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

中国音乐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Music

杂志简介:《中国音乐》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379/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民族音乐学与传统音乐理论、古代音乐史与近现代音乐史、作曲理论与作品分析、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书评与述评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音乐学院
国际刊号:1002-9923
国内刊号:11-1379/J
全年订价:¥ 250.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74
复合影响因子:0.6
总发文量:1934
总被引量:14040
H指数:35
引用半衰期:9.8056
立即指数:0.0053
期刊他引率:0.9064
平均引文率:10.3386
  • 院长致辞

    作者:王黎光 刊期:2017年第01期

    本文记录了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在“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新闻会(2016年10月9日)和“中国乐派与中国音乐节学术研讨会”(2016年10月16日)上的两次讲话。

  • 关于“中国乐派”的学理思考

    作者:杨九华 刊期:2017年第01期

    在我国经济不断增长、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的形势下,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显得尤为迫切,而“中国乐派”的适时提出和构建,便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可以此为契机,全面、整体地梳理中国音乐文化的积淀、传承和新发展,明确“中国乐派”的定义和基本特征,推动中国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弘扬、发展和传播。

  • 中国歌唱艺术理论建设的思考

    作者:姚艺君 刊期:2017年第01期

    中国的歌唱艺术,伴随着中国音乐的历史发展,走过了数千年辉煌历程。如火如荼的艺术实践,硕果累累、成绩斐然。然相比而言,中国声乐理论建设稍显滞后,历史责任摆在面前。“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下属的中国声乐理论建设项目,以理论梳理、学术建档、资源抢救、体系建设为方向,旨在从中国声乐艺术的历史渊源、文化传承、艺术实践与理论依...

  • 继承、创新与弘扬——2016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乐派与中国音乐节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马学文 刊期:2017年第01期

    2016年10月16至17日,中国音乐学院在京举办了“中国乐派与中国音乐节学术研讨会”。会议围绕“中国乐派的界定”“为什么要建立中国乐派”“中国乐派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中国乐派怎么做才算成功”“中国乐派的核心任务”“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的项目探讨”和“筹备中国音乐节的研讨”等议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

  • 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声乐艺术理论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萧萍 刊期:2017年第01期

    2016年10月17日由“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组织的“中国声乐艺术理论建设学术研讨会”,旨在汇集业界名家、学界专家进行交流与沟通,为中国声乐艺术理论建设建言献策,为中国声乐学派建设进行论证与指导。研讨议题涉及中国声乐教学理论、中国声乐概念阐述、中国声乐美学思想和中国声乐唱法比较研究等多方面内容,为中国声乐艺术理论建设提供...

  • 看见道场:再论仪式环境中的道教音乐——觉悟于陕北佳县白云观的实地观察

    作者:刘红 刊期:2017年第01期

    文章以2009年至2010年间作者两次身临陕北佳县白云观道场科仪活动的实际体验为观察点,描述作者“看见”道场的感悟,并尝试分析和解释各种原本非道教所有、所用的诸如民歌、戏曲、说唱音乐、地方民间器乐中的诸元素,为何可以被“道场”包容、接纳?包容、接纳的机制、条件又是如何?

  • 巴渝地区瑜伽焰口仪轨音乐的类型与结构——以重庆罗汉寺为例

    作者:胡晓东 刊期:2017年第01期

    佛教仪轨是佛教音乐的重要承载,更是剖析其音乐形态的重要依据。因此,厘清瑜伽焰口仪轨的类型与结构是瑜伽焰口音乐研究之要务。本文以重庆罗汉寺常用的三类瑜伽焰口仪轨延生、往生、功德焰口为例,探究巴渝地区瑜伽焰口仪轨的类型与结构,将其现象文本与生产文本进行比较,又分别将其生产文本和现象文本与其他地区的生产文本和现象文本进行四...

