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画报

中华文化画报杂志 部级期刊

Chinese Culture Pictorial

杂志简介:《中华文化画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355/G0,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鉴藏、探索、大家、文化遗产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5-4094
国内刊号:11-3355/G0
创刊时间:1994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2214022
总发文量:2407
总被引量:270
H指数:4
  • 传承与拓展——新中国60年美术之路(上)

    作者:易晴 刊期:2009年第09期

    <正>六十年一甲子,值此建国60周年之际,"新中国美术六十年"展于2009年8月21日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漫步其间,与其说是在阅读从视觉形式记录的新中国美术发展历程,勿宁说更多地是在欣赏视觉盛宴的同时,思考着中国艺术文化事业前进旅途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为此,我社特

  • 韩国榛:六十年一转身

    作者:姜玉芳 刊期:2009年第09期

    从1950年进入小学学习"大羊小羊",跟着全国人民扫文盲、扫科盲,从小学初中附中对于苏俄文化的崇拜,到附中对民间文化的懵懂初识,到部队对革命文化的熏陶,到改革开放对西方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的再认识,韩国榛与共和国同步而行—我们的国家从摒弃甚至扫除传统文化、学习苏俄、弃绝西方文化,到弃绝传统、崇拜西方文化,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复兴我们的...

  • 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献策

    作者:林琳 刊期:2009年第09期

    <正>文化产业被公认为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或"黄金产业",与其他产业不同,每当经济萧条或经济危机到来之际,文化产业往往可以成为文化与新技术融合的重要契机,从而逆势发展,带动其他产业走出困

  • 赏荷、观鸭、寻梅、怀人——莲花池畔漫话

    作者:黄宗江 刊期:2009年第09期

    <正>不能忘却,1989年岁末,我迁居定居于京都六里桥头,这里是我服役半生的我军八一电影厂所在。作为一员编剧,我在厂参与写作了《柳堡的故事》、《农奴》等等(被等人称作"毒草"的作品),最后离休于我厂干休所,距京西名胜莲花池一箭之地。

  • 梁占岩:心的跳动有赖于血液的滋养

    作者:姜玉芳 刊期:2009年第09期

    <正>仅听名字,有些粗豪气,正忐忑着,门开了,看他团团转着收拾桌椅,嘴里不住抱歉着,说屋子太乱了—亲切感蓦然而生。梁占岩,近几年来在中国画人物画领域颇令人瞩目的一位中年画家。谈话是从他画案上尚未完成的古典人

  • 中秋节,记忆中的温暖

    作者:林仙儿 刊期:2009年第09期

    <正>中秋节,在我们江南也叫"八月节",大都在夏收忙碌过后,稻子成熟之际,不是秋闲,却有滋有味地忙里偷闲,采红菱,挖莲藕,打枣子,摘石榴……再由奶奶婶婶们,提着竹篮,顺带几只当年刚长成的仔鸡,去集市卖了,换上几只月饼,和爷爷伯伯的半斤老酒,单等那十五的月亮升上

  • 《良友》往事

    作者:周为筠 刊期:2009年第09期

    连沈从文也因此讽刺《良友》一面刊女校皇后一面谈电影接吻方法,是制造上海口胃。《良友》面对指责则委婉地声辩,女性是一种美的表现。正名之论在99期画报曾别出心裁呈现。此期戏说时代标准女性,如胡蝶之名闻四海,宋太夫人之福寿全归,宋美龄之相夫贤德,何香凝之艺术天赋,丁玲之文学天才,杨秀琼之泳坛健将……

  • 从立秋到霜降

    作者:桂林 刊期:2009年第09期

    如果说,春天的节气如雨水惊蛰清明谷雨,给人一种水意淋漓酣畅泼墨的意象,立夏的到来又以小满芒种的劳作予以写实之感,那么秋天,则是一年里最诗意也最丰富多彩的季节了—不信请翻开月份牌,娇俏其间、曼舞其上的,都是被先人以各种诗意雅致的文字命名的秋之节气: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仿佛惊鸿一瞥翩然而至的天使,又似蒹葭苍茫里在水...

  • 乡村花园:南瓜爱好者

    作者:朱晓娟 刊期:2009年第09期

    <正>南瓜?笋瓜?瓠瓜?Pumpkin?Squash?Gour?从寻常的美味餐桌,到洋溢着自然味道的Kitchen Garden,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这两个月来,葫芦科的果实收获正当令!从万圣节硕大饱满的大块头,到精致奇怪的各类玩具南瓜,当田园之风刮过花

  • 太安:土豆花开

    作者:墨梵 刊期:2009年第09期

    <正>当代英国农学家霍克斯(P.M.Hawkes)在其《马铃薯的改良科学基础史》中说,马铃薯约十七世纪传入印度,引至中国还稍早些。1565年马铃薯引入英国爱尔兰,很长时间作为奇花异草观赏。日本的土豆是荷兰人于1598年带至长崎港的,我国土

  • 归园随笔

    作者:刘波 刊期:2009年第09期

    西洋古典绘画中经典之作往往充满这种情感。对于中国画来讲,这种情感更加含蓄、更加平静也更加深沉,深沉含蓄到可能无法捕捉。五代北宋的巨障山水、宋人花鸟小品、八大水墨淋漓的画幅、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都充满了一种敬畏、深邃、博大而又沉寂的宗教情感。

  • 无染寺

    作者:金花 刊期:2009年第09期

    <正>炎炎盛夏,烟台、威海是很多人的避暑胜地。而无染寺,正好跨着两地:行政归烟台林业局管理,地界却在威海市文登境内。民间说法:缘起是当年威海建市之初,地域小,财力薄弱,烟台林业局辖下的昆嵛山林场是困难单位,威海不肯负担,就

  • 涅槃的民族:云南兴蒙蒙古族

    作者:肖育文 刊期:2009年第09期

    750多年的历史,是一份沉甸甸的记忆,无论时间怎样流逝,沧海怎样变了桑田,在云贵高原上的某一个角落,有一群在灵魂中经常仰望蓝天的人,仍然清楚地记得自己是蒙古族人。

  • 成都银花丝

    作者:彭云思 刊期:2009年第09期

    <正>银花丝技艺是我国传统的一种手工技艺,制作银花丝工艺品时,通常会以高纯度的白银为材料,手工艺人们掐出的银丝最细的仅有人头发的一半粗细,而粗的也仅有几毫米,像一根根明亮柔软的银丝挂面,通过填丝、垒丝、穿丝、搓丝等手工技

  • 晋江古厝

    作者:晋新 刊期:2009年第09期

    <正>晋江本属古闽越地,周秦以后,中原汉人逐渐南迁,至西晋永嘉年间,中原战乱不息,晋人大举南移,沿江而居,晋江之名由此而来。随着大批中原汉人南迁,与闽越人接触融合,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闽南文化。闽南人既接受了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