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语

中国外语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Foreign Languages in China

杂志简介:《中国外语》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5280/H,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学论经纬、改革论坛、学术探索、教学研究、纵横论译、科研方法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1672-9382
国内刊号:11-5280/H
全年订价:¥ 157.60
创刊时间:2004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3.81
复合影响因子:2.56
总发文量:1140
总被引量:23776
H指数:77
引用半衰期:4.8246
立即指数:0.2294
期刊他引率:0.9164
平均引文率:18.4404
  • 符号叙述学,广义叙述学

    作者:赵毅衡 刊期:2016年第02期

    叙述就是讲故事,是人类组织个人生存经验和社群文化经验的普遍方式,只要人开始用符号表达意义,他们就开始用各种符号讲故事。叙述文本,就是带有情节的符号文本,而情节,笔者的浅见,是卷入人物(不一定是人,拟人也是人物)的变化。地质变化、化学变化等不能算情节,因此叙述是高度人文化的符号意义方式。

  • 翻译本科专业实践教学调研报告

    作者:贺鸿莉; 莫爱屏 刊期:2016年第02期

    本文报告了对翻译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调研的结果,包括实践教学的内容、实施形式、实施效果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翻译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措施。本文认为:设置以培养"翻译能力"为目标的实践课程模块、构建"以实践为中心"的过程教学模式以及建立"政产学研"一体化的保障及评估机制,可切实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促...

  • 英汉翻译课堂上应该教什么?——山东大学(威海)英汉翻译教学实践报告

    作者:薄振杰 刊期:2016年第02期

    培养高水平应用型翻译人才,教师能教、会教,学生能学、会学才是关键。本文从"教学目标决定教学内容"这一视角出发,基于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山东大学(威海)英汉翻译教学实践,尝试性回答"英汉翻译课堂上应该教什么?"这一问题。本文指出,在英汉翻译课堂上,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掌握英、汉语语言类型以及句法特征,洞悉英汉翻译本质,厘清英...

  • 翻译教学与研究的新热点——社区口译研究述评

    作者:张威 刊期:2016年第02期

    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活动,社区口译是真实情景下的复杂社会交际活动。首先,系统介绍了社区口译的定义、性质、类别、职业进程以及当前困惑;其次,从研究主题、方法策略、研究效用等方面,梳理了当前社区口译研究的基本状况,同时明确了实际应用效果不佳、研究方类型单一、质量评估不系统、行业规范缺失等缺陷;最后,肯定了实用型研究取向、多模态研究...

  • 论规约符及其连续性——皮尔斯符号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作者:彭佳; 李跃平 刊期:2016年第02期

    在皮尔斯的符号三分法中,规约符是最为复杂的符号,其最为普遍的代表是语言符号。然而,在语言符号之上建立的文化符号,以及在语言符号之下的自然符号,都可以被视为规约符,因为规约符的建立基础,即习惯,是一个连续发展、跨越了自然和语言文化的概念。规约符的这种连续性,是符号连续论思想的重要体现,对当代符号学研究影响深远。

  • 论符号解释项与主体示意的关联

    作者:文一茗 刊期:2016年第02期

    皮尔斯对索绪尔式符号定义的突破,在于引入了符号的第三位——解释项。它是指符号再现体在符号接受者心中所创造的某种东西,被皮尔斯称为符号的"涵义"或符号的"意指效力"。本文基于皮尔斯关于解释项的定义,探讨符号与主体示意的关联,认为:符号之于主体的效力,在于自我的拓展与延伸,从而向先前未知的领域推进。解释项的定义决定了,使用符号...

  • 论皮尔斯符号学中的“对象”问题

    作者:赵星植 刊期:2016年第02期

    在现有的讨论中,一般论者主要是站在"解释项"(interpretant)这一第三项来说明皮尔斯符号学体系的开放性与动态性,甚少有专文讨论这一体系的第二项,即"对象"(object)。其实,"对象"作为符号三元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同样在保证符号表意过程的开放性、动态性以及多元性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本论文试图梳理皮尔斯符号学中的对象理论及其演...

