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基础医学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杂志简介:《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554/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理论探讨、实验研究、临床基础、针灸研究、中医写作与翻译、临证验案、述评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6-3250
国内刊号:11-3554/R
全年订价:¥ 300.00
创刊时间:1995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75
复合影响因子:0.92
总发文量:7469
总被引量:56287
H指数:56
引用半衰期:5.8269
立即指数:0.034
期刊他引率:0.9747
平均引文率:3.6708
  • 《脉法赞》脉学用语刍议

    作者:谢洲; 沈澍农 刊期:2017年第12期

    《脉法赞》收录于王叔和《脉经》,是早期有关寸口脉诊法的重要文献。故结合历代学者论述,对文中一些存在争议性的内容(“官”“府”“关前一寸”“人迎”“气口”)进行探讨分析,认为“官”指左手脉所主与血关系密切之脏,“府”指右手脉所主与气关系密切之脏;“关前一分”位属寸部,为关部入寸之分界,又可代指寸脉;“人迎”“气口”在早期对比诊...

  • 沈括首论“右肾命门相火”之刍议

    作者:林炜濠; 邓力 刊期:2017年第12期

    相火一词首出《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当今大部分学者基本认为首论“右肾命门相火”之相火论者的是刘完素。故以《梦溪笔谈·卷七·象数一》中关于“唯北方有二,曰玄武,太阳水之气也;曰螣蛇,少阳相火之气也……在于人为肾,肾亦二,左太阳水,右为少阳相火”的论述为切入点,并结合其他与相火有关的文献,从“沈括首论‘右肾相火’”及“《梦...

  • 血分证属血证之范畴辨析

    作者:张佳乐; 朱长刚 刊期:2017年第12期

    血分证与血证在概念范畴、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以及相关治验等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故对血分证和血证的概念、临床表现、治法方药进行梳理,认为血分证不仅是温病发展的一个阶段,而且属于血证范畴。血分证的临床表现有出血、紫斑,其病机核心为热邪深入血分,需用凉血散血之法;而血证的临床表现以出血为主,有火热内炽、迫及血分之病机,需用清热凉血之...

  • 荨麻疹乃阴证

    作者:周文婷; 陈春宇; 孔林; 郭雨晴; 于峥; 陈小野 刊期:2017年第12期

    荨麻疹是一种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渗出引起的暂时性、局限性皮肤、黏膜水肿,以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且时隐时现为特征,伴有瘙痒,其发病机制以Ⅰ型变态反应为主,中医称为“瘾疹”等。古今中医对荨麻疹的证候认识中,惟有“阴证”(里虚寒证)极少谈及。但从乙酰胆碱和cAMP/cGMP在荨麻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其他过敏性疾病与荨麻疹的伴发性...

  • 疝气病位探析

    作者:徐亭亭; 骆文斌; 史话跃 刊期:2017年第12期

    疝气俗称“小肠串气”,是指肠腔的一段突出于腹壁、腹股沟或从腹腔下进入阴囊的疾病,即现代所称的疝气病。疝气属于临床常见病,多见于小儿、老人及妊娠妇女,对患者身体及心理均有一定的危害,久延不愈更可危及生命。故基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杂病广要》等文献的论述,提出“疝气病位重在肝而非独在肝”的观点。通过整理归纳疝气相...

  • 当归六黄汤主治病机探微

    作者:邱敏; 邹文娟; 陶劲; 曾定伦 刊期:2017年第12期

    针对历代医家以“阴虚盗汗”作为《兰室秘藏》所载“当归六黄汤”主治病机的论述提出商榷,以阴虚内热非自汗、盗汗之惟一病机,当归六黄汤非仅治盗汗证为论点,通过详细分析《兰室秘藏》《脾胃论》所载“当归六黄汤”相关条文原意,探求李东垣立方之旨,提出当归六黄汤所治病证应为湿热内蕴三焦,热更盛而湿不著,湿热蕴蒸,伤阴津而未耗肾液之汗出异常...

  • 龙江医派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特色浅议

    作者:姜德友; 吴佳姝 刊期:2017年第12期

    龙江医派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即坚持中西医结合,倡导大医学观。高仲山先生在面临中医废止之际,提出中华大医学观的思想,为中医谋求发展。由于建国后中医药政策几经变换,龙江地区早期中医医家学习西医的代表人物有马骥、张琪先生,他们坚持执中参西、固本创新。随后西医医家学习中医,代表人物有黄殿栋、张亭栋先生,坚持执西...

