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研究

哲学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Philosophical Research

杂志简介:《哲学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140/B,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资本论》研究、艺术经典的哲学探讨、近现代中国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外国哲学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0-0216
国内刊号:11-1140/B
全年订价:¥ 700.00
创刊时间:1955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26
复合影响因子:1.32
总发文量:2433
总被引量:25643
H指数:57
引用半衰期:7.3125
立即指数:0.0773
期刊他引率:0.9801
平均引文率:11.4091
  • 时代精神的权力及其微观转化探释

    作者:陆杰荣; 张丽 刊期:2014年第12期

    从历史资料演进形成的不同沉淀节点中观察,可以有限地考量时代精神的延伸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形成的精神类型。在时代精神与现实历史的辩证运动中,折射出关于时代精神的权力注释及其对启蒙运动的理解,并可以归纳出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结论:特定阶段性的精神权力总表现为某种超越性的时代精神。

  • “物象化”“物化”还是“对象化”?——从思想史和马克思文本出发的理论选择

    作者:周嘉昕 刊期:2014年第12期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物化”是一个颇为引人关注的概念。特别是在与“青年马克思”的“异化”概念相比较的意义上,对于“物化”的追问更是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不断深化的重要动力。近年来,随着马克思文本研究的推进和现代思想史语境的进一步廓清,围绕“物化”概念出现了一系列具有开拓性和创新价值的探索。

  • 商品价值的哲学分析

    作者:郭艳君 刊期:2014年第12期

    商品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起点,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但是,传统上对商品价值的分析主要停留在经济学的领域,将其作为商品一物一的两个属性进行分析。这种分析难以揭示出商品生产过程中包含的人的活动与人的关系,从而无力深入到马克思的商品价值论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这一维度。

  • 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的人本之维

    作者:左亚文 刊期:2014年第12期

    近年来,理论界对于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的解读,见仁见智,多有歧义。但笔者感到,这些解读尚未能把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构想中隐含的深层的人本意蕴予以充分展开,离开马克思的人本之维,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解读就会堕人一系列的悖论陷阱而难以自拔。因此,从辩证的人本维度来解析这一命题,是打开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理想构建的基本精神...

  • “唤醒”与“革命”:英国侵略中国的历史后果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中国个案

    作者:刘敬东; 王淑娟 刊期:2014年第12期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深刻揭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客观规律,是人类从传统进入现代的一个经典的哲学证明。马克思在1850--1860年下的十数篇关于中国的论文和时评,一方面历史地阐明了西方殖民扩张客观具有的世界历史性意义,一方面又对东方各民族的悲惨命运寄予了巨大同情,从而揭示了东方民族在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中所包含的历史与伦理的...

  • 论马克思人学视野中的“历史规律”

    作者:叶泽雄 刊期:2014年第12期

    历史规律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也是学界普遍关注和颇有争议的问题。为了讨论方便和明晰问题起见,必须说明两点:一是本文所说的历史规律,主要涉指一般规律,即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而特殊、个别规律只被看作一般规律在特定历史发展阶段或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表现或体现,

  • 中国哲学的特点与中华民族精神

    作者:李存山 刊期:2014年第12期

    哲学或宗教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在中国文化中,哲学与宗教相比,哲学更占有主导的地位。①因此,中国哲学的特点更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取向,与中华民族精神有着更密切的关系。

  • 牟宗三“体、用、果”三位一体的理论架构

    作者:陶悦 刊期:2014年第12期

    会通西方哲学,特别是康德哲学,从而谋求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化是牟宗三执着的学术追求。牟宗三在钻研康德哲学的过程中,特别关注康德哲学的三个概念:自由意志、智的直觉、物自身,并立足于中国传统哲学的义理精神对其进行了改造,不仅丰富了这三个概念的内涵,还转变了三者间的关系,为我所用地设计了一个“体、用、果”三位一体的理论架构。

  • 王阳明辨儒释

    作者:张郁乎 刊期:2014年第12期

    一 宋明道学于开创之初,即与释氏之学发生瓜葛。盖释氏之学着重发明心性,宋明道学亦着力于发明心性,而道学家修养心性有时亦从静坐入手,此又与释家禅定之修相仿佛。

  • 论刘向本(通行本)《老子》篇章数的裁划依据

    作者:丁四新 刊期:2014年第12期

    一、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通行本《老子》总分八十一章、上下篇各为三十七和四十四章。这种篇章的裁划和布局,根据南宋谢守灏《混元圣纪》卷三及董思靖《道德经集解·序说》所引刘歆《七略》文,乃是由刘向定著的。

  • 命名作为一种技术——柏拉图名称理论的形而上学维度

    作者:宋继杰 刊期:2014年第12期

    《克拉底鲁篇》(下引此文仅注页码)可谓柏拉图著作中唯一与现代语言哲学直接相关的对话。它专注于考察“名称的正确性”问题:如果一个名称正确地被给予某物,那么这种正确性的根源是什么?对话中的两位主角赫摩根尼和克拉底鲁分别给出了两个相互对立的回答,通常被称为“人为约定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名称理论。

  • 内在时间意识与主体间性问题的先验现象学分析

    作者:张昌盛 刊期:2014年第12期

    当代哲学往往从语言的角度对主体间性问题进行分析。对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而言,主体间性问题要在先验现象学层面才能透彻地阐明,这也是对先验主体性哲学的彻底化的前提,意味着如何从自我的现象学走向社会的现象学。胡塞尔对先验主体间性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探索,

  • 知性范畴与思辨概念

    作者:张宗艳 刊期:2014年第12期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黑格尔哲学中的思辨概念与传统哲学中的知性范畴相混淆,甚至喜欢从常识思维出发把范畴或概念理解为和客观事物相对立的头脑产生的东西,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细观黑格尔哲学文本,我们可以看到,他在《逻辑学》导言中把概念分为狭义的和思辨的两种:

  • 生活世界合理化与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梅景辉 刊期:2014年第12期

    虽然哈贝马斯在《合法化危机》和《交往行为理论》等著作中正式阐发了他的“生活世界”理论,并将其运用于交往行为理论的建构中,但在他早期的阅读和著作中,特别是在他研究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时,生活世界的概念已经作为一个思想的地平线,以隐形或显形在场的方式影响着他对现代性问题的理性反思。

  • 资本的道德二重性与资本权力化

    作者:靳凤林 刊期:2014年第12期

    现代性问题无疑是当代学术关注的重要问题,一个共识性的结论是,现代性问题作为一簇价值观念,涉及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科技理性、多元文化等诸多方面。其中位于根基处并居于主导地位的核心点是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它是我们探讨与现代性相关的各种其它问题的前提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