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画报

中华文化画报杂志 部级期刊

Chinese Culture Pictorial

杂志简介:《中华文化画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355/G0,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鉴藏、探索、大家、文化遗产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5-4094
国内刊号:11-3355/G0
创刊时间:1994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2214022
总发文量:2407
总被引量:270
H指数:4
  • 民间舞蹈的历史选择

    作者:刘晓真 刊期:2007年第03期

    <正>民间舞蹈曾经难登大雅.今获舞台之宠,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焦点。这其中,前身后世的流年轮转,从大路的边缘走向聚光灯下的角色变换,是时代所造就的,也是历史主体——人的文化选择。史官通过《二十四史》所构筑的中国历史风貌具有一种壁垒式的力量和品质,而在它所编织的经纬中寻觅民间舞蹈身影的时候,难免有落荒之遇,因为庙堂中...

  • 赫图阿拉老城下的满族舞蹈守护者

    作者:祝景怡 刊期:2007年第03期

    赫图阿拉——满族人心中的圣地,它沉积着这个民族共同的回忆,凝聚着这个民族共通的心理,赫图阿拉城是一座拥有400余年历史的古城,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祖居之地,也是清王朝的发祥地。在那里,活跃着一支满族民间舞蹈队伍,他们驻守在这个积聚着民族情感的"围墙"中,深情地守护着满族舞蹈,创造着满族舞蹈,分享着满族舞蹈所给予他们的快乐……

  • 白族霸王鞭舞的文化透析

    作者:孙淼 刊期:2007年第03期

    <正>白族是祖国西南边疆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百分之八十以上居住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湖南桑植县、四川西昌地区以及贵州华节地区也有少量的分布。据统计,白族的民间舞蹈约有七十余种.按照活动性质划分.有娱乐性和祭祀性两大类。娱乐性舞蹈有"霸王鞭舞"、"八角鼓舞"等;祭祀性舞蹈有"羊皮鼓舞"、"巫舞"、"手巾舞"等,而其中最具代表...

  • “摆手”千年话土家

    作者:金娟 刊期:2007年第03期

    <正>"毕滋卡"是土家语,意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翻译成汉语就是"土家族"。土家族主要位于云贵高原东端余脉的武陵山区——湘、鄂、渝、黔四省的交界处,扼西南溪洞边疆的咽喉。土家境内溪河纵横、林木幽深,北有巫山山系,南有武陵横贯,其间乌江北去、清江东流,酉水、澧水、武水等纵横密布。山环水绕之间.便有了众多的盆地、丘陵、山地和溪洞。...

  • 雪乡

    作者:理章 刊期:2007年第03期

    <正>如果你要寻觅中国最美的雪景,如果你想感受那神奇的冰雪世界,那就到中国雪乡去吧。曾几何时,"中国雪乡"这个当年名不见经传的深山小村,如今变成了闻名遐迩的冬季旅游的首选之地。凡是到过那里的人们,无不为它的神奇与秀美而惊叹。甚至连国外的一些冰雪专家去那里考察后,也交口称赞,"这里的雪冰资源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好的","可以与欧洲...

  • 龙潭古镇

    作者:张力; 王飞 刊期:2007年第03期

    <正>古镇,一个荒芜的博物馆一个渐行渐远的身影一个叹息的句式……当车拐进龙潭的街道时,满目所见,和中国任何一个边远地区的乡镇没有两样:俗气的店铺门面,搔首弄姿的发廊,震天的流行音乐,用箩筐装着的水果胡乱地堆放在街面上……皱纹密布的老农与小镇的时尚青年混在一起,形成一种奇妙的时空交错的视觉效果。

  • 陶瓷器的言说

    作者:朱乐耕 刊期:2007年第03期

    <正>人类的最初文明几乎是随着器具的发明与制作的不断推进而推进的,最早也许是木器,后来是石器、陶器、铜器、铁器等等。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人类甚至可以以不同的器具的创造划分自己的文明时代,如石器时代(旧石器时期)、陶器时代(新石器时期)、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农业文明时期)等。

  • 大雅斯文——徐建融先生艺术谈

    作者:刘波 刊期:2007年第03期

    <正>经过明清两代,历史上具有代表意义的重要作品逐渐聚敛于宫廷,中国正统绘画从理论到创作步入以水墨写意为主流的阶段。此一风气一直维持到解放后很长时间,人们谈到中国画,那就是石涛、八大,就是齐白石、黄宾虹。专业美术院校的学生对待上古时期的画风,也觉得睽隔久远,无从解读更无从下手。偶然到敦煌"考察",也不过是走马观花地浏览一番...

