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画报

中华文化画报杂志 部级期刊

Chinese Culture Pictorial

杂志简介:《中华文化画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355/G0,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鉴藏、探索、大家、文化遗产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5-4094
国内刊号:11-3355/G0
创刊时间:1994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2214022
总发文量:2407
总被引量:270
H指数:4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胜利——从北京市政府改变“禁放令”谈起

    作者:田青 刊期:2006年第02期

    非物质民族民间文化意味着什么?是否只是农村的老头老太太对于过去的留恋?是否只是少数文人墨客偶尔的惊艳?——回答勿庸置疑是否定的。环顾我们每一个人的周身上下,虽然西装革履不复旧时模样,虽然洋文满口新潮时尚,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包裹着一层浓浓的中国气味——这是非物质民族民间文化血缘的浸染,是中国人之为中国...

  • 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作者:周吉 刊期:2006年第02期

    2005年11月25日,《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次申报工作的成功,是维吾尔人的骄傲,也是新疆各民族人民、全中国人民的骄傲。

  • 昆曲的那些事

    作者:苏晔; 刘文峰 刊期:2006年第02期

    <正>昆曲之雅致,是存乎几百年来文人们的心底的。来来往往一世间,对很多文人来说,似乎总归是希冀着与昆曲有一次会面。关于昆曲的叙事,我们更愿意把想象的起点回溯到唐朝,在大唐江南的落花时节,杜甫作《江南逢李龟年》,在浔阳江头,又有白居易《琵琶行》传世,这些诗中暗示的是乐师、乐妓将宫中雅乐带到了江南的历史可能。不仅仅是想象的意...

  • 太古遗音——古琴音乐的历史与文化

    作者:章华英 刊期:2006年第02期

    <正>琴,又称古琴或七弦琴,是中国历史悠久、最具民族精神和审美情趣的传统乐器。几千年来,古琴一直是中国文人修身养性的工具和完美人格的象征。并以其文献浩瀚、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而为世人所珍视,其遗存之丰硕,堪称中国乐器之最。

  • 草原天籁——蒙古族长调民歌

    作者:乔玉光; 高波; 额博 刊期:2006年第02期

    <正>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蒙古族长调民歌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语称之为"乌日汀哆",是蒙古族文化的代表样式,也是草原音乐风格的标志。蒙古族长调民歌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站在世界的高度,从全人类文化的宽宏视野,对蒙古族长调民歌以及其所代表的草原文化价值的...

  • 难以独立运用的神秘水书

    作者:潘朝霖 刊期:2006年第02期

    <正>水书,是水族特有、中国贵州独存的珍贵传统文化遗产。中国加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后,中国政府与2005年12月31日公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中第501号的水族传统文化遗产项目便是水书。

  • 纳西族东巴舞蹈与舞谱

    作者:桑德诺瓦 刊期:2006年第02期

    <正>东巴舞蹈,纳西语称"东巴蹉",汉语直译为"东巴跳",属纳西族原始宗教东巴教中的祭祀舞蹈,通常用于东巴祭司的跳神、作法和道场仪式。东巴舞蹈是迄今存活于世的以舞谱为媒介的原始宗教舞蹈。据东巴象形文书写的《东巴舞谱》的载录,东巴祭司常用的舞蹈有五十余个(种)。按其功能,大致可分归以下三类:1、神舞——祭跳东巴教教主丁巴什罗、神...

  • 清代升平署戏曲

    作者:曹娟 刊期:2006年第02期

    <正>道光七年(1827),"南府"改为"升平署"。"南府"是清朝前期掌管演戏艺人的机构,改升平署后仍主持宫内演出事务。升平署除了内廷戏班以外,兼管来自各地的民间戏班。清代,宫廷内每逢朔望节令,喜庆大典以及某些日常演出,大部由升平署所属演员承应。演员有宫内太监,也有民间的职业演员。

  • 电影从这里开始

    作者:高小健 刊期:2006年第02期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的戏曲片《定军山》拉开了中国国产电影的序幕。尽管与世界电影相比,中国电影迟到了10年,但从诞生至今,也已有百年的历程。在这百年探索中涌现的电影作品,不仅是当时中国社会的记录,更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几代人。回首经典中国电影的艺术魅力,我们或许难以还原这百年电光幻影的真与美,但可以清晰看到,电影的拍摄技术以及...

  • 中国电影放映场所百年之变迁

    作者:甄晓文 刊期:2006年第02期

    <正>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新路14号大咖啡馆公开放映了《水浇园丁》、《工厂大门》、《墙》等影片。至此,电影这一人类的第七艺术与人类开始亲密接触,而这一天也理所当然地成为电影的生日。这个诞生于西方的洋玩意搭乘殖民者的坚船利炮漂洋过海经由香港传入上海,并由上海传入内地,开始电影在中国的漫漫之旅。

  • 电影百年 万千气象——北京纪念中国电影百年系列活动记略

    作者:章柏青 刊期:2006年第02期

    <正>1905年,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在北京丰泰照相馆诞生。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断。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大观楼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放映,于是,大观楼便被认定为中国电影的诞生地。100年后,大观楼被修缮一新,青灰色墙体辅以红瓦屋檐,显得古色古香,铁艺拱门的设计又透着西洋特色。两侧墙壁上刻有纪念中国电影...

  • 拂去尘沙 古国探秘——青藏高原上的阿里古格王国

    作者:赵红 刊期:2006年第02期

    这个曾经辉煌了七百年的古格王国却突然在三百年前的一夜之间消失了,无影无踪,既没有文字记载,也没有找到古格人的后裔……

  • 绵山行记

    作者:闫文盛 刊期:2006年第02期

    <正>从远方慕名而来的人,都觉得绵山是个好地方。绵山之旅,前后三十里,风光不尽,美不胜收。无怪乎性高志洁的介子推,要将此处作为归隐之所。我们一路行来,指指点点着这里的草木和建筑,那草木和建筑无声,将我们的喧哗淹没和吞噬,所有的浮杂烦乱就在这样绵延的行旅中悉数消隐。如果身边伴着熟悉的朋友,或者相亲相爱的人,这样的山水世界就成...

  • 枯槁之美

    作者:朱良志 刊期:2006年第02期

    <正>西方传统园林,一般都有雕塑,主要是人物雕塑,内容又大都与宗教有关。但中国传统园林却没有这样的雕塑,更不要说人物雕塑了(寺庙园林中佛道造像除外)。其实,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假山,就是园林中的雕塑,这些曾经被西方传教士称为古怪的破石头的假山,是中国艺术家精心构造的心灵影象,中国人认为,石不能言最可人,这些表面上看起来干奇百怪的...

  • 美人遮面之团扇

    作者:雨蔚 刊期:2006年第02期

    <正>"团扇,团扇,美人并来遮面……",似乎自古以来,团扇就是专门为美人们量身定做的装饰品。或西厢窗前,或月下柳旁,手执一柄轻纱细绢的团扇,"引风逐暑",只是一种美丽的借口,摇出一份轻盈、妩媚,遮住一份娇羞、期盼,这才是古代美女们一直喜欢把团扇作为她们随身之物的真实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