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

中国音乐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Music

杂志简介:《中国音乐》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379/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民族音乐学与传统音乐理论、古代音乐史与近现代音乐史、作曲理论与作品分析、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书评与述评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音乐学院
国际刊号:1002-9923
国内刊号:11-1379/J
全年订价:¥ 250.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74
复合影响因子:0.6
总发文量:1934
总被引量:14040
H指数:35
引用半衰期:9.8056
立即指数:0.0053
期刊他引率:0.9064
平均引文率:10.3386
  • 乐由心生——浅谈我的创作及创作理念

    作者:施万春 刊期:2017年第04期

    本文是施万春教授2017年5月24日在中国音乐学院举办的“中国乐派”名家讲坛第十六期上的讲座实录,该讲座由王黎光院长主持。施万春教授讲述了自己的艺术实践过程,从声乐创作与器乐创作两部分谈自己的经典音乐作品,并总结出以“音乐的人性化、可听性和雅俗共赏”为目标的创作理念。

  • 情与理的博弈

    作者:高为杰 刊期:2017年第04期

    本文是高为杰教授2017年3月29日在中国音乐学院举办的“中国乐派”名家讲坛第九期上的讲座实录。高为杰教授讲述了自己的音乐创作之路,并结合自己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分析创作中运用的作曲技术理论,同时解读了音乐创作中“情与理”博弈的特殊含义。

  • 谈《枫桥夜泊》的写作

    作者:徐振民 刊期:2017年第04期

    本文是徐振民教授2017年4月5日在中国音乐学院举办的“中国乐派”名家讲坛第十期上的讲座实录。徐振民教授畅谈了创作《枫桥夜泊》前的音乐生涯、创作时的心境,分享了作品的灵感来源、思路和创作手法。

  • 由音乐符号线索追踪到“隐喻—象征”文化阐释——兼论音乐民族志书写中的“共时-历时”视角转换

    作者:杨民康 刊期:2017年第04期

    西方人类学和民族音乐学两个学术阵营内部都曾围绕定点(音乐)民族志到多点(音乐)民族志两种研究观念及方法,发生过两次较大的方法论变革,并且构成两次重要的转型期。在第二次转型期间,随着经济现代化、全球化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多点音乐民族志及线索(隐喻)音乐民族志书写方法出现在民族音乐学学科方法论之中。本文将借助于多个研究案...

  • 图瓦民歌的词曲结构及其文化隐喻

    作者:哈斯巴特尔 刊期:2017年第04期

    中国新疆阿勒泰山周边生活着少数图瓦人,他们过着游牧和狩猎生活,图瓦人的语言和生活习俗仍保留着古突厥语族的诸多文化特征。图瓦民歌的主要特征在于“一曲多用”,即不同题材内容的民歌,共享一个曲调框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不同内容的民歌。分析和研究图瓦民歌的词曲结构,不仅能挖掘这一稀有的语种在当下留存的情况,也能深入了解突厥语族...

  • 越南母道教“上童”仪式的音乐、性别与认同

    作者:凌晨 刊期:2017年第04期

    母道教信仰是越南最具特色的民间信仰之一,其信仰基础是越南阴性文化和民间对女神的崇拜。“上童”是母道教信仰中的主要仪式,它是“三府、四府”的各位神灵附体于执仪者“童公、童婆”,对信众进行训导劝诫、驱邪治病、颁赐福禄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本文以“上童”仪式音乐结构与执仪者性别为研究要素,探讨音乐与仪节二者之间同型同构的回旋...

  • 锡伯族音乐与舞蹈跨域反哺研究

    作者:尹爱青; 刘江峡; 刘畅 刊期:2017年第04期

    通过对西北、东北两域锡伯族音乐、舞蹈的田野调查,发现西北、东北两域锡伯族间存在的音乐、舞蹈文化跨域反哺现象,并通过历时四年的跟踪调查,发现这一现象是在西北地区锡伯族的文化寻根以及东北地区锡伯族的文化重建双重文化观念下形成的文化现象,在这一背号下跨域反哺而来的音乐、舞蹈还保留有一定的锡伯族音乐、舞蹈文化原生地文化特征,...