  • 海派中医辨治心悸病证学术思想探析

    作者:刘金涛; 方水林 刊期:2017年第12期

    海派中医流派纷呈,名医云集,各学术流派在不同层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医理论,为中医理论的创新和实践提供了宝贵财富。其中,各流派医家对心悸病证的认识不断深入,各自总结及阐述了心悸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及方药,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故通过探析海派中医医家诊治心悸病证的学术思想,以促进海派中医学术思想的传承和发展,期待更多的学者从不同层...

  • 《金匮要略》论治月经病的学术特色

    作者:尚玉洁; 卢苏 刊期:2017年第12期

    《金匮要略》是现存最早专篇论述妇产科的古籍,开创了中医妇科辨证论治的先河,奠定了中医妇科学的基础。故对《金匮要略》妇人病3篇进行分析,得出妇人月经病在发病方面以气血亏虚、感寒积冷、气机郁滞为主,瘀血为其致病关键。治疗上,张仲景一方面以气血为总纲,活血、补血、祛瘀各类治法具备,重视血与气的辨证关系;另一方面多从肝论治,清肝、疏肝...

  • “悲”的内涵解析及其中医临床应用

    作者:李志荣; 杜渐; 王昊; 巩亚男; 徐祥芸; 刘珍珠; 杨秋莉 刊期:2017年第12期

    通过文字学、中医情志学说及现代心理学多角度对“悲”进行释义并解析其内涵,并对“悲”进行了如下定义:“悲”是由分离、失去所爱(丧失)或所追求的愿望破灭(挫折失败)而引起的一种情绪反应与体验。中医情志论强调情志与脏腑间的关系密切,故从气机与脏腑学说对“悲”与脏腑功能活动关系进行释义。基于此,论述了“悲”在中医临床疾病诊断与...

  • 从汗法论伤寒“存津液”与温病“护阳气”

    作者:佟晓红; 谷松 刊期:2017年第12期

    以中医治法八法中的“汗法”为切入点,探讨伤寒“存津液”与温病“护阳气”。伤寒“护阳气”、温病“存津液”一直备受注视,然《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讲治疗大法“以平为期”,而固护阴阳对于二者皆应重视。故从伤寒对汗法应用的原则,即汗不可过、禁汗之证,两点剖析伤寒“存津液”,其中汗不可过包括微微汗出、中病即止及借药物、食物之...

  • “健脾柔肝”法论治小儿声带小结的理论探讨

    作者:张丽红; 许周洁; 闫蕾; 贾德蓉 刊期:2017年第12期

    目前表明小儿声带小结发病率可高达16.9%~30.0%,是引起小儿声音嘶哑的最常见原因。随着耳鼻喉科检查技术的发展,对小儿声带小结的诊断不甚困难,但由于就诊人群的特殊性治疗较成人更棘手。临床多以补益肝肾、宣肺利咽居多,故从中医理论及临床研究角度并结合小儿生理特点,通过对声带、声带与肝脾关系及论治分析、遣方用药等方面阐述,提出“健脾柔...

  • 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中医证治策略

    作者:关东升; 李迎霞; 崔应麟 刊期:2017年第12期

    目的: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r 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是神经系统变性病的预测因子。本研究探讨RBD的中医病因病机及中医辨证施治的相关方法,为早期防治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发生提供中医理论依据。方法:总结、归纳历代医家理论、经验,整理出RBD的病因病机及中医证治策略。结果:RBD发病肾精受损、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是“虚”,内...

  • “治未病”理论与冠心病

    作者:李剑颖; 徐亚辉; 庞冰洋 刊期:2017年第12期

    “治未病”学说是中医学重要的理论基础,也是其重要特色和优势。“治未病”理论包含丰富的预防保健的内容,在养生、保健、预防、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都有相应的理论和方法。继承和发扬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是指导后学者防病健身、治病救人的行医之道。基于“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的,中医思想指导的冠心病一级预防...

  • 试析2017年五运六气发病规律及其防治

    作者:佘燕达; 鞠宝兆 刊期:2017年第12期

    运用五运六气理论分析2017年气候特点、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2017年岁运木运不及,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上半年易发肝、肺、脾相关疾病,应重点预防二之气疫疠等传染病;下半年易出现心痛发热、痈肿疮疡、寒热往来以及温热性疾病。防治原则为上半年平以苦温、佐以酸辛、以苦下之,下半年治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发之。五运六气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