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杂志 省级期刊

Knowledge Economy

杂志简介:《知识经济》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0-1058/F,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经济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经济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管理纵横、金融经济、商业研究、企业论坛、教育时空

主管单位: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国际刊号:1007-3825
国内刊号:50-1058/F
全年订价:¥ 850.00
创刊时间:1999
所属类别:经济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重庆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4
复合影响因子:0.59
总发文量:34837
总被引量:25206
H指数:26
引用半衰期:4.6705
立即指数:0.0471
期刊他引率:0.9925
平均引文率:2.9997
  • B2C模式下基于信任的用户体验体系构建

    作者:黄莺 刊期:2013年第10期

    B2C市场继续成为网络购物行业的主要推动力,而缺乏信任的用户体验体系却是成为B2C用户网络购物的主要阻碍。在分析了用户体验内容及其层次结构的基础上,得出信任体验是用户体验内容的核心所在,提出了从保证并延伸产品质量和服务,树立品牌形象,保证配送和售后三个方面入手构建基于信任的用户体验体系。

  • 基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地居民感知量表研究

    作者:覃雪 王小清 刊期:2013年第10期

    居民作为核心利益相关者之一,其旅游影响感知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然而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评价应该具体包括哪些指标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通过对以往相关文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评价指标包含了积极与消极2个一级指标,积极与消极方面分别包含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影响感知6个二级指标。

  • 经济转型期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以广西柳州市为例

    作者:陶艳玲 刊期:2013年第10期

    本文以广西的工业城市柳州市为例,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分析柳州市的主导产业选择的合理性,进而探讨在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柳州市要采取何种政策措施来促进主导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及规范

    作者:王良辉 刊期:2013年第10期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利用会计操纵型和交易操纵型盈余管理方法将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从而满足主体自身利益的行为。这种行为在各种动因的驱使下日渐普遍,会计研究者和财务人员也逐渐开始关注盈余管理的约束机制的设定。本文将从前人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及约束机制的探索上出发,...

  • 浅谈如何完善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以宁波市高速公路项目风险评估为例

    作者:邬建峰 刊期:2013年第10期

    一、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产生的背景和实质1、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是扎根和内生于我国社会发展实践的一项制度创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在我国以政府主导下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出现的,有着深刻的发展模式烙印和时代背景。随着市场化向纵深发展,社会价值体系重构、信息传播技术的变革、社会开放度越来高等都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社...

  • 关于促进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几点建议

    作者:姚云彤 刊期:2013年第10期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应该在充分了解形势和总结经验的情况下,加快推进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历史进程。在改革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政府管理与财务管理两方面的内容。在会计预算系统不断完善的同时,我们也要为我国政府构建专用的会计系统,并研究制定相关理论标准。

  • 探寻企业战略管理与意外机遇——多案例实证分析

    作者:许玥 刊期:2013年第10期

    一直以来企业战略管理总是注重目标的设定与坚持,然而现实中总有许多实证的成功源于对意外机遇的把握,现实总是冲击着理论,本文运用多案例实证分析,阐明企业战略管理中周密计划与意外机遇的关系。

  • 高校网络法制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者:薛杨 刊期:2013年第10期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校师生带来了大量丰富的信息。在同时也为网络法制教育提出了严重的警示。高校学生在享受网络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为其网络法制知识的匮乏给高校网络法制教育带来严重的挑战。本文探究了高校网络法制教育的现状及其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优化高校网络法制教育的对策。

  • 论共同犯罪与身份问题

    作者:冯倩 刊期:2013年第10期

    共同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与单独的个人犯罪相比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因此成为各国刑法严厉打击的重点。刑法学中关于身份的问题,也一直存在争议。在刑法中,有些犯罪的犯罪主体是由特殊身份的主体构成的,刑法理论上将其称为身份犯。加强对共同犯罪与身份相关问题的研究,对于完善我国刑事立法及司法实践有重大意义。

  • 认清本质,避免“打黑除恶”形式主义——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构成要件及认定

    作者:李晓明 刊期:2013年第10期

    有组织犯罪是当今国际社会公认的一种最高形态的犯罪,不仅直接威胁到世界各国的政治稳定和人民安全,也严重威胁到社会组织的存续以及政治发展和经济民主化的进程,是为世界各国所普遍关注的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 构建污点证人刑事豁免制度加快我国法治进程

    作者:李云强 刊期:2013年第10期

    本文从司法实践入手,直面司法实践遇到问题,侦查中的瓶颈,剖析建立适合我国司法制度、环境的污点证人刑事豁免权的必要性、继而详述如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污点证人刑事豁免制度,进而加快推进我国法治进程,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

  • 强奸类性侵犯犯罪主体与对象应扩展

    作者:沈忠阳 刊期:2013年第10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新情况逐渐发生,不同的认知角度逐渐展开,如同性恋、娈童现象等,需要我们对女性性保护这个简单的认识有一个新的升华和飞跃,扩展到性保护(不分男性与女性)的认知高度。从立法的角度来看,就是改变我国在刑法设定上,对于强奸犯罪的主体与对象上出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对于我国现有社会环境及意识形态下,原始性、...

  • 利用再生证据侦破贪污贿赂案件的几点体会

    作者:杨建 刊期:2013年第10期

    再生证据的收集和运用,不仅可以扩展侦查人员的侦查思路和视野,也可以扩宽发现和收集证据的渠道,增加证据总量,使案件的侦查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因此,加强对再生证据的收集和运用,已成为反贪工作拓展局面的关键所在。

  • 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确立对公诉工作的影响

    作者:陈弘 刊期:2013年第10期

    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确立,明确了非法证据的范围以及证据合法性的证明。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在利于维护法律的公平公正性的同时也让公诉工作的难度进一步提高。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公诉部门需改进执法理念,提升执法能力,认真做好证据审查工作,确保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在执法中合法有效适用。

  • 浅析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

    作者:侯玉坤 刊期:2013年第10期

    互联网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网络的飞速发展极大方便了信息作品地传播,但正是由于网络技术的广泛利用,给我国网络著作权的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从分析网络著作权的现状、特点着手,并针对目前网络侵权的类型对我国网络著作权保护提出几点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