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画报

中华文化画报杂志 部级期刊

Chinese Culture Pictorial

杂志简介:《中华文化画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355/G0,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鉴藏、探索、大家、文化遗产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5-4094
国内刊号:11-3355/G0
创刊时间:1994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2214022
总发文量:2407
总被引量:270
H指数:4
  •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成立

    作者:易晴; 戴幼楠 刊期:2007年第11期

    <正>中国油画经过20世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近百年起承转合的历史演变,在中西方文化冲突与交融的冶炼过程中,在中国丰厚的文化土壤的滋养下,已呈名家辈出、成就斐然的喜人局面,其积淀的文化内涵与娴熟的表达方式极富民族特色,蔚为大观,举世瞩目。回眸中国油画百年历程的辉煌成就,如何在全球化的文化视野中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将是中国油...

  •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成立庆典上的讲话

    作者:王文章 刊期:2007年第11期

    <正>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中国艺术研究院正在建构起艺术科研、艺术创作、艺术教育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以期逐渐建成世界知名的艺术科学研究中心、艺术教育中心和国际艺术交流中心。

  • 中国油画院成立庆典致辞

    作者:杨飞云 刊期:2007年第11期

    <正>部长先生、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位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们大家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正式落成典礼。在此,我代表中国油画院全体同仁向为筹建中国油画院而付出心血和汗水的文化部领导和艺术研究院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辛勤培育中国油画成长发展的各位先生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中国油画院筹建过程...

  • 尊崇永恒 弘扬经典——中国油画院院长杨飞云访谈

    作者:易晴 刊期:2007年第11期

    <正>易晴(以下简称易):杨院长您好!今天访谈的目的主要是围绕中国油画院的成立,谈谈它形成的过程,目前已经做了哪些工作。我们现在看到的中国油画院场地是它原来的面貌吗?

  • 图式与精神 中国当实油画评述

    作者:陈明 刊期:2007年第11期

    <正>90年代以后的中国当代油画呈现出一个比较复杂暧昧的图景,它已不再仅仅企图以提供令人感动或崇高的形象来教化观者,也不仅仅把描绘对象作为绘画样式的代言者。在对理性主义与崇高感疏离的过程中,很多画家把对世俗生活的描述和领悟,对现代人生活状态的关怀,作为逼近现实内核的手段。由此带来的,不仅是画面主体形象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审...

  • 中国油画的历程

    作者:常磊 刊期:2007年第11期

    <正>明朝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把油画介绍到了中国。这种以科学精神为指导的写实以及它的异国情调曾经唤起了中国人的强烈好奇。很多人面对平面上产生的纵深感,觉得难以置信因而赞叹不已,利马窦欣喜之余自信地认为"中国人机敏过人,只要他们认识到国外产品之优点,他们便会不顾自己已具备的条件而吸取别人的长处。"事实

  • 神秘的黑水国

    作者:唐国增 刊期:2007年第11期

    <正>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城西北12.5公里处的明永乡,有一片沙窝,沙窝中残存着两座神秘的古城遗址,人们称为黑水国遗址。这座古城一直以其神秘而著称于世,它的得名、它的历史、它的兴衰、它的考古活动等方面,都存在着众多谜团,千百年来,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文人墨客前来探幽思古,也吸引了众多考古学家、史学家前来考察研究。

  • 复活隐退的记忆——韩美林与天书

    刊期:2007年第11期

  • 天书有字又有情

    作者:李学勤 刊期:2007年第11期

    <正>韩美林先生这部新作,是出版社友人一小部分一小部分地拿给我看的。每次观览,总会有新的强烈感受,开始是惊奇,继之是震撼,最后则是欢喜赞叹,不管怎样都是语言所难形容的。这实在是一部"天书",你称之为书法也可,称之为绘画也可,视之为

  • 古代绘画中的“比德”传统

    作者:徐东树 刊期:2007年第11期

    <正>"读图时代"的来临,令人们开始更多关注图像的力量及其背后丰富的"言说"。其实,图像从来都是一种虽沉默但却更具感染力的"语言",它几千年来一直向我们诉说着无尽的意味。作为伦理大国、礼仪之邦的中国,其复杂的道德内涵也通过图像意味深长地展露出来,凝结成中国绘画中独特的"比德"传统,直至现在,我们仍然使用着梅兰竹菊松柏之类作为可...

  • 芸香小史

    作者:刘青松 刊期:2007年第11期

    <正>在图书馆的古籍部,我拿到一部书,书名叫《春草堂集》,作者是清代的谢。拂落经年的灰尘,嗅到一股淡淡的被称之为书香的霉味,柔和的黄卷中与这样一个故事相遇:鄞县钱氏女,名绣芸,范懋才邦柱室,邱铁卿太守内侄女也。性嗜书,凡闻世有奇异之

  • 老醯说醋

    作者:柳杨; 邱彦华 刊期:2007年第11期

    <正>"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食醋,作为烹饪佐餐的重要调味品,千百年来在百姓餐桌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如同中华饮食文化苑囿中的一洌清泉,酸香馥郁、源远流长……"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味以酸为首,酸甜苦辣咸。"酸味被列为五味之首,很早就在饮食中得以运用。远古时期,人们就曾"嚼蚁而酸",以咀嚼蚂蚁作为调味之酸。后...

  • 来到巴音布鲁克

    作者:张波; 景然 刊期:2007年第11期

    天山南北,广阔的地域孕育着多样的风土人情。这里有广袤无边、牛羊成群的巴音布鲁克草原,也有热闹嘈杂、充满西域风情的小镇巴扎;在宁静的草原上居住着敦厚质朴的东归英雄后人土尔扈特人,在热闹的巴扎里穿行着生性爽朗、爱凑热闹的维吾尔人。在这个深秋的季节里,我们将引领您走进新疆,去领略原汁原味的异域民俗风情。

  • 巴扎 一道南疆人丰盛的大餐

    作者:张秉政 刊期:2007年第11期

    到过南疆的人,如果不亲历一下当地的巴扎会感到十分遗憾,如同"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一样。新疆维吾尔语称集市为"巴扎"。南疆即天山以南喀什、和田、阿克苏等地区,是维吾尔族人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这里遍布着近千个巴扎。巴扎是南疆维吾尔族人民情有独钟的去处,当地的朋友说,巴扎是南疆人一座淘不尽的金山,没钱花了去巴扎,没有生活用品去巴扎,逢到...

  • 宋六陵——繁华后的一份凄凉

    作者:西塘 刊期:2007年第11期

    <正>历经三百多年的宋王朝,可以说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尽管当时社会动荡、战火不断,但其经济与文化却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交子、宋词以及中国四大发明中的火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等虽在北宋出现,但真正成熟与被广泛运用却是在南宋。纵观南宋的历史,先后共有九位皇帝,其中六位被埋葬在了绍兴城东南的攒宫村,史称宋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