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基础医学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杂志简介:《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554/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理论探讨、实验研究、临床基础、针灸研究、中医写作与翻译、临证验案、述评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6-3250
国内刊号:11-3554/R
全年订价:¥ 300.00
创刊时间:1995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75
复合影响因子:0.92
总发文量:7469
总被引量:56287
H指数:56
引用半衰期:5.8269
立即指数:0.034
期刊他引率:0.9747
平均引文率:3.6708
  • 中医肾命正论——兼评肾命无差别说

    作者:烟建华 刊期:2016年第09期

    中医肾与命门理论在传承中存在着概念混乱、临床应用无所适从的尴尬,为此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难经》溯源求本,阐明肾命理论源流、探求其学术内涵,并指出《难经》命门从《内经》肾概念升华而出,开启了中医先天理论的先河,经过后世的发挥和发展,特别是明代医家以太极之理论证命门,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及其哲学方法论的影响,提高了中...

  • 《黄帝内经》“鼻渊”及其异文考论

    作者:朱鹏举 刊期:2016年第09期

    从避讳这一中国古代社会常见的文化现象出发,结合相关文献,对《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鼻渊'及其异文加以考察,并得出如下结论,古本《素问》本作'鼻渊',而'鼻淟'、'鼻洞'、'鼻泓'等异文皆是避唐高祖李渊名讳的产物,其中'鼻淟'是'鼻渊'的异形词,音义与'鼻渊'无别,'鼻洞'、'鼻泓'则是采用近义词替换的方法产生的异文。

  • 《黄帝内经》“清者为营,浊者为卫”析疑

    作者:周浩; 朱佳玲; 江南; 余葱葱; 王超 刊期:2016年第09期

    营卫学说是中医理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营行于脉中,卫行于脉外,故有营阴、卫阳之说。从阴阳基本属性分清浊则有'清为阳,浊为阴'。《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言'清者为营,浊者为卫'疑悖于清阳浊阴、营阴卫阳之说。笔者认为水谷精微化生清浊,二者上注于肺,与自然清气相合为清阳。其气又复分阴阳,清者为清阳之阳气,浊者为清阳之阴津;清者入脉为...

  • 《黄帝内经》脾藏意主思的研究

    作者:杨丽; 王彩霞 刊期:2016年第09期

    脾藏意主思是脾藏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脾藏象理论同出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内经》原文明确提出'脾藏意'及脾'在志为思'。故探讨《内经》中与脾藏意主思有关内容,分析脾藏意主思的含义,脾藏意中的'意'有记忆、思维两方面的含义,而脾在志为思之'思'只是情感范畴的'思',不应包括认知上的'思'。讨论了脾藏意主思的原因:'脾藏营,...

  • 脾约证病机释疑

    作者:张延武; 张顺超 刊期:2016年第09期

    '脾约证'病机历来观点不一,各执一词,甚者相去甚远。古人对'脾约'病机认识较为主要的观点有两种,一为脾阴虚,二为脾土过燥。现代医家对脾约的认识有异于前人,有认为脾约与脾无关,有认为是脾胃湿热所致,也有认为脾约证形成主要是阳明燥热、运化水湿功能亢进过于分利,于是肠中燥结与小便数多2种症状且同时并见。故在前人认识基础上,从病机和药物分...

  • 《伤寒论》六经辨证与方证辨证关系初探

    作者:张宇鹏 刊期:2016年第09期

    《伤寒论》开创了方证辨证与六经辨证两大辨证方法并一直沿用至今。'六经辨证'是否就是指足三阴与足三阳6条经络,自古就争论颇多。近代医家已逐渐抛弃了'六经'即指经络的说法,而是普遍认为伤寒'六经'实指病变上的6个阶段,是在病理上某一分野里暂用的'代号'。张仲景创建'六经辨证'方法的主要目的,实际上就是要为原始方剂与其适应症之间引入病机与...

