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科学

茶叶科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Tea Science

杂志简介:《茶叶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6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3-1115/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综述、研究报告、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0-369X
国内刊号:33-1115/S
全年订价:¥ 400.00
创刊时间:1964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浙江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6
复合影响因子:1.53
总发文量:979
总被引量:17616
H指数:53
引用半衰期:6.2642
立即指数:0.2532
期刊他引率:0.9002
平均引文率:22.4177
  • 茶叶圆筛条件分析与过程数值模拟

    作者:赵章风 张立彬 汪晓华 张宪 甘建仁 刊期:2014年第01期

    平面圆筛机是茶叶筛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机械之一,其筛分效果影响着茶叶生产的质量与效率.在分析茶叶颗粒群在筛面上的运动条件、运动路径、透筛条件等基础上,运用离散元分析软件PFC3D对其筛分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及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平面圆筛机的透筛率与茶叶的运动路径、透筛的相对矢径和相对速度相关;对于不同目数的筛网,存在不同最佳...

  • 第八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征文

    刊期:2014年第01期

    中国茶叶学会与台湾茶协会共同举办的第八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将于2014年8月在台湾新北市召开,本次会议旨在加强两岸茶科技和茶产业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茶科技和茶产业的发展,中国茶叶学会计划组织大陆代表60人赴台参会.学会将组织专家对提交的论文进行审稿,以遴选出的优秀论文作者为赴台人选.现将征文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 烘焙温度对九龙袍品种乌龙茶生化品质的影响

    作者:钟秋生 林郑和 陈常颂 陈志辉 游小妹 陈荣冰 刊期:2014年第01期

    采用九龙袍品种颗粒型乌龙茶的毛茶样为材料,在120℃(高火)、100℃(中火)和80℃(低火)3个温度下分别烘焙2h,分析比较了不同烘焙温度对颗粒型乌龙茶感官品质、主要理化成分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感官审评结果表明,低温烘焙(80℃)茶样的感官审评得分最高,且香气和滋味最好;化学成分分析表明,水浸出物和氨基酸总量随着烘焙温度的升高...

  • 番石榴汁茶酒的发酵工艺研究

    作者:刘蒙佳 陈淑娣 刊期:2014年第01期

    以福建闽南地区特产茶叶为主要原料,辅以番石榴汁,研究发酵型茶酒的最佳生产工艺.通过对影响茶酒发酵的各个单因素进行研究,并对发酵条件进行正交优化,经实验验证,得出茶酒的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使用正山小种红茶发酵,酿酒菌种为葡萄酒·果酒专用酵母RW,茶和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110,茶汤与番石榴汁比例为2∶1,初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0 °Bx,接种...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加工工程研究中心科研成果介绍

    刊期:2014年第01期

    1. 名优绿茶安全生产全程质量控制及清洁连续化加工生产线(2009 年验收) 2. 西部茶叶优质原料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10 年) 3. 茶浓缩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02 年) 4. 卷曲型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 年验收)

  • 原料茶揉捻工艺对绿茶饮料品质的影响

    作者:袁海波 尹军峰 邓余良 许勇泉 汪芳 陈根生 刊期:2014年第01期

    将不同揉捻工艺处理的绿茶原料加工成绿茶饮料,比较其浸出特性以及品质稳定性.研究表明,边烘边揉处理样的浸出特性较好,浸提10 min时茶多酚浸出量约为60 min时的92.9%;在4℃、37℃下贮藏7 d后,4种揉捻工艺处理中以边烘边揉、趁热揉捻处理样的氨基酸总量、色差值(L、-a/b)和感官品质得分较高,稳定性较好;灭菌后边烘边揉、趁热揉捻处理样的EGCG...

  • 茶树两个MYB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及功能验证

    作者:贡年娣 郭丽丽 王弘雪 赵磊 王婕 王文钊 刘亚军 王云生 高丽萍 夏涛 刊期:2014年第01期

    第4亚组R2R3-MYB可能参与木质素合成的调控,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本文利用RACE技术,克隆了两个茶树第4亚组MYB转录因子(CsMYB4-5和CsMYB4-6).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CsMYB4-5氨基酸序列与金鱼草中的AmMYB330-致性为48.45%,与拟南芥中的AtMYB3-致性为44.79%;CsMYB4-6氨基酸序列与金鱼草中的AmMYB308-致性为69.80%,与拟南芥中的AtMYB4-致性为62.4...