  • 多模态互动分析框架探索

    作者:张德禄; 王正 刊期:2016年第02期

    作为多模态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多模态互动分析近年来发展迅速。本文全面介绍了多模态互动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探讨了目前该方法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多模态互动分析的综合框架,并对一堂英语课的教学活动进行了实例分析,最后指出了该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 习取与习得——中国大学生在跨文化实时计算机辅助交流中的互动习取与词汇习得实证研究

    作者:冯金金; 陈永捷; 李海伟; 中野美知子 刊期:2016年第02期

    本文研究了60名英语学习者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的跨国联合英语课堂中交互时的习取现象,探索在计算机辅助交流环境下,中国大学生(31名)是否对学伴(29名母语为日语及菲律宾语的大学生)互动反馈做出不同的回应,该回应是否促进被试目标词汇不同程度的习取与习得。60名学生(均分15组)协作完成双向信息差拼图任务、同话题讨论及不定话题自由交流...

  • 基于语料库的EFL课堂互动话语模式研究

    作者:李佐文; 刘颖 刊期:2016年第02期

    EFL课堂互动话语模式展现外语课堂互动过程,反映总体外语课堂互动结构状况,是外语课堂话语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采用自建语料库,以大学英语专业语言技能类课程的课堂互动话语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出9种互动话语模式,同时通过统计与分析发现传统的IRF课堂互动话语模式已不再是主导。研究的发现与结论对传统的和"翻转"后的外语课堂教学都具有一定...

  • 认知诊断测试及其在阅读理解能力上的应用述评

    作者:范婷婷; 曾用强 刊期:2016年第02期

    认知诊断测试是认知心理学和教育测量学相结合的产物,考查学生的个体差异,属于认知水平的研究范式。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这一研究方法的优势逐渐凸显,并在语言测试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以认知诊断测试的实施步骤为脉络,回顾了该方法在阅读理解能力上的应用研究,重点讨论当前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理论基础、属性定义、题型选择以及...

  • 全译本质“化”论

    作者:余承法 刊期:2016年第02期

    结合全译的新定义,基于钱锺书对"化"的独到诠释,将"化"定义为:译者为消除语际内容与形式之间的"一意多言"式矛盾,得原文之意、存原文之味、成译文之形的双语转换过程和结果。"化"是全译最高理想与最高标准的通约、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融合、内容求信与形式造美的结晶、原文价值与译文使用价值的再现。因此,"化"不仅是全译...

  • “巴别塔神话”的别样诠释与翻译使命再审视

    作者:张晓明 刊期:2016年第02期

    "巴别塔神话"在传统解读中被诠释为人类语言多样性的起源和翻译活动肇始的标志。这种认知将人类语言的分化溯源至上帝的惩罚,从而使语言多样性被视为一种消极现象,亦使得翻译的使命被设定为在消弭这种多样性的基础上追求语言的同一。然而,传统解读并非诠释"巴别塔神话"寓意的唯一可能。本文在揭示传统解读存在缺陷的基础上,回归神话文本所在...

  • 电影改编的符际翻译研究——以《喜福会》的心理描写为例

    作者:王晨爽; 文军 刊期:2016年第02期

    本研究借鉴Pierce的符号学理论和Jackobson的符际翻译概念,以小说《喜福会》和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为研究对象,运用符号对比的研究方法,结合影视作品中视听符号所具有的特征,探讨电影改编中的符际翻译。重点讨论如何通过符际翻译,将小说的心理描写成功地转换为影视语言。

  • 2016年全国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生论坛征稿启事

    刊期:2016年第02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自2004年起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12届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生论坛。该论坛旨在为全国这一领域的博士生与专家之间、博士生与博士生之间搭建学术交流互动平台,帮助博士生理清研究思路,明晰研究方向,解决存在的疑惑,拓展学术视野,提升研究和创新能力,培养学术后备力量,从而繁荣我国外国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