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研究

哲学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Philosophical Research

杂志简介:《哲学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140/B,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资本论》研究、艺术经典的哲学探讨、近现代中国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外国哲学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0-0216
国内刊号:11-1140/B
全年订价:¥ 700.00
创刊时间:1955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26
复合影响因子:1.32
总发文量:2433
总被引量:25643
H指数:57
引用半衰期:7.3125
立即指数:0.0773
期刊他引率:0.9801
平均引文率:11.4091
  • 马克思主义哲学演化的内在机制研究

    作者:衣俊卿 刊期:2005年第08期

    哲学范式不是指某种具体的哲学分析方法,而是指哲学的总体性的活动方式,涉及到哲学理性活动的各个基本方面,是指哲学理性分析、反思和批判活动的最基本的方式和路数。在很多时候,对于哲学研究而言,重要的不仅在于研究什么,更在于如何研究。我们发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演化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不同哲学范式的争论和分歧,而这些又与哲学史...

  • 论马克思解放理论的伦理旨趣

    作者:杨楹 刊期:2005年第08期

    人的自由与解放是马克思伦理精神的主旨。在对资本主义生存情境的批判、解构中,马克思消解了近代伦理对人的解放的抽象的、形式的、虚伪的承诺,而把实现人的解放的价值目标置于对生活世界整体解放的诉求之中,从而为实现这一解放目标寻求到一条真正可靠的、现实的路径。

  • 邓小平社会实践观的本质特征及其意义

    作者:时永松; 刘明诗 刊期:2005年第08期

    邓小平的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邓小平说过:“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2页)可以说,科学的社会实践观是邓小平全部哲学思想及其方法论原则的核心。今天,在中国处于社会转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

  • 张载理观探微——兼论朱熹理气观与张载虚气观的关系问题

    作者:林乐昌 刊期:2005年第08期

    对于宋儒的理观研究,国内学术界历来关注的对象是北宋以理标宗的二程,以及南宋的朱熹。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丁伟志发表《张载理气观析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陈来所撰《关于张载的气观和理观》一文对丁伟志做出了回应,推进了对张载理气观的研究。从总体上看,国内学术界对该课题的研究有两个倾向,一是认为张载重气不重理,此易造成...

  • 荀子礼治思想的重新审视

    作者:卞修全; 朱腾 刊期:2005年第08期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欲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着力于富国强兵之事业,而大国则更希冀统一中国,成就王天下的丰功伟绩。先秦诸子应此形势,纷纷提出各自的治国安邦之法,儒家学派即为其中重要的一派。然而,儒家在经历了孔孟的发展历程之后,在战国后期已经陷入窘境。当时的儒者必须做的就是改造儒家思想,使之适应即将到来的统一帝国的需求。

  • 晚清理学狭小范域的丰富和拓展——曾国藩哲学思想四题

    作者:程志华 刊期:2005年第08期

    作为士大夫和一代儒者,曾国藩在清政府陷入深重政治和文化危机之时,意欲承担晚清“中兴”的大业,既对传统伦理秩序眷恋不舍又冀借西学以自强,不仅对晚清时局的解危救困做出了贡献,而且在哲学上也有所作为,丰富和发展了晚清理学的狭小范域。

  • 再论中国哲学史作为“学科”的合法性危机与意义

    作者:龚隽 刊期:2005年第08期

    中国哲学史究竟是一门什么性质的“学科”?如果从现有有关思想史的写作来看,中国哲学史学科的性质,其实更接近西方意义上介于“哲学史”(history of philosophy)和“思想史”(intellectual history)之间的“观念史”(history of idea)。有关中国哲学史学科的思考,首先必须考虑“学科”(discipline)或者说“学科研究”(disciplinary...

  • 方法就是事物本身

    作者:秦裕; 韩震 刊期:2005年第08期

    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些论题经历了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近代以来,主体性论题日益成为西方哲学所关注的焦点,我思的思维主体作为西方近现代哲学中一个不证自明的基点被凸显出来。然而,在围绕主体性所展开的研究的背后,隐藏着另一种更为深刻同时也深为哲学家所头痛的问题:此一我思思维主体如何对彼一我思思维主体成为可能?

  • 世界、事实与个体——维特根斯坦的一种逻辑视野

    作者:王路 刊期:2005年第08期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提出了一个著名论题:“世界是事实的总和”(维特根斯坦,1.1。下引只注序号);得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凡是不可说的东西,必须对之沉默”(7);而他在论述过程中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世界——事实——思想——句子——真值函项——句子的普遍形式(参见王路)。按照维特根斯坦的解释,世界是由事实构成的...

  • 究竟什么是“不可说”的——对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扩展性解读

    作者:李红; 韩东晖 刊期:2005年第08期

    “凡是不可说的东西,必须对之沉默。”这是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最后一个命题;之后,《逻辑哲学论》就保持了沉默。但研究者不可能保持沉默,而必须说明“不可说”的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要保持沉默。当然,经过研究者的爬梳剔抉、精心阐释,在汗牛充栋的研究文献面前,“不可说”的东西已然露出了各式各样的“真面目”。

  • 认识论问题域的现代转向

    作者:林默彪 刊期:2005年第08期

    本文所论说的是传统认识论问题域在现代的超越和转向。这种超越与转向并不是对传统认识论问题的消解,也不表明认识论的终结,而是认识论的问题域在一种不同于传统认识论思维框架中的拓展和深化。

  • 生成的逻辑与内涵价值的科学——超循环理论及其哲学启示

    作者:李曙华 刊期:2005年第08期

    贝塔朗菲创立系统论的初衷本是要开创一种机体论的新科学,但由于仍然不能超越构成论,即整体由部分构成的预设,其后的发展几乎仍然向着制造“更复杂的机器”前进,以致许多人认为系统科学并非科学革命,因为它并未逃脱机械的逻辑和“还原论”的“如来佛”掌心。在这个意义上,

  • 科学的本质与追思——海德格尔的历史性分析

    作者:李章印 刊期:2005年第08期

    一、考察科学的另一种思路 科学的本质是什么,这应该是而且确实也是科学哲学的一个主题。但是,从逻辑实证主义到证伪主义,再到历史主义,要想找出科学之为科学的本质,找出科学与非科学的界线,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件无法实现的事情,以至于在后现代科学哲学和科学知识社会学那里完全走进了相对主义。相对主义显然并不是洪水猛兽,但问题是科学...

  • 技术、生态与人类生存困境

    作者:曾令超; 庄穆 刊期:2005年第08期

    “现代人虽然有巨大的技术力量,却发现自己远离了自然;他的技艺越来越高超,信心却越来越少;他在世界上显得非同凡响,非常高大,却又是漂浮于一个即使不是敌对的,也可以说是冷漠的宇宙之中。”(罗尔斯顿,第32页)罗尔斯顿的这段话代表着生态哲学对现代技术的一种批判性反思。

  • 全球化时代类群本位的公共生活理念与新“公民文化”及其价值观

    作者:袁祖社 刊期:2005年第08期

    由市场经济所直接推动的“世界交往”历史形态的生成,标志着人类逐渐进入了一个全球化时代——世界范围内普遍的、自主自觉的类群公共生活时代,或曰“世界公民社会”时代。作为一个内蕴丰富的意义符码,“世界公民社会”最显著、最突出的人文特征在于,它是对交往的普遍化所要求的“公共理性”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