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研究

哲学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Philosophical Research

杂志简介:《哲学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140/B,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资本论》研究、艺术经典的哲学探讨、近现代中国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外国哲学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0-0216
国内刊号:11-1140/B
全年订价:¥ 700.00
创刊时间:1955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26
复合影响因子:1.32
总发文量:2433
总被引量:25643
H指数:57
引用半衰期:7.3125
立即指数:0.0773
期刊他引率:0.9801
平均引文率:11.4091
  •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社会定在概念

    作者:张一兵 刊期:2019年第06期

    在马克思的原始文献中,他并没有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样的观点,从德文原文看,马克思用以表征历史唯物主义关键性原则的概念是社会定在和定在方式。虽然在1845—1847年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特定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刻意回避使用定在概念,但是从《共产党宣言》开始,特别是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等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重...

  • 内在性的重构与唯物主义的政治意蕴——重思马克思唯物主义的来源与特质

    作者:袁立国 刊期:2019年第06期

    自启蒙运动以降,政治哲学的逻辑支点从超验性转移到内在性。内在性奠基于近代意识哲学,但被马克思予以唯物论地改造,形成了内在性唯物主义。内在性唯物主义不以任何形而上学的“一般实体”为对象,而是旨在揭示“存在”(资本主义生产与再生产)的先验结构。正是基于唯物主义的内在性,马克思不仅以物化批判揭示出意识同一性的社会基础、更新了认识...

  • 价值形式分析与平等问题

    作者:吴猛 刊期:2019年第06期

    学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平等观有两种重要的考察路径,但无论是从价值观念或规范性原则的角度还是从现实社会机制的角度进行讨论,都会遇到理论困难。这一方面是由于这些考察脱离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另一方面是由于这些考察只从内容角度讨论马克思平等观,而忽视了马克思关于平等问题的讨论的形式维度。在马克思的价值形式分析中,与古典政治经济...

  • 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经典表述的考辨

    作者:汪信砚; 程通 刊期:2019年第06期

    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表述中,“在其现实性上”的“其”(seiner)与“它”(es)指代的是同一个名词,即“本质”(Wesen),而“总和”(dasensemble)这个马克思有意识地选择的法文词,应当被理解为“他们本身历史的剧中人物和剧作者”正在进行着的感性活...

  • 自由的主体性条件及其历程——再思《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之喻

    作者:陈赟 刊期:2019年第06期

    鲲鹏的寓言在《逍遥游》中被三次重言,每一次都以不同视角出场,展现不同内容,从而整体性地呈现了自由的主体性条件以及自由的历程。自由并不是现成的被给予之物,而必须在主体的自我转化与存在层次的提升上才能赢获。鲲鹏作为自由主体的象征,隐喻了由小而大、由大而化、由化而冥的自由历程,这一历程由上升之路与下降之路共同构筑:上升之路是朝向...

  • 从《易》“数”看原始思维的哲学突破

    作者:李振纲 刊期:2019年第06期

    《周易》的思维枢纽在“数”,它是《周易》卦爻辞形式化、理性化的内在根据;通过《易传》对《周易》本经的语义转换和理论提升,《易》“数”摆脱原始思维“象数互渗”的神秘性,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思维范式。从内因说,“数”助推了《周易》古经文本的形式化、理性化;从外因说,又离不开《易传》对《周易》“筮数”原始思维的哲学突破。《周易》数...

  • 经学是以五经为元典阐发常道的学说

    作者:黄开国 刊期:2019年第06期

    五经是经学的元典,经学的其他典籍都是训解或依附五经而成,经学全部的注疏以至整个中国文化都以五经为根荄;元典为五决定了经学不是一经独尊,而是具有包容性、开放性的学说,经学也因此而能够实现日新不已的自我创新。经学典籍虽众,但核心只有一个,就是围绕人而立论,为人提供人之为人的价值观,这在古人那里称之为常道。所以经学是阐释常道之学说,...

  • 伦理与道德张力下的儒家“成人”道德及其反思

    作者:龚建平 刊期:2019年第06期

    儒家道德可理解为“成人”道德(“学以成人”)。成人道德在实践上有相对性,即要面对理想的无限性与现实的底线原则、道德的无条件性与其实现的有条件性、伦理的客观性与道德实践的自觉性之间的张力。成人道德作为俗世道德,只有通过伦理才能发生作用,人也只有在其身份所决定的范围内,在具体的人生境遇中实现道德。道德本身有公平性要求,但既然人...

  • 心智的生命观及其对人工智能奇点论的批判

    作者:李恒威; 王昊晟 刊期:2019年第06期

    对于反对人工智能奇点论,本文持一种反对和批判的态度。我们认为,人工智能奇点论的立论是以一种关于生命和心智的狭隘观念为前提的。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心智的生命观的批判性论证。从生命本质的分析出发,通过辨析智能与心智、心智与生命以及生命与新陈代谢三组范畴之间的关系,本文提出了两个论证——论证I:心智不只是智能;论证Ⅱ:新陈代谢是不可...

  • 人工智能与因果推断——兼论奇点问题

    作者:梅剑华 刊期:2019年第06期

    自“图灵测试”提出以来,关于机器能否真正具有人类智能的争论就一直没有间断。批评者多认为机器可以具有工具意义上的弱人工智能,但不具有主体意义上的强人工智能。以珀尔为代表的因果推断学派主张因果推断能力是机器具有强人工智能的关键。一旦机器获得因果推断能力实现强人工智能,机器就可能在后续发展中远远超过人类智能,并达到其发展之奇点...

  • 同感等于镜像化吗?——镜像神经元与现象学的理论兼容性及其争议

    作者:陈巍 刊期:2019年第06期

    镜像神经元的发现在现象学内部激起了一种新的自然主义方法论,这种方法论深化了交互主体性学说。镜像神经元活动产生了具身模拟,从而在主体间实现了意向性的感知运动的交互共鸣,这似乎与现象学传统对同感的描述有共通之处。然而,镜像神经元与现象学理论在交融互惠后也出现了明显的裂隙。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否认镜像神经元与现象学同感理论的...

  • “观”与“居”的张力:西方语境下“剧场性”的源始建构

    作者:库慧君 刊期:2019年第06期

    古希腊源始的剧场是“剧场性”敞开的场所。“剧场性”基本结构是“观(思)-居”。“剧场性”显现为让摹仿者、观者分别以“摹仿”“经历”的方式在剧场里显身,且使摹仿者、观者、剧中人以“互观”的形态“共在”于剧场场域中。“剧场性”的技术化进程在戏剧创作形态的层面上显现为从“制作”(poiēsis)到“创造”(creation)至“构作”(dramaturgy...

  • 道德谓词的经验基础

    作者:颜青山 刊期:2019年第06期

    道德谓词是否描述了实在的属性,这是元伦理学中一个颇具争议性的难题。如果从吉奇关于表语形容词和定语形容词的区分出发,首先绕开实在性难题,仅从认知经验(现象学)的角度作出分析,那么,在熟练的道德判断者那里,包含道德算子的道德谓词具有领受度(quanta)经验,虽然它们不描述实质的(real or substantial)属性,也没有明晰的内容,但可以是一种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