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部级期刊

Knowledge is Power

杂志简介:《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647/N,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版权&卷首、特别策划、探索发现、科学微距、科学有料、学海新知、艺术中的科学、兵器与谋略、行知天下、科学起航、生活解码、青春密语、...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0529-150X
国内刊号:11-1647/N
全年订价:¥ 400.00
创刊时间:1956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1
总发文量:5045
总被引量:369
H指数:6
立即指数:0.0021
期刊他引率:1
  • 区块链:下一个伟大的技术应用

    作者:李青 刊期:2016年第11期

    还记得几年前红极一时的比特币吗?一拨互联网时代的“淘金者”,疯狂地在网上挖掘和炒作这种既看不见也摸不着的虚拟货币,甚至不惜在家里装上一排一排的计算机,还给它们配上风扇,24小时不间断地降着温,可以和1848年美国西部的淘金热相媲美。

  • 让农药滴液“钉”在时面上

    刊期:2016年第11期

    当农民喷洒杀虫剂或其他药物时,其中只有2%能喷射在植物上,大部分往往脱离植物,落在土地上或者变成径流的一部分,导致土壤和水质污染。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团队巧妙地向喷洒物中加入两种廉价的聚合物添加剂,可以大量减少反弹的液体量。

  • 纳米材料可自行组成多组分电路

    刊期:2016年第11期

    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研究人员发现,复合氧化物单晶材料被局限在微观纳米尺度时,其表现如同一个多组分的电路,或能支撑新型的多功能计算体系结构。这种纳米材料的行为源于复合氧化物不寻常的“相分离”特征,在微小尺度上,材料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电和磁特性。这意味着复合氧化物材料在单纳米尺度上,有望自行组装成电路元件。

  • 数字

    刊期:2016年第11期

    1纳米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研究小组称,他们利用碳纳米管和二硫化钼(MoS_2),成功制出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晶体管,其栅极长度仅有1纳米,相当于人类发丝直径的五万分之一,远低于硅基晶体管栅极长度最小5纳米的理论极值。研究员阿里·贾维领导的研究小组称,

  • 声音

    刊期:2016年第11期

    近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宣布,海洋国家实验室将建设超级计算机.这个超级计算机的性能达到每秒千万亿次,将是我国在海洋领域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据介绍,这个超级计算机是海洋国家实验室大型科研平台——“千万亿次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平台”的重要内容,将服务于我国海洋数据资源的整合利用与开放共享,解决海洋数据...

  • 可吞食电池来啦

    刊期:2016年第11期

    近日,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研发出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电池。这种电池被制造得像药丸一样,是一种可供人体吞咽的控释装置,并能够准确和安全地为控释药物分配器或监控设备供电。

  • “烤”出优质石墨烯

    刊期:2016年第11期

    美国罗格斯大学的研究小组称,他们开发出一种新型微波制备法,可以用家用微波炉“烤制”出高质量石墨烯,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去除氧化石墨烯中的氧成分以获得高质量的石墨烯,是过去20年来石墨烯研究领域的一大挑战。此次,罗格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将剥离的氧化石墨烯放入1000瓦功率的微波炉中,烤上1秒钟,就能消除氧化石墨烯中几乎...

  • “发电绷带”能加快伤口愈合

    刊期:2016年第11期

    据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研发出一款新型高科技材料,可通过发电显著加快伤口愈合。 这种新型高科技材料为聚偏二氟乙烯(PVDF),它的应用十分广泛,包括愈合伤口。当聚偏二氟乙烯与其他表面(包括人体皮肤)接触时,会产生少量电流。

  • 创新的呼唤上

    作者:甘本祓 刊期:2016年第11期

    创新,创新,怎样去创?什么是是新?听听领袖怎样说,瞅瞅媒体怎么登,看看人家怎样干,想想自己怎么拼。知知力的读者朋友们,我是小e,很高兴再次与大家相聚于甘本祓老师的“硅谷新视野”版块!在这里,甘老师将从二十国集团峰会上的号召创新,说到虚拟现实技术掀起的科科技革命。

  • 身边的气象——品味二十四节气

    作者:宋英杰 刊期:2016年第11期

    气象与生活息息相关,人类也要学会应对、利用气候,气候变化会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是在气候环境下进行的。早在远古,我们的祖先在长期实践中,就开始摸索认知气候、利用气候。二十四节气的诞生,正是祖先认知气象的好例子。如今我们更是实现了通过人工来“改造”气象,能够较准确地预测短时间内的未来天气。更在应对一些极端天气...

  • 城市的“岛”,热了

    作者:孟春雷 刊期:2016年第11期

    地球上一半的人口都生活在城市里,热岛效应则“加热”了城市人的生活。柏油马路上能烤熟鸡蛋,空调越开越热,冬天也变得更暖和了,这些究竟有何玄机?是好事,还是坏事?城市的“岛”,热了,原因是什么?怎么办?快来一睹为快吧!城市“热岛”,

  • 人工影响天气:圆梦“呼风唤雨”

    作者:赵嫣嫣; 苏正军; 飞飞 刊期:2016年第11期

    “高天上流云,落地化甘霖”这句家喻户晓的歌词,蕴含着大自然朴素的科学规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是历朝历代人民的心愿,也是气象工作者心中最关心的、最想圆的梦。在平时的生活中,每当出现不利或者可能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时,

  • 大自然中的气象预报员安

    作者:王奉安 刊期:2016年第11期

    大部分的气象谚语是通过观察动物、植物和非生物等形态总结出来的,故而我们可以通过动物、植物和非生物等表现出来的现象预测天气。然而,这些植物、动物以及非生物是怎么预测天气的呢?我们经常使用的气象谚语,如“十雾九晴”“东虹日头西虹雨”“鸡迟宿,要下雨”“水缸穿裙,阴雨将临”等,

  • 尘卷风:为何现身操场

    作者:周颖 刊期:2016年第11期

    今年4月21日,甘肃瓜州的操场上,一名学生被突然卷至半空。而早在半个月之前,北京北海公园一艘湖面小船也被突然卷翻,这一切的幕后主导就是传说中的尘卷风,这就为你来揭秘它的前世今生吧。在地球上有各种大大小小的漩涡,能看到的有江河的水中漩涡,也有在空中存在的神秘漩涡,有的大,比如台风,龙卷风,有的小,比如马路边时隐时现的小旋风,尘卷风也是...

  • 看云识天气

    作者:占明锦 刊期:2016年第11期

    云是大气中水汽凝成的水滴、过冷水滴、冰晶或者它们混合组成的可见聚合物。云不仅千姿百态,而且颜色绚丽,将我们单调的天空点缀得异彩纷呈。但是你知道吗?云可不单单是一件装饰品,它还是小小的天气预报员呢。下面,我们就来认识几种比较常见且具有指示性意义的云吧!高积云特点高度较高,出现在2500-4500米的高空,云块小且轮廓分明,在厚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