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画报

中华文化画报杂志 部级期刊

Chinese Culture Pictorial

杂志简介:《中华文化画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355/G0,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鉴藏、探索、大家、文化遗产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5-4094
国内刊号:11-3355/G0
创刊时间:1994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2214022
总发文量:2407
总被引量:270
H指数:4
  • 冬日月季

    刊期:2018年第B12期

  • 蔡襄七言绝句

    作者:吴琚 刊期:2018年第B12期

  • 中华美学精神的艺文追溯

    作者:杨明刚 刊期:2018年第B12期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传统,其中包括悠久而灿烂的艺术实践,形成了独特的中华美学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发展。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

  • 先秦民间故事中华美学精神管窥

    作者:白帆 刊期:2018年第B12期

    民间故事是我国民间文学的文类之一,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的保护对象。虽然,民间文艺学肇始于近代的新文化运动中以北大《国学门》周刊为主阵地的歌谣学运动,但是,民间故事作为重要的民间文学样式和口头传统,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文字的产生使得口耳相传的.

  • “黄门鼓吹”与汉代礼乐文化的审美诉求

    作者:赵倩 刊期:2018年第B12期

    黄门鼓吹'是汉代'鼓吹'乐的代表形态之一,'黄门'是指汉代皇帝居住的禁中,'黄门鼓吹'顾名思义,应该指宫廷皇室所使用的鼓吹,在东汉及之前文献中,'黄门'与'鼓吹'多分而见之,也曾出现过'黄门前部鼓吹',但是并未出现'黄门鼓吹'固定搭配的记载。直至蔡邕的'汉乐四品'分类中才出现,即:'三日黄门鼓吹,天子所以宴乐群臣,诗所谓:’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者...

  • 天然媚好:二王书法与东晋南朝的审美趣味

    作者:李修建 刊期:2018年第B12期

    谈及书法,必称'二王',羲献父子之书,无疑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顶峰。二王书法,何以出现于东晋一朝?它孕育于怎样的文化氛围?呈现出怎样的美学面貌?反映出怎样的文化特质?一目前所知最古的书法文字,是甲骨文。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时代,甲骨文的功用是占卜吉凶,预测休咎,但其书写已很注重美感。

  • 隐逸怀抱——山水画论中的自然美学精神

    作者:雍文昴 刊期:2018年第B12期

    作为中国传统绘画当中重要的画科之一,'山水画'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东晋时期的画家顾恺之曾说:'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可见在晋代,'山水'已是绘画的一类独立题材。其后,南朝宋时的宗炳写出《画山水序》,王微写出《叙画》,两篇文章构成了山水画论的开篇之作,同时也赋予了山水画一种独具特色的美学精神。

  • 钟嵘“物感说”的美学精神

    作者:任慧 刊期:2018年第B12期

    钟嵘《诗品》'思深而意远',是中国诗歌理论史上第一次关于诗歌的专论,同时打通诗学与美学,也为中国传统诗歌理论和中国传统美学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物感说'论及审美体验发生,是钟嵘诗歌理论的基础。当春风春鸟、夏云暑雨、秋月秋蝉、冬日祁寒这些词语依次出现在眼前时,四季轮回的自然景致带给心灵的是美的体验,因为美,所以有感而发,发...

  • 本体·读者·价值:中古“知音论”美学精神探赜

    作者:杨明刚 刊期:2018年第B12期

    在文艺评论被置于显要地位的当代,充分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重新发掘中古'知音论'的理论内涵与历史价值,接着中古刘彦和《文心雕龙·知音》篇继续讲,无疑是赓续中华美学精神、促进当代文艺评论稳健发展的有效路径。本体论:鉴赏兼批评.

  • 文人词的词体观念及其美学精神

    作者:蒲宏凌 刊期:2018年第B12期

    叶燮在《百家唐诗序》中谈到'中唐'之'中'时说:'此中也者,乃古今百代之中,而非有唐一代之所独得而称中者也。……时值古今诗运之中,与文运实相表里,为古今一大关键,灼然不易。'中唐是中国传统社会发展演变的重要转折期,也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文学艺术领域变革与开拓的关键期,社会思潮、文学风气、艺术精神、审美意识都有了明显的变化。

  • 沥沥泠泠万斛珠 清和圆滑啭莺雏——试论元代戏曲演唱理论的审美追求

    作者:王瑜瑜 刊期:2018年第B12期

    作为一种特殊的综合性艺术样式,成熟的中国戏曲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从戏曲艺术的表演和呈现来说,演员的演唱至关重要,不仅展示戏曲文学之美,也展示着音乐之美,正是通过这些戏曲歌者的创造和传承,延续了中国戏曲丰富动人的戏曲声腔,保存了中国戏曲生机勃勃的活力和多元的文化风貌。

  • “士女”与“女士”——论古典女性儒家化的美学精神

    作者:马思聪 刊期:2018年第B12期

    引言论及古典女性的美学精神,离不开儒家文化的视角。在儒家性别文化的建构过程中,中国古典女性的主体美学精神也随之确立。在以合于'礼'、合于'德'为审美追求的儒家思想中,女性的审美精神从不被孤立讨论,而是要在两性比肩的框架内,讨论女性之'礼'、之'德'是否符合'美'的范式与道义。

  • 朱载堉与晚明舞蹈美学精神

    作者:谭玉龙 刊期:2018年第B12期

    明代中期以后,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市民阶层不断扩大,都市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再加上程朱理学的式微、阳明心学的崛起,故在思想文化领域兴起了一股反传统、反专制的潮流。而朱载堉(1536-1611年)却独树一帜,恪守着儒家美学的精神传统,让舞蹈艺术承担着'兼济天下'的使命。

  • 古典小说理论视角中“香菱学诗”的传统美学精神试析

    作者:石中琪 刊期:2018年第B12期

    '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的经典情节之一,也是小说表现作者诗学思想与美学精神最为关键的情节之一。按小说所述,薛蟠游艺远行,香菱遂得随宝钗搬入大观园。香菱素慕诗雅,于是请宝钗教自己作诗。宝钗未应,香菱遂至潇湘馆请教于林黛玉,黛玉欣然应诺。香菱遂在黛玉耐心指导下矢志学诗,其间习作三首,苦心孤诣,最终竟于梦中得佳作。

  • 山中早春图

    作者:王原祁 刊期:2018年第B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