  • 欢迎订阅2017年《中国针灸》杂志(月刊)和《针刺研究》杂志(双月刊)

    刊期:2016年第09期

  • 《金匮要略·痰饮病》“脉偏弦”研究

    作者:陈国权; 张志峰 刊期:2016年第09期

    对《金匮要略·痰饮病》'脉偏弦'与《金匮要略·水气病》'脉沉'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脉偏弦'重在表述饮邪之偏积,而不像水气病之水气那样泛滥全身。如狭义痰饮之积在胃或积在肠或胃肠俱积、悬饮之积在胁下、溢饮之积在四肢、支饮之积在胸膈等概谓之'偏'。故饮邪为害多偏积于身体某一局部,'偏弦'重在'偏'而不在'弦'。结合临床看,痰饮病虽可见'偏弦'之...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征订启事

    刊期:2016年第09期

  • 探析八法在《金匮要略》黄疸病中的运用

    作者:王章林 刊期:2016年第09期

    黄疸病名最早出自《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但《内经》只阐述黄疸病的病因病机并未记载处方用药。在《金匮要略》黄疸病篇中,张仲景针对不同证型的黄疸提出多种具体治法方药,补充了《内经》的不足之处。汗、吐、下、和、温、清、消、补为中医八法,故从八法角度切入,结合黄疸病具体病因病机探析《金匮要略》黄疸病篇的治法及方药,对深入学...

  • 《仁斋直指方论》学术思想研究

    作者:杨威; 屈伸; 孙红; 于峥 刊期:2016年第09期

    南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以内科杂病、外科、妇科证治为纲,广撷诸家名方及家传良方,对病识证、因证用药、辨证施方是一部颇具影响的临床参考书。书中重气血,主张先阳后阴,调气重温中,调血重祛瘀;依藏气虚实调五藏,倡导'心者脾之母,进食不止于和脾'、'脾肾之气交通则水谷自然克化'、'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藏'等;分论痰涎与水饮的证治,提出'痰...

  • 援易解医论李东垣“阳升阴降”与朱丹溪“阴升阳降”

    作者:郑可男; 郑晨; 林栋; 林慧光; 陈建仁 刊期:2016年第09期

    运用易之意象思维比较分析李东垣'阳升阴降'与朱丹溪'阴升阳降'的差异,得出两者所论藏象不同,而脏腑气机升降、阴阳交感的实质相同,两者皆完善了中医升降学说。援易解医之法是学习理解中医理论的回归,亦即中医经典理论的运用,学易解医是理解与运用中医经典理论的正道。

  • 试辨张景岳“十问”之主体思想

    作者:刘华; 袁卫玲 刊期:2016年第09期

    张景岳'十问'是对临床诊断治疗过程的高度概括,体现其注重阴阳、神机的主体思想以及对于医患关系的思考。中医临床者须继承前人精华思想并把握其要点,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有明确的诊疗思想并灵活地加以运用,既能充分领会古人精神,又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权变以切合临床实际。故从二纲六变,注重神机;继承经义,指导临证;重视医患,不失人情;...

  • 从“升降相因”角度探讨咳嗽的发病机制与治疗

    作者:曹宪姣; 张伟 刊期:2016年第09期

    升降的基础是阴阳之升降,升降相因是指升降运动在人体内各脏腑及脏腑之间的相互协调,脏腑功能的核心是升降运动。咳嗽总由肺气上逆所致,咳嗽不离肺而非独肺,肝、肾、脾胃、心的升降运动异常均会导致咳嗽的发生,如肝升太过、肾不纳气、脾胃升降失常、心火不降,故治疗咳嗽时当辨清脏腑阴阳,从整体出发着重调畅脏腑气机升降运动。故从升降相因理论...

  • 肺衰老与毛发衰退的关系

    作者:秦源; 赵羚妤; 杨蕻; 马烈光 刊期:2016年第09期

    中医关于衰老的描述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但衰老学说的论述散见于众多文献资料中,至今尚未形成统一完善的中医衰老学说体系。中医衰老学说以五脏衰老为中心,其中'肺虚致衰'可查到的文献较少,尤其是有关毛发与肺衰老的描述。故从'毛发'的字义出发,对毛发的范畴进行阐述,结合有关肺衰老与毛发的相关阐述,以期进一步归纳肺...