  • 和而不同:蒙古佛教藏语诵经音乐比较研究——以《无上瑜伽部大威德金刚十三尊成就仪轨》为例

    作者:楚高娃 刊期:2017年第01期

    蒙古佛教寺院诵经音乐分为藏语诵经音乐和蒙古语诵经音乐,其中多数寺院用藏语来诵唱经文。本文以中国境内的雍和宫和蒙古国境内的甘丹寺僧侣诵唱的藏语《无上瑜伽部大威德金刚十三尊成就仪轨》诵经音乐为例,从微观、中观、宏观等三个不同层级进行比较,阐释诵经音乐在不同的国家语境中所产生的不同形态特征。

  • 以身试法:定点·追踪·个案——田野实践中的音乐民族志方法

    作者:刘桂腾 刊期:2017年第01期

    方法不能简单地以“新旧”论英雄,其有效性只能显现于方法与对象的适用性上。多点民族志提供了更多的方法论选项,但传统定点田野作业模式并未过时;对特定空间中同一对象进行追踪式考察的“定点追踪法”,僭越了马氏“住居”的时间规约,却在田野实践中充分显现出实效;单一个案是个“孤证”,但多个单一个案串联起来则制造了“反事实条件”—...

  • “述作、乐诠、重建、完型”:吴文光先生的古琴观——兼记“虞山吴派古琴艺术的继承与创新”古琴雅集和音乐会

    作者:赵晓楠 刊期:2017年第01期

    “述作、乐诠”是著名音乐学家、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古琴家吴文光先生念念于兹的“名词、概念”,而中国传统音乐符号的“重建、完型”则是近十余年来吴先生于前述理念的关照下身体力行的艺术实践工程。2016年5月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北京厅,下午在国家大剧院进行的“虞山吴派古琴艺术的继承与创新”系列古琴雅集和音乐会正是这一音乐...

  • 白裤瑶铜鼓音乐文化的地方性知识——以贵州省懂蒙寨为例

    作者:赵凌 刊期:2017年第01期

    贵州省懂蒙寨白裤瑶的铜鼓使用于丧葬仪式中,仪式中需要铜鼓数面、木鼓一面、抽音木桶数个配合演奏出各种节奏。本文以仪式背景为依托,运用双视角的方法对责州省懂蒙寨白裤瑶铜鼓的来历、使用的时间和禁忌、铜鼓和木鼓的配合原则等“地方性知识”进行解读,认为铜鼓源于神授,具有神圣性,铜鼓是白裤瑶人现实与彼岸世界的纽带和精神寄托。

  • 在改造与融合的“漩涡”中:20世纪中叶中国的乐器改良——由1954、1959、1961年北京三次乐器改良会议说起

    作者:高贺杰 刊期:2017年第01期

    1954、1959、1961年,由我国音乐文化管理部门牵头,会同音乐研究、乐器制作机构,以及乐团、民间艺术家等诸多单位以“乐器改良”为主题召开了三次会议。改良活动参照交响乐队及“前苏联经验”,也受到其时中国政治“”等活动的影响,对民族乐器在音律、音量、音色及制作工艺等方面展开。本文以“三次会议”的相关改良活动为对象,立足回顾与反...

  • 多元一体理念下广西资源“七月半”歌节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笪方能 刊期:2017年第01期

    本文以2015年下半年对桂林北部资源县五排山区烟竹苗寨发轫的“七月半”歌节和所唱山歌的多次实地调查为基础,在“多元一体”文化理念下,对“七月半”歌节所唱山歌的词曲形态特征、历史溯源以及文化传承展开分析和阐释,明确以文化自觉的态度去保护、传承和发展苗族“七月半”歌节,弘扬和发展苗族音乐文化。

  • 徽州传统音乐的历史文化特征及当代续存特点

    作者:李城; 武松林 刊期:2017年第01期

    徽州传统音乐是徽州地方传统文化的一种呈现方式,其音乐形态的生成、发展、演变及其存在方式的保存、传播、兴盛等,都与徽州地方文化的历史传统息息相关。本文立足徽州传统音乐在当下的遗存现状,考察其传承和发展的内在轨迹,尝试厘清这一区域音乐文化样态在演进和存续过程中所体现的历史文化特征。

  • 山东肘鼓子声腔历史源流辨析

    作者:张雪骏 刊期:2017年第01期

    “肘鼓子”作为山东省的本土戏曲形式,体现了山东人民的创造精神和艺术才情。在当地无论是戏曲艺人还是老百姓,都约定俗成地称“五音戏”“柳琴戏”等剧种为“肘鼓子戏”。同时也有不少文献明确提出并使用“肘鼓子声腔”一词。然就目前的学术成果来看,对“肘鼓子声腔”的整体性研究尚显匮乏,其历史发展轨迹尚不明确。笔者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