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学生

当代学生杂志 省级期刊

Modern Students

杂志简介:《当代学生》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677/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特别策划、探奇、前沿、探奇、互动、发现、互动、发现

主管单位: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主办单位: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国际刊号:1006-205X
国内刊号:31-1677/G4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94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被引量:64
H指数:3
  • 青春写真大征集

    刊期:2005年第24期

    <正>喜欢翻阅《当代学生》,喜欢站在镜头前摆POSE,喜欢交很多很多朋友。 喜欢……够了,有这三点就够了,赶快来参加《当代学生》"与全国中学生面对 面"青春写真大征集活动吧!给自己一个舞台,给大家一片精彩,快乐生活、亮 丽青春永驻《当代学生》! 要求:将个人的彩色近照一张(5″×7″),个人简介一份(请写明学校、班级、 家庭地址及联系电...

  • 因文学而美丽

    作者:方林建; 周彦 刊期:2005年第24期

    一直很想在“特别关注” 栏目中,关注一个特殊的学生 群体——他们既是《当代学 生》的读者,同时也是《当代学 生》的作者。其中的一些同学 就是从《当代学生》起步,开始 走上写作之路的。从创刊到现 在,《当代学生》在发展中走过 了十多年,期间与很多这样的 学生读者、作者结缘,也培养 了一大批文学与写作爱好者。 当然,在这十多年中,《当代学 ...

  • 许榕:请到校长室里的临别赠言

    作者:郑伟平 刊期:2005年第24期

    <正>许榕,1965年高中毕业于嘉定一中,现为 该校校长。当年,老师送给他“临别赠言”;现 在,他赠言给一届又一届高中毕业生。 许榕在嘉定县城里的启良中学就读初中。 初三那年,他担任班长。1963年他初中毕业,考 取嘉定一中。这之前,他认识了初中语文老师侯 允才。翻着侯老师批改的作文簿:佳句有圈点, 单页有眉批,文尾有小结;字无涂改,笔迹工...

  • 高屹:回想三十年前的中学生活

    作者:郑伟平 刊期:2005年第24期

    少年时代, 青春岁月,一生 中最美好的一段 日子。许多年之 后,这段日子依 然会是每个人记 忆深处扣动心弦 的往事。 少年时代的 所爱,也许就成 了一生的追求; 少年时代的故 事,也许就是未 来生活的延续。 少年时代的点点 滴滴,将演绎成 人生最纯真的 诗、最难忘的歌、 最美好的回忆。 “曾经少年 时”,将记录我们 的长辈们曾经的 少年时代和中学...

  • 阅读巴金

    刊期:2005年第24期

    <正>巴老走了。 巴老说,他“把心交 给读者”;“年轻的‘老 师’……拿着鞭子在赶 我前进……我又感到幸 福”;他经历了人生的苦 难,但“还是要探索下 去”;他“惟一的心源是: 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 的脚印里”……

  • 幸福

    作者:巴金 刊期:2005年第24期

    这是巴老八十岁时写的文章。幸福之于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感受,那又是什么让八十岁的巴老感觉到幸福,并且值得用文字记录的呢?相信看了这篇文章.你会为巴老所感受到的幸福,而深深感动。

  • 把心交给读者

    作者:巴金 刊期:2005年第24期

    有一种感觉,叫做“温煦”。 读完下面的文字,你便会懂得,温煦从何而来。这文字一如 巴老的为人,朴素,不张扬,却暖着你的心。而巴老对读者,尤其 是青年人,分明有着热烈而真挚的情感——这份情感深藏在和 缓的文字之流下面,细细品读,方知真味。

  • 探索

    作者:巴金 刊期:2005年第24期

    巴金的一生,是探索的一生。因为不安于现状,他成了一 位作家;因为不愿做一个机器人,他写出了很多不朽的作品; 因为探索,他在黑暗中为自己,也为更多的人,找到了出路。

  • 愿化泥土

    刊期:2005年第24期

    一生的创作体现了巴老对祖国,对人 民无私的深爱,在垂垂老矣之际,他无比 想念自己成长的故土,想念教过他最简单 却也是最深刻人生道理的最纯朴的劳动 人民。化作泥土,同家乡、同祖国一起成 长,永远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这是巴 老最后的愿望。

  • 新书架

    刊期:2005年第24期

    如果从“新书架”上 取到的书沉闷,无趣,枯 燥……你就把书朝我头 上扔罢!哈哈,说个笑 话。可我真的敢担保,这 里的书面孔“新”,内容 也精彩,而且图文并 茂——我不介绍是我的 错,你不看可就是你的 错啦!

  • 突厥——狼族传说

    刊期:2005年第24期

    <正>“突厥”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 《周书·宇文测传》中,其中记载说, 在西魏大统八年(542年)以前,每 年河水结冰以后,突厥就大举入侵 边境。不过,最早记载突厥的史籍, 则是《吕氏春秋》,中间提到的“突 人”实际上就是突厥。 至于突厥这个名称的由来,中 国古籍上说是“兜鍪”的意思。突厥 最初是柔然族的锻工,“兜鍪”就是 一种头盔,其顶...

  • 归纳一义多字

    作者:张大文 刊期:2005年第24期

    <正>在文言文学习中,一字多义现象固然需要积累,而一义多字的 特点也需随时归纳,逐步强化。 就拿现代汉语中一个“到”的意义为例,文言文中便可找到二 十多个同义字,见下例:

  • “不愠”,君子之风

    作者:雨石 刊期:2005年第24期

    <正>“人不知而不愠”,先得对“不知”作解释。大致有二解:一认为“知”就是知道,进而 可译为理解、了解;二释“知”为“知遇”,比了解更进一步了,就是希望有人了解自己栖 栖惶惶的苦心,给自己一个适当的安顿(现在说起来就是安排一个职位),也就是日常说 的“知遇之恩”。我取前解。孔子没那么可怜,硬是要人家“知遇”于己。他只求人们能了...

  • 文言趣读

    作者:杨振中 刊期:2005年第24期

    <正>石勒召李阳饮 后赵石勒,称王后悉召乡人诣襄国,与之 共欢饮。初,勒微时,与李阳邻居,数争沤(ou) 麻池相殴,阳由是不敢往。勒曰:“阳,壮士也; 沤麻,布衣之恨。孤方兼容天下,岂仇匹夫乎?” 遽召与饮,引阳臂曰:“孤往日餍(yan)卿老 拳,卿亦饱孤毒手。”因拜参军都尉。

  • 脚板赞

    作者:王思任 刊期:2005年第24期

    <正>曾入帝王之门,曾踏万峰之顶,曾到齐晋云间欺官之署,曾走狭邪非礼亡赖之处,而不曾投刺 于东林、魏党,乞食墦间,沽名井上。所以然者,脚底有文,脚心有骨。 [注释] ①齐:今山东境内。晋:今山西。云间:今松江。作者曾在这三地为官,所以这么说。 ②投刺:递名帖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