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画报

中华文化画报杂志 部级期刊

Chinese Culture Pictorial

杂志简介:《中华文化画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355/G0,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鉴藏、探索、大家、文化遗产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5-4094
国内刊号:11-3355/G0
创刊时间:1994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2214022
总发文量:2407
总被引量:270
H指数:4
  • 民间绝活献艺京城——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技艺展演

    作者:山水; 亦乙; 孟繁玮 刊期:2008年第09期

    <正>2008年8月8日,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开幕了,那一刻凝结着所有华人的期盼,中国人在以不同的方式欢喜雀跃,"2008文化遗产日—奥运北京"系列活动也在此刻推向了高潮。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中国非物质

  • 看奥运,说“缶”

    作者:李卫 刊期:2008年第09期

    "蔺相如请秦王击缶"一史料则从侧面反映了缶的这种民间地位,试想蔺相如为何让秦王击缶而不是鼓琴?秦王又为何不击—不正是因为缶的民间烙印而使秦王觉得身份低下吗?以上可见,缶在中国音乐史上始终未能进入到主流音乐的地位。

  • 踏遍青山人未老——记姚奠中先生

    作者:柳杨 刊期:2008年第09期

    章太炎先生一身兼革命、学术二任,被鲁迅赞为"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他渊博的学识、刚直的人格,早已令姚先生仰慕不已。于是毅然决定放弃国专学籍,转入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并考取章太炎先生招收的唯一一届研究生,名列七人中的第四。

  • 我看中国雕塑艺术的风格特质

    作者:吴为山 刊期:2008年第09期

    这气场的存在,使得中国雕塑的感染力量—情感辐射、先声夺人、涵蕴沁心,看不到体积、材质、手法,恍惚窈冥,只有无可抵御的感染力量,它聚散、氤氲、升降、屈伸、浩浩然充塞于天地之间。

  • 当代逸品——感受霍春阳的艺术

    作者:薛永年 刊期:2008年第09期

    <正>30年前,雨狂风骤的十年""刚结束,天津一幅描绘迎春花绽放的作品,成功地表现了人们的心花怒放和无限生机,在全国美展中赢得普遍赞誉。两名作者都是天津人,其一是画界耳熟能详的孙其峰,另一便是开始崭露头角的霍春阳,霍春阳是孙其峰的学生,那时只有30岁。

  • 蟾宫、玉兔与嫦娥——由文物赏“中秋”

    作者:刘明杉 刊期:2008年第09期

    <正>"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在世界各地凡有华人的地方,那一天都会欢聚一堂,共度佳节,"万里无云境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中秋节自古以来就是阖家团圆赏月的节日。月有太多的别称:太阴、素娥、玉盘、玉轮、玉钩、玉羊、玉蟾、冰轮、冰镜、月府、月宫、月精、玉兔、蟾宫、蝉娟等,其中最重要的元素就是蟾蜍、玉兔和

  • 月饼模子里的闲情逸致

    作者:翁婷皓; 王苗苗 刊期:2008年第09期

    <正>"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中秋赏月吃月饼,是我国传统而久远的习俗。早在商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殷商太师文仲的"太师饼",可为月饼的"始祖"。南宋文学家周密在《武林旧事》卷六《蒸作从食》中,首次提到"月饼"的名称,并将其录为蒸食的点心。然而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

  • 何冀平笔下的另类清宫

    作者:宗波; 金海 刊期:2008年第09期

    <正>时隔近20年,香港金牌编剧何冀平带着她的话剧作品《德龄与慈禧》再次登上了北京的舞台。20年前,30岁出头的北京人艺编剧何冀平凭借一部《天下第一楼》,在戏剧界扬名立万。这部以全聚德烤鸭店为背景的

  • 回归与延伸——谈中国原创戏曲经典动画

    作者:王路平 刊期:2008年第09期

    中国注重传统,美国注重未来,所以中国多以过去教育孩子别忘了历史,而美国多以科幻作品放飞未来。传统是民族的根,当然不能丢,而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我们必须往前行。

  • 俞源民居壁画

    作者:沈妙芬 刊期:2008年第09期

    俞源村的俞姓聚族而居,他们在这里已经生活、建设了近千年。在这千年的历史中,他们生活的主题是什么?他们建设了那么多的建筑,这些建筑的意义又何在呢?画在上面的壁画仅仅是一些装饰吗,那他们为什么用这些题材作为装饰?它与聚族而居的俞氏及其文化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 在相望间相守——解读老北京的门楼砖雕文化

    作者:吕宝华 刊期:2008年第09期

    方家胡同13号原是乾隆皇帝第三子循郡王永璋的府邸,永璋未成年而卒,到了清晚期,出使欧洲四国的洪钧曾在此住过。这里的博缝头上雕刻有回头飞翔的凤凰,凤尾上卷,栩栩如生。凤凰是"四灵"之一,用在王府建筑上,从规制上自然也就得体了。

  • 帝国风云与个人游历

    作者:陈平原 刊期:2008年第09期

    与上海女人的珠光宝气、招摇过市,并借此引领时尚潮流不同,京城里的"美女"与"香车",属于那些随时准备奉献给皇上的"大家闺秀"。车边插上"奉旨入选"的黄旗,当事人非常认真,而且很得意,旁观者—尤其是上海的读者—则可能觉得有点好笑。

  • 故园的爱与哀愁

    作者:卢文丽 刊期:2008年第09期

    那时候,周末你从寄宿中学回家,老远就能望见外婆在树下眺望。有几次,你忍住激动,故意平静地走到她跟前,她却没反应,你扶住她瘦削的肩头唤她,痴望的她才梦醒般一把攥住你,擦试起昏花老眼。

  • 画与话——著名旅美画家李自健《乡情》系列油画

    作者:彭见明; 李自健 刊期:2008年第09期

    <正>著名旅美画家李自健与湖南作家彭见明合作,一个画画,一个配诗,便有了这个诗情画意的"乡情"系列。

  • 形而下之艺与形而上之思——张江舟人物画散论

    作者:曹玉林 刊期:2008年第09期

    <正>在当今画坛,位于一线的中青年画家中,张江舟是以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齐头并进,学术文章与创作实绩相互映发而显名于世的。学术理论属形而上者,创作实绩属形而下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与"器"是中国哲学中的一对基本范畴。一般说来,对于"道"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