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

中国音乐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Music

杂志简介:《中国音乐》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379/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民族音乐学与传统音乐理论、古代音乐史与近现代音乐史、作曲理论与作品分析、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书评与述评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音乐学院
国际刊号:1002-9923
国内刊号:11-1379/J
全年订价:¥ 250.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74
复合影响因子:0.6
总发文量:1934
总被引量:14040
H指数:35
引用半衰期:9.8056
立即指数:0.0053
期刊他引率:0.9064
平均引文率:10.3386
  • 中国的声乐事业发展存在于传统音乐之源

    作者:邹文琴 刊期:2018年第02期

    本文是2017年4月19日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乐派”名家讲坛第12期邹丈琴教授的讲座实录,该讲座由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主持。讲座中,邹文琴教授结合自己的艺术历程,提出了“中国声乐事业存在于中国传统音乐之源”的观点,并阐述传统音乐的重要性及对中国声乐起到的作用。

  • 昆曲艺术的魅力

    作者:杨凤一 刊期:2018年第02期

    本文是2017年9月27日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乐派”名家讲坛第22期昆曲表演艺术家杨凤一的讲座实录。讲座由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宋飞主持。杨凤一先生以自身学习昆曲的经历为切入点,传授多年从事昆曲表演的艺术经验,并详细讲述了昆曲的历史发展脉络及艺术特征,彰显了昆曲的独特魅力。

  • “中国乐派”及“中国钢琴学派”的构与建

    作者:李民 刊期:2018年第02期

    构建“中国乐派”是中国音乐教育领域当前讨论最为热烈的话题,这是源于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更是源于几十年来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优秀的人才和优秀的音乐作品。而中国钢琴音乐的作品创作和人才培养的发展,也为“中国钢琴学派”的构建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本文在论及“中国乐派”的“构”想与“建”设的...

  • 汉初的礼乐重建与叔孙通

    作者:王子初 刊期:2018年第02期

    作为汉初刘邦“功成作乐”的倡导者和实施者,叔孙通在王朝初建、百废待兴之际,重建国家礼仪规范、音乐制度的举措,无疑是国之大事;对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力强盛、声誉卓著的王朝出现于世界,其千秋影响,值得一书。此事迹虽于史书不无踪迹可寻,但毕竟语焉不详。本文根据历史文献的约略记述,结合近年珠海郭氏藏西汉宗庙编磬及“西汉四王墓...

  • 黄翔鹏先生的南北曲宫调研究

    作者:路应昆 刊期:2018年第02期

    南北曲的“宫调”一直是学界聚讼纷纭的问题之一,黄翔鹏先生对此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黄先生认为南北曲中积淀了唐以后若干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但清代所编南北曲乐谱并不区分不同时期的创作,因此清理南北曲音乐中的“历史积层”是今天的研究面临的重要任务。唐以后黄钟律高的屡次变化,“同均三宫”现象的存在,固定名记谱与首调记谱的混杂...

  • 论《穆護歌》源于弄摩護罗——丝路交流视域下的歌舞戏研究之曲考篇

    作者: 刊期:2018年第02期

    《穆護歌》的源流恐非简单的单一流向问题。印度教摩醯首罗神与火祆教维什帕克神有血缘联系,唐宋之际二神相混,摩睺罗兼具弄化生与祭亡灵的功能与“摩醯首罗-维什帕克”兼具生命与死亡双重性格正相吻合。“穆護”与“摩睺”的中古读音接近,所谓“穆護砂”原是“摩睺罗煞”。苏傒所作《穆護歌》应源于演傀儡所唱之《摩睺罗歌》。从偶仪工具,...

  • 祆教“中国化”在地呈现——南响堂山石窟乐舞图像考释

    作者:胡啸 刊期:2018年第02期

    立足于历史语境、宗教发展史与田野工作可知:南响堂山石窟乐舞图含波斯因素,即小竖箜篌和“祆教”。这两项波斯因素提示我们:今El音乐学视域下的“西域”概念不宜泛化或下意识“中亚化…‘天竺化”或“佛教化”,需进一步细化西域音乐文化内涵,波斯及其音乐与祆教也应纳为考量的范畴。

  • 声生于日,律生于辰——阐发先秦、两汉二分、三分生律思维

    作者:薛冬艳 刊期:2018年第02期

    “声生于日,律生于辰”的音律观念与上古天文学有着发生学意义上的同构关系,二者是以十天干、十二地支为符号表达的音律系统,可看作五音为经、十二律为纬的时空统合音律法则。音律的时空方位经历了四时立中到周天循环的过程,溯其源流涉及以等分弦长造律的元范畴问题。曾侯乙钟律音系网的复合律制、琴律三分损益与纯律共存的现象说明了在乐器...

