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研究

哲学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Philosophical Research

杂志简介:《哲学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140/B,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资本论》研究、艺术经典的哲学探讨、近现代中国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外国哲学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0-0216
国内刊号:11-1140/B
全年订价:¥ 700.00
创刊时间:1955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26
复合影响因子:1.32
总发文量:2433
总被引量:25643
H指数:57
引用半衰期:7.3125
立即指数:0.0773
期刊他引率:0.9801
平均引文率:11.4091
  • 在科学与意识形态之间——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合法性问题

    作者:郁建兴 刊期:2004年第09期

    《哲学研究》今年第1期发表了“青年哲学论坛”部分成员《被边缘化还是自我放逐: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性与现实性的对话》一文(以下简称《对话》),第4期又推出穆南珂先生论文《喧嚣与骚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学术性”与“现实性”问题》(以下简称《喧嚣与骚动》)。两篇文章论题宏大,言辞尖锐,不论读者是否同意文章作者的观点...

  • 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理论的革命性变革——从历史哲学的视角看

    作者:赵士发 刊期:2004年第09期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兴起与落后民族国家对自身发展道路的积极探索,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日益成为学界的一个前沿问题。目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从历史哲学的角度系统考察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世界思想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则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课题。从思想源流的角度看,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重要源泉。但在思...

  • 论情感在人类信仰活动中的二重性作用和历史消长

    作者:冯天策 刊期:2004年第09期

    信仰是人类意识对自身生存背景、生存条件、生存结局的全面反映与反思,是对自身存在与外界关系的自觉体认与主动调整,是对终极性人生目标的确认与追求。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信仰对人类的生存状态、生存观念和生存价值起着决定性作用。根据笔者拙见,人类自古迄今的信仰,可划分为三种基本形态,即原始信仰,以自然崇拜和远古神话、巫术活动为...

  • 文化帝国主义与价值冲突

    作者:黄力之 刊期:2004年第09期

    尽管在“告别革命”的后革命时代已经视“帝国主义”一词为僵死之物了,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得不感到帝国主义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成了真正的全球化的“时尚”。在此基础上,讨论文化帝国主义问题正逢其时。

  • 标举差异抵抗霸权——“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

    作者:于文秀 刊期:2004年第09期

    20世纪是反思与批判的世纪,激烈的批判与激进的解构构成了其显性的文化叙事。“文化研究”思潮就是在这种文化语境下于20世纪下半叶(尤其是后二、三十年)异军突起的。“文化研究”由于其鲜明的批判性和强烈的政治诉求而在理论世界格外引人注目,甚至被视为着眼于差异与微观的一种新的文化批判理论。“文化研究”不仅在总的理论精神上承袭了从马...

  • 栖身于语词世界的哲学概念

    作者:李河 刊期:2004年第09期

    本文旨在讨论哲学概念的语词特性。这个讨论有一个合适的角度,即对哲学概念的“翻译”。但在传统的哲学平台上,翻译似乎天生不是一个合适的哲学问题。这是因为,为了使哲学成为严格科学,传统哲学家们总倾向于在应然的、理想的意义上使哲学概念等同于逻辑化的概念。“逻辑化”的首要特征是形式化,它要求哲学概念具有康德意义上的先验性根据;...

  • 从方法论的高度反思现实——评阮纪正先生的《中国:探究一个辩证的社会存在》

    作者:李登贵; 刘奔 刊期:2004年第09期

    20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实相结合的探索历程结下了以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标志的辉煌的精神成果,并创造出批判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举世瞩目的物质成就。然而,哲学在社会分工上的角色错位一直是哲人挥之不去的阴影。尽管改革开放迫切需要哲学发挥批判功能,但作茧自缚的余悸和某种先验天条的话语霸权每每使哲学反思化做密那法猫头鹰...

  • 玄学“言意之辩”中的“忘”

    作者:康中乾 刊期:2004年第09期

    言意问题是魏晋玄学的重要思想内容之一。“言”是名言概念,即语言;“意”是意义、意旨、意蕴等,即思想。言和意有固有的内在联系:意非言不昌,言非意不立。在中国哲学中,先秦诸子就注意到了言意关系。但把言意关系作为一个基本的哲学问题来探讨,则是魏晋玄学的思想特色。魏晋玄学关于言意问题有两种对立的观点:“言尽意”和“言不尽意”...

  • 内外之辨:略论中国哲学的自我概念——兼与蒙培元先生商榷

    作者:吴学国 刊期:2004年第09期

    关于中国哲学究竟有没有主体性或主体思维,学者们提出了不同意见。根据蒙培元先生的看法,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不仅应当是完全肯定的,而且主体思维或内向型思维乃是中国哲学传统区别于其他传统的根本特征:“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把主体的内在意识作为根本对象,把内在意识的自我觉悟和自我实现作为根本目的……其思维方式基本上是内向型思维,即主...

  • 从他人到“他者”——拉康与他人问题

    作者:黄作 刊期:2004年第09期

    在有关他人的问题上,当代法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家、哲学家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在批判“我思”哲学的基础上,结合精神分析独特的经验,并运用结构语言学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既区别于现象学、又不同于存在论的主张绝对他性地位的“他者”理论。本文拟从自我与他人、主体与“他者”及无意识与“他者”等问题出发,探讨这一...

  • 隐喻诠释学:修辞学与哲学的联姻——从利科的隐喻理论谈起

    作者:汪堂家 刊期:2004年第09期

    隐喻是语言之谜,是意义之谜。自古以来,隐喻一直是修辞学和诗学的对象,在一段时间里也曾是哲学的对象。在古代,正是在隐喻问题上,哲学与修辞学分道扬镳;在今天,隐喻成了哲学与修辞学的共同话题。隐喻诠释学的产生则实现了修辞学与哲学的联姻。

  •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

    作者:贾可春 刊期:2004年第09期

    摹状词理论牵涉三个层次:语词、概念及所指。这里的语词当然是指摹状词。在《论指谓》中,罗素使用的是“指谓短语”(denotingphrase),有时也使用“指谓复合物”(denotingcomplex),而没有使用“摹状词”(description)。但从罗素对指谓短语及摹状词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二者完全是一回事。罗素在《论指谓》中使用“指谓短语”这一事实,似乎暗示...

  • 匿名的克尔恺郭尔

    作者:刘云卿 刊期:2004年第09期

    克尔恺郭尔意味着一系列难题。克尔恺郭尔是谁?一连串的匿名,或者自称克尔恺郭尔的那个个人?两者都是,抑或两者都不是?如果接受克尔恺郭尔的建议,那意味着我们将持续地拥有不同的作者,通过他们我们被诱惑,被“培育(Upbuilding)”,倾听分析或介人论证,尽管是“非科学的”论证。如果所有的作者无非克尔恺郭尔变幻的形象,那意味着我们将面...

  • 试论权利与公共物品的内在关联

    作者:欧阳英 刊期:2004年第09期

    权利与公共物品之间的内在关联,是当代政治哲学所关注的一大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着很强的现实性。本质上公共物品构成权利的基本对象,对公共物品的享用权是基本权利的重要内容。正因为如此,在保障人权的问题上还可以引申出如下结论:保障人权是有具体实在内容的,社会应该提供与之相应的公共物品,并尽量保证对与人权相关的公共物品的享...

  • 以现实问题研究促进基础理论研究——“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研讨会纪要

    作者:高飞乐; 刘思明 刊期:2004年第09期

    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哲学研究》编辑部和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共同主办、国立华侨大学协办的“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研讨会于今年4月24—27日在福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40多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期间,与会者围绕“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主题展开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