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基础医学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杂志简介:《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554/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理论探讨、实验研究、临床基础、针灸研究、中医写作与翻译、临证验案、述评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6-3250
国内刊号:11-3554/R
全年订价:¥ 300.00
创刊时间:1995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75
复合影响因子:0.92
总发文量:7469
总被引量:56287
H指数:56
引用半衰期:5.8269
立即指数:0.034
期刊他引率:0.9747
平均引文率:3.6708
  • 论《黄帝内经》“和态健康观”

    作者:杨志敏 刊期:2016年第10期

    对《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血气和""志意和""寒温和"的内涵及其关系进行阐释,构建以血气和、志意和、寒温和一体的和态健康观,提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应是"和"。"和"是在其变化过程中内外及其内部之间互相作用、不断发展、保持和谐有序的状态,强调人体本身内部脏器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保持协调、和谐、统一,是中医...

  • 《黄帝内经》对人体日节律的认识

    作者:张立平 刊期:2016年第10期

    基于《素问·生气通天论》《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素问·藏气法时论》《素问·玉机真藏论》《素问·金匮真言论》,以及《灵枢·卫气行》《灵枢·营气》《灵枢·五十营》等相关论述,从阳气消长、藏气主时盛衰及营卫气血运行3个角度对人体日节律进行探析,并对其理论和实践意义进行了揭示。

  • 《黄帝内经》与《希波克拉底文集》哲学思想比对研究

    作者:赵心华; 李海峰; 鲍计章; 倪红梅 刊期:2016年第10期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与《希波克拉底文集》分别是中西医两大不同医学体系的发端。通过对《内经》与《希波克拉底文集》哲学思想的比对研究,可以发现中西医这两个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早期哲学思想的异同,进而为我们正确看待目前两者的差异以及分析它们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 中医学精理论源流初探

    作者:曹姗; 赵紫薇; 周萱; 徐芳; 李德杏; 王泓午 刊期:2016年第10期

    中医学诸多理论的形成都受到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精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自然也不例外。故从哲学及中医学典籍的相关论述着手整理归纳精的含义,旨在探究精理论与两者的联系及其发展。通过理论梳理得出,中医学精理论既是对哲学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与其存在质的转折,突出表现在对人体"精"、"气"关系的认识。

  • 《伤寒论》朱雀方之新考

    作者:蒋莉娅; 唐正利; 江淑秋; 赵弘卿 刊期:2016年第10期

    青龙、白虎、朱雀及玄武上应天象,张仲景将其创造性地用于命名汤方治疗伤寒类疾病,创立了四象方阵并被后人沿用至今。青龙、白虎及玄武汤在《伤寒论》中均有明确记载,而有关朱雀汤的存在与否及具体何方,学术界主要持5种观点:一是朱雀汤本就不存在或已散逸;二是朱雀汤为群方说;三是朱雀汤为十枣汤;四是朱雀汤为黄连阿胶汤;五是朱雀汤为四逆汤类,...

  • 宋校《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相应方剂考证

    作者:李楠; 曾凤 刊期:2016年第10期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有大量重复内容,经比对发现两书相同方剂药味组成基本一致,但在主治病证、炮制表述方式、方中药物剂量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且无任何文字标注。通过分析两书版本源流与文字内容,结合唐宋之际时代背景,推测孙思邈在编写《千金翼方》时对方剂主治病症与疾病分类等认识与早年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宋人统一修改《千金要方》中...

  • 病邪兼化理论探讨

    作者:卢红蓉; 胡镜清 刊期:2016年第10期

    刘完素提出病邪兼化学说,病邪兼化临床常见,包括病邪相兼和病邪转化2种形式。病邪相兼表现为2种或2种以上病邪相兼致病,病邪转化则指2种或2种以上病邪在疾病过程中病邪性质相互转化。外感、内伤疾病均有病邪兼化现象存在,病邪如何兼化不仅与病邪性质相关,同时与患者体质、病情长短、病情轻重程度都有密切关系。病邪相兼可细分为外邪相兼、内外邪...