  • 关于旋律的定义与意义的思考

    作者:田耀农; 田小康 刊期:2018年第02期

    旋律是音乐构成诸要素中的第一要素,在音乐构成诸要素中只有旋律是唯一不可重复使用的,旋律也就成为区别此音乐作品而非彼音乐作品的唯一标准。旋律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是因为至今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准确的旋律定义。旋律总是和节奏、节拍、调式、调高等要素结合在一起无法提取出可以独立存在的“纯旋律”,五线谱的记谱理念和“节奏...

  • 习俗、阶序化和仪式音乐——贵州平塘县毛南族丧葬仪式中的铜鼓和皮鼓研究

    作者:赵凌 刊期:2018年第02期

    贵州省平塘县毛南族的石姓和刘姓家族(佯债人)在丧葬仪式中使用铜鼓和皮鼓,石姓和刘姓家族流传着皮鼓的传说,保留着使用铜鼓的习俗观念。铜鼓和皮鼓在贵州毛南族的族群中被赋予“内外有别”“长幼有序”双层次的“人群阶序化”功能。铜鼓和皮鼓在丧葬仪式中被认为具有传递信息等功能而成为仪式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铜鼓和皮鼓通过外化的节...

  • 乐音的族群性认知——以云南基诺族原生乐器“七柯”“布姑”的音响特性研究为例

    作者:杨琛 刊期:2018年第02期

    在一些生活环境和方式相对独立的族群中存在对乐音认知的族群性特征。这种族群性认知体现了人类对乐音认知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通过乐器制作中的调音来体现。“七柯”和“布姑”是云南基诺族最具特色的原生竹筒乐器。2012—2014年问,作者在基诺乡多个村寨对“七柯”、“布姑”的制作流程进行了充分的田野考察,以乐器的调音过程为研究重点,运...

  • 武陵山区薅草锣鼓差异性的成因分析

    作者:杨胜兴 刊期:2018年第02期

    武陵山区地处黔、渝、鄂、湘交界一带,是长江流域薅草锣鼓中流传最广,保存较为完好的区域之一。由于巴蜀文化与荆楚文化在武陵山区交汇,因而在武陵山区地域范围内存在巴蜀文化圈薅草锣鼓和荆楚文化圈薅草锣鼓,它们之间在人声构成、器乐类型、伴奏乐器、表演形式和唱词内容等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通过本文的研究,笔者发现它们之所以存在...

  • 从比较视野看梅林戏徽州调唱腔的特点

    作者:江水莲 刊期:2018年第02期

    梅林戏徽州调是徽剧吹腔经婺剧芦花、赣剧秦腔向泰宁传播的产物,论文通过对这4个唱腔的比较,发现梅林戏徽州调既继承了徽剧吹腔的核心基因,也进行了创新发展,它的对比性腔式结构、级进与四度六度交织的旋法、男腔上行徵终止、男女腔不同音阶形成曲调色彩的对比等方面都独具特色。与此同时,论文还揭示了徽剧吹腔在这一路传播时“男女分腔”...

  • 山东肘鼓子声腔音乐形态分析

    作者:张雪骏 刊期:2018年第02期

    “肘鼓子”是山东地方戏曲声腔。当地艺人与百姓将柳琴戏、五音戏、茂腔、柳腔等剧种统称为“肘鼓子戏”,少数相关文献亦提及“肘鼓子声腔系统”问题,但提及者多,深入研究者少,学界对“肘鼓子声腔”的整体性梳理与研究尚显薄弱与匮乏。该声腔是否得以成立?在音乐方面是否体现某些共性?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探讨,笔者尝试以肘鼓子腔系下各剧种...

  • 《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中“国际音乐图书馆专业机构”条目编译

    作者:黄艺鸥 刊期:2018年第02期

    在推动音乐图书馆学发展过程中,国际音乐图书馆专业机构的设立与运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编译《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中活跃在当今国际学界的专业机构,如国际音乐图书馆、档案馆、信息中心学会(IAML)、国际音乐学学会(IMS)、(美)音乐图书馆协会(MLA)等,关注其推动国际音乐图书、档案、文献建设,加强音乐图书馆国际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