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

中华医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

杂志简介:《中华医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1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154/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临床研究、文献速览、综述、病例报告、标准与规范、专家论坛、疑难病例析评、基础研究、述评、经验交流、继续教育园地、流行病学调查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国际刊号:0366-6999
国内刊号:11-2154/R
全年订价:¥ 1544.00
创刊时间:1915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英语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34
复合影响因子:0.94
总发文量:11422
总被引量:126741
H指数:104
引用半衰期:3.3027
立即指数:0.1061
期刊他引率:0.8768
平均引文率:11.086
  • 幽门螺杆菌研究从“认识”到“再认识”

    作者:胡伏莲 刊期:2006年第38期

    早在100年前就有人开始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lori,Hp),但直至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才从人胃内成功地分离出“未鉴定的弯曲状杆菌”,其曾几次更名,1989年才正式命名为Hp。为了表彰在发现Hp方面所做的卓越成就,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授予了这两位科学家。Hp的发现是医学史上的一件大事。Warren和Marshall荣...

  • 从循证医学的观点看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

    作者:王吉耀; 凃传涛 刊期:2006年第38期

    20世纪90年代初,有报道根除Hp后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反而增加。随后围绕胃食管反流病(GERD)和Hp关系的临床研究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有趣的是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到了不同的结论:一些研究提示GERD患者的Hp感染率较低,根除Hp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增加或使反流性食管炎得以暴露,甚至认为Hp对食管具有有益的保护作用,可阻止GERD形成,故不主张作...

  • 关于论文写作中的作者署名与志谢

    刊期:2006年第38期

    我国著作权法公布以来,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作为医学科技期刊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著作权法。为此将本刊对作者署名和志谢的有关要求重申如下。

  • 幽门螺杆菌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对胃上皮细胞凋亡的调控及相关机制

    作者:郭涛; 钱家鸣; 张建中; 李晓波; 赵雩卿 刊期:2006年第38期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对胃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以探讨Hp的致病机理。方法以人胃永生化上皮细胞株(GES-)和人胃癌细胞株(AGS)作为研究对象。流式细胞术检测Hp毒力菌株(NCTC11637)单独及分别联合Hp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8及IL-10]对两种细胞系凋亡的影响;检测IL-1β、IL-8及IL-10对外源性Fas配体(Fas...

  • 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胃炎类型与反流性食管炎关系的研究

    作者:高炳霞; 段丽萍; 王琨; 夏志伟; 林三仁 刊期:2006年第38期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胃炎类型及食管酸暴露的影响,特别是Hp的定植密度与反流性食管炎(RE)的关系,进一步探讨Hp在反流性食管炎(R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具有典型反酸、烧心等症状的223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经胃镜检查并取胃黏膜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胃食管24hpH监测。根据胃镜下食管黏膜有无糜烂诊断RE或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

  • 阿那曲唑长期服用致骨质疏松一例

    作者:王涛; 江泽飞; 宋三泰; 申戈; 张少华; 曾敏 刊期:2006年第38期

    随着阿那瞳唑、来瞳唑和依西美坦在辅助治疗领域的几个大型临床研究结果的公布,目前已越来越多应用于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辅助内分泌治疗。其长期应用改善了患者的无病生存,但也存在骨质丢失和骨质疏松的风险。现将我们观察到的1例该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报道如下。

  • 幽门螺杆菌耐药性对其根除治疗影响的研究

    作者:成虹; 胡伏莲; 李江 刊期:2006年第38期

    目的了解幽门螺杆菌(Hp)耐药菌株以及患者性别、年龄和不同临床疾病对Hp根除治疗的影响,阐明Hp根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方法对因上胃肠道症状而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胃镜室接受胃镜检查的Hp培养阳性患者,采用E-试验法测定Hp菌株对甲硝唑及克拉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对所有人选患者采用兰索拉唑、甲硝唑和克拉霉素的三联7d疗法进行Hp根...

  • 过氧化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和环氧化酶2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谢勇; 朱俊; 周小江; 陈江; 吕农华; 王崇文 刊期:2006年第38期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其相关性疾病中过氧化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1(PPAR-γ)、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以探讨Hp的致病机理。方法采用二步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209例内镜活检的胃黏膜内COX-2、PPAR-1的表达。209例包括:浅表性胃炎(CSG)75例(其中Hp阳性50例、Hp阴性25例),萎缩性胃炎(CAG)24例(其中Hp阳性13例、...

  • 消化性溃疡、胃炎与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蛋白质组的差异分析

    作者:张静; 丁士刚; 钟丽君; 林三仁; 杨彬; 彭嘉柔; 娄雅欣 刊期:2006年第38期

    目的初步确定胃癌和消化性溃疡、胃炎幽门螺杆菌(Hp)的差异蛋白质。方法通过从胃镜活检胃黏膜组织中分离培养Hp,应用裂解液、超声破碎法提取Hp菌体蛋白质后经Bradford法进行菌体蛋白质定量,采用双向电泳方法获得Hp菌体蛋白质图像,运用ImageMaster5.0版图像分析软件找到胃癌与消化性溃疡、胃炎Hp的差异蛋白质,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

  • 一项应用肺动脉导管和中心静脉置管指导急性肺损伤患者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刘宇鹏 刊期:2006年第38期

    1970年,美国的Swan和Ganz首先将肺动脉导管(Pulmonary—Artery Catheter,PAC)技术应用于临床,此后肺动脉导管也常被称为Swan—Ganz导管或漂浮导管,并在临床迅速推广。直到1987年,Core等对心肌梗塞患者进行的一项回顾性分析发现使用PAC组患者死亡率远高于非PAC组,从此引发PAC使用的争议,此后国外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的随机对照研究,均未提...

  • 日本血吸虫感染对幽门螺杆菌所致胃黏膜萎缩的血清学影响

    作者:杜奕奇; 李兆申; 苏暾; 龚燕芳; 赵晓贡 刊期:2006年第38期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以及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主要致病菌。Hp的cag致病岛(PAI)。和其中的一个免疫抗原CagA所产生的IgG抗体已经证明和Hp感染引起的胃黏膜萎缩和胃癌有关。我国的日本血吸虫感染人群中也存在一定数量的Hp感染者,这些共感染人群是否存在特殊的临床后果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现有...

  • 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与嵌合水蛭肽融合基因防治兔颈动脉损伤后再狭窄的实验研究

    作者:沈雳; 陈少萍; 秦永文; 蔡在龙; 杨生生 刊期:2006年第38期

    目的观察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hVEGF165)与嵌合水蛭肽融合基因(fused hirudin,FH)对兔颈动脉损伤后再狭窄的防治作用,为再狭窄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基因重组构建hVEGF。与FH的融合基因(hVEGF165-FH)。制备免颈总动脉血管成形术损伤后再狭窄模型,损伤局部转染该融合基因作为治疗组。同时局部转染pcDNA3.0空质粒作为对照...

  • 本刊“急重症抢救”栏目征稿

    刊期:2006年第38期

  • 本刊“医药卫生策略探讨”栏目征稿

    刊期:2006年第38期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人肝细胞色素酶P450 3A4的影响

    作者:李爽; 胡卓汉; 缪晓辉 刊期:2006年第38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人肝脏细胞色素酶3A4(CYP3A4)的影响,为慢性HBV感染患者安全用药提供指导。方法收集慢性HBV感染患者和正常人的肝组织标本,匀浆后以差速离心法制备成微粒体。以睾丸酮为探针底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建立体外检测CYP3A4酶代谢活性的技术平台,检测两组肝组织样本中CYP3A4的酶活性。以Weste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