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学生

当代学生杂志 省级期刊

Modern Students

杂志简介:《当代学生》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677/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特别策划、探奇、前沿、探奇、互动、发现、互动、发现

主管单位: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主办单位: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国际刊号:1006-205X
国内刊号:31-1677/G4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94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被引量:64
H指数:3
  • 大家的鲁迅——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

    刊期:2006年第20期

    <正>鲁迅是“民族魂”。身为文坛巨擘、学界大家的鲁迅是属于我们全民族——属于我们大家的。关于我们为什么要读鲁迅,已经有了很多很好的答案。然而我们最想说:因为,鲁迅属于青年人。70年前的10月19日,鲁迅先生“大笑”着、“歌唱”着,迎接了死亡。70年后的今天,我们拿起自己的笔,用自己的文字来祭奠鲁迅先生——这纸上的怀念,文字或许...

  • 欢迎来这里上课——访上海鲁迅纪念馆馆长张岚

    作者:郭泳 刊期:2006年第20期

    <正>回想起来,儒雅的馆长并没有长着一张“深刻”的脸,脸上的表情是平和中透着调皮的——“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画家陈丹青在北京鲁迅博物馆演讲时谈鲁迅的这句话忽然“光临”了我的头脑。采访的内容很多,无妨就从“好玩”开始——

  • 还原一个真鲁迅

    刊期:2006年第20期

    <正>银幕上、舞台上的“鲁迅”,你也许看过,也许没有。为先生带来新的“生命”的艺术家们怀有一个共同的愿望——电影《鲁迅》首映:2005年9月5日导演丁荫楠:“鲁迅灵魂深处是丰富多彩的。我们把鲁迅丰富的精神,变成可视、可感、可亲近的一个银幕形

  • 我读鲁迅——怀念那个横眉傲扬的精神战士

    作者:陈天琦 刊期:2006年第20期

    <正>青色的醇朴沉淀在越城的河里,先生提着胆剑早已走远了,却已然留下了路。他的笔是投枪,是匕首,是越人的胆剑,而拿笔的我却忽地怯懦了——鲁迅,只因是鲁迅。我的生命还没有攀上先生的高度,仰视——只有仰视,仰视那道支起一个面庞、支起一个“鲁迅”、支起一个民族的精神的横眉。

  • 鲁迅先生的药方

    作者:方雨亭 刊期:2006年第20期

    <正>笔尖在纸上不停地驰骋,留在纸上的是最纯的鲜血;洒下的是汗水,永驻的却是精神。他一次次地从口中呐喊出来自心灵深处的无声的宣言,更是一遍遍地经过挣扎于水深火热的人民而彷徨,他的心,变为一滴滴血,留下了这张为后人传颂的药方。

  • 先生

    作者:赵韵 刊期:2006年第20期

    <正>先生的文字,有人说是幽默,有人说是讽刺。本人更倾向于后者。先生即使是有幽默感的,或许也该被胸中的积愤充斥得荡然无存了罢。先生的这些话很朴实,却拗口。我们看见这些文字的时候甚至能听见先生把牙齿咬得咯咯响的声音。诚然,先生的一生也确如这咯咯作响的牙

  • 魏孟勋:难忘的高中生活记忆犹新

    作者:郑伟平 刊期:2006年第20期

    <正>校长格言:学习是否成功,不在于获得知识量的多少,而在于是否学会了选择,学会了发现问题,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攻克难题的方法。

  • 唐建龙:看到大海的感觉流连忘返

    作者:陈丰 刊期:2006年第20期

    少年时代,青春岁月,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日子。许多年之后,这段日子依然会是每个人记忆深处扣动心弦的往事。少年时代的所爱,也许就成了一生的追求;少年时代的故事,也许就在未来生活中延续。少年时代的点点滴滴,将演绎成人生最纯真的诗、最难忘的歌、最美好的回忆。“曾经少年时”,将记录我们的长辈们曾经的少年时代和中学生活,你将在这里看到昔...

  • 大树和我们的生活

    作者:周涛 刊期:2006年第20期

    <正>我们不但是今天生活在这块土地上,而且过去生活在,并且还要永远生活在那里,在整体之中。——列夫·托尔斯泰如果你的生活周围没有伟人、高贵的人和有智慧的人怎么办?请不要变得麻木,不要随波逐流,不要放弃向生活学习的机会。因为至少在你生活的周围还有树——特别是大树,它会教会你

  • 药香如蝶

    作者:吴克诚 刊期:2006年第20期

    <正>所谓的药都是些亡去很久的草。长得正好的草是不配叫药的,即使硬放进药屉,不久它也会烂掉,因为它未经晒、烘、焙或炒——九九八十一劫,少了一劫,也不能成药。所以药都身世沧桑。身世沧桑的药只能以文火慢熬。我喜欢这个“熬”,“煎药”的煎太轻薄,与药的身世不协调。

  • 作者:朱湘 刊期:2006年第20期

    这是一组谈书、谈读书、谈读书人的文章。关于“书”的文章可谓多矣。这里的三篇各具风格,各抒胸臆,但有一点是相通的:作者好读书,乐读书,以读书为享受。我们可以从朱湘的倾谈中感受“旧书”的情趣;从余杰的畅叙中寻找“吃书”的乐趣;从贾平凹的调侃中体味“读书”的妙趣。总之,书中的真趣还需各人自己体会。

  • 在北大“吃书”的日子

    作者:余杰 刊期:2006年第20期

    <正>高中毕业已经10年了,10年前第一次走进北大的那天晚上好像还是昨夜。那天,当大客车驶进校园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一大半。那时的海淀还不像今天这样商贾云集、灯火灿烂,比起刚刚走过的长安街来阑珊了许多。校园里弥漫着树叶的香味,那是我所陌生的北方的树叶。两个高年级的师兄蹬着板车来帮我运

  • 好读书

    作者:贾平凹 刊期:2006年第20期

    <正>好读书就得受穷。心用在书上,便不投机将广东的服装贩到本市来赚个大价,也不取巧在市东买下肉鸡针注了盐水卖到市西;车架后不会带单位几根铁条几块木板回来做做沙发,饭盒里也不捎工地上的水泥来家修个浴池。钱

  • 新书架

    刊期:2006年第20期

    如果从“新书架”上取到的书沉闷,无趣,枯燥……你就把书朝我头上扔罢!哈哈,说个笑话。可我真的敢担保,这里的书面孔“新”,内容也精彩,而且图文并茂——我不介绍是我的错,你不看可就是你的错啦!

  • 努力不是件羞耻的事——梅达沃

    刊期:2006年第20期

    梅达沃,1915年出生于巴西里约热内卢,是他那一时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1953年发现“动物初生时即注射异体细胞,成年后移植该原细胞供者的皮肤,便显出获得性免疫耐受性”。这发现使他与伯内特共获196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也是一位杰出的向公众推荐科学的作家,以随笔集《普路托的共和国》《给年轻科学家的忠告》和《科学的限度》等著作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