说出这样的话的?且听雨石先生"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