  • “幽然”与“嬉戏”——闲谈李照东的笔墨山水

    作者:郑工 刊期:2007年第03期

    <正>随缘而化自五代荆浩以来,"笔墨"二字不知被多少人谈论,也总在不断的规范中形成某种样式并得以流传,尔后,又被质疑,拆借。笔墨,不就是勾斫点划么?不就是渍染晕化,积压破开么?一任心气,一任心性,随之机缘。而缘,非求之而得者,乃自然而然的一种遭遇,故有造化一说。

  • 千载一曲《广陵散》

    作者:李剑锋; 柳艳娜 刊期:2007年第03期

    <正>古人曾经感叹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聪明如王国维也慨言:"人生过处惟存悔,知识增时只益疑。"其实,"知非"并不难,只是早晚的事,难的是悬崖勒马,立地成佛——马上实践那已经领悟到的人生要义。所以,好多人在死前才痛悔不已!秦丞相李斯煊赫半世,最终绕进赵高的罗网,临到"论腰斩于咸阳市",方惨然对同时受刑的儿子说:"吾欲与若(你)复牵黄犬...

  • 喜鹊

    作者:司书景 刊期:2007年第03期

    <正>1925年4月,知堂(周作人)在京城的春阳中,漫听鸟声,犹嫌不足的只是麻雀的琐碎和啄木的干枯,无奈只得沉于异域的诗节里寻觅妙音。其实,鸟鸣的优劣还不是全赖着人的好恶?楼前的高杨上缀着几只鹊巢,这报喜鸟喳喳的声音,不见得有多动听,可心头竟也绕着些莫名的愉快,这似乎正应了钱钟书先生的那句话,快乐由精神来决定。有时,这拖着长尾巴的...

  • 癫僧狂道一头驴——八大山人的冲突人生

    作者:岳麓 刊期:2007年第03期

    <正>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名耷,江西南昌人。23岁出家为僧,又还俗入道。28岁皈依曹洞宗高僧弘敏门下,法名传綮,字刃庵.号雪个。31岁接任"灯社"主持,34岁作《传綮写生册》。他削发为僧时期的书画作品题款都用法名"传启"或僧号"雪个"。55岁"忽发颠狂",焚毁袈裟离开临川走还老家南昌。八大山人回到南昌返俗后以临摹倪瓒的山水画寄...

  • 汤公寻梦文化之旅

    作者:李小菊; 刘祯 刊期:2007年第03期

    <正>汤显祖的千古一梦《牡丹亭》,不知令多少读者痴迷神往。俞二娘、商小玲痴迷《牡丹亭》伤感而亡,吴吴山三妇更是留下了《牡丹亭》评点的一段佳话。四百年来,多少曲家演绎着《牡丹亭》的生生死死,多少文人学者对《牡丹亭》热情赞颂。2006年秋,因着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浙江省文化厅、遂昌县人民政府等单位在浙江遂昌召开的汤显祖...

  • 筷子趣谈

    作者:柳杨 刊期:2007年第03期

    <正>"眠则俱眠,起则俱起,贪如豺狼,赃不入己。"——这是《魏书》中所记录的一则1500多年前的谜语,猜猜谜底是什么?没错,这便是本文的主角——筷子。千万别小看了这两只细小的筷子,通过它们,我们可以从历史的长河中挟取出源远内涵,在文化的盛宴中体味出万千滋味。

  • 西江苗族吊脚楼

    作者:杨晓辉 刊期:2007年第03期

    <正>西江,一个颇带些诗意的名字,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提及,为越来越多的人神往。在黔东南满目葱翠的绿野中,这个深藏在苗岭山脉中的千户苗寨,层层叠叠,顺势而上,在大山深处排列出奇伟的民居群落,为现代人展示出一道古老沧桑的景观。一个行走的民族几百年风雨兼程,最终将颠沛流离的脚步定格在雷公山麓、白水河畔,同时造就了奇特的生活情态和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