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研究

哲学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Philosophical Research

杂志简介:《哲学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140/B,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资本论》研究、艺术经典的哲学探讨、近现代中国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外国哲学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0-0216
国内刊号:11-1140/B
全年订价:¥ 700.00
创刊时间:1955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26
复合影响因子:1.32
总发文量:2433
总被引量:25643
H指数:57
引用半衰期:7.3125
立即指数:0.0773
期刊他引率:0.9801
平均引文率:11.4091
  • 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

    作者:孙正聿 刊期:2007年第09期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核心,马克思“划时代的哲学革命”的实质就是创建了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建构,也是哲学研究的一项长期任务。本刊继今年第3期发表了孙正聿教授的《历史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后,又刊发了商榷和回应的文章,以作为把这一研究引向深入的开端。 历史...

  • 马克思主义与道德

    作者:肖恩·塞耶斯; 贺来(译); 刘富胜(译) 刊期:2007年第09期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对马克思主义的讨论一直由一种“反叛黑格尔”的观念所支配。无论是英语世界盛行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还是大陆传统中占据重大影响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都坚持这一点。我的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要重新评估这些理论态度。

  • 以实践思维方式重释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作者:贺祥林 刊期:2007年第09期

    列宁在1908年写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先后给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下过两个定义,他在第二章和第五章分别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这个概念,正如我们已经讲过的,在认识论上指的只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 论人的生活世界

    作者:鹿林 刊期:2007年第09期

    一、生活世界概念的提出与演变 “生活世界”作为一个正式概念,是胡塞尔在上世纪初提出的。胡塞尔早期对现象学的建构,主要依托于笛卡尔的“先验自我”概念,结果造就了一门彻头彻尾的本我论。为了摆脱他人的严厉指责,全面发展现象学,走出理论困境,胡塞尔亟需为现象学重新奠基,并最终把目光集中于“生活世界”概念。“这个概念在20年代之...

  • 孔老之辨

    作者:黄克剑 刊期:2007年第09期

    一如《周易》中的阴阳两仪,分别受启于《易经》而又结缘于《易传》的老子、孔子学说是中国传统教化中缺一不可的精神酵素。二者间的张力显然是必要的,然而,长期以来,学者们对儒、道两家的非此即彼的简择反倒在其中筑起了一道无形的壁垒。与或弃或取相应的褒贬对孔、老学说分野的演绎是引人注目的,而且,已经足够长的学术聚讼似乎仍在继续。...

  • 启蒙与救亡:在自由与富强之间——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严复个案

    作者:刘敬东 刊期:2007年第09期

    早在1857年,恩格斯就曾对未来中国的历史命运作了高瞻远瞩的预测性判断,认为“少年,我们就会亲眼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国的垂死挣扎,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12页)在这个旧时代将要覆灭、新时代尚未来临的历史时刻,族的巨大生存危机面前,严复所力图担负的历史使命,是为迎接中国历史新纪元的“曙光过不了多(...

  • “宋学”、“理学”与“理学化经学”

    作者:姜广辉 刊期:2007年第09期

    一、“宋学”形成的历史原因及其学术走向 清代乾嘉时期的学者从治学方法上将汉代以后的经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汉学”,一类是“宋学”。汉学偏重训诂考证,宋学偏重义理诠释。但是,“宋学”概念并不意味有宋一朝的学术。北宋庆历以前的80年间,经学的主要成就是邢爵所主持修纂的《论语注疏》、《尔雅注疏》、《孝经注疏》等经书,这可以说...

  • 从“理学别派”到士人佛学——由明清思想史的主题演进试论近代唯识学的思想特质

    作者:张志强 刊期:2007年第09期

    与朱学排佛不同,一方面,阳明心学的兴起以佛教为助力,而另一方面,阳明心学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佛教心学的复兴。阳明心学兴起的重要思想史后果,是促使士人的精神世界达到了一个平视儒佛的制高点。这个制高点是从理的本来性向心的本来性,亦即向不离于事的理的本来性的转换中赢得的。如果抛开这一转换的思想实质,而仅就其思想模式而言,

  • 从“心”看《齐物论》

    作者:李耀南 刊期:2007年第09期

    《齐物论》不仅是《庄子》、也是先秦诸子中义理最为富赡深邃的篇什之一。历来诠解《齐物论》,多视内中“吾丧我”为全篇之关钥,但笔者认为,如不探及“心”的层面,则“吾丧我”何以可能终究有虚悬无着落之感。

  • 指称与语境

    作者:黄敏 刊期:2007年第09期

    克里普克与弗雷格各自提出了不同的指称理论,而这两种理论都直接或间接地导源于内涵语境内的共指称替换问题。替换原则(Principle of Substitutivity)说的是,用指称相同的词项替换句子中的指称词项后句子的真值不变。这个原则令人信服地揭示了指称与真值之间的联系。但信念语境与模态语境内的指称似乎违背了这个原则,例如等同式“启明星=长...

  • 形而上学的当代构建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陆杰荣 刊期:2007年第09期

    形而上学从最初规定的确认与演变理路来说是对“逻各斯”本身的追询与探讨,力图“以同样的方式在一种精神本原——逻各斯发现世界的本质”(策勒尔,第48页),进而演变成柏拉图关于理念论形而上学的现象。亚里士多德对第一哲学的规定是说明“存在”之所以成为“存在”的基质依据。在他看来,在“存在的存在”的根基之处,科学、神学与哲学是一...

  • 被误读的阿多诺——否定辩证法与后现代主义关系辨正

    作者:谢永康 刊期:2007年第09期

    在目前的现代性问题讨论中,阿多诺往往被视为后现代主义的先驱,甚至其否定的辩证法也被阐释为一种后现代思想。这显然是以否定的辩证法和后现代思想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为依据的,但从根本上看,却不能不说是对阿多诺的一种误读。的确,阿多诺对理性以及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可以视为一种现代性批判,但是这种批判并不必然地导向后现代主义的立场...

  • 传媒哲学与科学研究的虚拟交互性

    作者:孙和平 刊期:2007年第09期

    当代科学研究的方式是与传媒密切相关的;在当今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新传媒条件下,科研和工程技术活动中大量进行虚拟设计和创造,并且呈现出主体间性的交互关系。这种现象与传统的科研活动相去甚远,但却是科学研究一般规律在今天的特殊表现。德国传媒哲学运用“完成行为式”概念对当今传媒中科学研究活动和一般传媒活动进行了分析,解释了当...

  • 巴斯卡的批判实在论思想——兼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之第三条进路

    作者:殷杰; 安篪 刊期:2007年第09期

    20世纪70年代,在整个思想界对实证主义科学观进行强烈批判的背景下,英国科学哲学家罗伊·巴斯卡(Roy Bhaskar)提出的“批判实在论”(Critical Realism)成为了一股不可小觑的思潮。巴斯卡希望通过批判实在论来继承启蒙运动,通过历史的自我意识和辩证法来消除反理性主义和还原论的理性主义。尽管他本人自诩“批判实在论”引发了20世纪末科学...

  • 康德伦理学的方法论缺陷

    作者:崔平 刊期:2007年第09期

    以黑格尔为代表,人们一直批评康德伦理学的空洞性即论断的抽象以及对认识对象的描述欠缺,并且通常归咎于康德的伦理学形式主义(黑格尔,第290—292页),从而使形式主义成为众矢之的。然而,笔者发现,康德的批判伦理学采用的是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在逻辑上就缺乏完备揭示认识对象的内在构成规律的能力,从而当然也就成为导致空洞性的一种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