  • 《景岳全书》痛风相关诊治研讨

    作者:谢平金; 邓铭聪; 柴生颋; 刘成丽; 吴栩 刊期:2016年第10期

    痛风是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的病变,造成急性炎症反应性滑膜的反复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而历代中医对其病名、病因病机论述不一。《景岳全书》是明·张景岳所著,熔其毕生临床心得、处方体会、用药特长于一炉,其中属于现代痛风范畴的中医病名如风痹、脚气、历节、骨痹、热痹等具有独特的见解。笔者通过对《景岳全书》中有关痛风范畴的中医病...

  • 略论《医碥》与《嵩厓尊生》的渊源

    作者:王国为; 杨威; 徐世杰 刊期:2016年第10期

    清代医家何梦瑶富于著述,《医碥》为其代表作。当前研究多认为《医碥》是以王肯堂《证治准绳》为蓝本整理而成。通过研读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医碥》除参考《证治准绳》外,还重点引用了清代医家景日昣的《嵩厓尊生》。在医论部分,《医碥》通过标注进行引用的有5处:卷一的"血""寒热"与"痿",卷二的"肺痿肺痈"和"疝";未标注而直接引用的...

  • 对“肝病实脾”相关问题的思考

    作者:祝建材; 苏新民 刊期:2016年第10期

    "肝病实脾"最早见于《难经》,是根据中医五行理论提出的重要治法,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肝脾在生理上关系密切,故病理上肝实也好、肝虚也罢常易传脾。领会"肝病传脾"与"肝病实脾"的涵义,对于掌握肝病的传变规律,推测疾病的转归意义甚大。但历代医家对于"肝病传脾"与"肝病实脾"的认识仁智互见,故笔者不揣浅陋提出自己的一管之见,以...

  • 塞流、澄源、复旧在鼻衄中的运用

    作者:王雷; 兰艳; 彭星; 王振兴; 王飞 刊期:2016年第10期

    鼻衄是鼻科多发病和急重症,其治疗学内容弥足丰富,但对鼻衄一病尚缺乏完整、规范的辨治思路。笔者结合明代医家方约之的治崩三法和鼻衄的临床证治经验,指出"塞流""澄源""复旧"亦是治疗鼻衄的基本治则和根本大法,也是鼻衄一病的完整辨治思路。塞流即截流止血、固摄精微,澄源即辨证审因、澄本清源,复旧即调和阴阳、通畅元真。临床施治当在辨...

  • 微汗法治疗肿瘤的理论探析

    作者:郑川; 严然; 由凤鸣; 杨亦奇 刊期:2016年第10期

    基于对现代人体热力学结构及对"人身阴阳和而后汗"理论的现代解读,"汗"是包含阴阳2种属性的一种特殊所在,故选择"汗"作为衡量人体生理、病理状态的一个标准;结合《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阳化气,阴成形"理论与人体热力学结构理论分析肿瘤形成的根本原因,即肿瘤的实质是体内津液"阳化气"不足,日久积滞而形成有形之体。故采用...

  • 从“魄门亦为五脏使”探讨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

    作者:冯文林; 伍海涛 刊期:2016年第10期

    肠易激综合征是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其主要症状为便秘、腹泻等排便异常,脑肠轴在其发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已引起普遍关注。《黄帝内经》中记载的"魄门亦为五脏使"体现了大肠末端的肛门启闭功能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囊括脑生理病理在内的五脏生理功能失常会影响大肠传导及其末端魄门的启闭功能,从而出现便秘或腹泻,体现出"脑肠互动"的中...

  • 中医学的认知方法——取象比类法

    作者:王娇娇; 周荣易; 高卫萍 刊期:2016年第10期

    中医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医学,取象比类法是中医学主要的认知方法之一,贯穿于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维之中,在中医思维中起到"黏合剂"的作用,是物质与意识的结合部,同时也是中医学讲求"悟性"的关键。它在中医学对人体生理学的认识、病因病机方面的认识、疾病的诊断、疾病的治疗、中医学方药运用等方面发挥着指导性作用。从方法学上剖...

  • 五苓散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

    作者:江宏; 钱林超; 奚胜艳; 彭立; 杨宗保; 赵玉芹 刊期: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五苓散降压作用及其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方法:选择50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五苓散高、中、低剂量组、替米沙坦组各10只,选择10只Wistar京都大鼠作为正常组,测量大鼠用药前后2、4、6、8周的血压、心率以及体质量。测定给药8周各组血清中肾素(Renin)、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