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研究

哲学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Philosophical Research

杂志简介:《哲学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140/B,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资本论》研究、艺术经典的哲学探讨、近现代中国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外国哲学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0-0216
国内刊号:11-1140/B
全年订价:¥ 700.00
创刊时间:1955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26
复合影响因子:1.32
总发文量:2433
总被引量:25643
H指数:57
引用半衰期:7.3125
立即指数:0.0773
期刊他引率:0.9801
平均引文率:11.4091
  • “现实的个人”与“共同体”关系之辨——重温马克思、恩格斯对一个重要问题的阐释与论证

    作者:聂锦芳 刊期:2010年第11期

    在研究者通常的印象中,较之《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其他章节,“正面阐发”马克思、恩格斯见解的“费尔巴哈”章可能是最好把握和理解的了。然而,如果我们不是沿袭过去习见的那种抽象而宏观的研究方式,寻章摘句、断章取义,笼而统之地涉略而不顾及细节,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 历史唯物主义的双重逻辑

    作者:仰海峰 刊期:2010年第11期

    随着对马克思思想的深入研究,许多学者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的哲学理念。当然,只停留于强调这一点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深入到马克思的思想之中,揭示历史唯物主义的总体逻辑,从而批判地重构历史唯物主义。在这种批判的重构中,以下情况显得非常重要: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与社会主义思潮的批判...

  • 李达开创的学术传统及其意义

    作者:汪信砚 刊期:2010年第11期

    李达先生是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这双重身份在李达先生身上是内在统一的。可以说,正因为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代表人物,所以他才成其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那么,应该怎样理解李达先生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重要代表人物的地位呢?或者说,李达先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 国民性改造思想的时代性转变——从“立宪国民”到“无产阶级新人”

    作者:袁洪亮 刊期:2010年第11期

    近些年来,学术界注意到在的思想中,存在着一条从文明主体(国民)素质之时代变迁的角度探索救国道路的线索,称之为的国民性改造思想。(参见赵传海;俞祖华;吴汉全)本文认为,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为分界线,其前后的国民性改造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实现了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立宪国民”到马克思主义革命方式的“无产阶级新人”的根...

  • 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之生态阐释

    作者:韩永进 刊期:2010年第11期

    一些国外的生态哲学家,包括部分“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多次提出历史唯物主义与生态思想是否相容的问题。笔者认为,环境(生态)危机无疑不是马克思那个时代的问题与挑战,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和《资本论》等文献表明,唯物史观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思想,马克思将其具体贯彻到了对资本主义的分析和批判中。

  • 第五届“金岳霖学术奖”评选结果揭晓

    刊期:2010年第11期

    为纪念金岳霖先生诞辰115周年,推动我国的逻辑学研究,展示逻辑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成果,鼓励青年逻辑学者,金岳霖学术基金会于2010年5月至9月举办了第五届“金岳霖学术奖”评选活动,评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逻辑学专业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

  • 牟宗三解决康德的圆善问题了吗?

    作者:杨泽波 刊期:2010年第11期

    《圆善论》是牟宗三晚年的一部重要著作,牟宗三自己对这部著作十分重视,评价甚高,认为它已经圆满而真实地解决了康德的圆善问题。但是,牟宗三是否真的达到了预期目的呢?近年来,我对此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得出了否定性的结论。这个问题涉及面很宽,受主题和篇幅所限,本文所论仅限于对牟宗三关于《圆善论》的自我评价提出商榷。

  • 意义世界的构建——阳明学本体论的价值之维

    作者:朱晓鹏 刊期:2010年第11期

    王阳明从“心即理”、“心外无物”及有无统一、体用不二的心本体观出发,企图消除心与物的二元对立。他又以“良知”替代“心”,突出了本体的主体性向度,像庄子那样“搁置”客观性的知识探求,而重在探寻存在世界中所蕴涵的价值和意义。这不但开启了他疏离本然世界以及构建“意义世界”的形上学之旅,并且由此使人的本体一主体的双重性也得到...

  • 中国先秦时期的美、丑概念及其关系——兼论出土文献中“美”、“好”二字的几个特殊形体

    作者:高华平 刊期:2010年第11期

    美与丑是哲学和美学中的一对基本范畴,它们的关系问题也是中外哲学史和美学史上的一个古老话题。中国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已有“美”、“丑”二字和“美”、“丑”的同义词“好”、“恶”等字(参见高华平,2004年,2009午)。这说明中国古人很早即已有关于“美”、“丑”的概念,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思考。到春秋战国时期,美、丑问题更是为...

  • 从形而上的本体到形而下的宇宙人生——熊十力的形而上学思想研究

    作者:李蜀人 刊期:2010年第11期

    近代以来,随着中国文化大门的打开、西方哲学思想的大量引进,人们开始用新的观点和方法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加以批评反省和重新解释,这是现代中国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也就是说,现代中国哲学始终是介于传统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之间的哲学,它肩负着改造传统中国哲学、融合西方哲学的双重使命。在现代中国哲学史上,我们已经找不出一个没有受到...

  • 进化-涉身认知框架下的“作为行动指南的表征理论”

    作者:刘晓力 刊期:2010年第11期

    一、表征的目的是行动 表征(representation)是以某种事物表示其他事物。一事物究竟是如何与另一事物相关的,这就是表征内容和表征的意向性问题。说明一个内在表征与它所表示的外部对象之间的意向性关系,是当代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中内容理论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的理论大致有两种立场:

  • 迈农主义的有无之辩及其对传统本体论的超越

    作者:高新民; 宋荣; 蒙锡岗 刊期:2010年第11期

    一、迈农的对象理论及其“本体论迷津” 迈农(A.Meinong,1853--1920)是奥地利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因其倡导的非存在论受到了罗素和蒯因等大家的激烈批评而在西方哲学界占有一席之地。在迈农看来,已有的形而上学尤其是其中的本体论隐藏着严重的狭隘性和片面性。在批判的基础上,

  • 试论早期海德格尔的经验概念

    作者:卢云昆; 王志宏 刊期:2010年第11期

    近代以来,经验概念成了西方哲学中的一个关键词。黑格尔曾经把近代哲学的基本特征直接判定为“经验哲学”。他说:“洛克对于整个经验主义思维方式作了系统的表述……洛克的哲学是很受重视的,总的讲来,它现在还是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哲学,并且在一定意义下,也还是德国人的哲学。”(黑格尔,第142页)康德也曾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开门见山地...

  • 论许茨对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的继承与改造

    作者:何林 刊期:2010年第11期

    阿尔弗雷德·许茨(Alfred Schutz)是著名的现象学哲学家和现象学社会学的创始人。他继承了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理想,但又没有完全追随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道路,而是对胡塞尔关于在先验层次上解决生活世界问题所作的努力进行反思和批判,对生活世界的结构和各个层次进行深入考察和研究,从而在“生活世界”的内涵、主体间性以及生活世界的意义等...

  • 黑格尔东方言说的学理缺陷及其反向启悟

    作者:杨洁梅 刊期:2010年第11期

    一、一个否定东方的潜在话语结构 黑格尔哲学以其庞大、神秘、杂乱、声名赫赫(贡献巨大)而又错端百出著称。在他诸多片面之论中,有关东西方文化比较的观点至今未得到彻底校正。具体说来,“西与东”/“欧洲与亚细亚”,是黑格尔哲学文本中两组同质的二元对立结构,黑格尔毫不犹豫地高度肯定前者而贬斥后者,甚至在对后者的合法性进行诸多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