  • 广东音乐与潮州弦诗多声形态之比较研究

    作者:王硕 刊期:2017年第04期

    广东音乐与潮州弦诗既有风格上的相通之处,又有其自身个性化的特征。因此,本文从同一乐类中两个不同乐种的乐队配置、多声织体类型、多声进行方式以及其他创作特征等方面进行比较,力求通过对音乐形态的分析同中求异,以达到更好地理解其音乐风格差异的重要作用。

  • 岫岩祭祖仪式用乐特征及其渊源

    作者:冯志莲 刊期:2017年第04期

    本文以一次“家谱开光”还愿仪式为研究个案,对岫岩祭祖仪式音乐进行了全面的形态分析。详细记录了整场仪式的用乐流程,从通用性、穿插性和专用性角度归纳仪式所用52首曲调,并将其分为吟诵性、叙述性和抒情性三类表情类型。在结构形式方面,将其总结为平行性结构、对比性结构、起承转合式结构和扩展性结构。最后,将部分曲调与相关曲调进行比...

  • 论南音洞箫的传承与改良

    作者:王珊; 马晓霓 刊期:2017年第04期

    在漫长的艺术发展史上,南音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革新或改良使其趋于完善。然而,在南音发展已颇为成熟、完备,目被选为世界“非遗”的背景下,对其任何形式的改良与革新则应慎之又慎。当代著名南箫研制者、国家一级演奏员阿四先生冒着被传统南乐界深度“置疑”“批评”的风险,对南箫的改良进行了长达三十多年的探索,为解决六...

  • 从歌讲到过山声——六甲人的音乐观之一

    作者:焦玉廷 刊期:2017年第04期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生活着一支自称六甲人的族群,在生活中常常演唱六甲山歌,六甲山歌按照演唱形式的不同分为大声歌与细声歌,细声歌进一步按照演唱形式的不同分为“歌讲”、“平声”、“过山声”。本文通过对细声歌音乐形态与音乐观念两个层面解读,认为其中的三种演唱形式处在语言性向音乐性发展的三个环节并且构成了一条完整的...

  • 被误解的角调

    作者:李玫 刊期:2017年第04期

    唐宋间及至元代,所有与燕乐二十八调相关的叙事文本中,角调的叙述总是存在或多或少的逻辑矛盾。文章聚焦在辨析角调的性质,通过文献分析和对“商角同用,宫逐羽音”的学理内涵剖析,总结归纳获得结论:角调的闰角属性,具有移宫犯调不出均的调发展张力。

  • 五弦琵琶谱中【小】字的再研究

    作者:温和 刊期:2017年第04期

    作为汉唐时期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乐器——五弦琵琶的专门乐谱,五弦琵琶谱比通常所见的四弦琵琶谱多出了七个音高谱字。在过去约八十年的研究中,学者们对其中的六个谱字几无疑问,但对最后一个关键谱字【小】的位置却从未达成共识——不同时代的学者对于这个谱字的所在从第五弦的“孤柱”到第四弦的几乎每一柱都有过推断意见。本文追溯以往各...

  • 音乐图像研究中文献应用之思考

    作者:刘晓伟 刊期:2017年第04期

    在中国古代长久的历史中,图像世界在文字以外塑造和改善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多层关系,可以说,没有图像就没有中国百姓的精神世界。随着考古事业在我国的持续发展,大量的音乐图像也为音乐研究者提供了走进中国古代音乐世界的丰富资料,但是,音乐图像历史文化属性的复杂性以及图像与文献的互为主体性,使得对于图像的理解成为一个...

  • 传统与创新的调谐——《新朝鲜》杂志中的朝鲜音乐景观(1950—1970)

    作者:关冰阳 刊期:2017年第04期

    西方学者著作中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音乐经常表现为“少数人观念绝对主导实践”与“强调创新”。这是以他们近年来的观察与材料所得出的结论。但它是否可以轻易扩大为朝鲜音乐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至今的一贯特征?通过对朝鲜官方出版的中文刊物《新朝鲜》20世纪50-70年代各期中音乐、舞蹈信息的归纳、分析,并参照同期朝、中两方原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