  • 陈年普洱茶特征风味成分分析

    作者:陈梅春 陈峥 史怀 刘波 潘志针 朱育菁 刊期:2014年第01期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测定陈年普洱茶中挥发性组分,其中烷烃类化合物含量较高,但它对茶叶香气几乎没有贡献,为此陈年普洱茶香气以芳烃类及其衍生物和萜烯类化合物为主,以酯类及其衍生物为辅.芳烃类及其衍生物以2,2',5,5'-四甲基联苯和1,2,3-三甲基-4-丙烯基-萘为主,萜烯类化合物以α-雪松烯和长叶烯两种异构体为主,并以α-雪松烯含量...

  • 不同产区大宗绿茶感官品质分析比较研究

    作者:魏明香 张颖彬 唐德松 龚淑英 施梦南 杨节 顾志蕾 刊期:2014年第01期

    我国是主要的绿茶生产国,产区分布广.依托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以国内25个茶叶试验站所在地区的287个绿茶样为调查材料,对其外形、香气、滋味、汤色、叶底5项品质进行感官审评和比较分析,以了解全国1 000 元·kg-1以下大宗绿茶的品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结果可为提高我国大宗绿茶整体品质及工业利用提供数据支持.

  • 基于傅里叶红外光谱的多茶类判别研究

    作者:吴全金 董青华 孙威江 刊期:2014年第01期

    采用乌龙茶、绿茶、红茶和白茶成品茶样本,按同步建模和特定茶类建模两种策略,进行了基于傅里叶红外光谱和逐步判别分析技术的茶类判别研究.结果表明,以1 000~1 800 cm-1波段吸收值、主要吸收峰比值、萃取前二者的建模因子进行同步建模,所得回代判别准确率和外部验证准确率分别为84.8%、85.0%,81.9%、80.0%,89.0%、88.5%;3种数据处理方法针对特...

  • 普洱茶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吕海鹏 钟秋生 施江 张悦 林智 刊期:2014年第01期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技术对普洱茶挥发性成分的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使普洱茶的挥发性成分得到良好的分离;通过对17个样品的GC图谱的分析,共确定了26个色谱峰为普洱茶挥发性成分的特征指纹峰,建立了普洱茶挥发性成分的GC-MS指纹图谱,并对指纹图谱进行了相似度分析.该方法重复性好,挥发性成分中各...

  • 外源亚精胺对铅胁迫下茶树生长的影响

    作者:申璐 肖斌 周旋 赵九洲 金媛 刊期:2014年第01期

    选取龙井43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外施1.0 mmol·L-1的亚精胺(Spd)对不同浓度重金属铅(Pb2+)胁迫下茶树株高、地径和叶片相关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细胞膜透性以及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铅胁迫能够促进茶树生长,而高浓度铅胁迫影响了茶树正常生长;喷施外源亚精胺有效缓解了随着胁...

  • 茶树炭疽菌Colletotrichumfructicola的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作者:刘威 叶乃兴 陈玉森 连玲丽 刘伟 金珊 赖建东 谢运海 刊期:2014年第01期

    从福建地区不同品种茶树上分离获得ZHG、WSX、WHG、FTG、ZTG、AHD、WRG、SLH等8株能侵染茶树的病原菌,采用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发现,SLH菌株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其余7个菌株均为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C. fructicola为能侵染茶树的新记录种炭疽菌,将其ITS序列与寄主分别为油茶、...

  • 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12分会场:“茶学青年科学家论坛”征文

    刊期:2014年第01期

    由中国科协和云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将于2014年5月23~25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主题为“开放、创新与产业升级”.本次年会学术交流活动共设立18个分会场,中国茶叶学会提出的申请经遴选获得通过,将承办“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12分会场:茶学青年科学家论坛”.分会场主要邀请和组织在学科前沿领域的国内外一线青年学者出席,...

  • 唐代饮茶生活的文化身份——隐逸

    作者:关剑平 刊期:2014年第01期

    文化身份是指带有民族印迹的文化本质特征,永远处在塑造过程中.茶叶被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各阶层普遍接受,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从茶文化史上看,唐代是中国茶文化的成熟发展时期."唐代"既是主体的中华民族的界定,也是对客观推移中的时间的限定.本文以中国传统茶学的缔造者陆羽为时间区划标志,通过梳理相关史料,论证了唐代饮茶生活隐逸的文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